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流-温度动态映射的新能源直流汇集送出系统串联电弧故障检测 被引量:8
1
作者 贾科 张旸 +3 位作者 温志文 余磊 施志明 毕天姝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123-3131,共9页
新能源直流汇集送出系统中,汇集支路上的串联电弧故障受电弧自身特性及换流器控制策略约束,无明显电气量特征,传统保护难以动作。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温度动态映射关系的直流串联电弧故障检测方法。解析了串联电弧故障的热特性... 新能源直流汇集送出系统中,汇集支路上的串联电弧故障受电弧自身特性及换流器控制策略约束,无明显电气量特征,传统保护难以动作。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温度动态映射关系的直流串联电弧故障检测方法。解析了串联电弧故障的热特性,建立了故障前后线路电流与电缆表皮温度的映射关系曲线,判断故障映射相比正常映射的偏移程度来检测故障。所提判据能够根据新能源出力自适应调整检测阈值,可靠判别串联电弧故障的同时提升检测速度,为串联电弧检测提供新的可选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直流汇集送出系统 串联电弧故障 电流-温度动态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大规模新能源架空线路送出的储能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2
作者 肖晃庆 朱琼海 +3 位作者 黄莹 张利东 周保荣 李岩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0-53,共14页
针对大规模新能源发电通过远距离架空线路送出场景,提出了一种具备平抑新能源功率波动、阻断直流故障、主动支撑电网等功能的储能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该系统为两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其中,送端换流站采用具有直流故障阻断能力的储能型... 针对大规模新能源发电通过远距离架空线路送出场景,提出了一种具备平抑新能源功率波动、阻断直流故障、主动支撑电网等功能的储能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该系统为两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其中,送端换流站采用具有直流故障阻断能力的储能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受端换流站为半桥子模块MMC,接地极线上加装有二极管阀以阻断受端MMC的直流故障电流。分析了储能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工作原理,研究了具有直流故障阻断能力的储能型MMC双极短路故障电流的发展机理,给出了主动功率支撑与直流故障穿越的控制策略。最后,搭建了相应的仿真模型,并验证了所提储能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可行性以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的拓扑结构与控制策略,储能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能够实现大规模波动电能的平滑输送,且在功率传输过程中可以提供有效的主动功率支撑以及自主清除直流短路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储能系统 故障穿越 故障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实际工况的新能源经柔性直流送出系统强度评估
3
作者 王祥宇 辛焕海 +2 位作者 傅闯 马富艺龙 侯智贤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708-4721,共14页
基于广义短路比指标的电压支撑强度(简称“系统强度”)可用于评估额定工况下新能源经两电平直流送出系统的稳定性。然而目前新能源基地大多采用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柔性直流系统(MMC-HVDC)送出,相比于两电平直流,MMC-HVDC内部控制特性复... 基于广义短路比指标的电压支撑强度(简称“系统强度”)可用于评估额定工况下新能源经两电平直流送出系统的稳定性。然而目前新能源基地大多采用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柔性直流系统(MMC-HVDC)送出,相比于两电平直流,MMC-HVDC内部控制特性复杂,其对系统的电压支撑作用难以表征。此外,新能源实际运行工况多变,基于额定工况定义的短路比指标难以应用。为此,该文从灵敏度视角提出了基于广义运行短路比的新能源经MMC-HVDC送出系统(简称送出系统)强度评估方法。首先,建立了系统频域闭环传递函数矩阵模型,利用灵敏度方程刻画了送出系统的系统电压对电流小扰动的响应特性;其次,基于阻抗矩阵的最大奇异值等效刻画了MMC-HVDC的宽频段电压支撑能力,并提出MMC-HVDC等效方法;进而,将广义运行短路比推广到送出系统强度评估;最后,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 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柔性直流系统(MMC-HVDC) 系统强度 广义运行短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基地柔直送出系统单极闭锁场景下交流电压序贯波动机理与抑制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文韬 黄莹 +1 位作者 王国腾 徐政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4-944,I0020-I0024,共16页
大规模新能源基地经柔直送出系统作为我国未来“沙戈荒”地区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方案,其在单极闭锁故障时存在交流电压序贯波动的风险。针对新能源柔直送出系统单极闭锁故障期间稳控切机、新能源降功率以及泄能电阻退出等系列扰动引起的... 大规模新能源基地经柔直送出系统作为我国未来“沙戈荒”地区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方案,其在单极闭锁故障时存在交流电压序贯波动的风险。针对新能源柔直送出系统单极闭锁故障期间稳控切机、新能源降功率以及泄能电阻退出等系列扰动引起的交流系统电压序贯波动问题,研究了机理与抑制策略。首先,介绍了大规模新能源基地经柔性直流送出系统的拓扑结构,建立了适用于系统交流电压序贯波动问题分析的数学模型。然后,阐述了单极闭锁故障、泄能电阻投退、新能源切机或降功率等扰动与交流电压的时序耦合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能源降功率与泄能电阻退出相协调的交流电压序贯波动抑制策略。最后,通过PSCAD/EMTDC仿真,验证所提理论与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基地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单极闭锁 交流电压序贯波动 抑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送出系统多场景仿真模型准确度评价
5
作者 祝怡阳 刘逸凡 +2 位作者 王晗玥 许建中 赵成勇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4,共8页
新能源送出系统的灵活异构对电力系统仿真技术提出更高要求,目前仍未建立针对新能源送出系统仿真模型的适应性准则和准确度评价体系。构建一种基于类比迁移的新能源送出系统多场景仿真模型评价体系,对特征电气量曲线进行时间窗口划分与... 新能源送出系统的灵活异构对电力系统仿真技术提出更高要求,目前仍未建立针对新能源送出系统仿真模型的适应性准则和准确度评价体系。构建一种基于类比迁移的新能源送出系统多场景仿真模型评价体系,对特征电气量曲线进行时间窗口划分与特征点集选取,进而确定多场景下的模型评价指标;在PSCAD/EMTDC中,以风电场送出系统为例,搭建3类风电场模型展开仿真测试,验证评价指标,并结合置信区间量化误差阈值;将评价指标及误差阈值等推广应用到工程实际。所提评价体系通过类比迁移实现了多场景的仿真模型准确度评价,可以应用于工程实际,准确度评价指标和误差阈值更加全面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等值 能源送出系统 准确度评价 仿真建模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柔直送出系统变压器保护性能分析及改进方法
6
作者 闫旭 何佳伟 +3 位作者 温涛 李斌 李岩 周博昊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1-592,I0007-I0011,共17页
在大规模新能源柔直送出场景中,新能源送端变压器发生故障时差动电流的高谐波特点,以及受端变压器阀侧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故障涌流特征,给变压器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为解决该场景中变压器在特定故障情况下传统保护方法失效的问题,提... 在大规模新能源柔直送出场景中,新能源送端变压器发生故障时差动电流的高谐波特点,以及受端变压器阀侧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故障涌流特征,给变压器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为解决该场景中变压器在特定故障情况下传统保护方法失效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拟合误差权重累积的变压器时域等效电感保护方法。该方法结合参数识别思想,通过计算等效电感来直观反映变压器状态,并利用拟合误差的累积权重进行结果加权,以克服传统时域计算波动性大的缺陷。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避免了二次谐波闭锁判据误闭锁保护的问题,并在仿真测试中表现出优越的性能,不受电源特性和控制策略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柔直送出系统 故障电流谐波 故障性涌流 变压器保护 等效电感 误差权重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联合火电送出系统无功需求定量评估方法及综合无功控制策略
7
作者 史逸川 陆舒翰 +3 位作者 文博 黎恒烜 孙海顺 邹子豪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7-268,I0033,I0034,共14页
大容量新能源基地联合近区火电送出系统故障后,同步机功角摇摆以及新能源出力快速扰动均可能导致新能源场站端口电压波动,引起新能源频繁进入低电压穿越状态。通过合理调控新能源场站无功出力稳定场站端口电压是解决该问题的技术途径之... 大容量新能源基地联合近区火电送出系统故障后,同步机功角摇摆以及新能源出力快速扰动均可能导致新能源场站端口电压波动,引起新能源频繁进入低电压穿越状态。通过合理调控新能源场站无功出力稳定场站端口电压是解决该问题的技术途径之一。首先根据联合送出系统工况分析了新能源场站端电压与其无功出力之间的关系,用于定量评估新能源场站无功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新能源场站STATCOM配置和新能源发电单元无功调节能力,提出新能源场站综合无功控制策略。算例分析表明了所提出的无功需求评估方法和综合无功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可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联合火电送出系统 无功需求评估 综合无功控制策略 低电压穿越 定电压控制 定无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入新能源大基地汇集系统的柔直换流站低电压穿越方法
8
作者 刘昊霖 贾科 +2 位作者 毕天姝 钮厚敏 李伟涛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9-770,共12页
当新能源大基地经柔直送出系统的汇集线路发生故障时,柔性直流换流站可能由于过电流闭锁导致连接的新能源全部脱网。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在考虑新能源并网换流器控制特性的基础上,对柔性直流换流站低电压穿越控制期间保留电压外环的必... 当新能源大基地经柔直送出系统的汇集线路发生故障时,柔性直流换流站可能由于过电流闭锁导致连接的新能源全部脱网。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在考虑新能源并网换流器控制特性的基础上,对柔性直流换流站低电压穿越控制期间保留电压外环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分序限流与等效阻抗法的汇集系统低电压穿越方法,通过正负序分离处理外环输出的参考电流,进而转换到三相坐标系下,以实现对每相的输出电流的独立处理,解决了不对称故障暂态期间故障相电流越限的问题;同时利用等效阻抗法自适应修正外环电压的参考值,避免了内环限流环节生效后,外环控制因饱和而退出的弊端,从而防止故障稳态期间柔直换流站过电流闭锁。在PSCAD中搭建了新能源基地接入柔性直流换流站的交流汇集系统的精细化模型,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大基地 汇集系统 低电压穿越 等效阻抗法 内环限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交直流输电与源网荷储数智化转型
9
作者 徐政 黄莹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共2页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中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以风电、光伏为主的新能源装机容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接入也使得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多样化、电网交直流连接复杂化,亟须优化整合电源、电网、负荷...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中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以风电、光伏为主的新能源装机容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接入也使得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多样化、电网交直流连接复杂化,亟须优化整合电源、电网、负荷、储能资源,以最新的新能源技术、通信控制系统和电力系统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实现源网荷储的高度融合。交直流输电与源网荷储数智化转型使数字技术、智能化技术价值在电力系统中得以全面落地和充分释放,并赋能电力系统与数字信息技术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型电力 电力系统 源网荷 数字信息技术 能源技术 智能化技术 通信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全直流汇集送出系统自适应振荡抑制策略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华春 李群 +1 位作者 荣泉森 胡鹏飞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2-78,共7页
海上风电全直流汇集送出系统中各DC/DC变换器以串并联形式组网,其控制之间相互耦合,极易诱发直流母线电压振荡。为抑制海上风电全直流汇集送出系统的直流母线电压振荡,提出一种基于直流镇定器的自适应振荡抑制策略。建立系统中各DC/DC... 海上风电全直流汇集送出系统中各DC/DC变换器以串并联形式组网,其控制之间相互耦合,极易诱发直流母线电压振荡。为抑制海上风电全直流汇集送出系统的直流母线电压振荡,提出一种基于直流镇定器的自适应振荡抑制策略。建立系统中各DC/DC变换器的阻抗模型。在风机机端升压端口处并联直流镇定器,通过提取直流电压的振荡频率,自适应地控制输出电流跟踪其参考值,实现输出电流与直流母线的振荡电压分量同频同相,重塑了风机机端升压端口对应谐振频率附近的阻抗。基于所提方法的振荡抑制机理,设计了期望输出导纳系数的取值界限并进行了直流镇定器的容量配置。通过阻抗稳定性分析和PLECS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抑制系统直流母线电压振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全直流汇集送出系统 阻抗建模 自适应振荡抑制 直流镇定器 ISOP-D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闭锁故障下送端新能源高渗透系统暂态过电压抑制措施
11
作者 李欣悦 尹纯亚 +2 位作者 李琳 王思珏 陈莹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9-166,共8页
针对直流双极闭锁故障导致的送端新能源高渗透地区暂态过电压问题,以送端系统中安全裕度最低的风电场暂态过电压抑制至目标值以下为约束条件,提出一种换流母线无功配置容量优化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双极闭锁故障下抑制送端系统暂... 针对直流双极闭锁故障导致的送端新能源高渗透地区暂态过电压问题,以送端系统中安全裕度最低的风电场暂态过电压抑制至目标值以下为约束条件,提出一种换流母线无功配置容量优化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双极闭锁故障下抑制送端系统暂态过电压的切机方案,通过故障发生后优先切除不具备高压穿越能力的风电机组,实现送端系统两段式电压稳定控制。最后,基于DIgSILENT仿真平台搭建±800 kV天中直流输电系统及其送端电网简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无功优化配置方案及切机方案可将目标节点的暂态过电压降低0.12 p.u.,精确度可达95.56%。所提方案在抑制直流闭锁引起的暂态过电压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防止新能源大规模连锁脱网,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闭锁 能源高渗透 送端交流系统 无功优化配置 切机方案 高压穿越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直流潮流约束的电力系统新能源消纳能力评估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显岚 张新燕 +1 位作者 崔喾 王志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13425-13432,共8页
随着风电、光伏并网规模不断增大,中国新能源消纳问题逐渐凸显,为了减少弃风弃光现象发生,准确评估电力系统的新能源消纳能力,对于高比例新能源电网的合理规划和中长期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对新能源消纳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 随着风电、光伏并网规模不断增大,中国新能源消纳问题逐渐凸显,为了减少弃风弃光现象发生,准确评估电力系统的新能源消纳能力,对于高比例新能源电网的合理规划和中长期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对新能源消纳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基于时序生产模拟法建立了综合考虑系统直流潮流、旋转备用容量、常规机组出力、外送功率、电化学储能等约束的新能源消纳能力评估模型;最后以IEEE30节点系统作为算例,基于新疆地区实际数据对系统新能源消纳水平进行了评估,从模型求解、模型对比和参数灵敏度分析三个方面验证了所提电力系统新能源消纳能力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 消纳评估 直流潮流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备短路电流限制能力的新能源直流汇集双极直流变换器 被引量:1
13
作者 索之闻 王智冬 +1 位作者 蒋维勇 王菲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70,共9页
直流汇集和外送为未来沙漠戈壁荒漠大规模新能源消纳提供了一种可行解决方案,直流变换器是新能源直流汇集系统的关键设备。谐振直流变换器具有在全负载范围内损耗较小,波形质量好等优点,在新能源纯直流汇集场景具有应用前景,然而因其呈... 直流汇集和外送为未来沙漠戈壁荒漠大规模新能源消纳提供了一种可行解决方案,直流变换器是新能源直流汇集系统的关键设备。谐振直流变换器具有在全负载范围内损耗较小,波形质量好等优点,在新能源纯直流汇集场景具有应用前景,然而因其呈现低阻抗、短路故障电流上升速度快的特征,必须对短路电流进行限制。该文提出了一种具备短路限流能力的双极直流变换器,首先分析了拓扑运行原理及其参数设计方法,然后分析了所提直流变换器的故障限流机理,设计了其短路电流控制方法,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和实验样机验证了所提电路和故障限流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所提直流变换器能够实现直流短路电流限制,能够在一极故障时维持另一极正常运行,提高了供电可靠性。相关研究成果将为新能源直流汇集系统的构建和工程实施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电力系统 大规模能源 直流汇集系统 谐振直流变换器 直流短路电流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大规模纯新能源发电基地送出的混合式直流输电系统 被引量:13
14
作者 徐文哲 张哲任 徐政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27,共11页
为满足大规模纯新能源发电基地送出需求,经过拓扑比选,选取在送端采用电网换相换流器(LCC)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混合级联拓扑、受端采用二极管-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DMMC)拓扑的混合式直流输电方案。其中,由整流站MMC提供送端交流... 为满足大规模纯新能源发电基地送出需求,经过拓扑比选,选取在送端采用电网换相换流器(LCC)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混合级联拓扑、受端采用二极管-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DMMC)拓扑的混合式直流输电方案。其中,由整流站MMC提供送端交流电压支撑,并与LCC配合作为送出功率平衡中转站。随后,设计系统的基本控制和故障穿越策略,使系统能够稳定送出新能源功率且兼具经济性与故障穿越能力。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800 kV/5000 MW双极直流输电仿真模型,验证所提控制与故障穿越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选拓扑适用于大规模纯新能源发电基地送出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换相换流器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大功率二极管阀 混合直流输电 能源基地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系统暂态电压运行风险分析 被引量:26
15
作者 韩璐 尹纯亚 +1 位作者 戴晨 马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4,共12页
针对交、直流故障下的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系统暂态电压演化传播机理及运行风险尚不明晰的问题,首先,基于交直流系统间的无功电压交互作用机理分析,明确了交、直流系统故障下的暂态电压特性及主导影响因素,阐明了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系统电力... 针对交、直流故障下的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系统暂态电压演化传播机理及运行风险尚不明晰的问题,首先,基于交直流系统间的无功电压交互作用机理分析,明确了交、直流系统故障下的暂态电压特性及主导影响因素,阐明了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系统电力电子设备主导的暂态电压演化传播路径。其次,从“交直流故障强耦合作用持续加强,暂态无功功率成分复杂”、“新能源比例不断提升,暂态电压问题凸显”及“故障承载与调节能力下降,连锁脱网风险增大”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暂态电压运行风险。然后,基于DIgSILENT/PowerFactory建立了实际高比例新能源多直流外送系统仿真模型,不同新能源占比、不同故障工况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暂态电压运行风险分析的正确性。最后,从增强耦合运行特性机理认识、提升新能源涉网性能、增加多尺度协同控制策略、加强交流网架结构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暂态电压运行风险的技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能源送端系统 直流故障 暂态电压 运行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基地多端柔性直流汇集系统运行灵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适宜 周明 +2 位作者 黄瀚燕 黄越辉 李庚银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846-3856,共11页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多端柔性直流(multi-terminal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MTDC)汇集系统因其灵活的调控能力可提升新能源的消纳水平以及新能源基地的并网友好性。该文针对...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多端柔性直流(multi-terminal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MTDC)汇集系统因其灵活的调控能力可提升新能源的消纳水平以及新能源基地的并网友好性。该文针对新能源基地多端柔性直流汇集系统的运行灵活性开展研究。针对新能源基地出力不确定性和相关性,采用Pair-copula模型结合2m+1点估计法进行建模;考虑风-光-储多源互补和MMC-MTDC协调控制,建立了弃风弃光最小、运行网损最小和直流电压偏差最小的多维度运行灵活性优化模型,利用内点法进行求解;参照张北新能源汇集工程构建算例,验证了所提新能源出力建模方法的有效性;所建的运行灵活性优化模型能够给出多换流站的协调控制策略,同时实现风、光、储等多资源的优化调度;所建模型还可分析汇集系统运行灵活性的影响因素,并能给出汇集系统运行的灵活调节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汇集系统 运行灵活性 MMC-MTDC 复杂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新能源的交直流系统区间最优潮流 被引量:21
17
作者 鲍海波 韦化 郭小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4006-4014,共9页
为描述新能源发电等电力系统运行参数的不确定性对系统的影响,掌握系统的区间潮流分布,提出一种适于求解含新能源的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区间最优潮流(interval optimal power flow,IOPF)。源于区间优化法,将系统的新能源发电出力、节点... 为描述新能源发电等电力系统运行参数的不确定性对系统的影响,掌握系统的区间潮流分布,提出一种适于求解含新能源的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区间最优潮流(interval optimal power flow,IOPF)。源于区间优化法,将系统的新能源发电出力、节点负荷功率等不确定量表达为区间变量,引入到交直流混合系统最优潮流计算的非线性规划模型中,建立了区间最优潮流计算的非线性区间优化模型。根据区间匹配和区间极值取值等原理,将该区间规划转化为两个确定性的非线性优化问题,并采用现代内点算法求解,得到了区间最优潮流待求变量的边界信息。IEEE 14、118和300节点标准系统的计算结果表明,与蒙特卡罗模拟结果对比,所提出方法具有较高的求解精度,对IOPF目标函数区间半径和区间均值的计算误差不超过9%和0.8%,且易于实现、计算效率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系统 区间最优潮流 能源发电 区间潮流 区间优化法 现代内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电氢耦合系统设想及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羡一鸣 安之 +3 位作者 刘斯伟 戚庆茹 夏明超 陈奇芳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其高随机性与波动性将造成系统“源-荷”结构失衡,且高比例电力电子化将导致传统电力系统以同步发电机和机电动态特性为基础的技术特性发生深刻变化。为此,提出了一种采用“送端绿电离网外送-受端离网制氢-氢...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其高随机性与波动性将造成系统“源-荷”结构失衡,且高比例电力电子化将导致传统电力系统以同步发电机和机电动态特性为基础的技术特性发生深刻变化。为此,提出了一种采用“送端绿电离网外送-受端离网制氢-氢燃气并网发电”模式的电氢耦合系统,即在送端将新能源电力汇集接入至与交流电网无电气联系的直流输电网络中,在受端满足电解水制氢直流负荷并通过氢燃气发电方式支撑交流电网,从而将大量新能源消纳和新增“西电东送”需求与送端/受端交流电网解耦。所提电氢耦合系统不仅能改善系统电力电量平衡,促进高比例新能源消纳,还能够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可为我国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演进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能源 电氢耦合系统 直流电网 电解水制氢 储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接入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后续换相失败抑制策略研究
19
作者 赵静波 钟文梁 +2 位作者 安海云 刘健 林圣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8-48,共11页
大量新能源发电系统接入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受端电网势在必行,然而鲜有研究涉及该场景下的高压直流后续换相失败抑制。首先,针对光伏接入电网换相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受端交流电网的场景,分析了交流故障后光伏诱发电网换相换流器型... 大量新能源发电系统接入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受端电网势在必行,然而鲜有研究涉及该场景下的高压直流后续换相失败抑制。首先,针对光伏接入电网换相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受端交流电网的场景,分析了交流故障后光伏诱发电网换相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后续换相失败的相关机理,发现电网换相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首次换相失败恢复后易因光伏出力波动而出现超前触发角指令波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逆变侧控制指令波动平抑的后续换相失败抑制策略,该策略在定电流、定关断角控制的基础上引入附加电流、关断角偏差,可缓解超前触发角指令波动。最后,结合PSCAD/EMTDC仿真软件在不同光伏装机容量、接入距离、故障位置下验证了所提抑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后续换相失败 能源 抑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弱同步支撑柔直系统的送端自适应VSG控制策略 被引量:13
20
作者 朱子民 张锦芳 +2 位作者 常清 周专 张晓林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1-221,共11页
新能源汇集经柔性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技术送出是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有效方式。但新能源渗透率的持续增加导致电网强度不断下降,采用传统跟网型(grid-following,GFL)换流技术... 新能源汇集经柔性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技术送出是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有效方式。但新能源渗透率的持续增加导致电网强度不断下降,采用传统跟网型(grid-following,GFL)换流技术已无法满足系统稳定运行需求。为提高系统弱电网适应性,满足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弱同步支撑柔直系统应用场景需求,提出在柔直系统送端换流站采用VSG控制策略。首先,建立整流侧控制小信号数学模型,利用根轨迹法深入研究虚拟阻抗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其次,提出利用交流电压变化率及电压差值等电气量构建虚拟电抗自适应调整项的改进VSG控制算法,在保证系统等效阻抗呈感性的同时,可提高送端交流系统的等效短路比,达到改善系统整体性能的效果。最后,通过PSCAD/EMTDC电磁暂态仿真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发电 弱交流电网 柔性直流系统 虚拟同步发电机 自适应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