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四川茂县新磨村滑坡启动机制物理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6
- 1
-
-
作者
郭朋瑜
闫兴田
吉锋
易林立
-
机构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中国电建华东勘测设计院(福建)有限公司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探测与评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4-164,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号:41977237)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资助号:15ZA0075)。
-
文摘
2017年四川省茂县新磨村滑坡的启动具有明显的“锁固段”效应。在现场调查基础上,采用高强度脆性材料制作斜坡模型,开展物理模拟试验,重现滑坡变形破坏过程,分析新磨村后山高位顺层滑坡在反倾节理和潜在滑移破裂面控制下的启动机制,结合“锁固段”岩体变形破坏特征、变形监测数据和声发射信号,研究滑坡临滑前兆。试验发现:受上部滑体推挤,滑源区前部“锁固段”岩体沿反倾节理鼓胀剪出,在坡表形成鼓胀裂缝,在斜坡内部形成顺坡向拉裂面,两组破裂面组合形成阶梯状破坏面,构成“锁固段”岩体破坏边界条件。斜坡在上部滑移块体推挤下,中部形成向临空面高速启动的弹射块体,并带动下部倾倒块体向坡外运动,滑坡启动。故对于此类滑坡,可将沿反倾节理剪出形成的鼓胀裂缝视为宏观临滑前兆;同时在“锁固段”屈服阶段,坡表与坡顶的位移比值随时间先快速增长、后平缓,表征滑面逐渐贯通,滑坡各部位变形逐渐趋于协同,滑坡即将失稳。该比值时序曲线的斜率趋近于零可视为此类滑坡的临滑前兆。研究结论对发育反倾节理的顺层边坡失稳预警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
关键词
新磨村滑坡
启动机制
锁固段
物理模拟
临滑前兆
-
Keywords
Xinmocun landslide
Initiation mechanism
Locking section
Physical simulation
Precursor of landslide
-
分类号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
-
题名四川茂县新磨村高位滑坡铲刮作用分析
被引量:14
- 2
-
-
作者
张涛
杨志华
张永双
陈亮
吴瑞安
-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
出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8-145,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2313
41731287)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60271)
-
文摘
2017年6月24日,四川省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发生高位顺层山体滑坡,滑动高差达1 160 m,滑动平距约2 200 m。该滑坡的滑动方量巨大,与其滑动过程中产生的铲刮效应有关。为分析其铲刮效应,文章通过现场调查、遥感影像解译和无人机航拍图像,确定该滑坡的滑动全过程为:多次历史地震造成滑坡源区岩体结构破碎,降雨沿顶部裂隙入渗导致水压力增大及石英砂岩中的薄层板岩软化,在长期疲劳效应下斜坡上部岩体最终发生滑动;上部滑体在运移过程中,对斜坡中部浅表风化层、部分基岩及下部老滑坡堆积体进行铲刮并重新堆积。采用Rockfall软件模拟源区滑体的运动路径、速度与能量,结果表明:在碎屑流区和老滑坡堆积区都存在明显的集中铲刮作用,整个滑坡的高危险区也主要位于该区域,所以危险性分区可代表不同滑坡区域的铲刮程度。计算得两个区域的铲刮方量分别为4. 9×10~6,4. 38×10~6m^3,滑坡总方量为13. 35×10~6m^3。该模拟和计算方法迅速有效,可为以后类似滑坡的应急、救灾和铲刮方量计算提供参考。
-
关键词
高位滑坡
滑坡-碎屑流
新磨村滑坡
铲刮效应
Rockfall模拟
-
Keywords
high position landslide
landslide-debris flow
Xinmocun landslide
entertainment effect
Rocfall simulation
-
分类号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
-
题名无人机在重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 3
-
-
作者
郭晨
许强
董秀军
巨袁臻
宁浩
-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11,73,共7页
-
基金
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41521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1790445)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科技项目(kj-2018-21)。
-
文摘
传统的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受限于地形、天气等外界条件,不能快速全面地获取灾害的详细信息,而无人机具有灵活性强、时效性高和不受复杂地形影响等特点,在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中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以"6·24"新磨村滑坡和"10·11"白格滑坡为例,阐述了无人机数据获取及处理流程,重点介绍了无人机获取的数字地形产品在地质灾害精确描述、定性及定量分析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为重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提供了更加科学高效的现场影像采集和遥感成果处理及应用方案,为应急救灾工作的顺利实施及分析研判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科学有效地保证了现场施工救援人员的安全。
-
关键词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
重大地质灾害
应急调查
新磨村滑坡
白格滑坡
-
Keywords
UAV photogrammetry technology
catastrophic geohazards
emergency investigation
Xinmocun landslide
Baige landslide
-
分类号
P237
[天文地球—摄影测量与遥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