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经济体党组织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探析——以南昌民营科技园为个案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晓敏 潘泽林 《理论月刊》 2007年第7期63-65,共3页
新形势下新经济体党组织先进性建设必须构建以下四方面的长效机制:一是完善和落实新经济体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组织和责任机制;二是完善和落实新经济体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培训和教育机制;三是完善和落实新经济体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管理... 新形势下新经济体党组织先进性建设必须构建以下四方面的长效机制:一是完善和落实新经济体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组织和责任机制;二是完善和落实新经济体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培训和教育机制;三是完善和落实新经济体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管理和考核机制;四是完善和落实新经济体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服务和沟通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济体党组织 先进性建设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中华新经济体建设,强化民族复兴国家战略——关于推进祖国统一的多维思考
2
作者 欧阳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共3页
本文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高度,综观两岸四地关系演变的可能走向,主张把中华新经济体建设纳入国家战略,从祖国完全统一的根本利益出发,以两岸四地的地缘相依为依托,以中华文化为血缘纽带,依托经济全球化的背景,推动两岸四地在经济... 本文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高度,综观两岸四地关系演变的可能走向,主张把中华新经济体建设纳入国家战略,从祖国完全统一的根本利益出发,以两岸四地的地缘相依为依托,以中华文化为血缘纽带,依托经济全球化的背景,推动两岸四地在经济社会各方面深入合作与战略共建,造就一种多元互补的复合型新经济体,形成一种强大的中华新经济圈,为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加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必要的、统一的经济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新经济体 祖国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30年代陕西新兴农田水利的系统建设与灌区新经济体构建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景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2-161,共10页
20世纪30年代是陕西现代农田水利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10年,其发展的客观原因是当时陕西大饥荒所造成的经济凋敝。新兴农田水利事业发展的核心是科学方法和系统建设。系统建设包括水利工程、水政以及灌区发展多个方面。在工程方面,全省统... 20世纪30年代是陕西现代农田水利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10年,其发展的客观原因是当时陕西大饥荒所造成的经济凋敝。新兴农田水利事业发展的核心是科学方法和系统建设。系统建设包括水利工程、水政以及灌区发展多个方面。在工程方面,全省统一计划,并以关中为核心,以大河流为先导,陕南、陕北全面进行,然后又对各旧式渠道工程进行系统整治。水政方面,首次建立健全现代工程建设、工程管理、灌溉渠道管理及其相关的各种机构。其成绩无论在全国还是陕西都是第一次。陕西水利人对灌区新经济体的构建和意欲形成灌区新型经济、社会共同体的理想带有一定的乌托邦色彩,虽然在现实中没能实现,但其谋求发展地方经济和改善民生的精神永远值得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建设 灌区新经济体 李仪祉 水利工程 水政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转变职能是加快新经济体制建立的重要环节
4
作者 尹光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8-21,共4页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认真抓好四个相互联系的重要环节”,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四个重要环节之一,这既说明了政府转变职能在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也说明其改革的紧迫程度。 第一、政府转变职能的紧迫性 党...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认真抓好四个相互联系的重要环节”,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四个重要环节之一,这既说明了政府转变职能在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也说明其改革的紧迫程度。 第一、政府转变职能的紧迫性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际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论断是经济理论的重要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转变职能 新经济体 四个重要环节 部门管理 行业管理 转换经营机制 政企分开 政府职能 经济杠杆 企业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建立新经济体制需要 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
5
作者 李翰如 《大学教育科学》 1995年第1期18-20,共3页
市场经济,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其经济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才资源,将主要由市场调节进行选择,以获得最佳的效益。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这一性质与新的要求,无疑将对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提出新的挑战。那么。
关键词 复合型人才培养 新经济体 培养复合型人才 知识结构 复合模式 多机系统 复合人才 双专业 培养人才 适应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塑新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
6
作者 许志平 唐伟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11期20-24,共5页
面对向我们逼近的21世纪,新一轮改革开放高潮正在中华大地涌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必然要求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并起到为经济基础积极服务的作用。因此,新的经济基础,新的生产力的发展,也必然要求政府职能来一... 面对向我们逼近的21世纪,新一轮改革开放高潮正在中华大地涌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必然要求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并起到为经济基础积极服务的作用。因此,新的经济基础,新的生产力的发展,也必然要求政府职能来一个新的转换,这是我国建立新经济体制、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职能转换 新经济体 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国有企业 上层建筑 必然要求 经济基础 政府控制 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兵团新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刍议
7
作者 程德臻 《中国农垦经济》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26-28,共3页
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像强劲的东风,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改革热情。新的改革高潮正在兴起,新疆兵团农场怎么办?我认为,应不失时机地把兵团的改革全面推向新阶段,既包括工交企业,也包括国营农场;既包括企业,也包括兵团师营现部门。
关键词 乡镇企业 运行机制 新经济体 疆兵团农场 阶段 小平 南巡讲话 改革初期 庭院经济 兵团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富共富”战略与2010年新经济体制框架
8
作者 姚俭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23-28,共6页
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并最终达到整个社会的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初期提出的一项贯穿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全面转变历程的重大战略。这一战略虽然已无数次地被阐释,但按照2010年将要全面实现的新经济体制——社... 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并最终达到整个社会的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初期提出的一项贯穿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全面转变历程的重大战略。这一战略虽然已无数次地被阐释,但按照2010年将要全面实现的新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我们可以从哪些新角度去进一步理解它,仍然是一个未竟的课题。本文就二者的逻辑关系、互动效应及其协调对策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富共富 新经济体 共同富裕 体制框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社会成员 计划经济体 地区发展 大战略 落后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经济体制的宏伟蓝图——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座谈会发言要点
9
作者 山江 《湖湘论坛》 1994年第1期1-10,共10页
1993年11月29日,湖南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和《湖湘论坛》编辑部联合召开了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厅干班、处长班的学员,经济、管理,科社等教研... 1993年11月29日,湖南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和《湖湘论坛》编辑部联合召开了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厅干班、处长班的学员,经济、管理,科社等教研室的教员和两位校领导。大家就《决定》的重大意义、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以及法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下面是与会者发言的主要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济体 市场经济体 企业改造 现代企业制度 法制建设 湖湘 中共湖南省委 经济运行 企业经营机制 计划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激活新经济体——农村“电商”乘上市场“快车”
10
作者 雷胜堂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3年第5期4-4,8,共2页
“我家一年产柚子2万个,通过微信就把柚子卖完了。买的人多了,自家产的柚子就不够卖。为了让消费者买到龙安柚,我还帮助其他村民卖柚子,一年可卖2万来个。这些柚子,卖到陕西、贵州、重庆等20多省市。”日前,广安市广安区龙安乡群策村龙... “我家一年产柚子2万个,通过微信就把柚子卖完了。买的人多了,自家产的柚子就不够卖。为了让消费者买到龙安柚,我还帮助其他村民卖柚子,一年可卖2万来个。这些柚子,卖到陕西、贵州、重庆等20多省市。”日前,广安市广安区龙安乡群策村龙安柚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唐华说。唐华微信卖柚子,是广安市电商销售农产品的一个缩影,像这样通过现代通讯工具卖农产品的农业企业、专合社、农民等还有很多,销售额也逐年增长。据行业测算:2023年1-7月,全市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2.21亿元、同比增长25.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商平台 专业合作社 现代通讯工具 农产品 新经济体 微信 广安市 唐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空经济发展路径研究——评《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新态势》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策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2021年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低空经济的发展思路。随着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低空经济这一经济发展的新形态,已成为各省份竞相发展的重要经济领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期,经济增长潜力巨大。由赵... 2021年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低空经济的发展思路。随着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低空经济这一经济发展的新形态,已成为各省份竞相发展的重要经济领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期,经济增长潜力巨大。由赵欣欣所著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新态势》(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20年4月第1版)从宏观角度专门讲述中国是怎样坚定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有效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探索丛书”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经济 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苏修的“新经济体制”看邓小平的《条例》的反动实质
12
作者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6年第4期10-14,共5页
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授意炮制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以下简称《条例》)是一株反党、反马克思主义的大毒草,是他“三项指示为纲”反动纲领的产物,集中反映了邓小平洋奴买办的经济思想和一整套修正主义的办... 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授意炮制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以下简称《条例》)是一株反党、反马克思主义的大毒草,是他“三项指示为纲”反动纲领的产物,集中反映了邓小平洋奴买办的经济思想和一整套修正主义的办企业路线,其反动实质就是反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篡改党的基本路线,翻案算帐,妄图改变我国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加快复辟资本主义。这是一份难得的反面教材,抓住它联系实际,开展批判,就能使批邓斗争继续深入和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例》 邓小平 新经济体 企业的性质 反马克思主义 党的基本路线 工业发展 修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及新机遇
13
作者 邓晓春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6-19,共4页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一项具有决定意义的突破。经济是基础,经济体制决定着教育体制。在经济体制...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一项具有决定意义的突破。经济是基础,经济体制决定着教育体制。在经济体制发生如此重大并带有根本性变革的时候,我们的教育体制必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能否深刻地认识这一冲击和影响的内涵,既看到它是一场严峻的挑战,又看到它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并善于抓住机遇,迎挑战而上,这将直接决定我们能否开创90年代我国高教工作的新局面,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新体制。一、必须清醒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高等教育提出哪些新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以按劳分配为主要分配形式的前提下,以发展和解放生产力为主要目标,以改变资源配置方式和手段为主要内容的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一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体 十四大报告 分配形式 教育体制 计划经济体 经济发展格局 现代化建设 高教改革 新经济体 经济是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问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国光 《财经问题研究》 1984年第6期4-14,共11页
为什么要研究目标模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选择什么样的目标模式问题,虽然在提出改革任务以后不久就提出来了,但是应该说对于这个问题研究注意得还很不够,跟不上改革的需要。鉴于这几年由于改革措施不配套、不系统而产生的问题,越来越... 为什么要研究目标模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选择什么样的目标模式问题,虽然在提出改革任务以后不久就提出来了,但是应该说对于这个问题研究注意得还很不够,跟不上改革的需要。鉴于这几年由于改革措施不配套、不系统而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中外经济学者在谈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时,都强调要有一个目标模式。大家认识到,必须制定出一个目标模式,才能综合地协调改革的步骤,向这一目标前进。否则,今天这样改,明天那样改,没有明确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模式 目标模式 新经济体 市场机制 社会主义经济体 问题研究 商品生产 经济活动 计划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经济体制转换中的特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炳卿 《探索(浙江)》 1988年第3期33-34,共2页
现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处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因此,探索体制转换规律性特点,进而根据特点寻求应遵循的原则,是当前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一个重要课题。 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制的转换,是一个变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新旧体制并存... 现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处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因此,探索体制转换规律性特点,进而根据特点寻求应遵循的原则,是当前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一个重要课题。 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制的转换,是一个变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新旧体制并存并相互发生作用,这是经济体制转换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新旧经济体制分别都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系统,是由许多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只有旧体制子系统一个一个的破除,新体制子系统一个一个建立,才能全部实现新旧体制综合系统的演变。新体制子系统的建立,同整个体制紧密相关,要从内部要求和外部条件相互配套,一项一项进行,不可能把所有新子系统立即同时建立全部取代旧体制系统;同样,旧体制子系统也要一个一个破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制转换 经济体制改革 旧体制 新经济体 子系统 外部条件 体制 重要特点 发生作用 规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的构成要素及评价标准
16
作者 季建林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3期9-13,共5页
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是我国90年代经济发展战略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正确认识新经济体制的构成要素,构建和把握其评价标准,乃是建立新的经济体制的首要条件,笔者就此发表一些意见。一、经济体制的地位及构成要素何为经济... 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是我国90年代经济发展战略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正确认识新经济体制的构成要素,构建和把握其评价标准,乃是建立新的经济体制的首要条件,笔者就此发表一些意见。一、经济体制的地位及构成要素何为经济体制?从方法论角度分析,对于经济体制的定义,主要有传统定义法与现代定义法。传统的定义法,往往以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或者以体制的某一方面的特征。对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组织安排经济资源、经济活动的体制予以定义,并加以区别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济体 有计划商品经济 构成要素 社会主义制度 体制 正确认识 财产所有权 社会发展 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技术对经济体制改革的促进作用
17
作者 刘连德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4-15,共2页
同科学技术与提高生产力水平、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关系一样,科学技术与经济体制改革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科技发展必须走改革之路,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对科技体制改革发挥着示范作用;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也对经济的传统经营方... 同科学技术与提高生产力水平、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关系一样,科学技术与经济体制改革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科技发展必须走改革之路,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对科技体制改革发挥着示范作用;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也对经济的传统经营方式提出了日益严峻的挑战,给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日益迫切的要求;对新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进程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对巩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起着重要保障作用。下面拟就科学技术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这些作用分别作阐述。 ——科技发展迫使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深化。我们的传统经济体制是长期高度集中,片面追求外延型扩大再生产,搞粗放经营的体制,这种体制由于过份强调人与物量上的投放,而忽特了科技和管理的作用;由于过份依靠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科学技术 新经济体 促进作用 科技发展 传统经济体 传统经营方式 粗放经营 迫切的要求 资源密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特色养殖振兴乡村畜牧业经济发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丽红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第10期163-165,共3页
作为农业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对乡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与促进作用。不仅可以为人民提供优质的农产品资源,也可以带动乡村产业良好发展。在新经济体制发展大环境下,乡村畜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想推动乡村经济建设与时俱... 作为农业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对乡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与促进作用。不仅可以为人民提供优质的农产品资源,也可以带动乡村产业良好发展。在新经济体制发展大环境下,乡村畜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想推动乡村经济建设与时俱进,传统畜牧业只有不断发展创新,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脱贫攻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济体 乡村经济发展 脱贫攻坚 畜牧业经济 畜牧业发展 特色养殖 促进作用 传统畜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东欧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比较的初步研究(三)
19
作者 舒冬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2年第6期59-64,共6页
七、生产资料流通体制生产资料流通体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对生产资料要不要实行和如何实行计划分配;如何组织生产资料的供应和流通。在改革以后,苏联仍坚持物资的集中的计划分配。苏联计划分配的物资共55,000种。根据其重要程度和使用... 七、生产资料流通体制生产资料流通体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对生产资料要不要实行和如何实行计划分配;如何组织生产资料的供应和流通。在改革以后,苏联仍坚持物资的集中的计划分配。苏联计划分配的物资共55,000种。根据其重要程度和使用特点实行分级管理:(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资料 新经济体 流通体制 改革比较 企业联合 东欧国家 物资 经济改革 国民经济 价格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提出的若干理论问题简介
20
作者 郭元晞 《社会科学研究》 1985年第6期92-93,共2页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就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科学论断,奠定了我们建立新的经济体制的大厦的理论基础,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但同时,围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新经济体制的理论支柱,又给我们提...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就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科学论断,奠定了我们建立新的经济体制的大厦的理论基础,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但同时,围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新经济体制的理论支柱,又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值得进一步探索的新问题。根据我个人的认识,在目前,大体上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 一、关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论依据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商品经济 新经济体 商品化 全民所有制企业 各级政府 股份企业 生产资料 按劳分配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