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1WI深度学习模型评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
1
作者 崔静威 牛永超 +4 位作者 谢北辰 刘畅 段金辉 薛芹 闫瑞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398,共5页
目的观察T1WI深度学习模型评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脑损伤的价值。方法收集中心A 106例NHB患儿(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37,NHB组)及119名非NHB新生儿(对照组),以及中心B 34例NHB患儿及18名非NHB新生儿;于颅脑T1WI中沿双侧苍白球勾... 目的观察T1WI深度学习模型评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脑损伤的价值。方法收集中心A 106例NHB患儿(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37,NHB组)及119名非NHB新生儿(对照组),以及中心B 34例NHB患儿及18名非NHB新生儿;于颅脑T1WI中沿双侧苍白球勾画ROI,对中心A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690片切片,按8∶2比例分为训练集(n=552)与测试集(n=138),分别建立ResNet18、DenseNet121及EfficientNetB0模型;以中心B数据为验证集进行外部验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与传统目视分析方法比较,评价模型评估NHB脑损伤的效能。结果ResNet18模型评估NHB脑损伤的AUC为0.910~0.990,显著高于DenseNet121模型(0.710~0.820)及EfficientNetB0模型(0.640~0.740)(P均<0.001)。ResNet18模型评估NHB脑损伤的准确率、敏感度及精确度均高于目视分析(P均<0.05),二者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1WI ResNet18模型用于评估NHB脑损伤效能优异,且泛化能力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 新生儿 脑损伤 磁共振成像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苍白球的MRI信号强度 被引量:8
2
作者 陈丽娟 王晓明 +4 位作者 万玉珍 李伟海 贾永庚 运彩虹 陈天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38-840,共3页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不同胆红素水平与MRI信号强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4年7月~2015年10月,60例新生儿根据血清总胆红素(TSB)水平分为组Ⅰ(TSB 17.1~34.2μmol/L)16例,组Ⅱ(TSB〉34.2~340μmol/L)34例,组Ⅲ(TSB〉340μmo...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不同胆红素水平与MRI信号强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4年7月~2015年10月,60例新生儿根据血清总胆红素(TSB)水平分为组Ⅰ(TSB 17.1~34.2μmol/L)16例,组Ⅱ(TSB〉34.2~340μmol/L)34例,组Ⅲ(TSB〉340μmol/L)10例。行头部3.0 T MRI检查,测量双侧苍白球T_1WI序列信号强度。结果组Ⅲ双侧苍白球信号强度高于组Ⅰ、组Ⅱ(t〉2.0,P〈0.05)。双侧苍白球T_1WI序列信号强度与TSB水平呈正相关(r=0.408,P〈0.05)。结论双侧苍白球T_1WI序列信号强度增高可为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脑病提供定量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苍白球 超导磁共振 信号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沈乐琴 陈勇南 +2 位作者 王云香 虞军勇 祝巧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284-2286,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及对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自2013年5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46例。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基础上结合中药。两...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及对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自2013年5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46例。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基础上结合中药。两组疗程均为7 d。对比分析两组疗效、血清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时间与胆红素水平降至时间、血清CRP和PCT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3.97%)显著高于对照组(90.41%)(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与胆红素水平降至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CRP和PCT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CRP和PCT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加快黄疸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疗效 胆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致听损伤及其电生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叶海波 时海波 殷善开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32-434,共3页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电生理 听损伤 胆红素脑病 感音神经性聋 听觉中枢 游离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脑电图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肖湛 梁少辉 肖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0期2320-2321,共2页
目的:观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脑电图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对6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脑电图检测。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EEG异常35例,异常率为58.3%,主要表现为变异性缺乏12例、低电压18例、暴发抑制4例、癫痫样放电1例。结论:高... 目的:观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脑电图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对6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脑电图检测。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EEG异常35例,异常率为58.3%,主要表现为变异性缺乏12例、低电压18例、暴发抑制4例、癫痫样放电1例。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脑电图异常,高胆红素血症轻重程度与脑电图改变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胆红素 脑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脑电图分析 脑电图检测 EEG异常 癫痫样放电 脑电图异常 脑电图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医证型规范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姚国芳 王晓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期201-203,共3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医证型及症候出现的规律,为中医诊疗的规范化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通过对古代文献、工具书及现代期刊文献数据库检索2000—2011年国内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文献308篇,进行中医证型及症... 目的: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医证型及症候出现的规律,为中医诊疗的规范化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通过对古代文献、工具书及现代期刊文献数据库检索2000—2011年国内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文献308篇,进行中医证型及症候命名规律研究,总结各症候所出现频次、频率的规律。结果:古代文献、工具书与现代期刊文献中关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证型命名规律基本一致;现代期刊文献症候的研究分析发现各症候均散在分布,少数频率超过50%。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常见证型为湿熟型、寒湿型、瘀积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症候信息尚缺乏统一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胎黄 中医证型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李 吴德 唐久来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8-80,共3页
目前多种方法可建立新生儿高胆红素动物模型,如通过腹腔或静脉注射胆红素方法、利用基因缺陷动物模型、利用注射化学药物特殊的作用,以及延髓直接注射胆红素的方法等,为更好的利用动物模型进行高胆红素血症及所导致的核黄疸、听觉障碍... 目前多种方法可建立新生儿高胆红素动物模型,如通过腹腔或静脉注射胆红素方法、利用基因缺陷动物模型、利用注射化学药物特殊的作用,以及延髓直接注射胆红素的方法等,为更好的利用动物模型进行高胆红素血症及所导致的核黄疸、听觉障碍等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本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各类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应用和优缺点进行综述,以期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模型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易感基因-UGT1A1 TATA盒多态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慧琴 李小燕 唐久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8-680,共3页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与易感基因-UGT1A1 TA-TA盒的多态性相关性,进一步明确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机制。方法实验分为高胆红素血症组(A组)和健康新生儿对照组(B组)。分别抽取患儿及健康新生儿外周静脉血,提取两组基因组DNA,PCR扩增U...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与易感基因-UGT1A1 TA-TA盒的多态性相关性,进一步明确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机制。方法实验分为高胆红素血症组(A组)和健康新生儿对照组(B组)。分别抽取患儿及健康新生儿外周静脉血,提取两组基因组DNA,PCR扩增UGT1A1基因。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找出相应的突变点。结果两组的孕龄、体质量、性别及喂养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基因型分布:A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38例杂合子A(TA)6TAA/A(TA)7TAA型基因突变占15.8%,B组占0%;A、B组均无纯合子A(TA)7TAA/A(TA)7TAA型基因突变;A组基因型突变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易感基因-UGT1A1 TATA盒多态性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感基因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TATA盒多态性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影响因素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秦胜娟 佘继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104-107,共4页
目的 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影响因素与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为中西医结合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0年12月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4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 目的 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影响因素与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为中西医结合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0年12月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4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儿性别、胎龄、体质量、黄疸出现时间、分娩方式、总胆红素值等信息。结果 34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中医辨证分型,其中湿热郁蒸证117例(33.6%),寒湿阻滞证111例(31.9%),气滞血瘀120例(34.5%)。中医证型与胎龄:湿热郁蒸证足月儿比例为54.7%(64/117),高于其他两型,寒湿阻滞证足月儿比例55.9%(62/111),高于其他两型;气滞血瘀证型中早产儿比例46.7%(56/120),明显高于其他两型,具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以气滞血瘀证为主(53.8%,56/104),足月儿以湿热郁蒸证(42.4%,64/151)、寒湿阻滞证为主(41.1%,62/151)。过期儿中以气滞血瘀证为主(41.9%,49/117)。中医证型与性别:中医证型与性别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988,P>0.05)。中医证型与黄疸出现时间:7 d内出现黄疸者可见于各个证型,无统计学意义,7 d以上出现黄疸以气滞血瘀证为主,湿热郁蒸证以3 d内多见,占48.7%(57/117);寒湿阻滞证以3天内多见,占52.3%(58/111);气滞血瘀证可见于各个时间段。中医证型与出生体质量:低出生体质量儿以气滞血瘀证为主(46.5%,40/86);适于胎龄儿湿热郁蒸证、寒湿阻滞证、气滞血瘀证所占比例分别为36.4%(68/187)、34.2%(64/187)、29.4%(55/187),可见于各个证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巨大儿湿热郁蒸证、寒湿阻滞证、气滞血瘀证所占比例分别为34.7%、32%、33.3%,可见于各个证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湿热郁蒸多见于适于胎龄儿,58.1%(68/117),寒湿阻滞多见于适于胎龄儿(45.8%,55/120),低出生体质量儿(33.3%,40/120)。中医证型与分娩方式:剖宫产出生者中医证型的分布与顺产患儿分布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型与胆红素水平:各证型与各胆红素水平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红素值在≤250μmol/L患儿大多为气滞血瘀证(36.6%,59/161);胆红素值在250~342μmol/L患儿大多为湿热郁蒸证(37.7%,40/106);胆红素值>342μmol/L,中医证型分布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郁蒸证多见于胆红素值在≤250μmol/L患儿;寒湿阻滞证多见于≤250μmol/L患儿;气滞血瘀证多见于≤250μmol/L患儿。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医证型与胎龄、出生体质量、胆红素水平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中医证型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18例临床与预后分析
10
作者 刘艳 刘胜 +2 位作者 杨中文 沈陵 张灵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309-1309,1314,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胆红素 预后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 被引量:16
11
作者 陈凯权 马进 方开峰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6期2418-2421,2425,共5页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胆红素水平及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胆红素水平及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茵栀黄口服液(1/3支/次,3次/d)联合布拉酵母菌(0.25 g/次,2次/d)口服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 d。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治疗前与治疗36、72、108与144 h后2组经皮胆红素(TcB)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系统异常情况,包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与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6、72、108与144 h,2组TcB水平均显著降低,随时间推移,呈逐渐降低趋势,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BAEP、aEEG与MRI检查异常率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与对照组(1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TcB水平,同时改善患儿的神经系统损害,有利于预后,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布拉酵母菌 茵栀黄口服液 胆红素 神经系统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世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5-35,共1页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为新生儿科常见病,占住院新生儿的20%-40%。若不积极治疗,可致严重并发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正确干预治疗,可减少高胆红素血症不良预后的发生。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病因 儿科常见病 住院新生儿 严重并发 积极治疗 早期预防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茵栀黄注射液联合光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3
作者 龚小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茵栀黄注射液联合光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9月—2013年2月收治的23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115例患儿采用光疗联合茵栀黄注射液治疗,对照组115例患儿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比... 目的:探讨茵栀黄注射液联合光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9月—2013年2月收治的23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115例患儿采用光疗联合茵栀黄注射液治疗,对照组115例患儿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3.0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和胆红素降至正常天数分别为(51.7±25.1)μmol/L、(4.2±2.3)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疗联合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可有效降低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栀黄注射液 光疗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 被引量:12
14
作者 聂勋梅 李原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278-281,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提高临床护理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11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5例,干预组患儿针对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提高临床护理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11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5例,干预组患儿针对相关因素采用干预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3%,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χ2=9.536,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24h总胆红素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72h、120h时干预组总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心理因素、喂养因素、体温因素、治疗因素及病情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可以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相关因素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探讨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建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1027-1029,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和护理。方法:入选该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1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中药茵栀黄口服液,...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和护理。方法:入选该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1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中药茵栀黄口服液,比较两组疗效和总结护理要点。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有效率为97.6%(82/84),显著高于对照组89.3%(75/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为(5.2±1.7)d,显著低于对照组(7.8±2.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8 h、96 h时血清胆红素水平分别为(217.1±48.6)μmol/L和(112.3±33.1)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6.9±52.2)μmol/L和(155.7±39.2)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并给予合理护理,可有效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中西医结合 黄疸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喂养方式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研究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3
16
作者 朱爱静 金晓媛 +1 位作者 王忠翔 王美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1年第5期12-13,共2页
目的 探讨喂养方式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SDS对206例产妇产后1周内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分为纯母乳喂养组及混合喂养组。结果 纯母乳喂养组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高于混合喂养组,混合喂... 目的 探讨喂养方式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SDS对206例产妇产后1周内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分为纯母乳喂养组及混合喂养组。结果 纯母乳喂养组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高于混合喂养组,混合喂养组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恢复情况明显好于纯母乳喂养组。提示 产妇产后泌乳量不足时,适当添加辅食,待母乳足量时再行纯母乳喂养,可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喂养方式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护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石和双歧三联活菌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龚方彪 孙碧霞 汪玲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55-855,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双歧三联活菌 疗效观察 辅助治疗 蒙脱石 胆红素代谢特点 新生儿黄疸 培菲康胶囊 必奇冲剂 常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乐康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付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413-413,共1页
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可致胆红素脑病,其病死率高。幸存者常留下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及时恰当的干预治疗十分必要。我们于2004年6月至2006年1月.在常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基础上.辅以常乐康辅助治疗新生... 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可致胆红素脑病,其病死率高。幸存者常留下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及时恰当的干预治疗十分必要。我们于2004年6月至2006年1月.在常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基础上.辅以常乐康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疗效评价 辅助治疗 常乐康 神经系统后遗 胆红素脑病 干预治疗 常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3
19
作者 邹亚利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744-744,共1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68 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蓝光治疗并精心护理.结果:68例患儿全部治愈,无核黄疸发生.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用蓝光治疗能有效地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减少胆红素脑病发...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68 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蓝光治疗并精心护理.结果:68例患儿全部治愈,无核黄疸发生.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用蓝光治疗能有效地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减少胆红素脑病发生.在光疗过程中仔细观察病情,釆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蓝光治疗 观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疗时间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乔梅 高传化 李春娥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9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光疗时间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09年1-8月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儿科收治的100例足月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间断光疗。A组患儿每... 目的探讨不同光疗时间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09年1-8月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儿科收治的100例足月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间断光疗。A组患儿每日光疗8h停16h,B组患儿每日光疗12h停12h。观察两组患儿胆红素下降情况及其光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光疗第1、2天,两组患儿胆红素下降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疗第3天,两组患儿胆红素下降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发生腹泻3例;B组患儿发生腹泻3例、皮疹1例,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儿不同光疗时间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均有疗效,要达到最优的效果,必须选择合适的光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疗时间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