期刊文献+
共找到38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新能源高占比电力系统电力供应保障措施及启示 被引量:6
1
作者 叶小宁 王彩霞 +1 位作者 李琼慧 杨超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67,共7页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深入推进,新能源快速发展,新能源高占比电力系统供应保障问题日益凸显,近期已成为部分国家关注的焦点。为此,首先详细分析了新能源出力特性以及在电力平衡、负荷支撑度等方面对电力供应保障的挑战;其次选取德国、美国...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深入推进,新能源快速发展,新能源高占比电力系统供应保障问题日益凸显,近期已成为部分国家关注的焦点。为此,首先详细分析了新能源出力特性以及在电力平衡、负荷支撑度等方面对电力供应保障的挑战;其次选取德国、美国和日本等新能源发展较早占比较高的典型国家,从政策法规、监测预警、调度运行管理等方面,深入研究了其在新能源高占比电力系统中采取的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实践经验;最后结合中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启示,为中国电力供应保障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转型 能源 电力系统 电力供应 保障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高占比电力系统的连锁故障诱因及事故链搜索技术探讨 被引量:30
2
作者 崔晓丹 吴家龙 +4 位作者 雷鸣 张金锋 许剑冰 李威 方勇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5-143,共9页
相较于传统电力系统,新能源高占比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特性、系统级连锁故障诱因及形态有较大的差异。在分析新能源高占比电力系统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提炼了新能源高占比电力系统连锁故障的4类主要诱因,并给出了相关案例;为了获得实际新... 相较于传统电力系统,新能源高占比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特性、系统级连锁故障诱因及形态有较大的差异。在分析新能源高占比电力系统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提炼了新能源高占比电力系统连锁故障的4类主要诱因,并给出了相关案例;为了获得实际新能源高占比电力系统连锁故障的风险认知及可能的连锁路径,提出了3个连锁故障事故链搜索的关键技术,即计及动态稳定特性的新能源场站等值建模方法、大扰动下电力电子接口设备脱网概率的评估方法、基于时域仿真的连锁故障事故链搜索技术,同时给出了相关解决思路的建议,以期为新能源高占比电力系统连锁故障的风险分析及防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高占比电力系统 连锁故障 概率评估 事故链搜索 动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抽水蓄能自适应调频控制及低频切泵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萍 胡龙 +2 位作者 邸宏亮 刘德旭 刘海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共13页
抽水蓄能具有突出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优势。借助其快速响应和灵活调节能力,能够有效平抑新能源出力随机波动,提高系统频率稳定性。针对抽水蓄能如何融入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转速保护的变速抽蓄自适应综合惯量控制策... 抽水蓄能具有突出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优势。借助其快速响应和灵活调节能力,能够有效平抑新能源出力随机波动,提高系统频率稳定性。针对抽水蓄能如何融入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转速保护的变速抽蓄自适应综合惯量控制策略,并采用优化思想对控制参数进行求解。在考虑短期频率变化率(rate of change of frequency,RoCoF)预测及变速抽蓄自适应综合惯量控制响应系统频率变化的基础上,对传统电力系统低频切泵策略进行改进,提出定速抽蓄自适应低频切泵控制策略。通过不同场景下的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将变速抽蓄自适应综合惯量调频控制策略与改进低频切泵策略相结合能够更好地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提升系统的频率调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 电力系统 频率稳定控制 高比例能源 频率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切换补偿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暂态电压稳定评估
4
作者 王长江 尹浩帆 +2 位作者 姜涛 刘先超 刘辉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5487-5500,共14页
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电力电子设备控制切换特性增加了暂态电压稳定状态准确评估的难度,现有暂态电压稳定指标和稳定判据在噪声干扰和控制切换影响下易发生电压稳定状态误判。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切换补偿李雅普诺夫指数(SCMLE)的新能源... 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电力电子设备控制切换特性增加了暂态电压稳定状态准确评估的难度,现有暂态电压稳定指标和稳定判据在噪声干扰和控制切换影响下易发生电压稳定状态误判。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切换补偿李雅普诺夫指数(SCMLE)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暂态电压稳定评估方法。首先,依据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MLE)稳定判别机理,将电压稳定问题转换为积分终值矩阵的特征值变化问题,进而分别构建系统受扰前后的电压轨线变分方程,充分计及控制环节动态特性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然后,采用电压轨线变分方程积分终值矩阵特征值计算SCMLE,克服现有MLE指标需设置符号观测窗口的缺陷;其次,构建了表征系统非光滑扭曲程度的切换补偿矩阵用于修正积分结果,弥补指标在系统非光滑点处的计算误差,实现暂态电压稳定状态的快速、准确评估;最后,通过光伏场站接入单机无穷大系统和某实际电网系统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电力系统 暂态电压稳定评估 控制切换 李雅普诺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模态法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振荡稳定性评估
5
作者 高磊 马骏超 +3 位作者 吕敬 刘佳宁 王晨旭 蔡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1-835,I0008,I0009,共17页
随着新能源接入比例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次/超同步振荡风险加剧,准确评估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振荡稳定性是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首先,研究了一种基于频域模态分析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振荡稳定性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新能源机组和... 随着新能源接入比例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次/超同步振荡风险加剧,准确评估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振荡稳定性是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首先,研究了一种基于频域模态分析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振荡稳定性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新能源机组和场站、传输线、同步机、变压器等关键设备和场站的频域阻抗或导纳模型,根据实际系统拓扑构建系统级频域网络模型.然后,通过求解回路阻抗矩阵或节点导纳矩阵行列式的零点来评估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振荡稳定性,通过计算弱阻尼振荡模式的节点参与因子矩阵定位系统薄弱点,为振荡抑制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以国内华东地区某实际新能源电力系统为例,利用频域模态分析法评估新能源接入容量和电网运行工况变化下系统的振荡稳定性.最后,利用PSCAD/EMTDC软件搭建该系统的时域仿真模型,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电力系统 振荡稳定性 频域网络 频域模态分析 稳定性评估 薄弱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改进云模型的新能源电力系统适应性评估
6
作者 汤明润 李若旸 +3 位作者 程晓钰 代馨尹 于雪丰 杨淑霞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51,共12页
发展新能源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要求,因此对一定状态下新能源电力系统适应性进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新能源电力系统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基于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特点,建立了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电网结构、经济性和能源... 发展新能源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要求,因此对一定状态下新能源电力系统适应性进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新能源电力系统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基于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特点,建立了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电网结构、经济性和能源结构等3个一级指标及15个二级指标。其次,基于博弈理论进行组合赋权,综合了熵权法、CRITIC法及变异系数法3种客观赋权法,得到最佳组合权重。然后,提出了改进云模型,以此克服指标本身的随机性,并通过组合权重对云模型进行改进,用以评价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适应能力。最后,选取我国A地区配电网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及有效性,为识别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脆弱性、提升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适应能力提供可靠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电力系统 适应性评估 博弈论思想 改进云模型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辨识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惯性常数快速追踪方法
7
作者 张波 张成健 +2 位作者 张经 王磊 李铁成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3-170,共8页
针对新能源电力系统惯性量化评估问题,研究基于系统辨识的系统惯性常数追踪方法,将该方法划分为非递推算法和递推算法2类,从辨识原理角度剖析二者在计算存储、辨识速度等方面的区别与内在联系,并利用IEEE典型系统进行实验算例对比验证... 针对新能源电力系统惯性量化评估问题,研究基于系统辨识的系统惯性常数追踪方法,将该方法划分为非递推算法和递推算法2类,从辨识原理角度剖析二者在计算存储、辨识速度等方面的区别与内在联系,并利用IEEE典型系统进行实验算例对比验证分析。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递推算法辨识精度高、辨识结果稳定、辨识速度快,适用于节点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的辨识对象,有利于实现新能源电力系统惯性常数的实时监测与快速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 电力系统 惯性常数 系统辨识 量化评估 非递推算法 递推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低碳电源规划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令宇 程浩忠 +3 位作者 张衡 苑子俊 王峥 陆建忠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37,共8页
为解决新型电力系统低碳化发展需求与煤电作为支撑性电源存在的必要性难以协调的问题,提出考虑多种降碳减排措施的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低碳电源规划方法。文中基于储液式碳捕集技术特点,建立含碳捕集技术的电厂出力及固碳模型,综合考... 为解决新型电力系统低碳化发展需求与煤电作为支撑性电源存在的必要性难以协调的问题,提出考虑多种降碳减排措施的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低碳电源规划方法。文中基于储液式碳捕集技术特点,建立含碳捕集技术的电厂出力及固碳模型,综合考虑碳捕集、风电、碳交易等低碳化措施,以系统总成本最小为目标,考虑了碳捕集电厂运行特性、碳排放量等约束,建立融合电力及碳排放模拟的电源规划模型,针对模型中存在的风电不确定因素,采用抽样平均近似方法将机会约束进行处理,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结构,以修改后的IEEE-24节点系统为例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并量化评估了碳捕集系统、碳交易价格及不同碳排放水平对电源规划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能源电力系统 碳捕集 抽样平均近似法 机会约束 低碳电源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新能源消纳和电力保供的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平衡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冯松杰 魏韡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40,共13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接入比例持续升高,传统火电逐渐被取代,以有限灵活性确保常规条件下日内调峰和不利气象条件下负荷保供是新型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基于此,提出了一种考虑新能源消纳和电力保供的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平衡方法。首先,计... 随着可再生能源接入比例持续升高,传统火电逐渐被取代,以有限灵活性确保常规条件下日内调峰和不利气象条件下负荷保供是新型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基于此,提出了一种考虑新能源消纳和电力保供的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平衡方法。首先,计算若干年度净负荷场景中长时储能最优调度曲线,并将其作为运行经验。然后,在周前阶段,根据新能源电量预测判断是否为不利气象条件,并针对不利气象条件设计了电力保供策略,针对常规运行条件设计了基于灵活性区间的日前-日内-实时协调运行策略。所提方法无需新能源精确出力曲线预测,可以实现从年度到实时调度等多时间尺度调度的有机配合以及长、短时储能和常规机组的多源协调。最后,参考某区域电网数据进行算例分析并与传统滚动优化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优势和保供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时储能 能源消纳 多时间尺度平衡 高比例能源电力系统 灵活性 电力保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新能源电力系统区内AGC机组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磊 马晓伟 +2 位作者 王满亮 陈力 高丙团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9,共12页
区域电网中具备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功能的新能源场站数量多并且不同调频机组的响应特性差异明显,加重了集中控制器的计算负担,影响区域电网频率控制效果。针对上述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组动态模型和分布... 区域电网中具备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功能的新能源场站数量多并且不同调频机组的响应特性差异明显,加重了集中控制器的计算负担,影响区域电网频率控制效果。针对上述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组动态模型和分布式一致性的互联电力系统区域内AGC机组协同控制策略,区域间根据联络线功率频率偏差进行跨区功率互济。首先,建立不同类型调频机组的调频响应功率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调频控制的经济性,以有功出力变化量的二次成本函数最小为目标,兼顾各调频机组出力约束和功率平衡约束,构建功率动态分配优化模型,并证明通过合理的系数设定即可满足调频经济性最优,无须求解该优化问题。然后,提出了基于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的AGC调频控制策略,实现区域内各参与机组AGC指令的整定。最后,以三区域互联电力系统为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提高调频性能,降低机组的调频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互联电力系统 能源 自动发电控制 分布式协同控制 调频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能量轨迹特征学习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
11
作者 张宇驰 蔡国伟 +3 位作者 刘铖 张泽栋 王盈月 杨晶莹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0-28,共9页
快速准确的暂态稳定评估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并网导致电力系统受扰后呈现多控制切换的非光滑系统特征,给现有暂态稳定判别方法的准确性和泛化性带来了挑战。围绕新能源和直流输电并网电力系统,提出了... 快速准确的暂态稳定评估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并网导致电力系统受扰后呈现多控制切换的非光滑系统特征,给现有暂态稳定判别方法的准确性和泛化性带来了挑战。围绕新能源和直流输电并网电力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能量轨迹特征学习的暂态稳定评估方法。首先,构建基于增广网络数据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暂态能量函数,研究网络能量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暂态稳定的映射关系,提出支路脆弱度指标及稳定判别指标。然后,根据支路脆弱度指标引导注意力权重实现关键支路特征增强,以稳定评估函数及支路相角差为输入特征,提出新能源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模型。最后,通过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及包含197节点的CEPRI-TAS实际系统仿真分析了电力电子设备切换控制对稳定判别方法的影响,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能量 特征学习 暂态稳定 能源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极端场景优化的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规划方法
12
作者 龚国仙 陈博洋 +4 位作者 杨德州 王鹏 张宁 杜尔顺 宋汶秦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67-3676,I0042-I0044,共13页
我国新能源累计装机已超过1 TW,作为未来电力系统的重要发电增量,风电和光伏出力的随机性、波动性给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电力系统规划优化带来了新的挑战。该文提出了一种考虑极端场景优化的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规划方法,在保证模型求... 我国新能源累计装机已超过1 TW,作为未来电力系统的重要发电增量,风电和光伏出力的随机性、波动性给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电力系统规划优化带来了新的挑战。该文提出了一种考虑极端场景优化的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规划方法,在保证模型求解精度的条件下大幅提升求解效率。首先,对风光和负荷数据进行K-medoids聚类,并选取典型场景,然后提出了一种以场景差异度最大为原则的极端场景优化选取机制。基于此,构造基于极端场景优化的规划场景集,并建立电力系统源网储协同规划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在Garver-6和HRP-38节点测试系统上对比了不同场景选取方法在求解精度、效率以及可扩展性方面的优劣。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无论是控制总成本偏差还是控制各类装机偏差均显著优于其他方法,且在不同测试系统上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规划 极端场景优化 场景差异度 高比例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电量占比50%的区域电力系统“量率协同”研究:基于青海省域的实践
13
作者 范越 柯贤波 +1 位作者 张小奇 吕金历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45-3554,I0001,共11页
新能源利用率和发电量占比是衡量新能源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实现“量率协同”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目标。该文提炼了新能源消纳特性,建立了考虑联络线作用并计及新能源“量率协同”的系统平衡解析模型,总结了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已突破... 新能源利用率和发电量占比是衡量新能源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实现“量率协同”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目标。该文提炼了新能源消纳特性,建立了考虑联络线作用并计及新能源“量率协同”的系统平衡解析模型,总结了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已突破50%的青海省域电网发展实践,对新能源资源、渗透率、系统负荷率、备用率、调峰率以及联络线等关键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以此为启示展望了西北电网2030年新能源“量率协同”情况,开展了不同量率目标、不同风光配比、不同联络线调节能力下新能源量率变化相关分析,为促进区域电网新能源“量率协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 电力系统 系统平衡 利用率 发电量占比 量率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轨道交通负荷的电力系统频率支撑:建模、分析与控制
14
作者 何子涵 万灿 +1 位作者 刘辉 鞠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295-6313,I0014,共20页
现代电力系统“双高”特性明显,抗扰动能力弱,调频能力不足,亟须负荷侧的主动支撑能力,轨道交通负荷拥有潜在的“短时高功率”调节特性。该文首先建立面向系统频率支撑的列车微分动力学模型及运行控制约束;然后,构建离散-解析混合驱动... 现代电力系统“双高”特性明显,抗扰动能力弱,调频能力不足,亟须负荷侧的主动支撑能力,轨道交通负荷拥有潜在的“短时高功率”调节特性。该文首先建立面向系统频率支撑的列车微分动力学模型及运行控制约束;然后,构建离散-解析混合驱动的列车运行轨迹在线更新模型并考虑不同输入特征的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阐述单列车可控灵活性度量指标和多列车协同调频容量估计方法;最后,将列车主动支撑控制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电力系统频率控制,证明轨道交通负荷支撑电力系统频率调控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化轨道交通 电力系统频率控制 列车轨迹控制 负荷控制 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风电低出力事件多维度评估与分布特性分析
15
作者 畅广辉 单瑞卿 +5 位作者 李翔硕 薛盖超 马瑞杰 苏盛 吴坡 阮冲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69-1378,共10页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中,大面积静风和低风速导致风电出力显著低于预期造成的风电低出力事件,对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带来了重大挑战。由于高比例风电接入时间较短,历史数据尚未覆盖各种复杂气象场景,难以形成对风电低出力的深入认...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中,大面积静风和低风速导致风电出力显著低于预期造成的风电低出力事件,对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带来了重大挑战。由于高比例风电接入时间较短,历史数据尚未覆盖各种复杂气象场景,难以形成对风电低出力的深入认知。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气象数据反演的低风力事件评估方法,从低出力强度、持续时间等多个维度分析其年内、年际、极值等分布特征。方法首先结合1979—2023年再分析气象数据反演历史小时尺度区域风电出力序列,接着采用滑动平均检测法识别低出力事件,分析其年内、年际统计分布特性和长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低出力事件“多年一遇”重现期水平指标。研究结果可为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灵活性规划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风电低出力事件 欧洲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气象数据 高比例能源电力系统 电力电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互替品市场——(三)体系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光宇 肖居承 +3 位作者 范帅 严正 刘敦楠 李祖毅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1,共12页
针对能源转型背景下优化电力市场总体设计的紧迫需求,文中立足于电能价值这一根本点,提出了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互替品市场体系设计。首先,分析指出电力互替品市场体系的建设目标,正是为了适应低发电边际成本、高系统消纳成本的新能... 针对能源转型背景下优化电力市场总体设计的紧迫需求,文中立足于电能价值这一根本点,提出了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互替品市场体系设计。首先,分析指出电力互替品市场体系的建设目标,正是为了适应低发电边际成本、高系统消纳成本的新能源,其短期目标是提升系统的调节能力,长期愿景是促使系统具有低调节边际成本。其次,基于对电能价值内涵的再思考,提出了电能双重价值理论,揭示了电能作为商品所具有的生产使用价值和电力电量平衡价值,强调不应基于资源类型而应基于所发挥价值来划分市场主体类型。最后,从商品属性、时间尺度和空间范围等多个维度,对电力互替品市场体系进行了系统设计。该体系由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两大部分构成,其中,前者又可分为互替电量市场与调节电量市场两部分,分别用于反映电能的生产使用价值和平衡价值。在此基础上,对电力互替品市场体系下多区域电力互替品市场形态以及零售商参与电力互替品批发市场的方式进行了探讨。所提出的电力互替品市场体系围绕系统连续平衡而设计,有利于建立公平交易、充分竞争、简单透明的交易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电力互替品 电力系统 电能双重价值 互替电量 调节电量 能源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相关性的新能源电力系统风光功率短期联合预测模型
17
作者 沈赋 刘思蕊 +3 位作者 蔡子龙 王哲 杨光兵 翟苏巍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3-212,共10页
为提高新能源电力系统(NEPS)风/光功率预测的精确度以降低新能源并网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考虑风/光功率影响因素的相关性、NEPS分布式电源的特殊性以及模型预测误差的自适应优化能力,提出一种考虑相关性的新能源电力系统风光功率短期联... 为提高新能源电力系统(NEPS)风/光功率预测的精确度以降低新能源并网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考虑风/光功率影响因素的相关性、NEPS分布式电源的特殊性以及模型预测误差的自适应优化能力,提出一种考虑相关性的新能源电力系统风光功率短期联合预测模型。通过自适应噪声的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利用基于混沌鲸鱼算法(CWOA)优化的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LSTM)模型对风/光功率初步预测获取预测误差,将分解后的风/光功率预测误差与原始输入特征融合,对光/风功率交叉联合预测。通过华东地区某新能源场站实际数据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预测模型相比,该文所提联合预测模型对NEPS风/光功率预测精度均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光伏发电 功率预测 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能源电力系统 自适应噪声的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混沌鲸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能源电力系统的交流输电线保护新方案
18
作者 刘琦 褚旭 +2 位作者 付乐天 余绍帅 王威东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6-83,共8页
针对新能源电力系统中传统交流保护适应性下降问题,提出一种新型交流输电线保护方案。首先,基于新能源接入电网的典型事故案例,深入分析了工程实际中传统交流保护存在的不足;其次,通过推导短路电流与序阻抗角解析表达式,揭示了逆变型电... 针对新能源电力系统中传统交流保护适应性下降问题,提出一种新型交流输电线保护方案。首先,基于新能源接入电网的典型事故案例,深入分析了工程实际中传统交流保护存在的不足;其次,通过推导短路电流与序阻抗角解析表达式,揭示了逆变型电源暂态电流及序分量的时空演化规律;最终,结合工程需求提出2种改进保护方法,有效解决传统保护的适应性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无需增加硬件投资,即可显著提升新能源电源接入场景下交流保护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电力系统 逆变电源 典型事故案例 短路电流 改进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交直流输电与源网荷储数智化转型
19
作者 徐政 黄莹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共2页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中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以风电、光伏为主的新能源装机容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接入也使得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多样化、电网交直流连接复杂化,亟须优化整合电源、电网、负荷...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中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以风电、光伏为主的新能源装机容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接入也使得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多样化、电网交直流连接复杂化,亟须优化整合电源、电网、负荷、储能资源,以最新的新能源技术、通信控制系统和电力系统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实现源网荷储的高度融合。交直流输电与源网荷储数智化转型使数字技术、智能化技术价值在电力系统中得以全面落地和充分释放,并赋能电力系统与数字信息技术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输电 电力 电力系统 源网荷 数字信息技术 能源技术 智能化技术 通信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系统频率稳定研究综述 被引量:27
20
作者 李国庆 刘先超 +3 位作者 辛业春 姜涛 闫克非 王拓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5-1181,共17页
作为“双碳”战略目标的关键载体,含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系统具有惯量水平低、调频能力差、抗扰性能弱等特征,对频率稳定带来了全新挑战,迫切需要深入认识能源转型背景下的频率稳定形态。该文按照“建模分析—稳定评估—调频控制”的路线... 作为“双碳”战略目标的关键载体,含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系统具有惯量水平低、调频能力差、抗扰性能弱等特征,对频率稳定带来了全新挑战,迫切需要深入认识能源转型背景下的频率稳定形态。该文按照“建模分析—稳定评估—调频控制”的路线,归纳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频率稳定的研究及其应用进展。首先,梳理现有频率稳定定义的特点,将其引申为考虑暂态频率安全的广义频率稳定概念,分析含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频率响应过程;按照系统全局频率和网络节点频率两个视角分析现有特性建模与分析方法,分别总结频率稳定性、频率安全性的评估方法与评估指标,初步建立考虑频率时空分布特性的节点频率安全性指标;列举并归类源网荷储多主体参与系统调频的控制策略,分析相关频率调控措施的特点;最后,结合现有研究进展,对含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系统在频率响应特性建模、频率稳定机理评估以及频率稳定协调控制方面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能源 惯量 频率稳定 调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