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湾盆地新生界残留地层分布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8
1
作者 丁增勇 王良书 +2 位作者 钟锴 张鹏 刘绍文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5-413,共9页
结合实钻井地质资料,对渤海湾盆地内各次级构造单元的地震剖面资料进行统层对比与深度校正,获得了渤海湾盆地新生界各主要组段地层残留厚度分布图,从整体上反映了全盆地新生界沉积格局与残留地层分布特征。通过深入揭示残留地层所蕴涵... 结合实钻井地质资料,对渤海湾盆地内各次级构造单元的地震剖面资料进行统层对比与深度校正,获得了渤海湾盆地新生界各主要组段地层残留厚度分布图,从整体上反映了全盆地新生界沉积格局与残留地层分布特征。通过深入揭示残留地层所蕴涵的构造信息,为正确认识渤海湾盆地新生代形成演化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对不同时期残留地层分布面积、沉积中心、沉积长轴的综合分析和对比表明,渤海湾盆地自孔店期至东营期总体上是受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所产生的弧后拉张应力控制,且在其形成演化的整个过程中还持续叠加有右旋剪切应力的影响和作用,并认为这种右旋剪切应力场可能是由郯庐断裂右旋走滑活动和印藏碰撞远距离效应所共同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新生界地层残留厚度 沉积长轴 构造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磁震资料的南海新生代盆地分布综合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冯旭亮 张功成 +6 位作者 王万银 赵志刚 邱之云 谢晓军 纪晓琳 鲁宝亮 宋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242-4254,共13页
作为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南海分布有30多个新生代沉积盆地,其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由于资料的限制,南海存在不同区域盆地研究程度不同,不同区域盆地面积差别较大,部分盆地只是坳陷而没有达到盆地的级别以及盆地外围可能存在凹陷等... 作为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南海分布有30多个新生代沉积盆地,其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由于资料的限制,南海存在不同区域盆地研究程度不同,不同区域盆地面积差别较大,部分盆地只是坳陷而没有达到盆地的级别以及盆地外围可能存在凹陷等问题.南海新生代盆地分布问题制约了其油气分布规律、储量等基础地质问题的研究.本文以地震剖面数据为约束,以重力资料为主、辅以磁力资料,研究了南海新生代盆地分布及构造区划.通过提取新生代盆地及其构造单元引起的重力异常,结合地震剖面等资料反演了新生界底界面深度及新生界厚度.在充分调研已有盆地和构造单元划分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南海的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确定了盆地及构造单元划分标准.以新生界厚度为基础并结合重、磁、震、地质等资料,进行地质-重磁震联合解释,将南海原有的36个盆地重新划分为24个盆地,盆地总面积扩大了约15万km^2.研究表明,南海新生代盆地沉积层厚度在1.5~16km之间,有6个北东东/北东向沉积坳陷带、2个近南北向沉积坳陷带以及1个三角沉积坳陷区;盆地展布方向主要为北东和北东东向,其次为北西和近南北向,呈现"南三北三"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新生代沉积盆地 重磁震联合解释 新生界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