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伊犁地区黄土与黄土状土粒度对比 被引量:18
1
作者 叶玮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0-314,共5页
对受西风控制的新疆伊犁地区的黄土和黄土状土系统粒度分析资料表明,二者既有相近之处,也具有明显差别。首先,黄土与黄土状土粒度组成都以粉砂(50—5μm)含量(58%~85%)占优势,但黄土状土砂含量较黄土低,而粘粒含量... 对受西风控制的新疆伊犁地区的黄土和黄土状土系统粒度分析资料表明,二者既有相近之处,也具有明显差别。首先,黄土与黄土状土粒度组成都以粉砂(50—5μm)含量(58%~85%)占优势,但黄土状土砂含量较黄土低,而粘粒含量却较黄土高;第二,黄土与黄土状土众数分布位置相近(15-30μm),但粒组绝对含量相差较大,黄土状土其值最高可达 50%,而黄土均未超过 20%。黄土粒度频率曲线呈正偏态,黄土状上为极正偏;第三,黄土状士因粘粒含量高而使平均值较黄土细偏,分选较黄土差,在平均值对分选系数、偏度对平均值等图解参数散点图中,黄土与黄土状土样品分别位于不同的区域。因此认为,黄土与水成的黄土状土具有不同的搬运、分选机制和沉积环境,伊犁地区的黄土沉积为风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状土 新疆伊犁地区 粒度组成 风成沉积 分选机制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新疆伊犁地区地名文化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凌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83-88,共6页
新疆伊犁地区地名繁多,研究其命名特点和性质,可对地名所传承的丰富的悠久的民族文化、民族风俗、民族语言管窥一斑。
关键词 新疆伊犁地区 地名文化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地区发现的大型铜器 被引量:7
3
作者 张玉忠 《文博》 1985年第6期79-80,100,共3页
一九八四年初,伊犁地区72团场职工一名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所反映,他在农田里发现一件大型铜鍑。闻讯后,笔者和祁晓杉同志即去现场查看。此后,又在昭苏县文物保管所看了近年来征集到的两件铜器。现将两起文物一并介绍。铜鍑一九七九... 一九八四年初,伊犁地区72团场职工一名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所反映,他在农田里发现一件大型铜鍑。闻讯后,笔者和祁晓杉同志即去现场查看。此后,又在昭苏县文物保管所看了近年来征集到的两件铜器。现将两起文物一并介绍。铜鍑一九七九年八月在新源县境巩乃斯河南岸的肖尔不拉克(72团11连所在地)取土时在距地表深1.5米处发现。据发现者介绍,此处原有许多土墩(即伊犁河流域广为分布的土墩墓),因平整土地,现已不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鍑 新疆伊犁地区 伊犁河流域 巩乃斯河 平整土地 团场职工 新源县 肖尔 一九 考古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地区亚麻生产考察报告
4
作者 倪禄 颜忠峰 +1 位作者 王一 王孝纯 《中国麻作》 1988年第2期32-33,共2页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伊犁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很快。为了尽快地实现本区工农业总产值翻三番的奋斗目标,伊犁地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调整产业结构及种植比例的需要,决定发展亚麻生产。1985年试种了纤用亚麻30亩,获得亩产原茎338...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伊犁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很快。为了尽快地实现本区工农业总产值翻三番的奋斗目标,伊犁地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调整产业结构及种植比例的需要,决定发展亚麻生产。1985年试种了纤用亚麻30亩,获得亩产原茎338-416公斤的产量,1986年种植8000亩,并在伊宁、新源两县建立亚麻原料加工厂,预计今年投产,并计划在“七五”期间建一个现代化的亚麻纺织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用亚麻 新疆伊犁地区 亩产 试种 种植 生产 自然条件 农业总产值 考察报告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地区葡萄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7
5
作者 秦永权 张铁林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8年第4期40-41,共2页
兵团农四师七十团是新疆著名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面积栽培,至今已有30多年的种植历史,现有葡萄面积0.7万hm^2,产量12.6万t,成为伊犁地区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由于伊犁地区处于天山所夹的伊犁河谷,气候... 兵团农四师七十团是新疆著名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面积栽培,至今已有30多年的种植历史,现有葡萄面积0.7万hm^2,产量12.6万t,成为伊犁地区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由于伊犁地区处于天山所夹的伊犁河谷,气候独特,其特点是:温和湿润,昼夜温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伊犁地区 酿酒葡萄 综合防治技术 大面积栽培 病害 种植基地 种植历史 支柱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地区蜂群的春季饲养管理
6
作者 陆鸿维 《中国养蜂》 2004年第2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新疆伊犁地区 蜂群 春季 饲养管理 场地 排泄 飞翔 奖励饲喂 蜂病防治 巢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地区蜂群的越冬管理
7
作者 陆鸿维 《中国蜂业》 2009年第1期23-23,共1页
新疆伊犁地区地处祖国西部边陲,属大陆性中温带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气温变化大。如果管理不善,就会造成来年“春衰”。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认为蜂群越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 新疆伊犁地区 越冬管理 蜂群越冬 温带气候 气温变化 春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功能型植物保水保土效应分析与评价——以伊犁地区公路建设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李伟 李宏钧 +1 位作者 刘涛 宝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9期61-64,165,共5页
[目的]筛选伊犁地区公路建设中保水保土效应较好的植物。[方法]以裸露边坡为对照,研究了细茎冰草、高羊茅、披碱草、红豆草、紫花苜蓿、柠条、紫穗槐7种植物在路基边坡覆土种植后的保水保土效应。[结果]7种植物在不同配置、不同覆土厚... [目的]筛选伊犁地区公路建设中保水保土效应较好的植物。[方法]以裸露边坡为对照,研究了细茎冰草、高羊茅、披碱草、红豆草、紫花苜蓿、柠条、紫穗槐7种植物在路基边坡覆土种植后的保水保土效应。[结果]7种植物在不同配置、不同覆土厚度和不同禾豆比例下的保水保土效果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差异分析和土壤侵蚀模数对比,发现紫花苜蓿、红豆草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效果,对新疆伊犁地区公路工程边坡绿化适应性强。[结论]最佳保水保土效应的植物配置为细茎冰草、高羊茅、披碱草、紫花苜蓿、红豆草、柠条;覆土厚度10 cm时无论何种配置下的保水保土效应表现都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豆科植物 水土保持效应 新疆伊犁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湿陷性黄土输水渠道湿陷变形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邓洪力 姜海波 +1 位作者 侍克斌 赵海姣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9-146,共8页
为探究新疆黄土地区输水渠道建设中的土体湿陷性问题,以新疆伊犁某输水工程所处黄土地区为研究对象,采取室内试验的方法,对渠道横向和纵向的土样进行物理性质试验,分析伊犁黄土的湿陷性特征、变化规律及湿陷性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为探究新疆黄土地区输水渠道建设中的土体湿陷性问题,以新疆伊犁某输水工程所处黄土地区为研究对象,采取室内试验的方法,对渠道横向和纵向的土样进行物理性质试验,分析伊犁黄土的湿陷性特征、变化规律及湿陷性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黄土湿陷性沿输水渠道横断面呈现出左侧渠堤湿陷性较右侧强的特点,左侧渠堤在地表以下约13 m处仍具有轻微湿陷性;渠道纵向黄土湿陷性特点主要表现为以桩号里程75 km为界,分界线以东区域黄土湿陷性较强,分界线以西区域黄土湿陷性较弱;孔隙比与湿陷系数呈正相关,含水率和液、塑性指数与湿陷系数呈负相关,黄土的含水率、孔隙比以及液、塑性指数等物理性质指标均会对其湿陷性产生影响。研究成果可为湿陷性黄土地区渠道等输水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湿陷变形特性 湿陷系数 输水渠道 新疆伊犁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霍城县大西沟养蜂历史小考
10
作者 李仰山 《中国养蜂》 2005年第2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养蜂 新疆伊犁地区 蜂场 饲养 霍城县 山区 时期 场长 西北 清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牛结节病的诊断与防控要点
11
作者 蒋磊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8期109-110,共2页
牛结节性皮肤病是一种各品种均易感的烈性传染病,可导致病牛不育、流产,牛皮不可使用,严重威胁养牛业安全,在非洲、东欧、中东等地曾经地区性流行。2019年新疆伊犁地区我国首次报道,2020年从智利引进至内蒙古锡林郭勒、包头等地的一批... 牛结节性皮肤病是一种各品种均易感的烈性传染病,可导致病牛不育、流产,牛皮不可使用,严重威胁养牛业安全,在非洲、东欧、中东等地曾经地区性流行。2019年新疆伊犁地区我国首次报道,2020年从智利引进至内蒙古锡林郭勒、包头等地的一批牛被确诊患牛结节性皮肤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烈性传染病 病牛 牛结节性皮肤病 新疆伊犁地区 结节病 养牛业 内蒙古锡林郭勒 诊断与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河流域鱼类资源衰退的原因与对策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尽梅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伊犁河流域 鱼类资源 资源衰退 新疆伊犁地区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原因 巴尔喀什湖 冷水性鱼类 国际河流 伊犁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地调运新疆褐牛的注意事项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生金 木黑提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9年第3期52-52,58,共2页
关键词 新疆褐牛 调运 新疆伊犁地区 哈密市 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野苹果的管理现状和保护措施 被引量:13
14
作者 宋益学 《新疆林业》 2006年第6期34-35,共2页
新疆野苹果,又名塞威氏苹果,是新生代第三纪古亚热带大叶树种阔叶林的孑遗植物。在中国只分布于新疆伊犁地区,为中国的特有物种。生长范围在海拔1000~1600米之间的山坡中下部或山谷底部。新疆野苹果是现代人工栽培苹果的直系祖先,... 新疆野苹果,又名塞威氏苹果,是新生代第三纪古亚热带大叶树种阔叶林的孑遗植物。在中国只分布于新疆伊犁地区,为中国的特有物种。生长范围在海拔1000~1600米之间的山坡中下部或山谷底部。新疆野苹果是现代人工栽培苹果的直系祖先,是中国经济果树资源中惟一的天然基因库,也是世界野苹果基因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在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有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苹果 保护措施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 新疆伊犁地区 中国经济 孑遗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河谷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唐明龙 《新疆林业》 2005年第4期40-41,共2页
中国拥有11个具有全球意义的陆地类型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其中第10区为新疆伊犁地区.伊犁地区位于多种动、植物区系交汇处,加上其在干旱区特殊的"湿岛"效应,复杂的生境、多样的气候和丰富的变种,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区系组... 中国拥有11个具有全球意义的陆地类型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其中第10区为新疆伊犁地区.伊犁地区位于多种动、植物区系交汇处,加上其在干旱区特殊的"湿岛"效应,复杂的生境、多样的气候和丰富的变种,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区系组成,成为珍贵的种质资源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种质资源 开发利用 伊犁河谷 生物多样性保护 新疆伊犁地区 种质资源库 植物区系 区系组成 关键区 交汇处 干旱区 丰富 变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新源县果业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16
作者 王新 韩驰 +1 位作者 李影丽 朱守卫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新疆伊犁地区 新源县 果业 植物基因库 果树资源 森林资源 野苹果 欧洲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纽荷兰DC 320割草机助力新疆苜蓿收获
17
作者 关群 《农机科技推广》 2022年第6期63-63,共1页
五月中旬,新疆伊犁地区察布查尔县、霍城县的头茬苜蓿陆续进入收割阶段,纽荷兰DC320割草机作为新疆地区苜蓿收获的又一新助力,投入进了伊犁地区的收割作业中。专业团队与高效设备,双管齐下助力高质苜蓿收获。头茬苜蓿收割处于苜蓿生长... 五月中旬,新疆伊犁地区察布查尔县、霍城县的头茬苜蓿陆续进入收割阶段,纽荷兰DC320割草机作为新疆地区苜蓿收获的又一新助力,投入进了伊犁地区的收割作业中。专业团队与高效设备,双管齐下助力高质苜蓿收获。头茬苜蓿收割处于苜蓿生长的初花期,加之年初雨水充沛、光照充足,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含量丰富,是牛羊育肥的最佳饲料。而苜蓿收割是否适时、收割技术是否得当,直接影响苜蓿产品的质量及产量。为让当地用户充分发挥新设备性,能,更好地进行收割作业,纽荷兰技术支持团队携同经销商伊犁世农技术的工程师对割草机用户进行了集中交机和田间调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割作业 纽荷兰 割草机 营养物质含量 专业团队 新疆伊犁地区 牛羊育肥 察布查尔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成为我国最大薰衣草基地
18
《新疆农垦科技》 2005年第6期59-59,共1页
素有“塞外江南”之誉的新疆伊犁地区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如今已建成全国最大的薰衣草基地,成为我国重要的香料产地之一。
关键词 新疆伊犁地区 薰衣草 自然地理条件 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治与综合防控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俊华 理少晨 +1 位作者 王耀辉 张伟 《河南农业》 2024年第19期66-67,共2页
牛结节性皮肤病俗称牛疙瘩病,是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必须通报的一种牛传染病。我国现将其由一类传染病调整为二类动物传染病。该病于2019年8月12首次在我国新疆伊犁地区确诊。
关键词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动物传染病 牛结节性皮肤病 新疆伊犁地区 综合防控 牛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地雷达在土层厚度调查中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于秀秀 马兴旺 +3 位作者 迪力夏提 刘骅 徐咏梅 李保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74-878,共5页
土层厚度是评价土壤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何快捷、准确获取土层厚度及相关特性一直是土壤、土地、水利、农学等领域专家关注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 探地雷达(GPR) 新疆伊犁地区 土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