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与病原菌谱:一项单中心五年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艳敏 张瑞敏 +3 位作者 平莉莉 翟丽娜 张晓丽 韩军月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5-200,共6页
目的 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病原菌谱及变迁情况。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2月某院NICU发生医院感染新生儿的临床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医院感染的病原菌谱情况。结果 共调查7 597例住院新生儿,240例发生医院感染,共26... 目的 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病原菌谱及变迁情况。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2月某院NICU发生医院感染新生儿的临床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医院感染的病原菌谱情况。结果 共调查7 597例住院新生儿,240例发生医院感染,共263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16%,例次发病率为3.46%。其中血流感染96例(36.50%),呼吸系统感染70例(26.62%),感染部位不明确者57例(21.67%)。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7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8株(45.88%),以葡萄球菌属占比最高;革兰阴性菌78株(45.88%),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真菌14株(8.24%)。2018—2022年革兰阴性菌检出比率呈上升趋势(P<0.01)。结论 NICU医院感染以血流感染居多。近几年革兰阴性菌检出率逐年上升,临床应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睡眠促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慎斐 罗飞翔 徐红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5-128,F0003,共5页
新生儿监护室中的早产儿由于全身器官尚未成熟,睡眠周期尚未建立,容易受到声音、光线等有害刺激的影响,这些刺激往往会扰乱并中断其睡眠。睡眠的中断对其神经及生长发育有着负面影响。本文对早产儿睡眠周期、评估工具和促进策略进行综述... 新生儿监护室中的早产儿由于全身器官尚未成熟,睡眠周期尚未建立,容易受到声音、光线等有害刺激的影响,这些刺激往往会扰乱并中断其睡眠。睡眠的中断对其神经及生长发育有着负面影响。本文对早产儿睡眠周期、评估工具和促进策略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早产儿睡眠保护的认知,为促进早产儿睡眠发育提供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睡眠 睡眠周期 睡眠评估 睡眠促进 早产儿护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参与新生儿安宁疗护看法和认知的Meta整合 被引量:1
3
作者 颜新凌 马小琴 黄瑞盈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104,共4页
目的 系统评价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护士参与安宁疗护的看法和认知。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INAHL、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知网、万方等据库,搜集有关NICU护士参与安宁疗护... 目的 系统评价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护士参与安宁疗护的看法和认知。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INAHL、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知网、万方等据库,搜集有关NICU护士参与安宁疗护看法和认知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采用汇集性整合法进行Meta整合。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提取25个结果,归纳成6个类别,合成3个整合结果:护士对新生儿安宁疗护的看法、经历新生儿死亡事件的应对策略、实施新生儿安宁疗护的困境与挑战。结论 重视NICU护士在团队中的作用,促进多学科团队合作,加强安宁疗护教育培训,缓解安宁疗护现实困境是顺利开展新生儿安宁疗护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安宁疗护 护士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操作性疼痛现状调查 被引量:57
4
作者 王亚静 李杨 +4 位作者 孙静 冯淑菊 连冬梅 薄海欣 李正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0-23,共4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操作性疼痛的发生现状,以期为新生儿疼痛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临床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NICU收治的新生儿12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自行设计的患儿一般情况和疾病情况调查表、患儿操作性疼痛发...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操作性疼痛的发生现状,以期为新生儿疼痛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临床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NICU收治的新生儿12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自行设计的患儿一般情况和疾病情况调查表、患儿操作性疼痛发生状况调查表,以床旁观察的方法,记录住院期间因诊断、治疗、护理需要而接受的致痛性操作情况,应用中文版新生儿疼痛量表对患儿致痛性操作疼痛程度进行评分。结果120例患儿住院期间经历致痛性操作共8200例次,患儿致痛性操作次数的中位数为20(7,58)次,每天的中位数为5(2,10)次。呼吸系统相关操作次数最多,共发生3170例次(38.7%);辅助检查发生频次最少,共发生20例次(0.2%)。所列23项操作均能引起患儿疼痛,82.6%(19项)的操作甚至能引起患儿重度疼痛。眼科检查、PICC穿刺2项操作疼痛得分最高(7.0分),静脉注射操作得分最低(2.5±1.5分)。结论NICU患儿住院期间经历的致痛性操作频次多、疼痛程度高,亟需临床医护人员重视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患儿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 操作性疼痛 静脉穿刺 护理操作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袋鼠式照护对早产儿生理、行为和神经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5
作者 胡晓静 张玉侠 +3 位作者 庄薇 曹云 陈超 周文浩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2-157,共6页
袋鼠式护理(KC)最早始于波哥大,当时早产儿的死亡率高达70%[1]。缺乏暖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同一台暖箱里面放置2名甚至更多的婴儿,增加了感染机会;同时母婴分离状态也使得很多早产儿被放弃治疗。研究者发现将婴儿放到母亲裸露的皮肤上... 袋鼠式护理(KC)最早始于波哥大,当时早产儿的死亡率高达70%[1]。缺乏暖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同一台暖箱里面放置2名甚至更多的婴儿,增加了感染机会;同时母婴分离状态也使得很多早产儿被放弃治疗。研究者发现将婴儿放到母亲裸露的皮肤上进行大面积的皮肤接触,不仅可以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还可以促进其生长发育[2],20世纪80~90年代该研究结果得以广泛传播,很多NICU都纷纷开展了K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袋鼠式护理 早产儿 神经发育 生理 照护 行为 皮肤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干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高危早产儿脑损伤的疗效 被引量:29
6
作者 李延辉 王风云 +2 位作者 杨霞峰 冯春青 杨春燕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70-972,共3页
围生期保健水平快速进展使得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low-birth-weight,VLBW),甚至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ELBW)成活率大大提高,而其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的发病率却呈上升趋势;研究显示,孕周〈37周... 围生期保健水平快速进展使得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low-birth-weight,VLBW),甚至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ELBW)成活率大大提高,而其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的发病率却呈上升趋势;研究显示,孕周〈37周早产儿脑组织发育不成熟,易受妊娠高血压、缺氧、感染炎症等因素的影响,早产儿可占全部脑瘫病例的25%—35%;鲍秀兰等认为婴幼儿期是大脑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可塑性最强,干预治疗愈早效果愈好。本研究采用早期康复干预,为新生儿重症监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病房高危早产儿脑损伤研究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干预 高危早产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 小儿脑性瘫痪 围生期保健 妊娠高血压 脑损伤 neonatal bir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40
7
作者 谢朝云 熊芸 +2 位作者 孙静 胡阳 李耀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41-644,共4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5年7月284例NICU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59例多重耐药菌感染与225例非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的差异,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284例患儿...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5年7月284例NICU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59例多重耐药菌感染与225例非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的差异,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284例患儿均为单胎。59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男42例、女17例,日龄(13.13±9.03)d;225例非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男175例、女50例,日龄(14.21±8.34)d。单因素分析显示,患儿胎龄、出生体质量、住院天数、出生时Apgar评分、机械通气、使用肠外营养、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及持续时间8个因素是患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出生体质量、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及抗菌药物使用持续时间是NICU患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最主要因素(P?<?0.05)。结论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减少NICU患儿多重耐药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多重耐药菌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 被引量:16
8
作者 黄越芳 庄思齐 +3 位作者 陈东平 李易娟 陈冬梅 李晓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7-160,164,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院内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变化。【方法】分析近3年88例培养阳性的新生儿NICU内感染致病菌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共检出病原菌107株,革兰阴性杆菌94株(87.9%),革兰阳性球菌13株(12.1%)。革...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院内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变化。【方法】分析近3年88例培养阳性的新生儿NICU内感染致病菌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共检出病原菌107株,革兰阴性杆菌94株(87.9%),革兰阳性球菌13株(12.1%)。革兰阴性杆菌以肺炎克雷伯杆菌最常见,产ESBL菌株比例高,占60%(24/40)。大肠杆菌产ESBL株占40%(4/10)。革兰阴性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均高(44.6%~79.5%),显著高于添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碳青霉烯类和喹诺酮类(P<0.05)。产ESBL菌株对碳青霉烯和喹诺酮类耐药率显著低于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和头孢菌素(P<0.05)。【结论】革兰阴性杆菌特别是肺炎克雷伯杆菌是新生儿NICU内感染主要病原菌,产ESBL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杆菌比例增加应引起高度重视。碳青霉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可作为新生儿严重院内感染经验用药,应尽量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院内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抗生素 败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细菌学变迁及易感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9
作者 何海英 蒋海燕 +3 位作者 刘利军 杜风华 李艳辉 赵常亮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22-925,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院内感染病原菌变迁及感染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NICU中5543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期间院内感染率8.75%。院内感染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最多,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及肺...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院内感染病原菌变迁及感染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NICU中5543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期间院内感染率8.75%。院内感染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最多,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呼吸系统感染占37.73%,血液系统占37.53%。阳性标本中,血液标本所占比例最高36.47%,痰液占32.67%。前三年院内感染病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后三年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感染最多。出生胎龄<37周(OR=2.29,95%CI:1.89~2.77)、出生体质量<1500g(OR=37.91,95%CI:29.85~48.16)、机械通气(OR=23.16,95%CI:5.72~71.31)、男性(OR=1.24,95%CI:1.03~1.49)、留置尿管(OR=3.73,95%CI:1.94~19.36)为NICU院内感染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院内感染主要以呼吸及血行感染多见,以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多见。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机械通气、男性、留置尿管是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院内感染 细菌变迁 易感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多中心干预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任军红 吴安华 +11 位作者 胡必杰 张秀月 侯铁英 宗志勇 李卫光 杨怀 杨芸 刘运喜 文建国 陆群 贾会学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57-560,共4页
目的 通过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提高我国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 以多中心研究的方式,选取全国9个省及直辖市17所三级甲等医院,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手卫生调查方法,每月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调查... 目的 通过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提高我国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 以多中心研究的方式,选取全国9个省及直辖市17所三级甲等医院,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手卫生调查方法,每月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调查。2013年10月1日—2014年3月31日为干预前;2014年4月1日—9月30日采取及时反馈与强化培训等干预措施,即为干预后。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干预前为80.29%,干预后为80.85%,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规模N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20张、20-30张床位的N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均P〈0.05),〉30张床位的N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干预后低于干预前(P〈0.001)。保洁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由干预前的58.82%提高至干预后的6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卫生指征中除清洁或无菌操作前,其他手卫生指征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我国NICU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处于较高水平,采取强化培训、及时反馈等干预措施对不同规模NICU、不同岗位医务人员、不同手卫生指征的手卫生依从性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手卫生依从性 多中心 干预研究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1
作者 何少茹 孙云霞 +4 位作者 余宇晖 刘玉梅 钟劲 梁穗新 陈满锐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评估纤维支气管镜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的诊断、治疗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08年6月在NICU收住院的82例新生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04例次的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指征:肺不张34例次(32.6... 目的评估纤维支气管镜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的诊断、治疗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08年6月在NICU收住院的82例新生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04例次的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指征:肺不张34例次(32.69%),不明原因呼吸困难31例次(29.81%),喉鸣15例次(14.42%),喘鸣11例次(10.58%),声音嘶哑6例次(5.77%),疑呼吸道畸形7例次(6.73%);镜检病理发现阳性率为89.02%(73/82例),先天性气道畸形或发育异常29.27%(24/82例),其中先天性会厌囊肿7例,先天性喉软化、喉裂、喉蹼各2例,先天性声门发育不良1例,食管气管瘘3例,气管狭窄3例,气管支气管发育不良4例;气管支气管黏膜炎症41例次(39.42%)。不良反应包括一过性经皮血氧饱和度下降(7/104例次,6.73%)、黏膜出血(6/104例次,5.77%)、喉痉挛(2/104例次,1.92%)和支气管肺泡灌洗后发热(6/104例次,5.77%)。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在NICU诊断呼吸系统疾病中非常重要,尤其是对气道异常疾病的诊断,由专科医护人员操作安全、可靠,但应用于治疗则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侵袭性真菌感染易感因素及早期诊断探讨 被引量:24
12
作者 唐仕芳 陈龙 +4 位作者 赵锦宁 汪丽 吴芳 鲁卫平 史源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10-812,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及早期诊断措施。方法对24例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临床资料及治疗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新生儿真菌感染24例,占NICU... 目的探讨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及早期诊断措施。方法对24例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临床资料及治疗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新生儿真菌感染24例,占NICU同期收治新生儿0.66%(24/3 635)。210例同时做血培养和(1,3)-β-D葡聚糖含量检测,送检率5.8%(210/3 635);(1,3)-β-D葡聚糖阳性24例,阳性率11.4%(24/210);血培养阳性8例,阳性率3.8%(8/210),(1,3)-β-D葡聚糖阳性率显著高于血培养阳性率(P<0.05)。病原菌中念珠菌5例(光滑念珠菌3例,热带念珠菌1例,克柔念珠菌1例),白假丝酵母菌2例,毛霉菌1例,对氟康唑等常用抗真菌药均敏感。24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新生儿均联合应用三代头孢菌素7 d以上(100.0%),早产儿20例(83.3%),气管插管机械通气19例(79.2%),留置中心静脉导管17例(70.8%)。早产、低出生体质量、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长期联合使用广谱抗生素为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以早产儿为主,病原菌以念珠菌为主;(1,3)-β-D葡聚糖含量检测在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中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动态观察更容易早期发现异常。临床上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检测(1,3)-β-D葡聚糖含量,有利于NICU中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减少误诊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侵袭性真菌感染 (1 3)-β-D葡聚糖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家属焦虑状况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3
作者 宋婷婷 张秀英 +5 位作者 张岚 戴世英 张丽 李秀梅 芮子荣 顾媛媛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6期81-83,共3页
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患儿家属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通过对患儿家属焦虑状况的描述,分析出在不同家庭成员、不同产妇及不同文化程度、家庭收入、面对危机事件的应对方式等内外因素影响下,家属焦虑状况存在差异。并提出应实施人性化护... 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患儿家属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通过对患儿家属焦虑状况的描述,分析出在不同家庭成员、不同产妇及不同文化程度、家庭收入、面对危机事件的应对方式等内外因素影响下,家属焦虑状况存在差异。并提出应实施人性化护理,提供有针对性的认知行为干预并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以满足患儿家属个性化需求,缓解家属焦虑状况,以良好的身心状态配合患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重症监护 新生儿 焦虑 家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感染菌群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蔡成 吕勤 +1 位作者 戴昆琦 郭红苗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期379-381,共3页
目的探讨近年来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医院内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特征和药敏及耐药情况,分析医院内感染的相关高危因素,为临床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和选择抗菌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病历回顾分析,收集NICU 2006年6月~2009年6月期... 目的探讨近年来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医院内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特征和药敏及耐药情况,分析医院内感染的相关高危因素,为临床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和选择抗菌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病历回顾分析,收集NICU 2006年6月~2009年6月期间发生医院内感染147例,分析痰培养、血培养以及眼分泌物培养等细菌培养结果、药物敏感及耐药情况,并对相关高危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 100份病例中共统计出医院内感染147例,医院内感染率为7.0%,病原菌前5位依次是鲍曼复合醋酸钙不动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嗜麦芽寡养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革兰阴性(G-)杆菌165株,占81.3%,革兰阳性(G+)球菌38株,占18.7%。NICU医院内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侵入性操作(如气管插管、中心静脉导管等),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基础疾病,医源性传播是NICU医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NICU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G-杆菌,其中主要为鲍曼复合醋酸钙不动杆菌及肺炎克雷白杆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等均有较高的敏感性,较常见G+菌如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具有高敏感性,而对苯唑西林及常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等有较高的耐药性。应针对高危因素加强管理和防范,降低NICU医院内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 医院感染 细菌 药敏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培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钟春霞 廖小妹 +4 位作者 刘付良珠 陈玉平 王斌 杨六成 陈君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5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疼痛知识培训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某三级综合性教学医院的临床NICU护理人员42人,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设计,使用护理人员疼痛知识... 目的探讨疼痛知识培训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某三级综合性教学医院的临床NICU护理人员42人,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设计,使用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和态度(2008)中文版问卷(knowledge and attitudes survey regarding pain,KASRP)评价疼痛知识培训对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影响。结果接受疼痛知识培训后,护理人员KASRP的平均得分从培训前的(16.88±3.05)分增加到(34.68±5.74)分,应用疼痛评估工具的频率显著增加,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疼痛知识培训能显著提高NICU护理人员的疼痛知识水平,改善对疼痛管理的认识,促进其对新生儿疼痛的管理,对及时评估、预防和降低新生儿疼痛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人员 疼痛管理 知识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防控现状与对策思考 被引量:28
16
作者 李秋平 马倩倩 封志纯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61-766,共6页
院内感染是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也是全球卫生工作者所面临的共同挑战。文章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内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现状、面临的主要挑战、主要防控措施进行阐述,并结合中国情况提出了防控的要点。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院内感染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实施家庭参与式综合管理对住院早产儿母亲紧张焦虑情绪影响的自身前后对照研究 被引量:59
17
作者 何利 谭彦娟 黑明燕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09-413,共5页
目的了解实施家庭参与式综合管理(FICare)对住院早产儿母亲紧张焦虑情绪的影响,进一步证实在中国NICU中实施FICare的必要性。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设计。应用标准化"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父母紧张焦虑评分量表"(PSS:NICU),... 目的了解实施家庭参与式综合管理(FICare)对住院早产儿母亲紧张焦虑情绪的影响,进一步证实在中国NICU中实施FICare的必要性。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设计。应用标准化"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父母紧张焦虑评分量表"(PSS:NICU),采用"入组时初次评分-FICare-出院前再次评分"的策略,由专职护士在早产儿母亲参与FICare之前和完成FICare出院当天进行PSS:NICU评分。结果 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NICU符合本文纳入标准的早产儿560例,符合排除标准464例,符合剔除标准32例,64例参与FICare的早产儿母亲进入本文分析,男婴40例,胎龄(32.8±2.6)周,出生体重(1 795±439)g,出生5 min Apgar评分<7分3例。早产儿母亲的平均年龄(27.4±5.6)岁,大学文化程度及以上者占51.5%,初中文化程度以下者占3.1%,城市户口者占73.4%,家庭人均月收入>5 000元人民币占57.8%。参与FICare前早产儿母亲在PSS:NICU的2/4部分内容评分>3.5分,完成FICare出院当天早产儿母亲PSS:NICU 4个部分的评分均接近2分。参与FICare之前和完成FICare出院当天PSS:NICU 4个部分:在孩子需要入住NICU是否使您焦虑紧张[(4.0±1.08)vs(2.02±0.93)]、NICU声光环境[(3.38±0.53)vs(2.18±0.25)]、患儿的病情和治疗状况[(3.76±0.45)vs(2.42±0.20)]、母子亲情父母责任感[(3.44±0.36)vs(2.20±0.18)]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2.124、12.637、11.471和10.879,P均<0.001)。结论 NICU早产儿的母亲存在较高的紧张焦虑情绪,允许早产儿母亲进入NICU参与FICare对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家庭参与式管理 家长焦虑评分 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诊断、治疗价值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玉 王亚亭 +2 位作者 梁泽玉 梁磊 周登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5-308,共4页
回顾性分析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的92例患儿的临床特点、镜下诊断结果及疗效。92例患儿中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气促、青紫)和一般呼吸道表现(喘鸣、呛咳、鼻塞)最多见,共67例(72.82%),其次是撤机困难的患儿17... 回顾性分析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的92例患儿的临床特点、镜下诊断结果及疗效。92例患儿中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气促、青紫)和一般呼吸道表现(喘鸣、呛咳、鼻塞)最多见,共67例(72.82%),其次是撤机困难的患儿17例(18.48%),其余8例(8.7%)为非典型呼吸道症状(呕吐、声嘶)。镜下诊断主要为呼吸系统解剖学异常,共72例(78.26%),其中最常见的为气管支气管软化、狭窄等,共36例(50%);其次为咽喉部先天性异常32例(44.44%),鼻腔发育异常仅4例。1例气道异物,呼吸道外因素4例均系先天性心脏病致气道受压。76例可见单纯或合并炎症改变(82.61%)。有21例患儿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给予灌洗、异物钳夹等治疗,炎症吸收快,撤机时间缩短,撤机成功率提高。所有患儿检查过程中及检查后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困难 撤机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治疗性体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夏幸阁 王一飞 +5 位作者 赵丽洁 张碧瑜 黄文辉 刘燕辉 邓秋香 杨凤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21,共4页
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治疗性体位进行综述,包括治疗性体位管理实践标准,体位对神经、骨骼肌发育、生理功能稳定、胃食管反流、颅内出血等的影响,早产儿的理想体位,体位辅助工具以及体位的临床实践现状。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早产儿治疗性... 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治疗性体位进行综述,包括治疗性体位管理实践标准,体位对神经、骨骼肌发育、生理功能稳定、胃食管反流、颅内出血等的影响,早产儿的理想体位,体位辅助工具以及体位的临床实践现状。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早产儿治疗性体位的认知,通过正确的体位管理,改善患儿结局,促进患儿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早产儿 治疗性体位 体位管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被引量:30
20
作者 余红 刘银梅 杨惠英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年1月—2014年12月某院NICU收治的新生儿,并对其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760例新生儿病例,发生医院感染198例,259例次,医院感染发病...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年1月—2014年12月某院NICU收治的新生儿,并对其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760例新生儿病例,发生医院感染198例,259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26.05%,例次发病率34.08%,日感染率为9.50‰;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92例次,占35.52%);259例次医院感染病例共检出病原菌172株,以不动杆菌属(40株,占23.26%)为主;胎龄≤32 W、出生体重≤1 500 g、住院时间≥10 d、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0 d、进行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及喂养不耐受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NICU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应针对其危险因素制定有效预防与控制措施,减少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