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分布式零碳能源规模化发展与产业空间格局重构——新经济地理学产业空间集聚模型的适用性辨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保留
潘家华
陈梦玫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138,共17页
新经济地理学从集聚力和分散力的角度来阐述空间结构变化,并且大多数新经济地理学模型重点研究了产业空间分布和知识溢出、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关系,考虑到具有垄断特质的化石能源在碳中和时代导向下转向具有分散特质的零碳可再生能源为主...
新经济地理学从集聚力和分散力的角度来阐述空间结构变化,并且大多数新经济地理学模型重点研究了产业空间分布和知识溢出、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关系,考虑到具有垄断特质的化石能源在碳中和时代导向下转向具有分散特质的零碳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大趋势,进而对产业空间分布特征产生相应的影响。在传统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以中心和外围地区为基础的经济地理模型,涵盖了非能源、化石能源(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三个不同部门,同时考虑了劳动力、资本和能源三个要素,并将可再生能源消费份额的提升作为重要的分散力。研究发现: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费份额的大小会影响中心和外围地区的资本收益率差异的长期均衡效用水平,并且可再生能源份额上升会导致中心地区的影响力趋于减弱;通过数值模拟来分析贸易自由度变化对产业空间均衡分布的影响,发现提高零碳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后,在产业空间分布格局所呈现的“中心-外围”形式中,中心地区的集聚力趋于弱化,外围地区的分散力得以强化;以零碳能源为要素的可再生能源系统能够使得产业空间组织方式发生变化,并推动经济空间集聚发展向均衡发展方向转变。可见可再生能源发展对产业空间布局所产生的影响,表现为推动能源生产结构由垄断集中向扁平分散化方向转移的动能,从而提速零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革命,加速转轨别离化石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碳能源转型
产业空间分布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
短期均衡
长期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资溢价与集聚经济——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小靓
田相辉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18,共5页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有效处理集聚经济识别与估计过程中的内生性问题,检验集聚经济与工资溢价之间的内在联系。实证结果发现,核心变量市场潜能与城市职工平均工资显著正相关,表明劳动力在市场潜...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有效处理集聚经济识别与估计过程中的内生性问题,检验集聚经济与工资溢价之间的内在联系。实证结果发现,核心变量市场潜能与城市职工平均工资显著正相关,表明劳动力在市场潜能更高的城市会获得更高的能力,或者说市场潜能更高的城市有能力支付给劳动力更高的工资,从而揭示了生产要素纷纷流向大城市和较发达地区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
工资方程
内生性
系统G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分布式零碳能源规模化发展与产业空间格局重构——新经济地理学产业空间集聚模型的适用性辨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保留
潘家华
陈梦玫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138,共1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专项项目(72140001)。
文摘
新经济地理学从集聚力和分散力的角度来阐述空间结构变化,并且大多数新经济地理学模型重点研究了产业空间分布和知识溢出、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关系,考虑到具有垄断特质的化石能源在碳中和时代导向下转向具有分散特质的零碳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大趋势,进而对产业空间分布特征产生相应的影响。在传统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以中心和外围地区为基础的经济地理模型,涵盖了非能源、化石能源(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三个不同部门,同时考虑了劳动力、资本和能源三个要素,并将可再生能源消费份额的提升作为重要的分散力。研究发现: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费份额的大小会影响中心和外围地区的资本收益率差异的长期均衡效用水平,并且可再生能源份额上升会导致中心地区的影响力趋于减弱;通过数值模拟来分析贸易自由度变化对产业空间均衡分布的影响,发现提高零碳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后,在产业空间分布格局所呈现的“中心-外围”形式中,中心地区的集聚力趋于弱化,外围地区的分散力得以强化;以零碳能源为要素的可再生能源系统能够使得产业空间组织方式发生变化,并推动经济空间集聚发展向均衡发展方向转变。可见可再生能源发展对产业空间布局所产生的影响,表现为推动能源生产结构由垄断集中向扁平分散化方向转移的动能,从而提速零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革命,加速转轨别离化石能源。
关键词
零碳能源转型
产业空间分布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
短期均衡
长期均衡
Keywords
zero-carbon energy transition
industrial spatial distribution
new economic geography model
short-term equilibrium
long-term equilibrium
分类号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资溢价与集聚经济——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小靓
田相辉
机构
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
青岛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18,共5页
基金
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QDSKL150483)
青岛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基金项目(632014)
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314129)
文摘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有效处理集聚经济识别与估计过程中的内生性问题,检验集聚经济与工资溢价之间的内在联系。实证结果发现,核心变量市场潜能与城市职工平均工资显著正相关,表明劳动力在市场潜能更高的城市会获得更高的能力,或者说市场潜能更高的城市有能力支付给劳动力更高的工资,从而揭示了生产要素纷纷流向大城市和较发达地区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
工资方程
内生性
系统GMM
Keywords
New Economic Geography Model
Wage Equation
Endogeneity
Generalized Method of Moment
分类号
F249.24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分布式零碳能源规模化发展与产业空间格局重构——新经济地理学产业空间集聚模型的适用性辨析
刘保留
潘家华
陈梦玫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工资溢价与集聚经济——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徐小靓
田相辉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