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生成素与新生儿血小板减少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欲琦 刘翠青 《中国小儿血液》 2003年第2期93-95,92,共4页
关键词 血小板生成素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 调控机制 分子生物学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血清HPA-1a抗体水平对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热娜古丽·吾买尔 李玉娇 +1 位作者 居敏 宋小川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6期61-63,共3页
目的分析孕妇血清人类血小板抗原-1a(HPA-1a)抗体水平对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NT)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规律产检并最终分娩的314例孕妇,于孕20周检测血清HPA-1a抗体、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M)水平。根据新生儿是否发生NT,将孕妇分为NT... 目的分析孕妇血清人类血小板抗原-1a(HPA-1a)抗体水平对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NT)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规律产检并最终分娩的314例孕妇,于孕20周检测血清HPA-1a抗体、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M)水平。根据新生儿是否发生NT,将孕妇分为NT组和非NT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及血清HPA-1a抗体、PA-IgM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NT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孕妇HPA-1a抗体、PA-IgM预测NT的诊断效能。结果314例新生儿共发生60例NT,发生率为19.11%,其中轻度42例、重度18例。NT组母体免疫性疾病和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比例、剖宫产及早产率均高于非NT组(P均<0.05)。NT组孕妇血清HPA-1a抗体、PA-IgM水平高于非NT组,PLT水平低于非NT组(P均<0.05);重度NT孕妇HPA-1a抗体、PA-IgM水平高于轻度NT孕妇(P均<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母体患有免疫系统疾病(OR=4.323)、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OR=7.419)、HPA-1a抗体高表达(OR=1.150)是发生NT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HPA-1a抗体预测NT的AUC(AUC=0.993,95%为CI 0.978~1.000)高于PA-IgM(AUC=0.701,95%为CI 0.522~0.879),HPA-1a抗体最佳截点值为211 AU/L,此时其预测NT的敏感度为91.67%、特异度为98.61%,高于PA-IgM的79.17%和74.44%。结论孕妇血清HPA-1a抗体水平升高是发生NT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早期预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发病风险具有较高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血小板抗原-1a抗体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 孕期 预测价值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余林 苏庸春 管贤敏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62-64,I0001,共4页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neonatal thrombocytopenia,NTP)是一种新生儿期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可导致新生儿出血等一系列症状,临床总发病率3.0%~7.5%,在入住NICU的新生儿中可达到8%~22%,在早产儿中更高[1-3]。严重的血小板减少会导致重要脏...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neonatal thrombocytopenia,NTP)是一种新生儿期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可导致新生儿出血等一系列症状,临床总发病率3.0%~7.5%,在入住NICU的新生儿中可达到8%~22%,在早产儿中更高[1-3]。严重的血小板减少会导致重要脏器出血危及生命,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关键在于早期正确判断血小板减少原因、及时进行病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 新生儿 病因治疗 血液系统疾病 血小板减少 NICU 新生儿出血 总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对新生儿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及其护理 被引量:2
4
作者 何小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4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与新生儿发生血小板减少是否存在相关性,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产科收治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55例孕妇及卢湾区产院55例血小板正常的孕妇,比较出生的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检测...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与新生儿发生血小板减少是否存在相关性,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产科收治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55例孕妇及卢湾区产院55例血小板正常的孕妇,比较出生的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检测血小板减少孕妇的抗血小板抗体,再比较抗体阳性者和抗体阴性者分娩的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发生率。结果血小板减少孕妇组分娩的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明显高于血小板正常孕妇组分娩的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血小板抗体阳性孕妇组与抗血小板抗体阴性孕妇组相比,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常导致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护理人员需在妊娠分娩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加强治疗与护理,以减少胎儿和新生儿发生血小板减少及其他各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抗体检测在复发性流产及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苏金花 陈宇锋 刘飒爽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0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检测在复发性流产及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280例正常孕妇、3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另选择80例复发性流产(RSA)孕妇(连续自然流产≥2次者)、30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PLT)≤100...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检测在复发性流产及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280例正常孕妇、3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另选择80例复发性流产(RSA)孕妇(连续自然流产≥2次者)、30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PLT)≤100×10^(9)个/L]新生儿作为观察组。两组孕妇及新生儿均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比较两组孕妇及新生儿血小板抗体阳性率,血小板抗体阳性与血小板抗体阴性孕妇复发性流产率。结果观察组孕妇血小板抗体阳性率1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2例血小板抗体阳性孕妇中复发性流产15例,复发性流产率为24.19%;1298例血小板抗体阴性孕妇中复发性流产65例,复发性流产率为5.01%;血小板抗体阳性孕妇复发性流产率明显高于血小板抗体阴性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抗体检测为复发性流产孕妇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新生儿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室指标,同时可有效减少不良出生史和新生儿发病率,从而提高优生和优育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抗体检测 复发性流产 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2胎抗HPA-3a抗体可使新生儿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症患儿病情加重 被引量:7
6
作者 周燕 申卫东 +3 位作者 刘金莲 钟周琳 李丽兰 吴国光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53-755,共3页
目的 观察1例第2胎抗HPA-3a抗体致新生儿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症(NAIT)患儿的病情与治疗情况。方法 观察患儿症状和体征,并记录血小板(PLT);筛查并鉴定患儿及其母亲血清中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检测患儿及其父母HPA-1~21bw系统基因分型;... 目的 观察1例第2胎抗HPA-3a抗体致新生儿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症(NAIT)患儿的病情与治疗情况。方法 观察患儿症状和体征,并记录血小板(PLT);筛查并鉴定患儿及其母亲血清中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检测患儿及其父母HPA-1~21bw系统基因分型;监测患儿体内抗体效价波动情况并筛选配合性血小板给予输注治疗。结果 患儿出生后15 min内出现瘀斑、皮下出血点,脑部B超提示左侧室管膜下出血。患儿及母亲血清中均含与患儿父亲血小板反应的特异性抗体,经鉴定为抗HPA-3a抗体。HPA-1~21bw系统基因分析显示患儿与其父母HPA-3不相容:母亲为HPA-3bb、父亲为HPA-3aa、患儿为HPA-3ab。患儿共输注了4次相容血小板(HPA-3bb),并给予静脉输注γ球蛋白及类固醇激素治疗,于出生后第29天PLT恢复正常后出院。结论 第2胎抗HPA-3a抗体致NAIT患儿经对症治疗及输血治疗PLT恢复正常后出院,但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较该产妇上一个患儿严重及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血小板减少 新生儿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 人类血小板抗原 HPA-3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