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夏洛莱牛杂交新类群无角性状的分子鉴定
1
作者 杨杨 张葭慧 +3 位作者 苏政 彭健 朱婷婷 代蓉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50,128,共5页
为了建立新疆夏洛莱牛杂交新类群的无角性状分子鉴定方法,为无角品系的选育提供技术支撑,采用PCR扩增和测序技术筛查了P_(202ID)突变位点在485头新疆夏洛莱牛杂交新类群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485头新疆夏洛莱牛杂交新类群中P_(202ID)... 为了建立新疆夏洛莱牛杂交新类群的无角性状分子鉴定方法,为无角品系的选育提供技术支撑,采用PCR扩增和测序技术筛查了P_(202ID)突变位点在485头新疆夏洛莱牛杂交新类群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485头新疆夏洛莱牛杂交新类群中P_(202ID)突变位点的基因型与牛角表型观测结果一致,无角个体全部为Pc/prs杂合基因型,有角个体全部为prs/prs纯合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2.37%和87.63%;群体中未鉴定到Pc/Pc纯合基因型个体。P_(202ID)突变与新疆夏洛莱牛杂交新类群牛角表型极显著相关(P<0.01),但有角和无角牛在体尺数据上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P_(202ID)突变位点的不同基因型能有效鉴定新疆夏洛莱牛杂交新类群无角与有角表型,可用于指导无角品系的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的表型 P_(202ID)位点 辅助选择标记 新疆夏洛莱牛杂交新类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洛莱杂交肉牛新类群在兵团第九师垦区的适应性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高攀 蒋烈戈 +7 位作者 代蓉 苏政 刘鹏 朱婷婷 艾琳 钟发钢 赵博 蔡国宝 《草食家畜》 2022年第3期12-17,共6页
本研究通过监测夏洛莱杂交肉牛新类群与哈萨克牛的体温、呼吸次数、反刍次数、发情周期和妊娠期等生理指标,分析其适应性情况。数据显示肉牛新类群与本地哈萨克牛之间无明显差异,对第九师气候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生长发育性能较原种夏... 本研究通过监测夏洛莱杂交肉牛新类群与哈萨克牛的体温、呼吸次数、反刍次数、发情周期和妊娠期等生理指标,分析其适应性情况。数据显示肉牛新类群与本地哈萨克牛之间无明显差异,对第九师气候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生长发育性能较原种夏洛莱牛还存在差距,但明显高于本地哈萨克牛。经过五十多年的改良驯化,新疆夏洛莱肉牛新类群不仅保留了夏洛莱肉牛生长快、产肉性能好的特点,还继承了哈萨克牛抗逆性强、适应性强的优势,对新疆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洛莱杂交类群 适应性 生长发育 哈萨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育白牛——肉牛新品种培育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怀野 张丽君 +1 位作者 杨广林 祁茂彬 《现代畜牧兽医》 2010年第3期10-12,共3页
辽育白牛是辽宁省牛育种中心(省畜牧业经济管理站)组织育种基点县的畜牧技术推广部门,以夏洛莱牛为父本、本地黄牛为母本级进杂交后,采用开放式育种体系,坚持档案组群,在第4代的杂交群中选择优秀个体进行横交和有计划选育,培育... 辽育白牛是辽宁省牛育种中心(省畜牧业经济管理站)组织育种基点县的畜牧技术推广部门,以夏洛莱牛为父本、本地黄牛为母本级进杂交后,采用开放式育种体系,坚持档案组群,在第4代的杂交群中选择优秀个体进行横交和有计划选育,培育出的适宜当地气候和饲养条件的肉牛新品种。该品种牛外貌特征一致性好、适应性广、耐粗饲、生产性能优、遗传稳定,是我国培育的生产性能更高的专门化肉牛品种,具有广阔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培育 品种 畜牧技术推广 育种中心 级进杂交 生产性能 畜牧业经济 夏洛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