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消费社会中新穷人的生存境遇研究——论鲍曼的后现代穷人观
被引量:
1
1
作者
汪冬冬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22-27,40,共7页
关于消费社会中新贫困阶层的研究是鲍曼的后现代社会理论的重要内容。鲍曼通过对消费社会中的消费美学与时尚机制的分析,将注意力聚焦于不能与后现代消费方式保持一致的新穷人群体身上,认为该群体在后现代消费社会中将面临社会角色与义...
关于消费社会中新贫困阶层的研究是鲍曼的后现代社会理论的重要内容。鲍曼通过对消费社会中的消费美学与时尚机制的分析,将注意力聚焦于不能与后现代消费方式保持一致的新穷人群体身上,认为该群体在后现代消费社会中将面临社会角色与义务双重剥夺的境遇,提出新穷人将成为后现代消费社会的废弃物并遭遇社会大屠杀的论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
消费社会
新穷人
大屠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贫困视域下乡村转型的困厄与重构路径
被引量:
4
2
作者
郑红娥
童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41,共13页
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背景之一是全球消费社会的到来。这使得新穷人现象日渐凸显,并成为影响甚至主导整个社会转型的核心线索。作为新穷人的典型表现,乡村新贫困既包括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村民难以获得以城市生活方式为参照的社会公认生活...
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背景之一是全球消费社会的到来。这使得新穷人现象日渐凸显,并成为影响甚至主导整个社会转型的核心线索。作为新穷人的典型表现,乡村新贫困既包括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村民难以获得以城市生活方式为参照的社会公认生活水准而引发的结构性贫困,也包括由消费欲望激发的社会心理性贫困。由此,乡村消费转型表现为如下困境:私人消费中,个体消费认同在地和脱嵌的困境以及家庭消费规范物质化和人伦的两难;集体消费中,消费品"上移"和"下乡"的悖论。为应对这些困境,必须从消费角度,破解"新穷困"的结构性和文化困境,实行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并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转型
新
穷困
新穷人
集体消费
私人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消费社会视域中的贫困问题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当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2-109,159,共9页
以消费为核心,鲍德里亚和鲍曼指出现代社会的重心从生产转向消费,进而指认了消费社会的特征与内涵。二者通过对消费社会中贫困问题的反思,分别从主客体的角度批判了现代资本主义:从文化符号批判出发,鲍德里亚提出"返璞归真"...
以消费为核心,鲍德里亚和鲍曼指出现代社会的重心从生产转向消费,进而指认了消费社会的特征与内涵。二者通过对消费社会中贫困问题的反思,分别从主客体的角度批判了现代资本主义:从文化符号批判出发,鲍德里亚提出"返璞归真"以消解贫困;从消费主体的境遇出发,鲍曼呼吁人道主义以关照"新穷人";二者同源异流、互相补充,具有极强的批判性。然而,从唯物史观来看,双方依然站在主体与客体、生产与消费对立的立场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因而只能够提供"批判的武器"。为此,我们依然需要回到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揭示符号意识形态、贫困与新穷人等问题的根源,辩证理性地看待消费,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合理可行的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社会
贫困问题
新穷人
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消费社会中新穷人的生存境遇研究——论鲍曼的后现代穷人观
被引量:
1
1
作者
汪冬冬
机构
江南大学法学院
出处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22-27,40,共7页
基金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从微观权力到治理术--对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社会控制机制的研究"(2012SJD840012)的阶段成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JUSRP111A64)
文摘
关于消费社会中新贫困阶层的研究是鲍曼的后现代社会理论的重要内容。鲍曼通过对消费社会中的消费美学与时尚机制的分析,将注意力聚焦于不能与后现代消费方式保持一致的新穷人群体身上,认为该群体在后现代消费社会中将面临社会角色与义务双重剥夺的境遇,提出新穷人将成为后现代消费社会的废弃物并遭遇社会大屠杀的论断。
关键词
鲍曼
消费社会
新穷人
大屠杀
Keywords
Bauman
consumer society
the new poor
holocaust
分类号
C913.7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贫困视域下乡村转型的困厄与重构路径
被引量:
4
2
作者
郑红娥
童星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41,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消费社会理论研究"(项目号为15BSH010)的支持
文摘
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背景之一是全球消费社会的到来。这使得新穷人现象日渐凸显,并成为影响甚至主导整个社会转型的核心线索。作为新穷人的典型表现,乡村新贫困既包括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村民难以获得以城市生活方式为参照的社会公认生活水准而引发的结构性贫困,也包括由消费欲望激发的社会心理性贫困。由此,乡村消费转型表现为如下困境:私人消费中,个体消费认同在地和脱嵌的困境以及家庭消费规范物质化和人伦的两难;集体消费中,消费品"上移"和"下乡"的悖论。为应对这些困境,必须从消费角度,破解"新穷困"的结构性和文化困境,实行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并举。
关键词
消费转型
新
穷困
新穷人
集体消费
私人消费
Keywords
Consumption transformation
New poverty
The new poor
Collective consumption
Private consumption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消费社会视域中的贫困问题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当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2-109,159,共9页
基金
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806360240)
文摘
以消费为核心,鲍德里亚和鲍曼指出现代社会的重心从生产转向消费,进而指认了消费社会的特征与内涵。二者通过对消费社会中贫困问题的反思,分别从主客体的角度批判了现代资本主义:从文化符号批判出发,鲍德里亚提出"返璞归真"以消解贫困;从消费主体的境遇出发,鲍曼呼吁人道主义以关照"新穷人";二者同源异流、互相补充,具有极强的批判性。然而,从唯物史观来看,双方依然站在主体与客体、生产与消费对立的立场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因而只能够提供"批判的武器"。为此,我们依然需要回到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揭示符号意识形态、贫困与新穷人等问题的根源,辩证理性地看待消费,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合理可行的中国方案。
关键词
消费社会
贫困问题
新穷人
唯物史观
Keywords
consumer society
poverty
new poor
historical materialism
分类号
F014.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消费社会中新穷人的生存境遇研究——论鲍曼的后现代穷人观
汪冬冬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贫困视域下乡村转型的困厄与重构路径
郑红娥
童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消费社会视域中的贫困问题
张当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