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行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新结构金融学的理论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4
1
作者 颜建晔 吴俊贤 康健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8-80,共13页
中国在整体上鼓励中小银行发展的同时,各地区应根据自身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选择最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银行业结构。在新结构经济学的新结构金融学理论基础上,通过理论推演并结合中国目前的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现状,选取2007年至2... 中国在整体上鼓励中小银行发展的同时,各地区应根据自身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选择最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银行业结构。在新结构经济学的新结构金融学理论基础上,通过理论推演并结合中国目前的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现状,选取2007年至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以总体面板回归、分样本面板回归和面板门限回归,实证检验了中国银行业结构与整体经济发展之间的线性关系,以及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各地区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实证发现,中小银行在银行业结构中占比提高对中国目前整体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门限回归看,中小银行在银行业结构中占比提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会随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提高而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禀赋 产业结构 银行业结构 结构经济 新结构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最优金融结构的动态特征研究——基于技术水平升级的考察角度 被引量:8
2
作者 叶德珠 谢陈昕 黄允爵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34,共16页
新结构金融学理论的一个核心推论是与技术水平相适应的金融结构才是最优的,其中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适合低风险技术,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适合高风险技术。为验证该推论,依据2001~2016年中国跨省面板数据,采用分组检验、门槛识别与调节效... 新结构金融学理论的一个核心推论是与技术水平相适应的金融结构才是最优的,其中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适合低风险技术,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适合高风险技术。为验证该推论,依据2001~2016年中国跨省面板数据,采用分组检验、门槛识别与调节效应等方法,考察两种类型金融体系在不同技术水平下对经济增长的异质性作用,结果表明:当技术水平处于较低(高)层次时,只有银行业(证券市场)能促进经济增长;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银行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递减,最终失去经济增长效应;证券市场则存在递增效应,在低技术区间内会抑制经济增长,高于50分位后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为新结构金融学的"金融与技术水平的最优结构匹配"及相关议题提供了逻辑直接的经验证据,可为解决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金融服务与实体需求不匹配"问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结构金融学 最优金融结构 金融—技术水平的结构匹配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劳动力的结构匹配与产业结构升级 被引量:5
3
作者 叶德珠 王佰芳 黄允爵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48,共17页
硅谷和班加罗尔高新产业园区的经验表明,风险性资本符合高技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金融需求,稳健性贷款符合低技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金融需求,金融与劳动力在结构上相互匹配能够很好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基于新结构金融学的金融与要素... 硅谷和班加罗尔高新产业园区的经验表明,风险性资本符合高技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金融需求,稳健性贷款符合低技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金融需求,金融与劳动力在结构上相互匹配能够很好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基于新结构金融学的金融与要素禀赋相匹配原则,运用社会学的排序匹配法,将2005-2018年间我国各省各年的金融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排序相减来构建匹配度指标,进而对匹配度与产业结构升级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匹配度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正相关,即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与高技能劳动力、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与低技能劳动力的匹配均能推动产业结构向更高形态演变以及减小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间的偏离;(2)金融—劳动力结构差距与产业结构高级化间成“倒U型”关系,即存在最优匹配状态使产业结构升级效率达到最大;(3)作用机制方面,匹配度可以通过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对金融与劳动力结构匹配问题的探讨,拓展了产业结构的研究边界,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经验证据和思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结构 劳动力结构 结构匹配 产业结构升级 新结构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银行业结构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影响研究——基于地方官员晋升激励视角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凌翔 王云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0-97,共18页
在习近平新时代"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推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政策要求背景下,以新结构经济学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的制度背景,运用2001-2015年期间的省级数据,使用固定效应和动态... 在习近平新时代"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推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政策要求背景下,以新结构经济学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的制度背景,运用2001-2015年期间的省级数据,使用固定效应和动态GMM模型实证分析了最优银行业结构偏离度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引入新结构金融学的理论框架,研究了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对最优银行业结构偏离度和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边际影响效应。实证结果发现:最优银行业结构偏离度显著地抑制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地方官员晋升激励显著地影响了最优银行业结构偏离度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即随着地方官员晋升激励降低,最优银行业结构偏离度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边际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银行业结构 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 地方官员晋升激励 新结构金融学 政治锦标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