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新疆出血热病毒S和M基因疫苗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李阳 刘东亮 +7 位作者 汪梅芳 武勇凯 王咏星 李轶杰 彭倩 马洁 杨建华 孙素荣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3-406,共4页
目的选取新疆出血热病毒M基因(编码糖蛋白Gn,Gc)和S基因(编码核蛋白NP)部分基因片段,并进行部分片段的嵌合,分别插入至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构建重组质粒,并将重组质粒分别免疫小鼠,评价其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效果。方法将NP... 目的选取新疆出血热病毒M基因(编码糖蛋白Gn,Gc)和S基因(编码核蛋白NP)部分基因片段,并进行部分片段的嵌合,分别插入至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构建重组质粒,并将重组质粒分别免疫小鼠,评价其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效果。方法将NP(aa1~482)、NP2(aa170~305)和糖蛋白Gn(aa529~820)、Gc(aa1050~1697)片段,及Gc-NP2片段分别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上构建重组质粒,用重组质粒免疫小鼠,通过T细胞增殖试验,细胞因子含量测定和ELISA对免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双酶切鉴定和DNA测序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正确。pVAX1-NP2实验组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可以达到1∶6 400,pVAX1-NP2及pVAX1-Gc-NP2实验组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明显,两组的IFN-γ的表达水平也高达(865.15±6.29)pg/mL及(1727.21±33.93)pg/m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VAX1-NP2及pVAX1-Gn实验组IL-4的表达水平为(19.11±1.20)pg/mL和(20.07±1.67)pg/mL,都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35±1.82)pg/mL(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多个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免疫小鼠后获得了效价高,特异性好的抗体。各重组质粒都激起了较强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pVAX1-NP2及pVAX1-Gc-NP2实验组效果最好,可将其作为新疆出血热病毒的候选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出血热病毒 基因免疫 基因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部分地区人血清中新疆出血热病毒抗体的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春生 蒋廉华 +1 位作者 陈维军 陆振豸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6-6,共1页
海南省部分地区人血清中新疆出血热病毒抗体的调查赵春生,蒋廉华,陈维军,陆振豸新疆出血热(XHF)是我国重要蜱媒病毒病之一,它主要流行于我国西北部,1989年何建华等人报告了云南西双版纳存在XHF自然疫源地。我们在虫媒... 海南省部分地区人血清中新疆出血热病毒抗体的调查赵春生,蒋廉华,陈维军,陆振豸新疆出血热(XHF)是我国重要蜱媒病毒病之一,它主要流行于我国西北部,1989年何建华等人报告了云南西双版纳存在XHF自然疫源地。我们在虫媒自然疫源地调查时,对海南省三个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出血热病毒 抗体 血清学调查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出血热病毒核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免疫学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东亮 李阳 +2 位作者 赵晶 吴婷 孙素荣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38-841,共4页
目的原核细胞中表达、纯化新疆出血热病毒BA88166毒株核蛋白(NP)并制备及鉴定抗NP蛋白的多克隆抗体。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出BA88166毒株S基因的cDNA片段,将其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形成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 目的原核细胞中表达、纯化新疆出血热病毒BA88166毒株核蛋白(NP)并制备及鉴定抗NP蛋白的多克隆抗体。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出BA88166毒株S基因的cDNA片段,将其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形成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88166S。构建好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经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NPHis融合蛋白,SDS-PAGE分析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 r)。用该纯化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抗血清,ELIS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血清效价和特异性。结果双酶切鉴定和DNA测序证实构建的pET-88166S重组表达载体正确,目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公布的序列一致,在E.coli BL21中表达的NP-His融合蛋白经SDS-PAGE分析,其M r约为66 000。ELISA检测抗体效价高于1∶25 600,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结果表明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新疆出血热病毒YL04057毒株的NP蛋白及其截短蛋白。结论成功获得新疆出血热病毒NP-His融合蛋白,得到了特异性兔抗NP蛋白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出血热病毒 核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出血热病毒重组核蛋白及糖蛋白片段能诱导小鼠免疫应答 被引量:1
4
作者 汪梅芳 周昭瑞 +6 位作者 李阳 寇春 达尔肯.托肯 彭倩 张渝疆 王曼丽 孙素荣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2-214,217,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表达的新疆出血热病毒(XHFV)核蛋白和糖蛋白截短片段在刺激机体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和亲和层析技术对XHFV截短的核蛋白(NP2)、糖蛋白片段(Gc和Gn)进行表达和纯化,并通过蛋白免疫及核酸初次免疫、蛋白加... 目的研究重组表达的新疆出血热病毒(XHFV)核蛋白和糖蛋白截短片段在刺激机体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和亲和层析技术对XHFV截短的核蛋白(NP2)、糖蛋白片段(Gc和Gn)进行表达和纯化,并通过蛋白免疫及核酸初次免疫、蛋白加强免疫的方式免疫BALB/c小鼠,通过ELISA检测鼠血清抗体效价,采用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检测细胞免疫应答的效果,对上述表达产物刺激小鼠免疫应答的作用进行初步评价。结果利用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纯化出XHFV核蛋白和糖蛋白截短片段。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后能刺激机体产生Ig G(效价为1∶12 800以上),并能与相应的抗XHFV核蛋白及糖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各组均能有效地激发较强的细胞免疫应答,其中p VAX1-Gc联合r Gc实验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获得的重组XHFV核蛋白、糖蛋白片段能有效刺激小鼠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出血热病毒 糖蛋白 核蛋白 重组蛋白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新型治疗性抗体研制展望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欢 张怀东 +1 位作者 陈晓晖 龚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38-842,共5页
随着人们认识的增加,烈性传染性病毒不断被发现和鉴定,高致病性、高传播性的病毒往往由于变异,导致反复流行。如在非洲和阿拉伯半岛多次暴发1931年首次分离到的裂谷热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RVFV)[1];1937年发现于非洲,并于1999... 随着人们认识的增加,烈性传染性病毒不断被发现和鉴定,高致病性、高传播性的病毒往往由于变异,导致反复流行。如在非洲和阿拉伯半岛多次暴发1931年首次分离到的裂谷热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RVFV)[1];1937年发现于非洲,并于1999年传入美国且在多个州暴发的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2-3];1944、1956、1965年分别发现于俄国克里米亚、非洲刚果和我国新疆巴楚地区的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rimean-Congo haemorrhagic fever virus,CCHFV),1967年分离出该病毒,被我国称为新疆出血热病毒(Xinjiang haemorrhagic fever virus,XHFV)[4]。1967年在德国首次发现马尔堡病毒(Marburgvirus,MARV)[5];1976年发现,随后在非洲反复暴发流行的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EBOV)[6];1998—1999年在马来西亚暴发,2001—2009年连续在印度和孟加拉国流行的尼帕病毒(Nipahvirus,NiV)[7-8];2002年底出现,2003年在我国暴发流行的SARS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V)[9];2012年出现于沙特阿拉伯,具有高致死率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10];2013年在我国多地出现的H7N9型流感病毒[11]。自2009年以来,中国加强了急性发热性疾病的监测与管理,发现了一种不明原因的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该病由一种新型病毒引起,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简称新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sus,SFTSV)[12]。目前,上述病毒感染几乎没有特效药物和疫苗,因此,针对其研制特效药物,对于提高其防治水平、保障我国国民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 新疆出血热病毒 抗体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