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处理工艺对铜电缆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陈威 祝平 +5 位作者 徐恩光 汪勇 陈静 徐静 陈兴武 李华强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3,共7页
针对当前新能源汽车充电电缆中铜导线强度与导电率难以兼顾的难题,采用不同工艺对常用充电电缆的铜线导体(φ0.8 mm)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旨在优化其力学性能与电学性能。结果表明:拉拔态铜线具有较高的强度(抗拉强度R_(m)=385 MPa),较... 针对当前新能源汽车充电电缆中铜导线强度与导电率难以兼顾的难题,采用不同工艺对常用充电电缆的铜线导体(φ0.8 mm)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旨在优化其力学性能与电学性能。结果表明:拉拔态铜线具有较高的强度(抗拉强度R_(m)=385 MPa),较低的电学性能(导电率σ=99.4%IACS),以及较低的弯折性能(136次)。对拉拔态铜线进行不同温度(180、200、220、550、800℃)及保温时间(30 min、18 s、8 s)退火并测量样品的力学性能和导电率,发现在200℃×30 min退火后样品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导电率增大至103.3%IACS,弯折性能增大至318次。再结晶退火使铜线内部的微观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性能的变化与微观组织的变化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充电电缆 退火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电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