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综合实验与劳动教育融合及实施路径探究
1
作者 周海静 曹玉霞 +2 位作者 黄雁 赵文武 李悦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6期139-141,共3页
劳动教育是“五育”教育——德、智、体、美、劳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实践环节,本文分析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综合实验和劳动教育之间的联系以及专业综合实验与劳动教育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 劳动教育是“五育”教育——德、智、体、美、劳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实践环节,本文分析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综合实验和劳动教育之间的联系以及专业综合实验与劳动教育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专业综合实验和劳动教育的融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材料与器件 综合实验 劳动教育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转换与存储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实验课程设置 被引量:15
2
作者 朱国斌 赵亮 +1 位作者 袁海泉 郑洪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4-207,211,共5页
结合国家能源战略需求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建设背景和特点,依据苏州大学能源学院现有的资源和特色,提出了基于能量转换和能量存储为主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思路,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实验课程体系和专业实验内容设计等方面进行... 结合国家能源战略需求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建设背景和特点,依据苏州大学能源学院现有的资源和特色,提出了基于能量转换和能量存储为主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思路,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实验课程体系和专业实验内容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能量转换与存储 实验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实验教学探讨 被引量:33
3
作者 曾惠丹 杨云霞 +3 位作者 赵崇军 王以群 杨化桂 唐颂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9-111,共3页
结合国家能源战略需求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建设背景和专业的特点,提出了以光伏器件、新型储能材料与器件为主的阶梯式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思路。阶梯式系列实验对设备要求简单,具有易实施特点,综合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逐步提高... 结合国家能源战略需求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建设背景和专业的特点,提出了以光伏器件、新型储能材料与器件为主的阶梯式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思路。阶梯式系列实验对设备要求简单,具有易实施特点,综合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加强学生的竞争力。以晶硅太阳电池绒面制备实验为例,对专业实验内容及教学计划安排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材料与器件 实验教学 阶梯式系列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实验课程设置探讨 被引量:24
4
作者 周莹 谢娟 +2 位作者 张骞 武元鹏 庄稼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3-185,共3页
根据西南石油大学3年来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建设方面的经验和积累,提出了围绕能量转换材料与器件、储能材料与器件的实验课程体系,并对专业实验内容及教学安排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能源材料与器件 实验课程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3
5
作者 刘劲松 张校刚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85-991,共7页
新能源是一种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缓解能源危机的绿色环保可再生能源,被认为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技术领域之一。新能源的转化、储存和利用关键依赖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储能科学等技术的发展。在当前国家能源规划... 新能源是一种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缓解能源危机的绿色环保可再生能源,被认为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技术领域之一。新能源的转化、储存和利用关键依赖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储能科学等技术的发展。在当前国家能源规划和双碳战略实施背景下,社会经济及新能源产业发展对我国高等学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自2019年获批以来已进行了4年的建设,目前在读本科生共计124名。本文从特色培养目标的设定、跨学科交叉课程体系的构建和系统性实践能力的培养等3个方面展开论述,详细分析了致力于高级综合型技术人才培养,兼具航空航天传统优势与特色体现及紧密结合新能源产业需求与技术发展特征的专业培养目标,展现了基础扎实、融合交叉、方向多样、重视实践等特点的系统课程体系和由基础实践、创新实践、综合实践联合构建的校内外基地相互配合协调的完整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尝试探索符合社会经济及新能源产业发展需求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更好地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材料与器件 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 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6
作者 兰凯 和洁 +5 位作者 杨晓刚 叶常青 刘成宝 郭春显 李宛飞 杨晓伟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年第9期3648-3656,共9页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源于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升,对劳动者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作为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和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和可持续发展等新工科需要而设置的材料类本科专...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源于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升,对劳动者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作为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和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和可持续发展等新工科需要而设置的材料类本科专业,是支撑国家新兴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然而,在新质生产力加速重构能源产业生态的背景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知识迭代滞后、创新能力不足与产业适配性弱等问题。苏州科技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结合材料类学科特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改革课程体系优化第一课堂,重点培养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人机协同能力重构第二课堂。此外,通过科教融合激发创新原动力、产教融合协同打造育人平台、专创融合增强创新创业能力、学科交叉融合拓宽学术视野,构建了“一中心两课堂四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实践范式,对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深度耦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生产力 能源材料与器件 立德树人 科教融合 产教融合 专创融合 交叉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校研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7
作者 李盛凯 关开荣 +4 位作者 姚姝莉 林锦良 刘东辉 杨子鹏 夏先明 《塑料工业》 2025年第8期174-175,共2页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是一个专门培养从事新型储能器件(金属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和能源回收领域生产、设计、科学研究与开发、技术改造与管理的高等复合型高级人才。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建设和高质量人才培养,对于推动国家推动国...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是一个专门培养从事新型储能器件(金属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和能源回收领域生产、设计、科学研究与开发、技术改造与管理的高等复合型高级人才。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建设和高质量人才培养,对于推动国家推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以学生为主体,研究院、企业为依托,积极构建校研企协同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并以“学、研、创、用”为主线的培养模式(如图1),让学生真正参与项目研究、企业生产实践当中,切实保障学生学以致用,推动实践教学环节的有序推进,这对新能源专业建设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研企协同育人 能源材料与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8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于2011年获教育部批准并于2012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本科生,2020年成为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建设专业,同年成为省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2021年成为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拥有国家地方高校能源和环境材料化学学科创新引智...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于2011年获教育部批准并于2012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本科生,2020年成为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建设专业,同年成为省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2021年成为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拥有国家地方高校能源和环境材料化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储能新材料湖北省工程实验室、无机非金属晶态与能源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省级培育)以及太阳能高值利用与绿色转化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平台 工程实验室 能源材料与器件 无机非金属 材料化学 能源转换 重点实验室 全日制本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专业创新人才的教育实践 被引量:8
9
作者 曾荣华 潘俊贤 +3 位作者 林耿忠 叶锐添 钱素惠 罗一帆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4-166,共3页
结合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创新人才的培养情况,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实践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问题,通过开设课程、制定政策、推进"产学研"等多种措施,构建了竞赛、实践教学及研发、... 结合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创新人才的培养情况,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实践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问题,通过开设课程、制定政策、推进"产学研"等多种措施,构建了竞赛、实践教学及研发、校企合作3类平台体系,促进了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创教育 平台建设 能源材料与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视角下的新能源材料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10
作者 彭巧丽 黄泽皑 +4 位作者 武元鹏 王平 李海敏 向东 王耀颐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182,共1页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新能源材料作为可持续能源技术的关键,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新能源材料研究领域已成为科研和产业界的焦点,其迅猛发展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在培养具备跨学科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经验的人才方面。...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新能源材料作为可持续能源技术的关键,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新能源材料研究领域已成为科研和产业界的焦点,其迅猛发展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在培养具备跨学科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经验的人才方面。本研究旨在构建跨学科视角下的新能源材料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整合多学科知识与技能,创新的教学策略和实践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能源材料 跨学科视角 可持续能源 实践教学方法 持续增长 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扣国家发展战略 助力能源动力与材料行业发展新征程——《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解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江洧 钱武 何良胜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0-24,共5页
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职业教育主动适应新发展、对接新要求和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促进人才供给侧改革,助力能源动力与材料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使专业设置紧跟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以专业目录修(制)订为先手,引领能源动力、... 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职业教育主动适应新发展、对接新要求和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促进人才供给侧改革,助力能源动力与材料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使专业设置紧跟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以专业目录修(制)订为先手,引领能源动力、冶金新材料和建筑材料等专业的升级和数字化改造,为全面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动力 冶金材料 建筑材料 专业目录 修(制)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开发及应用发展研究——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建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I0033-I0033,共1页
新能源技术是化解能源危机、修复自然生态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经济保持高质量增长的重要保障。新能源技术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整体上包括三大模块,一是清洁型、环境友好型、可再生型能源的开发技术,二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新能源技术是化解能源危机、修复自然生态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经济保持高质量增长的重要保障。新能源技术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整体上包括三大模块,一是清洁型、环境友好型、可再生型能源的开发技术,二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研发与应用技术,三是不同形式新能源"存储-转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材料与器件 能源技术 能源危机 可持续发展 综合性概念 清洁型 环境友好型 再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新”电池,赋能新时代——能源电池材料分论坛侧记
13
作者 左旭日 陈仁鹏 +1 位作者 黄茹玲 陈人杰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36-937,共2页
能源、信息、材料被誉为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技术。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航空航天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高性能储能器件及关键材料的发展日益得到重视。"2019新材料国际发展趋势高... 能源、信息、材料被誉为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技术。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航空航天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高性能储能器件及关键材料的发展日益得到重视。"2019新材料国际发展趋势高层论坛——能源电池材料分论坛"在美丽的江城武汉顺利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发展趋势 电池材料 能源汽车 航空航天 江城武汉 三大支柱 储能器件 战略兴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4次全国分子筛学术年会--微孔介孔材料科学及在新能源与节能、减排中的应用
14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1-331,共1页
关键词 学术年会 分子筛 材料科学 能源 专业委员会 节能 介孔 微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4次全国分子筛学术年会——微孔介孔材料科学及在新能源与节能、减排中的应用
15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0期I0001-I0001,共1页
中国石化分子筛协作组自1992年成立以来大致每年举办一次学术年会,至2006年10月已经成功举办了13次学术年会活动。随着2007年8月在北京召开第15届国际分子筛会议,分子筛协作组的组织形式也发展为“国际分子筛协会中国委员会”(亦即... 中国石化分子筛协作组自1992年成立以来大致每年举办一次学术年会,至2006年10月已经成功举办了13次学术年会活动。随着2007年8月在北京召开第15届国际分子筛会议,分子筛协作组的组织形式也发展为“国际分子筛协会中国委员会”(亦即“中国化学会分子筛专业委员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年会 分子筛 材料科学 能源 专业委员会 节能 介孔 微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材料与器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朱铁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3-235,共3页
随着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程度不断增强和对化石能源的过分依赖,更加刺激了世界范围内开发新能源技术的行动。热电技术是最简单的可以实现热能和电能直接相互转化的技术,能把太阳能、地热、机动车和工业废热转化成电,反之也能作为... 随着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程度不断增强和对化石能源的过分依赖,更加刺激了世界范围内开发新能源技术的行动。热电技术是最简单的可以实现热能和电能直接相互转化的技术,能把太阳能、地热、机动车和工业废热转化成电,反之也能作为热泵实现制冷。热电器件具有全固态、重量轻、结构紧凑、响应快、无运动部件和有害工质等优点。模块化的特点使其易与其他能量转换技术联用,这是21世纪能源应用非常重要的特征,因为没有单一的技术能够满足世界能源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器件 热电材料 能源技术 能量转换技术 化石能源 世界能源 气候变化 人类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术语英语翻译策略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伟 《太阳能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82-582,共1页
由于与新能源有关的材料与器件种类繁多,且其研发与应用更多表现出国际合作的特点,因此需要具备国际视野,紧跟新能源领域前沿动态,这对新能源材料及应用方面的英语术语掌握提出了较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导论》一书应... 由于与新能源有关的材料与器件种类繁多,且其研发与应用更多表现出国际合作的特点,因此需要具备国际视野,紧跟新能源领域前沿动态,这对新能源材料及应用方面的英语术语掌握提出了较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导论》一书应运而生。该书运用了丰富的专业英语翻译技巧,不仅对大量新能源术语进行了精准翻译,还提供了诸多英语翻译示例。该书在坚持新能源术语英语翻译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运用了诸多科技领域英语翻译的方法,按照总分结构对图书内容进行布局。首先介绍了世界能源的消费状况,然后阐述了新能源材料和器件发展过程,并分别对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太阳电池等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发展概况、基本原理、实际应用等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翻译技巧 能源材料与器件 精准翻译 图书内容 英语术语 前沿动态 国际视野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的新能源开发及存储专刊作者简介
18
作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4-124,共1页
台启东,武汉大学工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EGmail:qdtai@whu.edu.cn。傅年庆,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EGmail:msnqfu@scut.edu.cn。刘艳春,广州市红日... 台启东,武汉大学工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EGmail:qdtai@whu.edu.cn。傅年庆,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EGmail:msnqfu@scut.edu.cn。刘艳春,广州市红日燃具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催化燃烧及太阳能电池.EGmail:lyc21@163.net。刘升华,中山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有机光伏材料与器件.EGmail:liushengh@mail.sysu.edu.c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能源开发 作者简介 催化燃烧 光伏材料与器件 博士生导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科简介
19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初建于1956年,为教育部985工程、211工程和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首批博士点学科,列入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学科”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经国际工程专业认证.学院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初建于1956年,为教育部985工程、211工程和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首批博士点学科,列入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学科”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经国际工程专业认证.学院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2个本科专业.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下设3个方向:土木工程材料、功能材料、高分子及复合材料.学院拥有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金属功能材料开发应用重点实验室、上海高校绿色建筑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和上海市粉末冶金汽车材料工业技术工程中心等研究平台.同济大学还成立了材料交叉科学中心,以更好地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专业认证 学科简介 特色专业建设 土木工程材料 双一流 能源材料与器件 985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师范大学优秀科技创新团队介绍(七)
20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团队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产业发展需求和技术前沿,致力于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钠离子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及关键材料的原始创新和开发应用,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 “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团队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产业发展需求和技术前沿,致力于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钠离子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及关键材料的原始创新和开发应用,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凝炼形成了“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设计与工艺”“锂离子电池工艺与技术”“新型电化学器件及关键材料设计、制备及应用”等3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锂离子电池 钠离子电池 锂硫电池 关键材料 能源材料与器件 河南师范大学 动力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