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内蒙古赤峰市及辽宁省西部新石器时代遗存的相关问题
1
作者 光远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84-88,共5页
笔者在《试论内蒙古赤峰市及辽宁广省西部新石器时代遗存的相关问题》一文中谈了对兴隆洼文化、富河文化及红山文化的一些看法,可意尤未尽。现敖汉旗赵宝沟一号遗址和小山(兴隆洼Ⅳ号)遗址的挖掘材料也已发表,愿再陈浅见作为前文的补充... 笔者在《试论内蒙古赤峰市及辽宁广省西部新石器时代遗存的相关问题》一文中谈了对兴隆洼文化、富河文化及红山文化的一些看法,可意尤未尽。现敖汉旗赵宝沟一号遗址和小山(兴隆洼Ⅳ号)遗址的挖掘材料也已发表,愿再陈浅见作为前文的补充。 1、60年代以来我国史前考古的进展,打破了黄河流域是我国远古文化唯一源泉的传统观念。人们逐渐认识到史前文化没有呈现出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向四外发展的势态,其源头不止一个,并各有各的系列。它们几乎平行发展起来,至一定阶段渐渐出现不平衡,才使黄河流域率先跨过了文明的门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 红山文化 新石器时代遗存 兴隆洼文化 台地 内蒙古赤峰 公元前 敖汉旗 相关问题 夏家店下层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园遗存的多维剖析 被引量:9
2
作者 许成 李进增 《宁夏社会科学》 1988年第6期78-88,共11页
一、菜园遗存的分析与综合经过3年系统的田野工作,在宁夏海原县菜园村附近已正式发掘了寨子梁、二林子湾、切刀把、瓦罐嘴墓地和林子梁遗址,试掘了沟儿洼和石沟遗址。共清理墓葬117座、房屋基址8座、窑穴5个、灰坑19座,陶窖1座。出土各... 一、菜园遗存的分析与综合经过3年系统的田野工作,在宁夏海原县菜园村附近已正式发掘了寨子梁、二林子湾、切刀把、瓦罐嘴墓地和林子梁遗址,试掘了沟儿洼和石沟遗址。共清理墓葬117座、房屋基址8座、窑穴5个、灰坑19座,陶窖1座。出土各类遗物1 500余件。其中正式发掘的4个完整的墓地和林子梁遗址的一、二期遗存文化内涵单纯而统一,集中而独特,因目前未能确定其时空界域,组成考古学文化的要素尚不完备,为叙述和论证之便,暂将这一系列单位合成的整体称为“菜园遗存”。菜园遗存囊括了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全部组成元素。本文拟从时间、地域、典型器物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家文化 新石器时代遗存 考古学文化 马家窑文化 半山类型 遗址 墓葬 文化内涵 屈肢葬 马厂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始农业考古的几个问题——为纪念《农业考古》创刊四周年而作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忠培 《农业考古》 1984年第2期18-20,共3页
关于原始农业考古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我暂就以下三个问题谈点探索性的意见。一、渔猎遗存考古这里说的渔猎遗存,指的是自新石器时代以后主营渔猎经济居民的遗存。旧石器时代和以后的主营种植农业居民的渔猎遗存,当不在这一课题讨论范... 关于原始农业考古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我暂就以下三个问题谈点探索性的意见。一、渔猎遗存考古这里说的渔猎遗存,指的是自新石器时代以后主营渔猎经济居民的遗存。旧石器时代和以后的主营种植农业居民的渔猎遗存,当不在这一课题讨论范围之内。迄今的研究证明,50年代确认的多数主营渔猎经济的新石器时代遗存,缺乏科学根据。但其中的少数遗存仍当认为是可靠的。例如,在30年代发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考古 新石器时代遗存 渔猎经济 考古文化 石器时代 考古学 三个问题 种植 居民 主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临潼零口战国墓葬发掘简报 被引量:11
4
作者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21,共7页
关键词 战国墓葬 相对年代 屈肢葬 战国中期 随葬品 墓葬结构 洞室墓 新石器时代遗存 墓道 高速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沧源岩画的年代和族属 被引量:6
5
作者 邱钟仑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6-33,共8页
也谈沧源岩画的年代和族属邱钟仑沧源岩画是云南岩画中首先发现、规模最大、内容丰富多彩的岩画群。自1965年发现以来,好几位云南学者对它的图像、内容、年代、族属和艺术特点等做了系统的探索,发表了一系列的论著,为沧源岸画的... 也谈沧源岩画的年代和族属邱钟仑沧源岩画是云南岩画中首先发现、规模最大、内容丰富多彩的岩画群。自1965年发现以来,好几位云南学者对它的图像、内容、年代、族属和艺术特点等做了系统的探索,发表了一系列的论著,为沧源岸画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笔者从云南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沧源岩画 岩画年代 石寨山 傣族先民 广西壮族自治区 图象 东汉时期 新石器时代遗存 云南青铜器 新石器时代遗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谈裴李岗文化的农业 被引量:4
6
作者 郑乃武 《农业考古》 1983年第2期151-152,共2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考古工作的发展,在中原地区发现一种与仰韶文化性质不同,年代较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这种遗存因最初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故被命名为裴李岗文化。它的年代据碳<sup>-14</sup>测定,为公元前5495—4905年。目... 近年来随着我国考古工作的发展,在中原地区发现一种与仰韶文化性质不同,年代较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这种遗存因最初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故被命名为裴李岗文化。它的年代据碳<sup>-14</sup>测定,为公元前5495—4905年。目前经过发掘或试掘的遗址,有河南新裴李岗密县莪沟北岗、马良沟和巩县铁生沟等处。从发掘的情况来看,当时的村落规模不很大,一般只有七、八千至一万平方米左右,大一点的约两万平方米,但为数不多。这些村落都靠近河流,不过与现代河床的距离相当高。如裴李岗遗址高出双洎河约25米,莪沟北岗遗址高出洧水约70米。这是因为年代久远河床被侵蚀而逐渐下降所致。当初人们居住在这里时是没有这么高的,否则取水就太不方便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李岗文化 中原地区 新石器时代遗存 遗址 村落规模 农业工具 考古工作 文化性质 发掘 平方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文物点分布 被引量:1
7
《文博》 1997年第3期10-12,21,共4页
陕西境内的文物遗存非常丰富,目前,已发现文物点约3.1万处,其中约四分之三是第三次文物普查发现的.《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共收录境内不可移动的文物点18422处,加上包容于大文物单位的文物点共21021处.陕北、关中和陕南分别... 陕西境内的文物遗存非常丰富,目前,已发现文物点约3.1万处,其中约四分之三是第三次文物普查发现的.《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共收录境内不可移动的文物点18422处,加上包容于大文物单位的文物点共21021处.陕北、关中和陕南分别占总数的30.4%、48.2%和21.4%,分布密度分别为每100平方公里7.9处、18.3处和6.4处.排除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文物点的消失(以汉唐以来的各类地上遗存为大宗),因建设和考古发掘形成的地下遗存发现的偶然性和不平衡,以及普查遗漏等因素,仍可从一个侧面印证陕西上自旧石器时代,下迄近代的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点 新石器时代遗存 文物遗存 陕北 石器 陕西关中 秦巴山区 文物地图集 陕南 分布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