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加分法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脑损伤程度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欣 林荃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05-105,共1页
2007年6月~2009年12月,我院应用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加分法预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0例(观察组),男56例、女44例,胎龄37~42周,日龄2~10 d,出生体质量2.5~4.0 ... 2007年6月~2009年12月,我院应用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加分法预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0例(观察组),男56例、女44例,胎龄37~42周,日龄2~10 d,出生体质量2.5~4.0 kg,Apgar评分≥8分。其中新生儿ABO溶血病24例,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症12例,母乳性黄疸2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 脑损伤程度 预测价值 分法 新生儿ABO溶血病 APGAR评分 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EEG及rSO_(2)联合NBNA在先天性膈疝新生儿脑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2
作者 马颖君 王惠萍 +2 位作者 席朝霞 苟维娜 王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1-496,共6页
目的通过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脑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O_(2))、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法(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等检查方... 目的通过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脑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O_(2))、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法(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等检查方法评估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患儿脑损伤情况,以明确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的足月CDH住院患儿8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脑损伤综合征诊断标准分为脑损伤组(n=36)和对照组(n=47)。比较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及入院、生后14 d、生后28 d的改良aEEG评分、rSO_(2);比较生后28 d时NBNA评分;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3种工具对脑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脑损伤组患儿各时间节点改良aEEG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脑损伤组患儿rSO_(2)在生后14 d、生后28 d低于对照组并恢复缓慢,NBNA评分也提示脑损伤组患儿神经发育明显低于对照组;ROC曲线显示生后28 d rSO_(2)、生后28 d aEEG、NBNA评分联合诊断脑损伤的效能优于单用(曲线下面积:0.968 vs.0.701 vs.0.685 vs.0.870;敏感度:92.0%vs.53.7%vs.87.8%vs.95.1%;特异度:97.0%vs.86.1%vs.50.0%vs.72.2%)。结论联合应用改良aEEG评分、rSO_(2)、NBNA在CDH患儿脑损伤诊断时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膈疝 脑组织氧饱和度(rSO_(2)) 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法(NBNA)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和纳洛酮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及对NBNA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孟娜娜 蓝海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6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简称神经节苷脂)和纳洛酮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的影响。方法 8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在基础...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简称神经节苷脂)和纳洛酮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的影响。方法 8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在基础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治疗,研究组给予纳洛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评价两组疗效并在每个疗程结束后记录NBNA评分。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结束,两组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第2个疗程结束及第3个疗程结束时,研究组NBNA评分分别为(34.44±2.36)分、(37.42±2.3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21±2.78)分、(35.01±2.4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和纳洛酮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症状及体征,有助于NBNA评分改善,提高治疗疗效,适合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 纳洛酮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3
4
作者 韩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7期208-209,共2页
目的探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用药安全性。方法 5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 目的探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用药安全性。方法 5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观察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3%和7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儿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可有效缓解或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其NBNA评分,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新生儿脑损伤的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晓玲 何冬春 谢秀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脑损伤患儿采取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新生儿脑损伤患儿,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治疗组及常规组,各2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方法+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比...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脑损伤患儿采取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新生儿脑损伤患儿,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治疗组及常规组,各2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方法+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惊厥发生情况,治疗后1、2周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常规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惊厥发生率为5.00%,低于常规组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后1、2周的NBNA评分分别为(28.77±3.15)、(37.55±3.45)分,均高于常规组的(24.45±3.02)、(32.13±3.39)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可增强新生儿脑损伤患儿的疗效,使患儿惊厥发生率显著降低,并显著提升其神经评分,最终实现新生儿脑损伤患儿有效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新生儿脑损伤 疗效 惊厥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支持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体质量增长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骆翠媚 张晓敏 +1 位作者 吕峻峰 付四毛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1年第10期3-5,共3页
目的观察发育支持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体质量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09年3月入住本院NICU的5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发育支持护理模式,作为观察组;选择2005年6月~2007年3月在本院NICU住院的4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 目的观察发育支持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体质量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09年3月入住本院NICU的5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发育支持护理模式,作为观察组;选择2005年6月~2007年3月在本院NICU住院的4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传统护理模式,为对照组。对2组患儿睡眠时间、体质量变化,以及在纠正胎龄40周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纠正年龄1岁时CDCC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传统的护理模式相比,采用发育支持护理模式照顾的早产儿,早产儿的睡眠时间和体质量增加,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纠正胎龄40周时,NBNA中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原始反射项目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纠正年龄1岁时CDCC评分结果,智能发育(MDI)、运动发育(PDI)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育支持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可促进体质量的增加,促进生长发育,对神经行为的发育有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极低出生体重儿 发育支持护理 体质量 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 智能运动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疗效及家属焦虑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麦绍 骆成珠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I0008-I0009,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疗效及家属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系统化护理干预,包括急性期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疗效及家属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系统化护理干预,包括急性期护理干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家庭认知干预。观察2周。干预2周末,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法检查患儿行为,根据患儿病情评定临床疗效;干预前及干预2周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家属的焦虑情绪。结果干预2周末,干预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为(38.2±1.2)分,对照组为(36.5±0.8)分,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9.054,P〈0.01);干预组有效率为78.33%,对照组为58.33%,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x2=5.546,P〈0.05)。干预2周末干预组家属焦虑情绪检出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x2=26.431,P〈0.01),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x2=0.982,P〉0.05);干预组焦虑情绪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16.107,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临床疗效,缓解患儿家属的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围产期窒息 护理干预 家属 焦虑情绪 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 汉密顿焦虑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血乳酸水平和NBNA评分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 被引量:2
8
作者 范飞 万瑜 +3 位作者 王晶 薛梅 刘彩霞 殷剑松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10期1466-1467,1470,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水平、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NBNA)评估新生儿窒息的应用价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10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观察组,依据1 min的Apgar评分分为轻度窒息组(60例)和重度窒息组(40例),另选择同期娩出的100例正...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水平、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NBNA)评估新生儿窒息的应用价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10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观察组,依据1 min的Apgar评分分为轻度窒息组(60例)和重度窒息组(40例),另选择同期娩出的10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2 h后的动脉血乳酸水平、血pH值、BE值以及出生后14天的NBNA评分,分析血乳酸水平、pH值、BE值及NBNA评分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动脉血乳酸水平为(6.33±3.31)mmol/L,高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组的动脉血乳酸水平为(8.06±3.46)mmol/L,高于轻度室息组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及正常对照组的NBN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乳酸水平与pH值、BE值、出生后14天的NBNA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生产时发生室息的新生儿动脉血乳酸水平明显升高,动脉血乳酸水平可协助新生儿窒息的诊断,与NBNA评分可用于早期评估脑损伤可能,对新生儿窒息的预后具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乳酸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 新生儿窒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雷雯 韩冬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5期177-178,共2页
目的观察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2003年3月至2006年3月,西吉县医院儿科收治59例HIE患儿,符合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常规治疗+5%葡萄糖注射液30 ml+脑苷肌肽注射液... 目的观察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2003年3月至2006年3月,西吉县医院儿科收治59例HIE患儿,符合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常规治疗+5%葡萄糖注射液30 ml+脑苷肌肽注射液2 ml静脉滴注,1次/d,轻中度7~10 d,重度病例10~14 d,通过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来判断药物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恢复及NBNA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脑苷肌肽治疗HIE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苷肌肽 缺血缺氧脑病 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0例疗效观察
10
作者 黄献文 林希平 《华夏医学》 1998年第5期27-28,共2页
为观察高压氧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副作用,对40例HIE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对照观察。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高压氧治疗。以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来评价其疗效。结... 为观察高压氧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副作用,对40例HIE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对照观察。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高压氧治疗。以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来评价其疗效。结果提示高压氧在合理治疗下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
全文增补中
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魏红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9期29-30,共2页
目的观察脑苷肽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从2005年8月至2007年10月对我院NICU收治的60例新生儿HIE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n=30)使用脑苷肌肽治疗;对照组(n=30)使用胞二磷胆碱或1,6-二磷酸果糖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儿... 目的观察脑苷肽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从2005年8月至2007年10月对我院NICU收治的60例新生儿HIE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n=30)使用脑苷肌肽治疗;对照组(n=30)使用胞二磷胆碱或1,6-二磷酸果糖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神经症状恢复时间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来判断药物的疗效。结果脑苷肌肽与胞二磷胆碱或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HIE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均能在7-10天使神经症状恢复正常,在生后2周NBNA评分绝大多数在正常范围内。结论早期应用脑苷肌肽治疗新生儿HIE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苷肌肽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M孕妇肘静脉及新生儿脐静脉血清中AGE、RAGE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邵婷 邢军 +2 位作者 周剑利 曹佳宇 赵秀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5期28-30,共3页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肘静脉血清、新生儿脐静脉血清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及AGE受体(RAGE)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二者与GDM发病、新生儿早期神经系统发育的关系。方法选取GDM孕妇80例(GDM组),按孕周匹配同期住院分娩糖耐量正...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肘静脉血清、新生儿脐静脉血清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及AGE受体(RAGE)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二者与GDM发病、新生儿早期神经系统发育的关系。方法选取GDM孕妇80例(GDM组),按孕周匹配同期住院分娩糖耐量正常孕妇8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两组母体肘静脉及新生儿脐静脉血清中AGE、RAGE水平;出生72 h内,对新生儿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并对上述指标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GDM组母体肘静脉血清及新生儿脐静脉血清中AGE、RAGE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GDM组新生儿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及NBNA总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GDM组母体肘静脉血清中AGE、RAGE水平分别与新生儿脐静脉血清中AGE、RAGE水平呈正相关性(r分别为0.725、0.473,P均<0.05)。GDM组母体肘静脉血清中AGE、RAGE水平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性(r分别为-0.415、-0.320,P均<0.05)。GDM组新生儿脐静脉血清中AGE、RAGE水平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性(r分别为-0.294、-0.280,P均<0.05)。结论 GDM母体肘静脉血清及新生儿脐静脉血清中AGE、RAGE水平升高,其与GDM发生及新生儿早期神经系统缺陷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二胎新生儿发育情况与其他新生儿早期发育情况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樊秋民 冷冬明 +3 位作者 姚娟 胡粤辉 傅羽 刘红婴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5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对新生儿发育的影响,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3227例分娩产妇,按照产妇年龄不同分为高龄二胎组(523例)、非高龄二胎组(687例)、高龄一胎组(786例)、非高龄一胎组(1231例)。在四组新生儿出生7 d采用新生儿2...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对新生儿发育的影响,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3227例分娩产妇,按照产妇年龄不同分为高龄二胎组(523例)、非高龄二胎组(687例)、高龄一胎组(786例)、非高龄一胎组(1231例)。在四组新生儿出生7 d采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NBNA)进行评分,3个月时采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儿心量表)进行神经心理发育评估。比较四组新生儿NBNA评分及适应能力、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和社交行为评分。结果高龄二胎组的NBNA评分为(38.20±1.95)分,非高龄二胎组的NBNA评分为(38.13±1.85)分,高龄一胎组的NBNA评分为(38.34±1.89)分,非高龄一胎组的NBNA评分为(38.40±1.85)分;高龄二胎组的NBNA评分与非高龄二胎组、高龄一胎组及非高龄一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二胎组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及总分均明显低于非高龄二胎组、高龄一胎组及非高龄一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产妇对新生儿的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必须要提早干预,避免儿童出现发育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产妇 新生儿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 神经心理发育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韩传映 吴春芳 李艳阁 《安徽医学》 2019年第8期927-929,共3页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HIE患儿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吸氧、...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HIE患儿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吸氧、降颅压、控制惊厥、维持血压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GM1治疗。治疗14天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以及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差异。结果治疗14天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31%)高于对照组(7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血清IL-6、IL-8、IL-1β、TNF-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儿NBNA较治疗前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M1治疗HIE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从而减轻脑损伤,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β表达在早产儿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评估分析
15
作者 林燕兴 赖本聪 肖珮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4期70-73,共4页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表达在早产儿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在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34例脑损伤早产儿作为病例组,选取同一时期在本院出生的46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S1...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表达在早产儿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在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34例脑损伤早产儿作为病例组,选取同一时期在本院出生的46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S100-β表达异常情况、早产儿相关指标、预后相关指标以及不同时间点S100-β表达水平。结果病例组早产儿的S100-β表达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运动表现测试(TIMP)评分(纠正40周)、TIMP评分(纠正4个月)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例组早产儿的S100-β表达水平随时间延长而降低,且不同时间点S100-β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早产儿的相关指标比较中,预后良好组早产儿的S100-β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且TIMP评分(纠正40周)、TIMP评分(纠正4个月)均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100-β指标检测应用于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断中,能够充分反映早产儿脑损伤病情和预后情况,可提示医疗工作者及时给予脑损伤早产儿康复治疗,改善其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损伤 S100-β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 运动表现测试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中重度HIE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亮 叶晓秀 +2 位作者 袁丹 曾令梅 潘静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9-21,共3页
目的:观察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近期疗效。方法:将57例HIE患儿依据家长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34例使用脑蛋白水解物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目的:观察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近期疗效。方法:将57例HIE患儿依据家长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34例使用脑蛋白水解物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照组23例仅使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恢复时间及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法(NBNA)评分结果。结果:治疗组生后第7天NBNA评分为35.50±2.57,有效率82.35%(28例);第14天NBNA评分为37.59±2.05,有效率91.18%(31例);第28天NBNA评分为38.97±1.75,有效率97.06%(33例)。对照组第7天NBNA评分为33.87±2.69,有效率56.52%(13例);第14天NBNA评分为35.26±3.43,有效率69.57%(16例);第28天NBNA评分为37.13±3.17,有效率78.26%(18例)。治疗组NBNA评分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使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可以提高HIE的疗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蛋白水解物 促红细胞生成素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