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干预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田晓勤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902-903,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的效果。方法:本次观察病例为我院自2014年2月以来所收治的100例住院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新生儿分为常规管理组和预防性管理组。常规管理组根据常规方法固定胃管、输氧管和留置针...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的效果。方法:本次观察病例为我院自2014年2月以来所收治的100例住院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新生儿分为常规管理组和预防性管理组。常规管理组根据常规方法固定胃管、输氧管和留置针,小手不戴手套,不包纱布;预防性管理组用小手戴手套,包纱布,胃管用3 M透明敷料进行固定,输氧管用蝶翼式固定。自我评定:(1)家长满意率;(2)胃管、输氧管和留置针脱落比例和皮肤抓伤比例。结果:(1)预防性管理组新生儿家长满意率显著比常规管理组高,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2)预防性管理组胃管、输氧管和留置针脱落比例和皮肤抓伤比例显著比常规管理组低,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小手戴手套,包纱布的方式,胃管用3 M透明敷料进行固定.输氧管用蝶翼式固定,有利于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提升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新生儿皮肤抓伤 管道脱落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皮肤护理体会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自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146-146,共1页
新生儿脓疱疮是因皮肤不洁,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面部、腋下、颈部、皮肤皱褶处出现细小脓疱,直径约2~3mm,略高出皮肤,基底微红,胞内含混浊的液体膨胀至一定程度即破裂,重者伴全身症状,出现脱水及休克,皮... 新生儿脓疱疮是因皮肤不洁,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面部、腋下、颈部、皮肤皱褶处出现细小脓疱,直径约2~3mm,略高出皮肤,基底微红,胞内含混浊的液体膨胀至一定程度即破裂,重者伴全身症状,出现脱水及休克,皮肤感染使皮肤、巩膜不同程度感染,逐渐加重可致中毒性脑病,发展为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脓疱疮 新生儿皮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评估要点和预见性护理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43
3
作者 杨童玲 +2 位作者 王丽 张崇凡 胡晓静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1-165,共5页
成熟的皮肤屏障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液体和电解质的流失,防止感染及有毒物质的吸收并支持体温调节. 妊娠24周后,胎儿皮肤呈现红色、皱纹、发亮和透明的状态,角质层只有1或2层,皮肤弹性纤维稀疏,真皮和表皮的连接较弱,半桥粒和固着性原纤维... 成熟的皮肤屏障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液体和电解质的流失,防止感染及有毒物质的吸收并支持体温调节. 妊娠24周后,胎儿皮肤呈现红色、皱纹、发亮和透明的状态,角质层只有1或2层,皮肤弹性纤维稀疏,真皮和表皮的连接较弱,半桥粒和固着性原纤维很少[1-3]. 这些因素均会导致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皮肤生理异常,包括表皮水分流失增加、微生物的人侵以及潜在毒素的吸收,一旦皮肤损伤,易发生感染和败血症,轻则导致永久性瘢痕和功能异常,重则死亡[4]. 国内和国外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15.1%[5]和16.5%[6]. 有研究报告,胎龄<30周或出生体重<1500 g的新生儿发生鼻部破损的风险最高,发生率20%~100%[7]. 因此,制定《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评估要点与预见性护理的专家共识》(简称:共识),可为新生儿科护士提供直接参考的预防方法 ,做到预见性护理,同时可根据新生儿的出生体重、疾病严重程度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保证新生儿皮肤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疾病严重程度 新生儿皮肤 皮肤屏障 评估要点 有毒物质 水分流失 体温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处理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30
4
作者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处理的专家共识专家组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新生儿护理分会 +2 位作者 袁皓 杨童玲 胡晓静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55-261,共7页
新生儿皮肤在生理和发育上与儿童和成人均不同[1,2],皮肤的功能和结构发育是动态的过程,怀孕第4周,胎儿已经有了两层皮肤,底层细胞即基底层,外层细胞即表皮[3],表皮成熟在胎龄34周左右。新生儿有能力恢复和保持皮肤的屏障功能,其皮肤的... 新生儿皮肤在生理和发育上与儿童和成人均不同[1,2],皮肤的功能和结构发育是动态的过程,怀孕第4周,胎儿已经有了两层皮肤,底层细胞即基底层,外层细胞即表皮[3],表皮成熟在胎龄34周左右。新生儿有能力恢复和保持皮肤的屏障功能,其皮肤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都很大,故其皮肤具有独特的特点[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皮肤 屏障功能 专家共识 医源性皮肤损伤 基底层 表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脐周皮肤保护贴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任艳蕊 孟昭敏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4期91-91,共1页
新生儿出生后需将脐带进行结扎及二次残端处理,在临床处理过程中,因未对新生儿脐周皮肤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会造成脐周皮肤擦伤、挫伤、剪伤等问题。为此,我科研制出新生儿脐周皮肤保护贴(下称保护贴),用于脐带结扎和二次残端处... 新生儿出生后需将脐带进行结扎及二次残端处理,在临床处理过程中,因未对新生儿脐周皮肤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会造成脐周皮肤擦伤、挫伤、剪伤等问题。为此,我科研制出新生儿脐周皮肤保护贴(下称保护贴),用于脐带结扎和二次残端处理,能够有效避免临床操作中对新生儿脐周皮肤的损伤,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新生儿脐周皮肤保护贴 脐部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 被引量:2
6
作者 闫志梅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S1期130-131,共2页
关键词 母婴同室 医院感染 产科病房 爱婴医院 新生儿皮肤 母乳喂养 感染管理制度 新生儿沐浴 毒隔离 医护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