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pk1基因缺失对脑膜炎大肠杆菌K1株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彭亮 潘嘉韵 +3 位作者 罗苏 杨正慧 黄慕芳 曹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65-968,共4页
目的比较大肠杆菌K1株E44敲除ppk1基因后与野生株之间差异并探讨ppk1基因在E.coli K1株致脑膜炎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将野生株与敲除株置于56℃2、4、6 min,以比较二者对热刺激的抵抗力差异;(2)利用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以及采用经典的... 目的比较大肠杆菌K1株E44敲除ppk1基因后与野生株之间差异并探讨ppk1基因在E.coli K1株致脑膜炎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将野生株与敲除株置于56℃2、4、6 min,以比较二者对热刺激的抵抗力差异;(2)利用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以及采用经典的粘附、侵袭率定量实验比较二者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的粘附和侵袭能力;(3)将细菌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共同孵育后,利用激光共聚焦观察二者诱导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骨架重排现象。结果与野生株E44相比,ppk1敲除株对于56℃热刺激的抵抗力明显下降;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敲除株粘附和侵袭入HBMEC的数量均少于野生株,定量粘附、侵袭实验也进一步证实;借助激光共聚焦发现敲除株诱导HBMEC细胞骨架重排的能力要弱于野生株。结论 ppk1对于脑膜炎大肠杆菌K1株抵抗热刺激、粘附和侵袭HBMEC以及诱导HBMEC的细胞骨架重排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聚磷酸盐激酶1 大肠杆菌k1株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转录物组数据挖掘致脑膜炎大肠杆菌候选非编码RNA
2
作者 孙昊 宋雅君 +3 位作者 郑杨洋 刘郁涛 任薇 万雪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8-126,共9页
细菌非编码RNA(ncRNAs)是细菌生长和感染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对致病菌快速响应环境变化,调整自身基因表达抵御环境胁迫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K1 RS218的高通量转录物组测序,发现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K1 ... 细菌非编码RNA(ncRNAs)是细菌生长和感染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对致病菌快速响应环境变化,调整自身基因表达抵御环境胁迫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K1 RS218的高通量转录物组测序,发现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K1 RS218(NMEC)表达丰富的ncRNAs。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在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K1 RS218中,共发现45个潜在的ncRNAs。通过与非致病性大肠杆菌K-12基因组比对,发现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K1 RS218基因组有300个大于100 bp的特异性序列。结合分析获得的非编码RNA,发现共有9个ncRNAs是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K1 RS218特异的。随机选择Nsr21,用小鼠尾静脉注射模型验证其作用,发现与野生型RS218对照组相比,注射Δnsr21的小鼠血液中的含菌量显著增加(P<0.01)。说明缺失Nsr21后,更有利于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K1 RS218在小鼠血液内生存和繁殖。通过qRT-PCR检测Nsr21表达发现,与体外培养环境相比,小鼠血液环境中Nsr21的表达显著下调(P<0.001)。说明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K1 RS218,是通过下调Nsr21的表达使其更有利于在血液中生存和繁殖。本研究提示,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K1 RS218基因组中包含大量的ncRNA,这些ncRNA可能与调控NMEC致病性相关。NMEC在感染血液过程中,通过下调Nsr21的表达使NMEC在血液中的繁殖能力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RNA 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k1 RS218(NMEC) 转录物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