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98篇文章
< 1 2 2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明月 陈大恩 庞昌伟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136,共5页
文章基于2011—2023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中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CRITIC法、层次分析-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测度中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运用多种计量方式考察中国新能源产... 文章基于2011—2023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中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CRITIC法、层次分析-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测度中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运用多种计量方式考察中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间中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其次为西部地区,最后为中部地区。各子维度中,新能源产业绿色的贡献程度最高,其余依次为新能源产业创新、新能源产业共享、新能源产业协调、新能源产业开放。中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反马太效应”,省际差距逐年缩小。人力资本和金融支持是促进中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汇率波动和进口关税则会抑制中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能源供应安全 能源产业开放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进展、挑战及对策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恰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4-72,共9页
大力发展新能源是改善我国能源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美好愿景的必然选择。一方面,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可以有效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和进口能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绿色低碳且可... 大力发展新能源是改善我国能源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美好愿景的必然选择。一方面,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可以有效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和进口能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绿色低碳且可持续的能源支撑。另一方面,新能源产业属于我国新质生产力,代表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方向、新趋势。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产业链的构建,可以有力地带动装备制造、科技研发、配套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我国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 发电装机 三样” 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助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创新路径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明月 陈大恩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46,共8页
站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关口,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筑牢国家能源安全之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作为一种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凭借技术革新效应,可以引发新能源... 站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关口,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筑牢国家能源安全之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作为一种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凭借技术革新效应,可以引发新能源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助力新能源企业降本增效,塑造新能源产业竞争新优势。同时,新质生产力既能够通过放大产业集聚效应和数据要素乘数效应,促进新能源产业“链”式发展,又可以依托新能源技术装备、新型储能科技深度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实现新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有序替代,提高新能源产业的生态环境保护效益。然而,以新质生产力助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仍面临新质人才总体缺口较大、科技支撑能力相对不足、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不充分、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凸显等现实挑战。为此,有必要以培育新能源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为战略主线,从打造高能级新能源领军人才梯队、完善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促进新能源产业智能化转型、优化新能源产业链区域布局等方面入手,驱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生产力 能源产业 质量发展 能源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田泽 刘姿娴 任阳军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7,共11页
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蓬勃发展的数字化浪潮之中,数字经济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基于2017~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探讨数字经济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机制及影响。... 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蓬勃发展的数字化浪潮之中,数字经济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基于2017~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探讨数字经济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机制及影响。结果表明:(1)我国省域数字经济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呈现出东强西弱、局部跃升的地理分布特征;(2)数字经济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驱动作用;(3)在影响机制方面,数字经济通过提高技术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研发创新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4)异质性分析表明,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越高,数字经济发挥的赋能作用也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能源汽车产业 质量发展 技术效率 资源配置 研发创 发展指数 赋能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瞿国春 赵世佳 王建斌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共7页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形成先发优势,但面临价格竞争加剧、技术迭代加速、消费需求多元化的新形势。本研究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建立我国汽车产业生命周期的数学模型,并通过2009—2024年我国历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实际数...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形成先发优势,但面临价格竞争加剧、技术迭代加速、消费需求多元化的新形势。本研究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建立我国汽车产业生命周期的数学模型,并通过2009—2024年我国历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实际数据,剖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提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策略,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汽车 质量发展 产业生命周期模型 产业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
6
作者 程名望 慈芳慧 王志远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5,共11页
基于2011—2022年中国28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新质生产力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发现:①新质生产力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变量和稳健性检... 基于2011—2022年中国28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新质生产力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发现:①新质生产力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变量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②在作用机制方面,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有效提升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有助于体育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从而促进体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③针对异质性分析,新质生产力在产业结构升级程度较低、经营环境较好的区域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效应更加显著。探讨新质生产力与体育产业的关系对于塑造体育产业发展新动能,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生产力 体育产业 质量发展 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驱动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五菱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 韩冰曦 李玮琦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87,共4页
汽车产业是国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也是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全球汽车产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新能源汽车时代加速到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上汽通... 汽车产业是国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也是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全球汽车产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新能源汽车时代加速到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通用五菱)秉持创新思维,在转型发展的征程上持续探索,在发展战略、制造模式、品牌出口等方面突破创新,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升。人民论坛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专家学者赴上汽通用五菱调研,全面系统梳理企业以创新变革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和示范意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汽车产业 汽车强国 上海交通大学 转型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 制造模式 汽车大国 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驱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范式与优化机制 被引量:15
8
作者 解学芳 贺雪玲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5,共11页
数智技术代表着新质生产力的先进方向,正成为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量。在新质生产力赋能下,数字文化产业呈现出文化生产主体革新化、生产工具智能化、生产对象数字化、生产方式系统化、生产要素多元化的特征,并基于A... 数智技术代表着新质生产力的先进方向,正成为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量。在新质生产力赋能下,数字文化产业呈现出文化生产主体革新化、生产工具智能化、生产对象数字化、生产方式系统化、生产要素多元化的特征,并基于AIGC技术、虚实融合技术、Web 3.0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形成数字文化产业创新范式,即实现了数字文化产业AIGC生产新方式、虚实融合业态新模式、共创共建共治新生态的协同。与此同时,数字文化产业创新范式也面临着一系列全新挑战,如AIGC技术的算法模型适配问题、创造性瓶颈和内容品控问题,以及新业态国际发展通道不成熟、创意产品文化内涵缺失,行业生态数智化治理滞后于数字化实践等难题。基于此,亟须建立新质生产力驱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化机制,即完善以AIGC为主导的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创新的内容生产机制,健全“全球—区域”协同的数字文化新业态跃迁机制以及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精准善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生产力 数字文化产业 质量发展 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探索 被引量:8
9
作者 沈克印 王璇 王震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7,共15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选择,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基于新质生产力视域,探索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影响机制与创新路径。认为:发...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选择,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基于新质生产力视域,探索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影响机制与创新路径。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与生态3个方面。新质生产力通过牵引效应发挥科技创新的牵引带动作用,通过增长效应提高体育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通过结构效应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形成新优势,通过乘数效应提升体育产业总体规模和质量。提出创新路径:培育发展动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创新产业布局,完善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完善体制机制,激发体育企业积极主动性;释放人才活力,加快体育产业劳动者技能升级;坚持绿色发展,推动体育产业融合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生产力 体育产业 质量发展 数字技术 科技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效率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索瑞霞 白杨雨青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66,共6页
论文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构建西部地区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效率指标体系,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11个省份2010—2021年的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效率进行测算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西部地区能... 论文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构建西部地区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效率指标体系,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11个省份2010—2021年的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效率进行测算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西部地区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效率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噪声后,其效率值有所上升;(2)我国西部地区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效率整体较高且呈波动性变化;(3)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开放发展水平和共享发展水平对我国西部地区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效率的提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的创新发展水平、绿色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支持力度在促进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效率进步方面还未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产业 质量发展 三阶段DEA 西部地区 效率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路径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锋 时佳雪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21,共10页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党和国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但从要素、企业、产业三个维度看,当前文化产业仍面临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待提升、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速度缓慢和文化产业结构失衡与资源浪费等严峻问题。为解决...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党和国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但从要素、企业、产业三个维度看,当前文化产业仍面临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待提升、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速度缓慢和文化产业结构失衡与资源浪费等严峻问题。为解决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文章基于新质生产力内涵,依据经济增长理论、组织变革理论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科技—创新—绿色”为驱动力,探讨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机理。由此,提出发展科技引领要素协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创新思维引导企业组织变革加速数字化转型、深化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健康低碳产业等战略路径,以实现美好生活、文化传承与产业升级,赋能文化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生产力 文化产业 质量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陕西能源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
12
作者 鲁尚荣 王金亮 +1 位作者 王保钧 李佳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09-1913,共5页
聚焦陕西石油化工和煤化工产业,深入剖析其发展现状、存在的结构性缺陷,明确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重点领域以及战略措施,并提出具体实施建议。旨在推动陕西能源化工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转型,助力陕西建成高端化工产业强省... 聚焦陕西石油化工和煤化工产业,深入剖析其发展现状、存在的结构性缺陷,明确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重点领域以及战略措施,并提出具体实施建议。旨在推动陕西能源化工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转型,助力陕西建成高端化工产业强省,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化工产业 质量发展 战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质生产力引领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尔雨田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88,96,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探讨新质生产力引领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机制,并提出发展路径。新质生产力引领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借助新技术、新业态、新机制,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满足人们对体育的发展型、享受型需要。机制:技术创新... 运用文献资料法,探讨新质生产力引领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机制,并提出发展路径。新质生产力引领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借助新技术、新业态、新机制,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满足人们对体育的发展型、享受型需要。机制:技术创新驱动效率变革,业态创新驱动市场变革,机制创新驱动社会变革。发展路径:加快技术落地,推动体育产业的效率提升;加强产业融合,推动体育产业的业态升级;加大政府支持,推动体育产业的治理升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经济 质生产力 体育产业 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档案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素机理与路径探索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天梅 杨曦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5,共7页
新质生产力是数字化时代先进生产力的质态跃迁,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与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为档案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核心动能。发挥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应,系统性整合并高效利用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及新质劳动对象,从而构筑起... 新质生产力是数字化时代先进生产力的质态跃迁,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与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为档案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核心动能。发挥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应,系统性整合并高效利用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及新质劳动对象,从而构筑起档案文化产业向高质量发展所必需的智力引擎、动力源泉与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探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档案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多种路径:以优质文化资源为根基,以数字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多维业态融合为驱动,着力打造兼具文化传承力、数字表现力与市场竞争力的新型档案文化产业业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文化产业 质生产力 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旅文商融合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阐释与政策创新——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良君 冯晓露 董国忠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共13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与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体旅文商融合已成为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从创新驱动理论、产业融合理论的视角,阐释体旅文商融合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基于对2016-2023年粤...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与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体旅文商融合已成为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从创新驱动理论、产业融合理论的视角,阐释体旅文商融合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基于对2016-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国家及地方政策的系统梳理,从政策主体、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协同四个维度分析其政策创新路径,构建政策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构建体旅文商融合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量化评估政策效果,发现体旅文商融合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推动作用。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实践,从激发基层主动创新、深化区域协同发展、优化政策工具设计、强化技术创新赋能等方面提出体旅文商融合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旅文商融合 政策创 体育产业 质量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演进逻辑、阶段性特征与路径创新 被引量:1
16
作者 匡远配 彭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31,共10页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业强国建设的基础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的产业发展条件,从动力逻辑、本质逻辑、实践逻辑、市场逻辑和目标逻辑五个方面分析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演进逻辑,并构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业强国建设的基础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的产业发展条件,从动力逻辑、本质逻辑、实践逻辑、市场逻辑和目标逻辑五个方面分析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演进逻辑,并构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景式理论体系。根据国家发展理念的动态变化过程,历时性考察乡村产业发展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调适,共时性探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非均衡演化特征,并客观分析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存在农业科技支撑不足、乡村产业融合不深、农业生产方式转型不力、农业国际化参与不强和利益联结不紧等现实挑战。由此提出,要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走科技兴农之路、走三产融合之路、走绿色兴农之路、走开放强农之路、走强农富民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产业 质量发展 发展理念 演化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特征与实践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燕 蔡颢玮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4-69,共6页
新质生产力赋能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文化内核、技术美学与大众审美偏好的相互交织,也是电影新媒介、电影艺术新形式和电影传播新途径的综合表现。在推动我国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进程中,通过以电影数字技术应用为动力,... 新质生产力赋能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文化内核、技术美学与大众审美偏好的相互交织,也是电影新媒介、电影艺术新形式和电影传播新途径的综合表现。在推动我国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进程中,通过以电影数字技术应用为动力,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内容,发挥新质生产力赋能电影产业的多元优势,向大众提供高质量、精品质的电影作品,从而有力推动我国电影产业实现高质量、双质效发展。本文通过对新质生产力赋能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特征进行分析,分别从技术、创作和产业等维度解读新质生产力赋能电影产业发展逻辑,从而提出构建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叙事话语、创作满足大众文化消费需求的电影作品和打造开放、包容的电影产业生态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生产力 电影产业 质量发展 时代特征 艺术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服务化对我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人力资本和创新要素集聚视角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杰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7-180,共4页
产业结构服务化已成为推动我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量。本文基于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GMM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服务化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业结构服务化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具... 产业结构服务化已成为推动我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量。本文基于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GMM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服务化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业结构服务化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差分GMM和系统GMM模型都验证了该结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发现,人力资本和创新要素集聚是产业结构服务化影响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中介机制。基于此,应深化产业结构服务化、提升区域人力资本水平、促进创新要素集聚,为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服务化 流通业质量发展 人力资本 要素 G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科技创新引领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路径及建议 被引量:1
19
作者 汪旭晖 张涛嘉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0-60,共11页
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既是遵循数字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亦是适应我国主要矛盾转变的必然选择。数字科技创新通过驱动生产力、经济结构发生革命性变革,打造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等新动能,引领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协调、绿色、... 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既是遵循数字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亦是适应我国主要矛盾转变的必然选择。数字科技创新通过驱动生产力、经济结构发生革命性变革,打造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等新动能,引领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安全”发展。当前,我国数字经济产业仍面临产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部分产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数字化转型程度不深,以及产业协同发展力度不够等问题。数字科技创新引领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以强化数字科技基础研究为引领、以加快数字核心技术开发和加强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为核心、以发挥数字平台资源配置为支撑。具体建议包括完善数字科技创新体制、强化数字科技人才要素、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主体,以及健全数字科技服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科技创 数字经济产业 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水利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路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闻笛 陈佳川 魏杨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97,共6页
水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水利文创产业能够有效发挥“小文创传播大文化”的蝴蝶效应,对促进水文化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分析新时代水文化建设与水利文创产业发展的辩证关系,总结新形势下水利文创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 水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水利文创产业能够有效发挥“小文创传播大文化”的蝴蝶效应,对促进水文化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分析新时代水文化建设与水利文创产业发展的辩证关系,总结新形势下水利文创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提出推动水利文创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应以增强文化自信为目标,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厚植于新时代水利工作、充分展示中国形象,具体路径应包括发掘水文化内涵、完善产业链、打造文创品牌等,并从把握“七个着力”、鼓励水利传统宣传出版单位开展文创业务、引入社会资本、制定相关支持政策、培养人才队伍、打造亮点案例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水利文创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水利文创产业 水文化 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