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3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非编码RNA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党银霞 周岳 +2 位作者 鲁霞 王生霞 王凡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5,共7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的新生儿脑损伤,是新生儿期死亡及儿童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HIE常导致永久性脑瘫、神经感觉障碍和认知缺陷...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的新生儿脑损伤,是新生儿期死亡及儿童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HIE常导致永久性脑瘫、神经感觉障碍和认知缺陷,并且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因此,探索HIE新的治疗策略成为新生儿领域研究的焦点。随着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基因调控功能被逐渐认识,研究表明lncRNA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高度表达,并可能通过与微小RNA相互作用、干预基因转录、参与表观遗传调控等多种机制参与HIE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综述了lncRNA在新生儿HIE中的表达特征、潜在功能以及作为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前景,并讨论了它们对不同神经细胞的特定调控效应,以深入了解其治疗潜力,旨在为HIE的治疗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长非编码RNA 神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党银霞 沈富辉 +2 位作者 王生霞 鲁霞 王凡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6-474,共9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死亡及儿童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亚低温治疗已成为常规手段,但目前治疗HIE的方法有限且效果不理想。此外,由于时间和设备的限制,亚低温治疗无法及时应用,治疗后...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死亡及儿童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亚低温治疗已成为常规手段,但目前治疗HIE的方法有限且效果不理想。此外,由于时间和设备的限制,亚低温治疗无法及时应用,治疗后仍存在较高的死亡率或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因此,探索HIE的其他有效治疗方法成为新生儿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研究证明HIE可引起神经系统在生理、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复杂变化,环状RNA(circRNA)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高度表达,并参与调节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因此有望成为HIE的潜在治疗靶点。本文综述HIE中circRNA对不同神经细胞的调控作用,旨在为治疗HIE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环状RNA 神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亚低温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及治疗期间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2
3
作者 李修晶 赵芳萍 +3 位作者 刘东海 石静云 谈笑 王陆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7-62,共6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联合亚低温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满足亚低温标准的中重度HIE患儿92例进行随机对...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联合亚低温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满足亚低温标准的中重度HIE患儿92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6例,实验组采用亚低温治疗72 h联合EPO静滴(隔天1次,治疗14 d),对照组给予亚低温治疗72 h及与EPO同等剂量、同样给药方法的生理盐水。统计对比两组治疗期间安全性、常规生化指标,并对比两组疗效、新生儿行为量表(NBNA)、智能发育(CDCC)评分、后遗症发生率等预后情况。结果(1)疗效及预后:实验组出生后7、14、28 d NBNA评分呈升高趋势,且均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3月龄、6月龄、12月龄的MDI、PDI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后遗症发生率(8.70%)与对照组(13.0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常规生化指标:EPO治疗结束后观察组Hb、RBC、HcT高于对照组,PL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期间安全性: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事件、放弃治疗事件、死亡事件发生,两组一般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O联合亚低温治疗HIE能进一步减轻患儿智力、神经损伤,提高预后,且不增加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亚低温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不良事件 智能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家庭干预促进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智力发育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4
作者 赵萍 周春梅 +3 位作者 张伟忠 张坤尧 郭秀东 严文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智力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2例HIE患儿分为干预组40例,对照组42例;仅干预组接受早期干预,两组患儿接受相同的育儿知识,由专人定期进行体格发育与神经系统检查及智力测定。结果:...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智力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2例HIE患儿分为干预组40例,对照组42例;仅干预组接受早期干预,两组患儿接受相同的育儿知识,由专人定期进行体格发育与神经系统检查及智力测定。结果:干预组在1岁和2岁时智力发育指数(MDI)为98.6±17.2、104.1±13.7,运动发育指数(PDI)为89.3±12.8、95.4±12.1,明显高于对照组MDI:88.9±10.5、93.4±14.4和PDI:80.8±9.4、86.3±15.2),差异有显著性(P<0.01);干预组中脑瘫、智力低下、癫痫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但两组在体格发育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HIE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可改善其智力及运动发育,减少伤残,降低脑瘫、癫痫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干预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智力发育 运动发育 HIE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络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亚京 张爱平 +2 位作者 王鑫 刘志晶 马春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纳络酮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 治疗方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0
6
作者 刘登礼 汪吉梅 +1 位作者 邵肖梅 关玉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4-325,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应用价值 电图 振幅 新生儿HIE HIE患儿 监测技术 连续监测 预后判断 早期诊断 AEEG 并发症 窒息后 围产期 功能 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系统干预训练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红英 刘丽春 +1 位作者 周君 陈亚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37-738,共2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序贯治疗并配合系统干预训练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治疗组56例采用高压氧联合系统干预训练。将家长不同意高压氧治疗,不接受系统干预训练的患儿共24例列为对照组。所有病例随访至生后18个月,... 目的:探讨高压氧序贯治疗并配合系统干预训练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治疗组56例采用高压氧联合系统干预训练。将家长不同意高压氧治疗,不接受系统干预训练的患儿共24例列为对照组。所有病例随访至生后18个月,于生后12—18个月复查头颅CT,采用DDST,Gesell量表进行智能发育随访,并观察后遗症。结果:治疗组头颅CT恢复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发育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康复比例高,预后不良发生比例低(P<0.01)。结论:对HIE患儿早期给予高压氧序贯治疗并配合系统干预训练,能有效地促进运动、智力发育,是改善预后、减少后遗症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系统干预训练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振幅整合脑电图背景活动的特点及意义 被引量:43
8
作者 陆镇奇 何力 高平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9-281,共3页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在新生儿HIE早期的图像特点及意义。方法:选择足月HIE患儿39例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健康足月儿3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对象进行aEEG描记,按背景活动连续性、睡眠-觉醒周期(SWC)、最高上边界、最低下边界及带宽...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在新生儿HIE早期的图像特点及意义。方法:选择足月HIE患儿39例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健康足月儿3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对象进行aEEG描记,按背景活动连续性、睡眠-觉醒周期(SWC)、最高上边界、最低下边界及带宽结合下边界等作比较。结果:早期HIE患儿脑电活动中,35例为不连续性脑电图,而对照组均为连续性脑电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4,P<0.05);HIE患儿中仅4例具备成熟SWC,而对照组均具备成熟SWC,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4,P<0.01);HIE组最高上边界为(47.34±13.62)μV,对照组为(29.58±7.11)μV,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7,P<0.01),HIE组最低下边界为(1.94±0.74)μV,对照组为(8.14±0.87)μV,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0,P<0.01),带宽结合下边界比较,HIE组表现为抑制或未成熟,而对照组均为成熟。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00,P<0.05)。结论:新生儿H IE早期脑电活动表现为不连续,无成熟SWC,最高上边界升高,最低下边界低下,带宽结合下边界常表现为抑制或未成熟。通过对HIE患儿作早期aEEG检查,分析以上五项指标可作为一种简化评价方法,用于HIE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幅整合电图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睡眠-觉醒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血清IL-6、IL-8与TNF-α变化及其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敬 邸英芬 +2 位作者 曹海英 郭秀霞 张霞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1-23,共3页
为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时外周血IL_6、IL_8与TNF_α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其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用放射免疫法于生后24小时内、3天及7天检测了40例HIE患儿及40例正常新生儿外周血IL_6、IL_8与TNF_α水平 ,并于生后第1天取血后... 为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时外周血IL_6、IL_8与TNF_α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其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用放射免疫法于生后24小时内、3天及7天检测了40例HIE患儿及40例正常新生儿外周血IL_6、IL_8与TNF_α水平 ,并于生后第1天取血后即刻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HIE患儿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表明 ,与正常新生儿比较 :①HIE患儿生后1天血清IL_6水平分别为 (52.6±24.5)ng/L对 (80.2±29.4)ng/L(P<0.01) ,IL_8分别为 (0.47±0.13) μg/L对 (0.68±0.16) μg/L(P<0.01) ,TNF_α分别为 (1.18±0.31) μg/L对 (0.91±0.30) μg/L(P<0.01) ,且病情越重改变越明显 ;至生后1周IL_6、TNF_α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 (P>0.05) ,而IL_8则仍显著低于正常新生儿 (P<0.01) ;②IL_6、IL_8与TNF_α对脑血流动力学有一定影响 ,阻力指数 (RI)与IL_6呈负相关 (r= -0.61,P<0.01) ,与IL_8、TNF_α呈正相关 (r=0.80、0.72 ,P<0.01)。提示HIE患儿外周血IL_6与IL_8水平减低 ,TNF_α水平升高,它们可能参与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某些发病过程 ;其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可能是免疫学异常参与HIE发病过程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流动力学 HI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血钙、血小板及血小板活化因子关系探讨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国华 杨莉莉 +1 位作者 谢晓恬 王红兵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1-383,共3页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血小板活化因子 关系探讨 新生儿HIE 分子生物学研究 血钙 新生儿损伤 凝血机制异常 factor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咯地尔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9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邓向红 刘迪辉 +3 位作者 夏荣华 郑铠军 赖文英 林茹珠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8期542-543,共2页
目的 :观察丁咯地尔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中度HIE患儿 81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3 9例 ,对照组 42例。治疗组给予丁咯地尔 10mg·kg 1 ·d 1 ,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2 0~ 3 0mL静脉滴注 ,qd ;对照组... 目的 :观察丁咯地尔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中度HIE患儿 81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3 9例 ,对照组 42例。治疗组给予丁咯地尔 10mg·kg 1 ·d 1 ,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2 0~ 3 0mL静脉滴注 ,qd ;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 0 .12 5g·d 1 ,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2 0~ 3 0mL静脉滴注 ,qd ,均 10d为 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 94.9% ,80 .5 % (P <0 .0 5 ) ;治疗组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的恢复、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和临床症状的恢复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1或 0 .0 5 ) ,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丁咯地尔对中度HIE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咯地尔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药物治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以及血清Tau蛋白对其评价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耿淑霞 朱君丽 +4 位作者 田婷 谷惠芳 王敬群 刘鹏 郭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13-1415,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Tau蛋白水平的变化,以及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HIE的过程中Tau水平监测对于疗效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新生儿HIE 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Tau蛋白水平的变化,以及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HIE的过程中Tau水平监测对于疗效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新生儿HIE 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于治疗前、治疗第3、7、10、14、21、28天分别进行NBNA评分及血清Tau蛋白水平检测,对比两组之间的治疗效果、不同治疗时期Tau检测结果,并分析不同治疗时期Tau检测结果与NBN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患儿在症状缓解、惊厥消失、住院病程等方面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获得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第3天两组患儿的Tau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治疗第3天起至疗程结束日,观察组的Tau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au浓度与NBNA评分呈现出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Tau水平测定可作为协助判断HIE患儿的脑损伤程度及评价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效果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注射液 TAU蛋白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A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保护药、高压氧及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殷宪敏 李敦臣 +2 位作者 杨晓雯 王淑珍 李睿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8-180,共3页
关键词 神经保护药 高压氧 早期干预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0年回顾性调查及围产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杨 王琍琍 +2 位作者 步仰高 宣桂华 鹿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7期1232-1233,1239,共3页
目的 分析围产因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发病的影响。方法 对 2 30例HIE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临床表现、母亲孕期病史及分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导致HIE发生的产前异常因素以不良分娩史 (2 5 81% )、妊娠高血... 目的 分析围产因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发病的影响。方法 对 2 30例HIE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临床表现、母亲孕期病史及分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导致HIE发生的产前异常因素以不良分娩史 (2 5 81%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2 3 6 6 % )、胆汁淤积症 (17 2 0 % )、双胎 (10 75 % )、前置胎盘 (7 5 3% )为主。产时异常因素以羊水污染 (2 5 36 % ) ,胎膜早破 (16 75 % ) ,胎心改变 (15 79% ) ,脐带异常 (14 35 % ) ,第二产程延长 (13 88% )为主。同时HIE的发生与分娩方式、早产、低出生体重、Apgar评分相关。结论 增强孕妇自我保健意识 ,加强围生期保健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产科质量 ,根据不同产妇和胎儿的具体情况 ,采取适当的个体化干预措施 ,对预防和减少新生儿HIE的发生 ,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E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围产因素 回顾性调查 胆汁淤积症 果导 基层医疗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黄芪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雷家 杜秀兰 孔令芬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98-499,共2页
关键词 黄芪 治疗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药物干预 被引量:12
16
作者 徐丁 宁淑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72-474,共3页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 药物治疗 丙二醛 疗效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洛酮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郑元胜 冷艳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93-893,共1页
1资料与方法①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0月—2010年10月在本院住院诊治的足月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80例,均符合HIE中重度诊断标准(2005年中华医学会修订),均为足月儿,均有宫内窘迫史及出生时重度窒息史,头部CT检查均... 1资料与方法①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0月—2010年10月在本院住院诊治的足月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80例,均符合HIE中重度诊断标准(2005年中华医学会修订),均为足月儿,均有宫内窘迫史及出生时重度窒息史,头部CT检查均符合中重度HIE的诊断标准。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治疗组男性2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治疗组 丹参注射液 疗效观察 纳洛酮 重度HIE 头部CT检查 诊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相关的热点问题 被引量:17
18
作者 朱长连 Stephen A.Back +5 位作者 Steven W.Levison Sandra Juul Richard A.Polin Henrik Hagberg George Simbruner 杜立中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5期401-404,共4页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HIE 会议期间 医学论坛 编辑部 中国 国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胃电活动的监测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勇 陈宝芳 +1 位作者 姜冬升 谢国建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HIE患儿胃电活动的变化 ,我们对50例HIE患儿和20例正常新生儿胃电图进行了动态观察和分析。方法根据B超结果将胃电图 (EGG)记录仪电极放置在胃窦和胃体部的腹壁上投影位置 ,参考电极放置在下腹部外侧 ,记录时间为10~18h ,检测... 目的探讨HIE患儿胃电活动的变化 ,我们对50例HIE患儿和20例正常新生儿胃电图进行了动态观察和分析。方法根据B超结果将胃电图 (EGG)记录仪电极放置在胃窦和胃体部的腹壁上投影位置 ,参考电极放置在下腹部外侧 ,记录时间为10~18h ,检测结束后将EGG记录仪接到计算机上 ,通过Synectics公司的EGGVersion6.40软件分析系统 ,采用运行频谱分析法对采集的EGG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胃电图主频 (DF)、主功频率不稳定系数 (DFIC)、喂奶后/喂奶前主功率比值 (PR)、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和胃电节律紊乱百分比的变化。结果HIE组32例 (轻度组8例 ,中度组11例 ,重度组13例 ) ,对照组12例 ,成功记录到EGG。HIE轻度组与对照组比较 ,喂奶前后胃电活动无明显变化 ;中、重度组与对照组比较 ,喂奶前胃动过缓明显增多 (P<0.01) ,喂奶后胃电节律更加紊乱 ,正常慢波百分比明显降低 ,胃动过缓和胃动过速均明显增多 (P<0.01)。重度HIE组喂奶前后、中度组喂奶后DF不在正常慢波范围内 ,其余各组DF均在正常慢波范围内 ;与对照组比较 ,HIE组喂奶前后DFIC与PR的变化均无显著意义。结论轻度HIE对新生儿胃电活动无明显影响 ,中、重度HIE能造成新生儿胃电活动异常 ,出现胃电节律紊乱 ,开始肠道喂养时要注意其对胃电活动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胃电活动 HIE 胃电图 EGG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序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 被引量:5
20
作者 林茂英 曹惠琴 +1 位作者 洪新如 卢晓欣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9期49-50,共2页
目的 总结高压氧 (HBO)序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护理特点及体会。方法 对 60例确诊为HIE的新生儿 ,常规采用HBO辅助治疗 ,在治疗过程及治疗前、后严密观察并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临床观察表明 ,60例HIE患儿中... 目的 总结高压氧 (HBO)序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护理特点及体会。方法 对 60例确诊为HIE的新生儿 ,常规采用HBO辅助治疗 ,在治疗过程及治疗前、后严密观察并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临床观察表明 ,60例HIE患儿中显效40例、有效 14例、无效 6例 ,总有效率 90 %。结论 利用HBO序贯治疗HIE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疗法。根据高压氧治疗的特点 ,在进舱前、治疗中和出舱后均须加强护理、严密观察 ,这是防止出现意外和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治疗 HIE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高压氧 HBO 护理 并发症 重要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