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口流动-经济增长收敛谜题”--基于新古典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分析与检验 被引量:41
1
作者 侯燕飞 陈仲常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19,共9页
大规模人口从中西部向东部发达地区流动必将对区域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人口流动是否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增长是发散还是收敛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人均产出出发,以Barro and Sala-i-Martin国际人口迁... 大规模人口从中西部向东部发达地区流动必将对区域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人口流动是否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增长是发散还是收敛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人均产出出发,以Barro and Sala-i-Martin国际人口迁移模型为理论基础,用数理分析方法推演出携带人力资本的人口流动新古典内生经济增长收敛机制。在稳态邻域内,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收敛速度加快,同时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收敛速度减慢,最终导致区域经济相对发散。随后,本文借鉴DR模型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该模型既能预测内生经济增长发散性,又可以预测新古典经济增长收敛性。通过利用2005—2014年中国29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1人口流动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2以2008年为时间节点,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3中国区域经济具有新古典经济增长收敛机制和内生经济增长收敛机制。这意味着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相矛盾,从而产生"人口流动-经济增长收敛谜题"。"收敛谜题"产生的原因可能有政策效应、追赶效应、人力资本效应、收入转移效应和干中学效应。"收敛谜题"告诉我们,要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区域差距扩大的矛盾,发挥新古典经济收敛机制和内生经济收敛机制的作用,就必须提高国民整体人力资本水平、解决好就业市场体制问题和流动人口福利待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动 经济增长收敛 古典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DR模型 收敛谜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经济效应分析——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被引量:37
2
作者 包玉香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共7页
人口老龄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关联性。因为生产和消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环节,而人口老龄化对生产和消费均有影响,也就必然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首先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人口老龄化对区域... 人口老龄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关联性。因为生产和消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环节,而人口老龄化对生产和消费均有影响,也就必然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首先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双重效应——正效应和负效应;然后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尝试引入人口老龄化因素从而对该模型进行扩展,分析得到的结论是:①进一步验证了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双重效应的存在;②不同的区域,人口老龄化程度不同,人口再生产所处于的发展阶段不同,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影响程度,即其正效应和负效应之和也就不尽相同,但存在的一个基本规律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其负效应就越大,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减速效应也就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区域经济效应 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减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剑桥增长模型的我国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问题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飞虎 黄寒燕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17-119,共3页
文章基于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关于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结论,依据中国1989~2005年的实际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收入分配以及由此决定的储蓄、投资、基尼系数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协整检验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实证... 文章基于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关于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结论,依据中国1989~2005年的实际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收入分配以及由此决定的储蓄、投资、基尼系数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协整检验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表明,中国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与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所描述的有所吻合。并针对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关结论及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收入分配 经济增长 关联性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土地资源用途规制——基于土地约束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建斌 刘清华 《当代经济管理》 2013年第11期45-51,共7页
从不存在土地约束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存在土地约束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入手,说明了土地约束对于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具有阻碍作用。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土地用途规制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内在逻辑,并从城市化对土地需求的助推、地... 从不存在土地约束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存在土地约束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入手,说明了土地约束对于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具有阻碍作用。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土地用途规制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内在逻辑,并从城市化对土地需求的助推、地方政府经济利益的驱动、农地产权制度的缺陷、土地征收制度的不健全和权力寻租的角度分析了目前我国土地用途规制的内在困境,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规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土地 可持续利用 用途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利润关系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梁大为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3年第12期80-82,共3页
企业社会责任与利润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企业是否具有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力,目前由于对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利润之间实证研究结果各异。文章对企业内部做存在两个生产部门的划分,即最终产品生产部门和负责社会责任投入部门。在此基础上... 企业社会责任与利润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企业是否具有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力,目前由于对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利润之间实证研究结果各异。文章对企业内部做存在两个生产部门的划分,即最终产品生产部门和负责社会责任投入部门。在此基础上通过模型推导,得出了企业社会责任投入与企业利润之间呈倒U型关系的结论,即:一开始,随着企业社会责任投入的增加,企业利润会得到增加,但是当企业达到利润最大化时,再增加企业社会责任投入,企业的利润将会随之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利润最大化 新经济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账户开放能促进经济长期增长吗?——基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镜宇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2-67,共6页
通过利率差异因素将资本账户开放度引入开放条件下新古典增长模型,发现影响经济增长率的因素并非是饱受争论的资本账户开放度,而是资本账户开放度变动幅度。通过1980—2013年181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检验,并采用有限信... 通过利率差异因素将资本账户开放度引入开放条件下新古典增长模型,发现影响经济增长率的因素并非是饱受争论的资本账户开放度,而是资本账户开放度变动幅度。通过1980—2013年181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检验,并采用有限信息最大似然法(LIML)克服内生性及弱工具变量问题,进一步发现:资本账户开放度增幅正向显著解释了经济增长率,并且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幅度更大;另外,人口政策与财政政策在经合组织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相反。因此,我国当前不应将经济增长动力寄托于资本账户开放的短期效果,应该通过结构性改革提高资本市场投资效率;适度放宽生育政策,避免劳动力成本过低的比较优势降低国际分工地位;并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打造便利化的贸易、投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账户开放 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投资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经济增长模型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陶开宇 《农业与技术》 2004年第2期147-148,161,共3页
以20世纪70年代为分水岭,经济增长模型研究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传统经济增长模型的研究主要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代表模型有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等。通过对这两个模型的比较分析,揭示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中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 经济增长模型 哈罗德-多马模型 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集聚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阳 郭俊华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创新集聚部门的新经济增长模型,理论阐释了创新集聚对工业绿色转型的非线性作用机制,并基于2006—2020年中国282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创新集聚对工业绿色转型的非线性影响及异质性、空间溢出效应,并验证财政纵向...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创新集聚部门的新经济增长模型,理论阐释了创新集聚对工业绿色转型的非线性作用机制,并基于2006—2020年中国282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创新集聚对工业绿色转型的非线性影响及异质性、空间溢出效应,并验证财政纵向失衡和外商直接投资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创新集聚对工业绿色转型影响呈U型特征;创新集聚在有效推动东部城市、一线城市工业绿色转型的同时,却抑制了中部城市、资源型城市、四五线城市工业绿色转型;创新集聚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U型特征受到财政纵向失衡的负向调节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正向调节;创新集聚对地理距离相近地区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倒U型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 工业绿色转型 U型 新经济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率偏好影响下的经济增长
9
作者 张荣 张华 任庆忠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6,共16页
在传统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框架下,将“经济增长率偏好”显式地引入到效用函数,从理论上分析这种因喜欢高增长率的偏好对经济所产生的潜在影响.研究发现,许多结果与直观想象是有差异的.它对稳态消费的影响并不像预期那样是单调递增的,适... 在传统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框架下,将“经济增长率偏好”显式地引入到效用函数,从理论上分析这种因喜欢高增长率的偏好对经济所产生的潜在影响.研究发现,许多结果与直观想象是有差异的.它对稳态消费的影响并不像预期那样是单调递增的,适度的经济增长率偏好才可以使得稳态消费超过传统模型中的稳态消费;如果初始资本存量已经比较高,那么经济增长率偏好的上升反而会使得总效用降低;经济收敛速度在稳态附近随经济增长率偏好的上升将变得更缓慢;时间偏好等参数对稳态资本存量的影响也不再具有单调性.研究结果说明,政府过度地追求高经济增长率或不顾发展阶段一味地偏好经济增长率,都可能会带来产能过剩、总效用降低等负面影响;通过诸如“晋升锦标赛”等反映经济增长率偏好的激励方式来促进经济增长,其作用可能十分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率偏好 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晋升锦标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农业发展“高峰期”的初步研究
10
作者 赖作卿 《农业考古》 1996年第3期8-15,共8页
本文提出'高峰期'这一概念,所谓'高峰期'就是生产曲线上(即生产过程中),物质资本,劳动力,技术和制度等生产要素的有效集合的边际系数为零的阶段。运用此概念,对中国传统农业发展作分析,旨在为寻找农业发展的促进和制约... 本文提出'高峰期'这一概念,所谓'高峰期'就是生产曲线上(即生产过程中),物质资本,劳动力,技术和制度等生产要素的有效集合的边际系数为零的阶段。运用此概念,对中国传统农业发展作分析,旨在为寻找农业发展的促进和制约因素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农业发展受到自然条件,制度和技术的制约,发展的不平衡特征,这是一个客观事实。纵观几千年中华民族的历史,兴衰交替,难道我们就不可以想象农业的起伏跌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 高峰期 生产要素 中国传统 物质资本 边际系数 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初步研究 有效集合 生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