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作为方法的异质与共构--以新移民文学为中心 |
李洪华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新移民文学的崭新突破——评华人作家张翎"跨越边界"的小说创作 |
饶芃子
蒲若茜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4 |
26
|
|
3
|
从自我殖民到后殖民解构——论新移民文学的女性叙事 |
吴奕锜
陈涵平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4
|
北美新移民文学中的家国寻根与多重认同 |
汤俏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5
|
修辞、语境与叙事策略——新移民文学抗战叙事的史料化倾向与意义建构 |
程国君
刘雪娥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6
|
新移民文学的“经典”与“经典化” |
江少川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7
|
海外华文文学有别于中国文学的特质--以海外新移民文学为例 |
庄伟杰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8
|
论北美新移民文学的历史发展与总体特征 |
吴奕锜
陈涵平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9
|
论新移民文学生产的危与机 |
朱崇科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10
|
在两岸三地发现诗意——论傅天虹诗歌创作与新移民文学 |
杨洪承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1
|
历史祛魅、英雄重构与身份追寻--论北美新移民文学的战争书写 |
彭贵昌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2
|
北美新移民文学中的“中国书写” |
汤俏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3
|
面向他者——北美新移民文学研究的新思考 |
池雷鸣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4
|
美国华人新移民文学的意义、局限与进阶路向 |
欧阳婷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5
|
新移民文学的电影改编与中国女性形象书写 |
马阿婷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6
|
从“自我东方化”的批评尺度看后殖民主体建构问题--以"新移民文学"批评为个案的研究 |
邓伟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7
|
论澳洲新移民文学的主题特征 |
吴奕锜
陈涵平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8
|
澳门新移民文学的语境及发展前景 |
陈国恩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9
|
“新移民文学”中的另类写作 |
吴奕锜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1 |
1
|
|
20
|
祛魅与复魅之间——新移民文学视域中的“南京大屠杀”叙事 |
李良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