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绿洲灌区玉米田杂草群落演替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巩雪花 王小武 +8 位作者 张慧菊 吐尔逊·阿合买提 丁新华 付开赟 关志坚 袁梓涵 贾尊尊 李永涛 郭文超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3-182,共10页
为明确新疆绿洲灌区玉米田间杂草群落演替及原因,于2023年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对新疆5地州8个玉米主要种植县市玉米田杂草组成进行调查,并与2018年群落数据进行对比,分析2次调查时间节点之间以及由不覆膜逐渐改变为覆膜种植背景下... 为明确新疆绿洲灌区玉米田间杂草群落演替及原因,于2023年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对新疆5地州8个玉米主要种植县市玉米田杂草组成进行调查,并与2018年群落数据进行对比,分析2次调查时间节点之间以及由不覆膜逐渐改变为覆膜种植背景下的杂草演替规律。结果表明:稗Echinochloa crus-galli和灰绿藜Oxybasis glauca按不同年份和不同种植模式统计均是新疆绿洲灌区玉米田的优势杂草,其优势度始终排在前2位,综合优势度分别为15.30、18.52和12.03、11.54。2023年玉米田杂草群落物种丰富度和香农指数高于2018年,尤其是禾本科杂草种类增多,危害程度加重。在2018年禾本科杂草相对优势度≥1.00的只有稗、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和牛筋草Eleusine indica 3种;2023年则为5种,新增物种包括画眉草Eragrostis pilosa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另外,田旋花Convolvulus arvensis和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发生加重,已演替为优势杂草,其相对优势度由2018年的4.87和3.18上升为2023年的6.96和6.47。调查还发现,覆膜滴灌种植模式下玉米田优势杂草总密度显著低于不覆膜种植,而香农指数、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均高于不覆膜种植。综合分析,新疆绿洲灌区玉米田杂草群落演替因素主要包括种植模式[覆膜种植(覆膜滴灌)、不覆膜种植(不覆膜滴灌和漫灌)]、用药种类、用药方式和用药频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绿洲灌区 玉米田 杂草群落 演替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绿洲农田土壤-棉花系统9种矿质元素生物循环特征 被引量:14
2
作者 韩春丽 刘娟 +4 位作者 张旺锋 刘梅 黄皖疆 高旭梅 张宏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6234-6241,共8页
在新疆绿洲区,对不同连作棉田土壤中9种矿质元素含量、棉花植株的吸收和富集特性以及棉田养分收支量等进行分析,研究了农田土壤-棉花系统矿质元素的生物循环特征。结果表明:棉田土壤中微量元素和大量元素均有一定程度的贫化趋势,以Mo的... 在新疆绿洲区,对不同连作棉田土壤中9种矿质元素含量、棉花植株的吸收和富集特性以及棉田养分收支量等进行分析,研究了农田土壤-棉花系统矿质元素的生物循环特征。结果表明:棉田土壤中微量元素和大量元素均有一定程度的贫化趋势,以Mo的耗竭最为严重。棉株不同器官累积矿质元素的能力有明显差异,叶片中Ca、Mg和Mn的含量较高,根、茎中K、Na、Fe、Mo含量较高,棉籽中Zn和Cu含量最高;不同产品器官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富集能力不同,秸秆为:Mo>K>Mg>Ca>Cu>Zn>Na>Mn>Fe,纤维:Mo>K>Mg>Zn>Cu>Ca>Na>Mn>Fe,棉籽:Mo>Zn>K>Mg>Cu>Ca>Mn>Na>Fe。棉花对Mo的吸收能力最强,长期连作导致土壤中Mo耗竭较为严重;随籽棉的收获,从棉田移出Zn、Cu的比例和数量较高,大量元素中移出Mg、K较多;棉花对Mn、Fe、Ca、Na的吸收量虽然较多,然而大部分富集在秸秆中,随着棉花秸秆的还田作用,将归还于耕作层并有大量富集,消耗量不大。新疆棉花长期单一种植,应重点补充Mo、Zn和Cu微量元素肥料,酌情补充Mg、K等大量元素肥料。棉田Ca、Na含量较新疆土壤背景低,预示着棉田土壤在向着脱盐碱方向发展,然而两元素在秸秆中的比例较高,因此棉花长期连作农田,应注意防止耕作层土壤向次生盐碱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绿洲 土壤 棉花 矿质元素 生物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绿洲甜玉米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 被引量:12
3
作者 柳延涛 王友德 +3 位作者 陈树宾 郭斌 段震宇 殷波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82-2084,共3页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新疆绿洲农区10个甜玉米杂交组合的9个主要性状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与产量关系密切的是穗粗、穗行数、鲜百粒重、鲜出子率,其次是株高、行粒数、穗位高。研究可为新疆绿洲鲜食甜玉米高产优质...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新疆绿洲农区10个甜玉米杂交组合的9个主要性状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与产量关系密切的是穗粗、穗行数、鲜百粒重、鲜出子率,其次是株高、行粒数、穗位高。研究可为新疆绿洲鲜食甜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绿洲 甜玉米 灰色关联度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对新疆绿洲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23
4
作者 江凌 潘晓玲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5年第2期69-74,共6页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新疆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随着新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新疆城市所处的绿洲区域的资源、环境、生态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城市化正在或即将对绿洲生态环境造成现实的破坏和潜在...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新疆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随着新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新疆城市所处的绿洲区域的资源、环境、生态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城市化正在或即将对绿洲生态环境造成现实的破坏和潜在的威胁。因此正确认识城市化给绿洲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消除不利影响的对策,合理规划和发展绿洲城市是关系到新疆绿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新疆绿洲 生态环境 影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绿洲长期连作棉田土壤氮储量及其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景峰 郭成藏 +4 位作者 谈建鑫 康亚龙 曹晶晶 田宝庚 刘建国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545-551,共7页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设置了不同连作年限(1、5、10、15、20、25、30年)和3个土层深度(0~20、20~40 cm和40~60 cm),研究了新疆绿洲长期连作棉田土壤氮储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新疆绿洲棉花长期连作过程中,土壤全...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设置了不同连作年限(1、5、10、15、20、25、30年)和3个土层深度(0~20、20~40 cm和40~60 cm),研究了新疆绿洲长期连作棉田土壤氮储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新疆绿洲棉花长期连作过程中,土壤全氮储量均呈增加趋势,但是在不同的年限,增加的程度不同;棉花短期连作(5年和10年)0~60 cm土壤全氮储量是一个明显的渐增过程,随后是一个缓慢增长的积累过程。从增长速率来看,0~60 cm土壤氮储量的增长速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最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土壤容重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从不同土层深度来看,各年限的土壤全氮储量随深度增加均有降低的趋势,表层土壤(0~20 cm)全氮储量均大于深层土壤(20~40 cm和40~60 cm),并且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0~60 cm剖面土壤全氮储量表聚性越来越明显。从不同连作年限来看,短期连作时期(5~10年)土壤全氮储量的增加体现在0~60 cm各个深度,而经过长期连作后(10~30年),土壤深层20~40 cm深度的氮储量会逐渐增加,但40~60 cm深度增加较缓慢。总之,新疆绿洲棉田土壤中的氮是“氮汇”,并且棉花连作增加了各土层的土壤氮储量,提高了新疆绿洲棉田的持续供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绿洲 棉花 连作 全氮储量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绿洲生态区袋栽黑木耳催耳芽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贾培松 罗影 +6 位作者 王振津 李娅娅 李芝芳 贾文捷 努尔孜亚.亚力买买提 郝敬喆 魏鹏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4-351,共8页
【目的】开发有效的袋栽黑木耳催耳芽方法,为袋栽黑木耳栽培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方法】采用小孔出耳和集中催芽方法,对菌床菌袋的不同遮盖物和通风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主动通风和保湿性好的催芽方式出芽率最高,为93.28%;... 【目的】开发有效的袋栽黑木耳催耳芽方法,为袋栽黑木耳栽培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方法】采用小孔出耳和集中催芽方法,对菌床菌袋的不同遮盖物和通风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主动通风和保湿性好的催芽方式出芽率最高,为93.28%;自然通风和具有一定保湿性的催芽方式出芽率也较高,可达80%以上;而通风差,保湿性好的催芽方式出芽率最差,在45%以下,且污染率和烧菌程度高。【结论】袋栽黑木耳催耳芽效果受湿度、温度、通风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在温度、湿度适宜的条件下,通风流畅可以明显提高出芽率和整齐度,降低污染率和烧菌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袋栽黑木耳 新疆绿洲生态区 催耳芽 出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绿洲生态区播期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强 顾元国 +3 位作者 王娟 贾东海 张乐 陈跃华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62,共5页
本文针对花生在新疆地区特殊生态条件下不同播种期对其生长发育及其产量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花生播种-花针期日数减少、全生育期明显缩短;5月7日之前播种的花生LAI波动较大,LAI峰值明显高于5月12日以后播种;叶绿素含... 本文针对花生在新疆地区特殊生态条件下不同播种期对其生长发育及其产量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花生播种-花针期日数减少、全生育期明显缩短;5月7日之前播种的花生LAI波动较大,LAI峰值明显高于5月12日以后播种;叶绿素含量峰值出现较早,峰值时晚播处理叶绿素含量高于早播,而且播期较早处理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快;群体生长率和光合势指标均以5月7日播期较高,其百果重、百仁重、荚果产量和含油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绿洲生态区 花生 播期 生长发育 产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绿洲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袁榴艳 杨改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4-58,共5页
 在充分分析新疆绿洲发生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参考国际、国内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评估研究,提出了新疆绿洲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即由目标层、控制层、状态层与指标层组成。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与区位条件是制约新疆绿洲发展能...  在充分分析新疆绿洲发生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参考国际、国内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评估研究,提出了新疆绿洲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即由目标层、控制层、状态层与指标层组成。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与区位条件是制约新疆绿洲发展能否持续的重要因素,构成了评估指标体系的控制层。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值,并通过线性加权法对新疆绿洲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新疆绿洲目前处在弱可持续发展水平,社会发展处于中等可持续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处于不可持续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很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绿洲 可持续发展 评估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线性加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绿洲特色农业及其开发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建国 李鲁华 +1 位作者 刁明 赖先齐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z2期15-17,共3页
全面分析了新疆绿洲发展特色农业的资源优势、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绿洲特色农业的发展思路,并提出了加快新疆绿洲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对新疆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资源优势转化,实现农村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 全面分析了新疆绿洲发展特色农业的资源优势、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绿洲特色农业的发展思路,并提出了加快新疆绿洲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对新疆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资源优势转化,实现农村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绿洲 特色农业 农业产业化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绿洲人口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宁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51-53,50,共4页
“绿洲”一般是指在荒漠中通过人工灌溉所形成的农牧业区。新疆是典型的干旱荒漠区,而人工灌溉是新疆农牧业生产最基本的特点,因此,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堪称典型的绿洲经济。绿洲经济条件下的人口发展和劳动力就业都有其自身的特... “绿洲”一般是指在荒漠中通过人工灌溉所形成的农牧业区。新疆是典型的干旱荒漠区,而人工灌溉是新疆农牧业生产最基本的特点,因此,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堪称典型的绿洲经济。绿洲经济条件下的人口发展和劳动力就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过程,其发展变化与绿洲经济的演化息息相关,反过来人口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对干旱的绿洲生态系统也带来了—系列的影响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经济 新疆绿洲 新疆水资源 灌溉绿洲 平方 水资源量 人口密度 新疆人口 荒漠 194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绿洲棉花生产布局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泓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1期186-194,200,共10页
新疆绿洲棉花种植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产棉基地,研究新疆绿洲棉花生产布局变化特征对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布局、农民增收、促进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定新疆绿洲棉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90—2020年的新疆棉花生产数... 新疆绿洲棉花种植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产棉基地,研究新疆绿洲棉花生产布局变化特征对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布局、农民增收、促进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定新疆绿洲棉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90—2020年的新疆棉花生产数据,以新疆四大绿洲棉区(即塔里木盆地绿洲棉区、西北沿边绿洲棉区、将吐鲁番—哈密盆地绿洲棉区以及和田绿洲棉区)及主要产棉市县为研究基本单元,运用时间序列分析与空间分析相结合,对绿洲棉区的棉花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位产量趋势数据进行剖析,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新疆绿洲棉花种植业地理集聚的影响程度,揭示新疆四大绿洲棉区棉花种植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91年以来,新疆绿洲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且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波动性,四大棉区变化特点各异,其中以塔里木盆地绿洲棉区和西北沿边绿洲棉区面积增长明显,且塔里木盆地绿洲棉区在新疆棉花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生产驱动因素分析表明,自然条件、生产科技和政策引导是非常重要的驱动因素。由此可见,30年来新疆绿洲棉花种植面积先减后增,生产集中程度不断增大,优势产区趋于稳定,单位产量逐步提升;生产布局呈现新疆棉花生产重心呈现出由西向东北方向变迁的特点,同时自然条件、生产科技水平和政策因素也促进了棉花生产向塔里木盆地绿洲棉区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时空变化 驱动因素 新疆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绿洲灌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明英 李苗 王晓伟 《农业环境与发展》 CAS 2009年第4期1-3,共3页
以保护新疆绿洲灌区农业生态环境为出发点,综合分析了新疆绿洲灌区目前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宏观层面提出了保护新疆绿洲灌区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新疆绿洲灌区 农业生态环境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玉米螟田间药效研究及经济效益评价 被引量:13
13
作者 丁新华 刘芳慧 +8 位作者 解玉梅 李翠梅 何江 付开贇 吐尔逊 阿不都热合曼.胡吉 阿卜杜热伊木.阿卜杜热西提 许建军 郭文超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3-672,共10页
【目的】开展玉米螟田间药效研究及经济效益评价,为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玉米螟的科学防治提供指导。【方法】对不同药剂的平均防效、挽回产量情况、用药成本、投入产出比和经济效益等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玉米螟田间防治... 【目的】开展玉米螟田间药效研究及经济效益评价,为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玉米螟的科学防治提供指导。【方法】对不同药剂的平均防效、挽回产量情况、用药成本、投入产出比和经济效益等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玉米螟田间防治的最佳使用药剂及用药量。【结果】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喷施4m L/667m^2的防效、可挽回产量、纯增效益及投入产出比均最高,分别达95.29%、201.13 kg/667m^2、355.63元/667m^2和1∶56.57。其次是45%甲维·虱螨脲(普克猛)水分散粒剂,喷施10 g/667m^2的防效、可挽回产量、纯增效益及投入产出比分别为92.10%、192.50 kg/667m^2、336.50元/667m^2和1∶34.65。再次是阿维·氯苯酰(亮泰),喷施30 m L/667m^2的防效、可挽回产量、纯增效益则为92.60%、193.69 kg/667m^2和330.64元/667m^2。此外,撒施3%辛硫磷(掌声)、1%联苯·噻虫胺(家保福)、0.4%氯虫苯甲酰胺(科德抗)等颗粒剂则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较低,依次为60.39%、70.25%和79.28%。【结论】生产上玉米螟防治最佳使用的药剂种类及用药量为: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4 m L/667m^2、45%甲维·虱螨脲(普克猛)水分散粒剂10 g/667m^2、阿维·氯苯酰(亮泰)30 m L/667m^2、24%甲氧虫酰肼(雷通)40 m L/667m^2、氯虫·高氯氟(福奇)12.5m L/667m^2、氯虫·噻虫嗪(福戈)8 g/667m^2、22%噻虫·高氯氟(阿立卡)20 m L/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 玉米螟 药效试验 经济效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0年来新疆策勒绿洲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满苏尔·沙比提 米娜瓦尔·斯拉吉丁 吐尼沙古丽·牙生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9-92,96,共5页
利用策勒县气象站1961-2000年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以回归分析、趋势线分析、5年滑动平均等方法分析了位于昆仑山北麓的策勒绿洲近40年来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及变化特征。分析结果显示:(1)近40年来策勒绿洲年均气温总体呈增... 利用策勒县气象站1961-2000年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以回归分析、趋势线分析、5年滑动平均等方法分析了位于昆仑山北麓的策勒绿洲近40年来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及变化特征。分析结果显示:(1)近40年来策勒绿洲年均气温总体呈增加趋势,年均气温线性倾向率为0.27℃/10a。从20世纪60年代,气温在平均值附近波动降低,自70年代以来波动较大,并明显升高,气温波动基本上与我国西北地区气温变化趋势一致。年内气温变化存在季节差异,夏、秋和冬三个季节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春季的气温呈下降趋势,其中冬、秋两季对全年平均气温增加贡献较大。(2)近40年来策勒绿洲年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年均降水量线性倾向率约为-0.63mm/10a,结果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变的趋势相反。20世纪60年代年降水在多年平均值附近波动,增减不明显,自70至80年代波动较大,先减后增,到90年代低水平波动,变干趋势明显。年内降水量变化有明显的季节差异,除了夏季外,春、秋、冬三个季节降水均呈减少趋势,减少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冬季、秋季和春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 变化特征 分析 新疆策勒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新疆人工绿洲扩张中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动态变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芳 熊黑钢 +1 位作者 冯娟 许仲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4-200,F0004,共8页
人类活动对全球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争论的主要焦点问题之一。不同区域、不同自然和人为因素对碳循环的作用机制十分复杂且差异很大,通过探讨人类开垦活动对干旱区绿洲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人类活动对全球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争论的主要焦点问题之一。不同区域、不同自然和人为因素对碳循环的作用机制十分复杂且差异很大,通过探讨人类开垦活动对干旱区绿洲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分布格局的影响,将有助于增加人类活动对干旱区陆地生态系统及碳循环影响的认识和理解。该文基于长时间序列的Landsat遥感数据,利用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估算了1976年6月-2016年6月新疆奇台新人工绿洲扩张过程中NPP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1976年研究区主要是荒漠草原景观,农田仅有5 150 hm^2,占研究区面积的3.25%,到2016年,农田面积扩大到64 675 hm^2,增加11倍以上;2)人工绿洲扩张的同时,泉水溢出带消失,水库干涸,灌丛面积从17 871 hm^2下降到5 202 hm^2;3)土壤盐碱化发育进程中断,裸碱地面积减少近70%,并且开始向新生草地演替;4)2016年6月,研究区NPP总量达到了90 602 t,是1976年6月的2.2倍,农田对NPP增量的贡献超过93%,同期,灌丛则净损失了8 265 t NPP,沼泽净损失3 319 t;5)1976年的NPP主要由天然草地和灌丛构成,分别占56.68%和26.61%,2016年的NPP主要由农田和新生草地构成,分别占65.23%和3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草地 农田 新人工绿洲扩张 NPP CASA模型 新疆奇台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苹果蠹蛾生物学、生态学和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郭文超 吐尔逊.艾合买提 +3 位作者 付开赟 丁新华 许建军 何江 《生物安全学报》 2015年第4期274-280,共7页
苹果蠹蛾是我国重要的检疫害虫,自1953首次在新疆库尔勒地区发现以来,疫情保持不断扩张的趋势,目前已经在我国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和吉林7个省区发现,对我国苹果产业构成了严重威胁。新疆在苹果蠹蛾生物学、生态学... 苹果蠹蛾是我国重要的检疫害虫,自1953首次在新疆库尔勒地区发现以来,疫情保持不断扩张的趋势,目前已经在我国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和吉林7个省区发现,对我国苹果产业构成了严重威胁。新疆在苹果蠹蛾生物学、生态学等研究领域起步较早,开展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和应用工作。本文通过对新疆苹果蠹蛾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回顾和总结了新疆绿洲荒漠生态区苹果蠹蛾生物学、生态学和综合防治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以期对今后该虫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荒漠绿洲 苹果蠹蛾 生物学 生态学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荒漠绿洲稻区稻水象甲危害损失及防治阈值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丁新华 王小武 +5 位作者 吐尔逊.阿合买提 付开赟 何江 关志坚 付文君 郭文超 《生物安全学报》 2017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稻水象甲是水稻的一种毁灭性害虫,也是我国重要的对外检疫性对象之一。该虫自2010年传入新疆后,其发生面积和危害呈不断加重趋势,已对新疆水稻尤其是绿色有机水稻的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稻水象甲危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及防治阈值... 【目的】稻水象甲是水稻的一种毁灭性害虫,也是我国重要的对外检疫性对象之一。该虫自2010年传入新疆后,其发生面积和危害呈不断加重趋势,已对新疆水稻尤其是绿色有机水稻的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稻水象甲危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及防治阈值的确定对其准确预测预报及化学防治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目前尚未见新疆荒漠绿洲稻区的相关报道。【方法】通过田间罩笼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虫口密度下的水稻有效穗数、单穗粒数、结实粒及产量等指标,计算得出稻水象甲在新疆的产量允许损失率及防治阈值。【结果】田间稻水象甲成虫数量与水稻有效穗、单穗粒数、结实率存在显著负相关性,但与千粒重关系不显著;逐步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表明,水稻产量与虫口密度、每公顷穗数、单穗粒数和结实率相关性显著,它们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子。此外,新疆荒漠绿洲稻区稻水象甲的产量允许损失率为1.1756%,其防治阈值为5.82头·m^(-2)。【结论】新疆荒漠绿洲稻区允许的稻水象甲越冬代虫口密度最大临界值为5.82头·m^(-2),高于此值应及时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荒漠绿洲 稻水象甲 产量损失 防治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绿洲稳定性评价——以新疆阜康绿洲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周跃志 潘晓玲 +2 位作者 吕光辉 刘建平 肖英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5年第3期178-181,共4页
按照绿洲生态经济大系统的思想,提出绿洲稳定性的理论框架。以模糊综合方法为基础,建立现代绿洲稳定性评价的模型。按照机制性与表征性统一、景观与功能统一和系统耦合原则,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对阜康绿洲进行评价,该绿洲发展系统处于... 按照绿洲生态经济大系统的思想,提出绿洲稳定性的理论框架。以模糊综合方法为基础,建立现代绿洲稳定性评价的模型。按照机制性与表征性统一、景观与功能统一和系统耦合原则,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对阜康绿洲进行评价,该绿洲发展系统处于基本稳定且敏感状态。图1,表3,参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绿洲 稳定性 评价 模型 新疆阜康绿洲 模糊综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渭干河-库车河绿洲生态安全及演变趋势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勤 王宏卫 贡璐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9-183,188,共6页
以新疆渭干河—库车河绿洲(以下简称渭库绿洲)为研究靶区,从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三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评价1995—2011年17a间渭库绿洲生态安全的相关指标及动态趋势,提取出社会经济发展... 以新疆渭干河—库车河绿洲(以下简称渭库绿洲)为研究靶区,从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三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评价1995—2011年17a间渭库绿洲生态安全的相关指标及动态趋势,提取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子、农业发展潜力因子、社会发展潜力因子、水资源因子,得到该流域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得分后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995—2011年间渭库绿洲生态安全由不安全向安全过渡,1995—2001年处于不安全水平;2002—2003年处于临界安全水平;2004—2007年处于较安全水平;2008—2011年处于安全水平。运用BP神经网络预测2012—2016年内该绿洲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值分别为:1.477 1,1.519 3,1.604 4,1.657 3,1.692 9。表明在未来5a内,渭库绿洲生态安全均处于安全状态且保持平稳发展。通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和预测以期为确保生态安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绿洲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评价 预测 新疆渭干河-库车河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渭干河-库车河绿洲生态安全及障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翔 王宏卫 刘勤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共6页
对新疆渭干河-库车河绿洲的生态安全水平进行客观评价,为制定和实施干旱区可持续发展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基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理念建立生态安全指标体系,采用TOPSIS方法计算生态安全的发展水平,并结合... 对新疆渭干河-库车河绿洲的生态安全水平进行客观评价,为制定和实施干旱区可持续发展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基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理念建立生态安全指标体系,采用TOPSIS方法计算生态安全的发展水平,并结合障碍度模型对生态安全发展的障碍因子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渭库绿洲的生态安全水平呈稳步增长的趋势,安全等级经历了"不安全-较安全"的演变过程.经济粗放式的快速发展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压力,生态系统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渭干河-库车河绿洲 生态安全 TOPSIS法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