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Fc受体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
1
作者 胡茫莎 韦树丽 +1 位作者 周武源 王苹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7-544,共8页
新生儿Fc受体(FcRn)是免疫球蛋白G(IgG)和白蛋白的特异性受体,通过酸碱度依赖的方式与两者结合,使IgG和白蛋白免于被溶酶体降解而拥有较长的血浆半衰期。FcRn具有实现IgG和白蛋白的跨膜转运及促进抗原提呈的作用。在自身免疫病中,抗FcR... 新生儿Fc受体(FcRn)是免疫球蛋白G(IgG)和白蛋白的特异性受体,通过酸碱度依赖的方式与两者结合,使IgG和白蛋白免于被溶酶体降解而拥有较长的血浆半衰期。FcRn具有实现IgG和白蛋白的跨膜转运及促进抗原提呈的作用。在自身免疫病中,抗FcRn抗体可以通过竞争性结合FcRn,促进致病性IgG的降解;在传染性疾病中,通过增加治疗抗体与FcRn的亲和力,可以延长药物半衰期,而将病毒抗原与IgG的Fc片段结合可以引起黏膜的局部免疫反应,用于疾病防治;在癌症中,FcRn的配体白蛋白作为抗癌药物的载体,可以实现高效给药,而FcRn本身或许可以作为肿瘤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本文综述了FcRn的功能、相关药物研发机制及其在自身免疫病、传染性疾病和癌症中的作用,以期为FcRn的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fc受体 免疫球蛋白G 白蛋白 自身免疫病 传染病 癌症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Rn拮抗剂在IgG介导的神经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研究进展
2
作者 朱晓欢 曾文双 +2 位作者 肖海兵 林慧婷 李黎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3,共6页
新生儿Fc受体(neonatal Fc receptor,FcRn)通过与免疫球蛋G(immunoglobulin G,IgG)结合,延长其半衰期并促进再循环,是维持血清IgG稳态的重要受体。然而,致病性IgG的异常积累与多种神经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FcRn拮抗剂通过阻断FcRn... 新生儿Fc受体(neonatal Fc receptor,FcRn)通过与免疫球蛋G(immunoglobulin G,IgG)结合,延长其半衰期并促进再循环,是维持血清IgG稳态的重要受体。然而,致病性IgG的异常积累与多种神经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FcRn拮抗剂通过阻断FcRn与IgG的结合,可显著降低致病性IgG水平,从而有效地缓解相关疾病的临床症状。FcRn拮抗剂作为一种新兴的靶向治疗药物,展示了其治疗IgG介导的神经免疫性疾病的潜力。本文对FcRn拮抗剂的作用机制、种类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IgG介导的神经免疫性疾病的精准治疗提供新思路。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药物的长期安全性、适应证拓展及个体化治疗策略,以进一步提升其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fc受体 fcRn拮抗剂 免疫球蛋白G 神经免疫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Rn对新型抗西尼罗河病毒单抗MIL94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3
作者 相亚楠 王灵超 +2 位作者 高尤 张文鹏 庄笑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40-945,共6页
目的MIL94是我所研发的一种抗西尼罗河病毒单克隆抗体,对西尼罗河病毒具有中和作用,其体内维持时间与抗病毒作用密切相关。该研究考察不同种属新生儿Fc受体(FcRn)对MIL94体内药动特征的影响。方法比较研究MIL94在表达不同种属FcRn的小鼠... 目的MIL94是我所研发的一种抗西尼罗河病毒单克隆抗体,对西尼罗河病毒具有中和作用,其体内维持时间与抗病毒作用密切相关。该研究考察不同种属新生儿Fc受体(FcRn)对MIL94体内药动特征的影响。方法比较研究MIL94在表达不同种属FcRn的小鼠(野生型小鼠、表达人源化FcRn小鼠和FcRn基因敲除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野生型小鼠和FcRn基因敲除(FcRn-/-)小鼠分别静脉注射MIL94;表达人源化FcRn小鼠(hFcRn小鼠)分为4组,其中两组分别静脉注射MIL94;另外两组先腹腔注射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再静脉注射MIL94。应用间接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MIL94浓度,WinNonlin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静脉注射MIL94后,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基本成线性过程。MIL94在动物体内分布容积与FcRn有关。体内半衰期在不同组别之间有较大差异。结论FcRn通过影响MIL94的分布和消除改变其在不同种属体内的半衰期,预期在人体内的半衰期比动物体内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尼罗河病毒 MIL94 新生儿fc受体(fcRn) IVIG 药代动力学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的免疫靶向治疗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戴廷军 焉传祝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3-609,共7页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由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特异性自身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MG的传统免疫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等。虽然这些免疫抑制剂对大多数MG患者有效,但所带来的不良反应或...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由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特异性自身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MG的传统免疫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等。虽然这些免疫抑制剂对大多数MG患者有效,但所带来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仍为MG治疗中的难题。此外,非特异性免疫抑制剂通常起效较慢,且存在骨髓抑制、增加感染及肿瘤发生的风险。随着多种新型靶向生物制剂的涌现,MG的治疗进入分子免疫时代,为患者和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本文重点综述了分别作用于MG病理生理过程中不同靶点的3类新型生物制剂,包括B细胞耗竭剂、末端补体C5抑制剂以及新生儿Fc受体(FcRn)抑制剂等。与传统的免疫制剂相比,此类靶向药物在MG治疗中的副作用更少,起效更快,而且具有潜在的长期持续疾病缓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免疫治疗 B淋巴细胞 补体 新生儿fc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