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影像启蒙——评新纪录运动
1
作者
王桂亭
《电影评介》
2009年第7期20-21,共2页
20世纪80年代末期兴起的新纪录运动表现出来的个人立场、人道主义和平民意识,具有人文主义色彩。这和启蒙精神是相通的。社会语境的变化,启蒙被消费主义消解了。当前"新民间文化"DV代替了"亚精英主义文化"独立影像...
20世纪80年代末期兴起的新纪录运动表现出来的个人立场、人道主义和平民意识,具有人文主义色彩。这和启蒙精神是相通的。社会语境的变化,启蒙被消费主义消解了。当前"新民间文化"DV代替了"亚精英主义文化"独立影像,赢得了体制外的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纪录运动
启蒙
D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洪荒·流年·真实影像面前的“残酷”——中国“新纪录片运动”兴起的语境浅析
2
作者
沈静
单荣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25,共2页
中国新纪录片运动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特定的时代语境下,形成一个密切相关艺术群体,其创作实践以吴文光的《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时间的《我毕业了》为标志。新纪录片在艺术表达上,以一种近乎残酷的镜头语言,真实叙...
中国新纪录片运动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特定的时代语境下,形成一个密切相关艺术群体,其创作实践以吴文光的《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时间的《我毕业了》为标志。新纪录片在艺术表达上,以一种近乎残酷的镜头语言,真实叙事,摒弃华美的外表与空旷的架构,却坦然回归纪录的本质。对新纪录片运动的语境解读有助于我们对于中国纪录片生态的深入领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
纪录
片
运动
语境
吴文光
《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片化”时代的叙事——近十年中国纪录片创作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仇蓓蓓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4-160,共7页
2004年以来,中国的纪录片创作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片化"时代,秉承纪实理念、解密历史真相、制造影视奇观、创造商业价值,推出了一批优秀的纪录片作品。纪录片人将历史著述与当代社会互相映照,将现代传播技术与历史研究有...
2004年以来,中国的纪录片创作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片化"时代,秉承纪实理念、解密历史真相、制造影视奇观、创造商业价值,推出了一批优秀的纪录片作品。纪录片人将历史著述与当代社会互相映照,将现代传播技术与历史研究有机结合,将中国纪录片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纪录运动
“大片化”时代
好莱坞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世纪90年代独立制作纪录片的特点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建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电视
纪录
片
弱势群体
制作人
独立
自由意志
体制内
意识形态
留学生
个人化
新纪录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纪录片的典型表达与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崔予缨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36-140,共5页
纪录片是一门影视纪实艺术,是现代电影的母体。电视技术的发展为纪录片提供了外推动力,而纪录片进入电视领域也为电视节目的种类和各类节目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当下的纪录片更加重视情节和内容的彰显,对技术上的艺...
纪录片是一门影视纪实艺术,是现代电影的母体。电视技术的发展为纪录片提供了外推动力,而纪录片进入电视领域也为电视节目的种类和各类节目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当下的纪录片更加重视情节和内容的彰显,对技术上的艺术表现形式提出了更加细致的要求。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迁,为纪录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科技有助于创作者更好的实现自己的想法,同时为纪录片降低了成本,扩大了群众基础;网络等新媒体为纪录片的发展、提供新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
片
纪实艺术
表现形式
科学技术
新纪录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影像启蒙——评新纪录运动
1
作者
王桂亭
机构
华侨大学文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2009年第7期20-21,共2页
基金
华侨大学社科基金项目
文摘
20世纪80年代末期兴起的新纪录运动表现出来的个人立场、人道主义和平民意识,具有人文主义色彩。这和启蒙精神是相通的。社会语境的变化,启蒙被消费主义消解了。当前"新民间文化"DV代替了"亚精英主义文化"独立影像,赢得了体制外的话语权。
关键词
新纪录运动
启蒙
DV
分类号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洪荒·流年·真实影像面前的“残酷”——中国“新纪录片运动”兴起的语境浅析
2
作者
沈静
单荣
机构
上海大学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25,共2页
文摘
中国新纪录片运动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特定的时代语境下,形成一个密切相关艺术群体,其创作实践以吴文光的《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时间的《我毕业了》为标志。新纪录片在艺术表达上,以一种近乎残酷的镜头语言,真实叙事,摒弃华美的外表与空旷的架构,却坦然回归纪录的本质。对新纪录片运动的语境解读有助于我们对于中国纪录片生态的深入领悟。
关键词
新
纪录
片
运动
语境
吴文光
《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
分类号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片化”时代的叙事——近十年中国纪录片创作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仇蓓蓓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4-160,共7页
文摘
2004年以来,中国的纪录片创作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片化"时代,秉承纪实理念、解密历史真相、制造影视奇观、创造商业价值,推出了一批优秀的纪录片作品。纪录片人将历史著述与当代社会互相映照,将现代传播技术与历史研究有机结合,将中国纪录片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关键词
新纪录运动
“大片化”时代
好莱坞模式
Keywords
new documentary movement
"big production"era
Hollywood mode
分类号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世纪90年代独立制作纪录片的特点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建华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影视系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电视
纪录
片
弱势群体
制作人
独立
自由意志
体制内
意识形态
留学生
个人化
新纪录运动
分类号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纪录片的典型表达与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崔予缨
机构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
出处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36-140,共5页
文摘
纪录片是一门影视纪实艺术,是现代电影的母体。电视技术的发展为纪录片提供了外推动力,而纪录片进入电视领域也为电视节目的种类和各类节目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当下的纪录片更加重视情节和内容的彰显,对技术上的艺术表现形式提出了更加细致的要求。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迁,为纪录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科技有助于创作者更好的实现自己的想法,同时为纪录片降低了成本,扩大了群众基础;网络等新媒体为纪录片的发展、提供新的平台。
关键词
纪录
片
纪实艺术
表现形式
科学技术
新纪录运动
Keywords
documentary
art recording
expression
technology
the movement of new record
分类号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影像启蒙——评新纪录运动
王桂亭
《电影评介》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洪荒·流年·真实影像面前的“残酷”——中国“新纪录片运动”兴起的语境浅析
沈静
单荣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片化”时代的叙事——近十年中国纪录片创作分析
仇蓓蓓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20世纪90年代独立制作纪录片的特点
李建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国纪录片的典型表达与分析
崔予缨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