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EEG及rSO_(2)联合NBNA在先天性膈疝新生儿脑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1
作者 马颖君 王惠萍 +2 位作者 席朝霞 苟维娜 王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1-496,共6页
目的通过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脑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O_(2))、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法(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等检查方... 目的通过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脑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O_(2))、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法(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等检查方法评估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患儿脑损伤情况,以明确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的足月CDH住院患儿8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脑损伤综合征诊断标准分为脑损伤组(n=36)和对照组(n=47)。比较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及入院、生后14 d、生后28 d的改良aEEG评分、rSO_(2);比较生后28 d时NBNA评分;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3种工具对脑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脑损伤组患儿各时间节点改良aEEG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脑损伤组患儿rSO_(2)在生后14 d、生后28 d低于对照组并恢复缓慢,NBNA评分也提示脑损伤组患儿神经发育明显低于对照组;ROC曲线显示生后28 d rSO_(2)、生后28 d aEEG、NBNA评分联合诊断脑损伤的效能优于单用(曲线下面积:0.968 vs.0.701 vs.0.685 vs.0.870;敏感度:92.0%vs.53.7%vs.87.8%vs.95.1%;特异度:97.0%vs.86.1%vs.50.0%vs.72.2%)。结论联合应用改良aEEG评分、rSO_(2)、NBNA在CDH患儿脑损伤诊断时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膈疝 脑组织氧饱和度(rSO_(2)) 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法(NBNA)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版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新生儿科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张丽平 朱国强 苏丹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4263-426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NEWS)构建的改良版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新生儿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0月我科收治的172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所采用的预警评分系统不同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基于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NEWS)构建的改良版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新生儿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0月我科收治的172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所采用的预警评分系统不同分为对照组90例和研究组82例。对照组患儿入新生儿科后采用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研究组采用基于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构建的改良版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比较两组患儿疾病相关指标、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该系统应用前后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有创机械通气比例及转入NICU比例明显下降,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护士预警评分准确率明显提高(P<0.05)。应用改良版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后,护理人员对预警评分系统的掌握熟练度、护理相关技术操作、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及服务态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应用前(P<0.05)。住院期间研究组患儿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版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可实现对新生儿预警评分的动态检测,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疾病的预警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改良版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效果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对新生儿脓毒血症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0
3
作者 葛小丽 孙海斌 陈洪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53-956,共4页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新生儿脓毒血症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脓毒血症新生儿就诊时血清PCT水平与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分级、住院期间死亡事件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法分析脓毒血症新生儿就诊...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新生儿脓毒血症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脓毒血症新生儿就诊时血清PCT水平与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分级、住院期间死亡事件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法分析脓毒血症新生儿就诊时血清PCT水平对于发生住院期间死亡事件的预测价值。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血清PCT水平的脓毒血症新生儿住院期间的生存状况。结果住院期间死亡新生儿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新生儿,且与NCIS分级有关。血清PCT水平对于预测新生儿发生住院期间死亡事件具有一定的价值(AUC=0.82,P<0.01)。血清PCT水平与新生儿住院期间的生存状况有关,在预测新生儿是否发生死亡事件方面,可以弥补NCIS的不足。结论血清PCT对于判断新生儿脓毒血症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降钙素原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富环境康复训练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体格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徐欢岚 梁冠军 +3 位作者 张何威 胡佳 张爱霞 顾琴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01-1706,共6页
目的:观察丰富环境康复训练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体格及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1例HIE新生儿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丰富环境康复训练,共3... 目的:观察丰富环境康复训练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体格及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1例HIE新生儿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丰富环境康复训练,共3周。于入院时、干预3周后分别测量两组的身长、体重、头围评估患儿的体格发育情况,并采用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和婴儿运动表现测试(TIMP)评估患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及运动功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身长和体重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头围变化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NBNA评分及TIMP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丰富环境康复训练可促进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体格和神经系统的快速发育,提高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富环境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 婴儿运动表现测试 神经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和脑干诱发电位测定意义及与胆红素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2
5
作者 谢志虹 潘俊峰 +2 位作者 梁雯 崔伟伦 梁少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216-2218,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神经听路损害的情况和对神经系统发育完整性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出生于我院的200例新生儿以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按<222,222~342,>342μmol/L分为A组(50例)、B组(100例)、C组(5...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神经听路损害的情况和对神经系统发育完整性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出生于我院的200例新生儿以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按<222,222~342,>342μmol/L分为A组(50例)、B组(100例)、C组(50例)。A组不接受蓝光治疗,在入院时和出院后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和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uto-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测定,B、C组则分别于蓝光治疗前后行上述检查。结果:第1次NBNA评分A、B、C3组分别为38.72±1.36、37.92±2.28、37.60±1.47,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13,P=0.000),两两比较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A、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第2次NBNA评分A、B、C3组分别为:39.05±1.15、38.56±1.18、38.10±1.1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5,P=0.000),A、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各组间治疗前后的NBNA评分比较A组(P=0.035),B组(P=0.000),C组(P=0.001)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ABR检测3组患儿都全部通过,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NBNA评分有影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神经损害可通过NBNA早期检测进行干预治疗。而AABR对高胆红素血症对神经听路损害的情况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 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机转运危重新生儿120例
6
作者 徐琼莲 周燕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980-981,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在呼吸机转运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及不同病种在转运前后评分比较.方法:所有病例在到达时、预处理后、转运后作评分,统计3个评分组(~80分,~70分,〈60分)例数和最终转运率.统计在途中作气道护理和出现血... 目的探讨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在呼吸机转运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及不同病种在转运前后评分比较.方法:所有病例在到达时、预处理后、转运后作评分,统计3个评分组(~80分,~70分,〈60分)例数和最终转运率.统计在途中作气道护理和出现血氧下降的例数.结果:到达时3个评分组分别是61例、28例、31例,预处理后是99例、10例、11例,~80分组和〈60分组例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转运后3个评分组分别是106例、4例、0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个评分组患儿最终转运率是99%,70%,45.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3.85,P〈0.05.结论:在呼吸机转运危重新生儿中,评分越低,转运率越低.有效的预处理能提高危重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新生儿 呼吸机转运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pCASL在评估妊娠期高血压对早产儿脑发育影响中的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思柯 程美英 +6 位作者 张灵洁 鲁钰 冯占起 刘世鹏 冯刘娟 周梁 赵鑫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3,共7页
目的应用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three-dimensional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pCASL)成像技术定量评估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分娩的早产儿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值,并深入探讨CBF值与早产儿炎症因子水平及... 目的应用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three-dimensional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pCASL)成像技术定量评估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分娩的早产儿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值,并深入探讨CBF值与早产儿炎症因子水平及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评分之间的潜在关联。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前瞻性分析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早产儿,依据其母亲是否患有妊娠期高血压分为病例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早产儿均行常规MRI及3D-pCASL序列扫描,组间比较两组早产儿各脑区CBF值,并分析CBF值与炎症因子和NBN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母亲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的早产儿多个脑区CBF值和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NBNA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左侧额叶、右侧颞叶、左侧顶叶、双侧基底节区及丘脑的CBF值与降钙素原呈现一定的正相关(r=0.399、0.469、0.482、0.535、0.606、0.692、0.689,P<0.05),双侧基底节区与丘脑的CBF值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r=−0.395、−0.429、−0.414、−0.438,P<0.05)。结论3D-pCASL技术可无创评估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分娩的早产儿脑CBF值,CBF值升高可能与其预后不良有关,这将有助于早产儿脑发育不良的早期诊断及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发育 妊娠期高血压 动脉自旋标记成像 磁共振成像 炎症因子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娩镇痛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韩懿 谭彩零 劳美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633-634,共2页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570例足月初产妇,单胎头位,随机分为分娩镇痛观察组,自然分娩对照组各285例,对两组产妇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催产素应用、产后出血、新生儿评分、会阴缝合时间等进行对比。结果:镇痛...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570例足月初产妇,单胎头位,随机分为分娩镇痛观察组,自然分娩对照组各285例,对两组产妇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催产素应用、产后出血、新生儿评分、会阴缝合时间等进行对比。结果:镇痛分娩对产妇的生命体征无明显影响,两组产程、新生儿评分、产后出血无明显差异,观察组的催产素应用增加。而会阴缝合时间缩短。结论:分娩镇痛使产妇在产程中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对母婴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产妇 临床效果观察 新生儿评分 会阴缝合 催产素 产后出血 结论 推广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4例全麻剖宫产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刘新伟 Megea Pole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612-614,共3页
目的:分析全麻下剖宫产不同分娩时间,急诊/择期和正常体重/低体重新生儿与Apgar评分的关系以及产妇术中知晓的发生率。方法:84例妊娠36周以上临产妇。根据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10min或≥10min;切开子宫至胎儿娩出<3min或≥3min;急... 目的:分析全麻下剖宫产不同分娩时间,急诊/择期和正常体重/低体重新生儿与Apgar评分的关系以及产妇术中知晓的发生率。方法:84例妊娠36周以上临产妇。根据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10min或≥10min;切开子宫至胎儿娩出<3min或≥3min;急诊或择期;低体重或正常体重(<2.5kg或≥2.5kg)分别分组,比较各对应组新生儿Apgar1,5min评分。麻醉诱导用硫喷妥钠与司可林;麻醉维持用N2O,氟烷,潘库溴铵或阿屈库铵。胎儿娩出后静注吗啡或芬太尼。结果:Apgar 1min与5min评分在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小于10min组,切开子宫至胎儿娩出小于3min组,择期组均较其对应组高,(P>0.05);低体重新生儿组Apgar 1min与5min评分较正常体重组明显低(P<0.05)。术中知晓的发生率为10.71%。结论:全麻下胎儿分娩时间越短越好。术前母婴状态将直接影响其新生儿Apgar评分。全麻下剖宫产低体重新生儿易于出现Apgar评分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全身麻醉 新生儿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帕丰用于第一产程活跃期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蕴慧 张建平 +1 位作者 谭剑平 王振花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6期135-136,共2页
[目的]了解斯帕丰对产程及胎心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40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 例。观察组于宫颈扩张3 cm时给予斯帕丰80 mg静脉注射,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观察两组官颈扩张速度、宫缩强弱、胎心变 化、新生儿Ap... [目的]了解斯帕丰对产程及胎心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40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 例。观察组于宫颈扩张3 cm时给予斯帕丰80 mg静脉注射,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观察两组官颈扩张速度、宫缩强弱、胎心变 化、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24 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活跃期平均为(150±71)min,明显短于对照组(222±83)min,有显著 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胎心变化、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斯帕丰对活跃期宫颈扩张有 促进作用,未见到其对母儿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察 对照组 胎心 活跃期 新生儿Apgar评分 第一产程 单胎 扩张 目的 不良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微量泵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经硬膜外用于分娩镇痛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占元 刘丽君 +3 位作者 张哲 孔春红 刘伟 李立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631-632,共2页
本研究观察以2 ml/h的速度持续硬膜外腔输注含芬太尼2.5μg/ml的0.15%布比卡因,在分娩过程中的镇痛效果,以及对产程、宫缩强度、宫缩频率、胎儿心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等因素的影响,综合评定该方法在临床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布比卡因 复合芬太尼 宫缩 微量泵 硬膜外腔 分娩镇痛 外用 临床的应用 新生儿Apgar评分 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控镇痛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宁贤友 谢卫农 +2 位作者 尹学军 戴安萍 蒋道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1期2440-2441,共2页
目的:观察自控镇痛在无痛分娩中用药时机。方法:2002年9月至2005年3月我院120例产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实施自控镇痛(PCA)无痛分娩时,采用不同用药时机(实验组在宫缩一开始就实验镇痛,对照组在宫口开至5~6cm时才实施),比较两种方法在... 目的:观察自控镇痛在无痛分娩中用药时机。方法:2002年9月至2005年3月我院120例产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实施自控镇痛(PCA)无痛分娩时,采用不同用药时机(实验组在宫缩一开始就实验镇痛,对照组在宫口开至5~6cm时才实施),比较两种方法在产程、产钳使用率、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上的差异。结果:两组在产程、产钳使用率、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产程初期开始实施的孕妇自控镇痛,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镇痛病人控制 APGAR评分 自控镇痛 无痛分娩 新生儿Apgar评分 连续硬膜外麻醉 产程初期 用药时机 实验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接产方法预防肩难产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林勤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8-470,共3页
[目的]探究改良式接产方法预防肩难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4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接产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式接产方法。比较两组产妇的肩难产情况及母婴情况。[结果]观察组肩难产率为1.5%... [目的]探究改良式接产方法预防肩难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4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接产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式接产方法。比较两组产妇的肩难产情况及母婴情况。[结果]观察组肩难产率为1.5%,对照组肩难产率为8.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91±0.7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23分±0.27分);观察组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2例,对照组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9例;观察组新生儿骨折发生率为2.5%,对照组新生儿骨折发生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接产方法能有效降低肩难产发生率,提升新生儿Apgar评分,降低臂丛神经损伤率和骨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难产 改良式接产法 传统接产法 新生儿Apgar评分 臂丛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帕丰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谢美珍 张映辉 吴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577-578,共2页
目的:观察斯帕丰促进和加速产程的疗效以及对母婴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经阴道分娩的宫口开大2~3cm的初产妇,随机分为斯帕丰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其中斯帕丰组予以斯帕丰40mg静脉推注,观察各组的产程进展情况、宫颈的扩张速... 目的:观察斯帕丰促进和加速产程的疗效以及对母婴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经阴道分娩的宫口开大2~3cm的初产妇,随机分为斯帕丰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其中斯帕丰组予以斯帕丰40mg静脉推注,观察各组的产程进展情况、宫颈的扩张速度及其对母婴安全的影响。结果:斯帕丰组用药后宫颈扩张速度平均为3.55cm/h,对照组为2.61cm/h,差异有显著性(P<0.05);斯帕丰无明显的母婴副作用,活跃期静脉注射间苯三酚可加速产程,且对产妇及新生儿无不良作用。结论:斯帕丰的应用,能有效地促进产程,减轻产妇痛苦的同时对母儿无不良影响,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过程 新生儿阿氏评分 间苯三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顾立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4期1577-1578,共2页
目的:观察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的疗效和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将24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除不给笑气外,其它产科处理措施与观察组相同。观察比较两组的产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时出血量等。结果... 目的:观察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的疗效和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将24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除不给笑气外,其它产科处理措施与观察组相同。观察比较两组的产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时出血量等。结果:观察组的镇痛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效果好,对母儿均无不良影响,是一种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值得产科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 新生儿Apgar评分 临床观察 产时出血量 产后出血量 对照组 观察组 处理措施 产痛程度 观察比较 产程时间 分娩方式 镇痛强度 镇痛效果 不良影响 镇痛方法 推广使用 显著性 母儿 产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