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2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脐血微量元素及氧化/抗氧化因子水平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静 刘晓晨 +3 位作者 高雄 李晓文 李广红 李禄全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4-210,共7页
目的评估早产儿脐血微量元素及氧化/抗氧化因子水平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病的相关性,为NRDS的发病机制研究及防治策略提供新思路。方法以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新生儿科住院的胎龄<34周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火焰原子... 目的评估早产儿脐血微量元素及氧化/抗氧化因子水平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病的相关性,为NRDS的发病机制研究及防治策略提供新思路。方法以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新生儿科住院的胎龄<34周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微量元素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氧化因子丙二醛(MDA)及抗氧化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较NRDS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判定各指标预测NRDS发病的价值。结果NRDS组脐血铜水平、锌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NRDS组SOD水平低于对照组,MDA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NRDS组SOD/MDA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脐血锌、铜、SOD、MDA、SOD/MDA预测NRDS发病的AUC分别为0.728、0.917、0.627、0.780、0.824。结论脐血微量元素铜、锌水平降低及氧化/抗氧化因子失衡可能参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微量元素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多参数评估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肺成熟度及预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价值
2
作者 王品 彭艳艳 +5 位作者 陈禹 段丽红 孙聪欣 陈桂红 张春叶 张燕宏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95-49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多参数评估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胎儿肺成熟度(FLM)及预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4年4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孕37周后待产的GDM孕妇,按FLM情况分为胎肺成熟组101例和胎肺未成熟组49例。... 目的:探讨超声多参数评估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胎儿肺成熟度(FLM)及预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4年4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孕37周后待产的GDM孕妇,按FLM情况分为胎肺成熟组101例和胎肺未成熟组49例。比较胎肺成熟组和胎肺未成熟组超声容积和超声血流参数;ROC曲线分析产前超声多参数对GDM孕妇FLM的诊断价值;随访两组产后NRDS患儿发生情况,比较NRDS患儿和非NRDS患儿产前肺部超声容积和超声血流参数;ROC曲线分析产前超声多参数检测对产后NRDS的预测价值。结果:胎肺未成熟组产前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射血时间(AT/ET)、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胎儿总肺体积(TLV)均低于胎肺成熟组,肺动脉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高于胎肺成熟组(P<0.05);产前超声多参数联合诊断GDM孕妇FLM的AUC为0.903,敏感度为89.80%(P<0.05);胎肺未成熟组产后NRDS发生率为24.49%(12/49),与胎肺成熟组的18.81%(19/101)无显著差异(P>0.05);与非NRDS患儿比,NRDS患儿产前肺动脉AT/ET、PSV和TLV降低,RI和PI升高(P<0.05);产前超声多参数联合预测NRDS的AUC为0.898,敏感度为90.32%(P<0.05)。结论:肺动脉AT/ET、RI、PI、PSV和TLV等超声参数可有效诊断GDM孕妇FLM和预测NRDS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糖尿病 妊娠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Nomogram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珂 饶兴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0-1118,共9页
目的:构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患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Nomogram预测模型,并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3年6月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目的:构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患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Nomogram预测模型,并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3年6月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NRDS患儿378例,依据是否发生BPD分成单纯NRDS组(n=271)与NRDS合并BPD组(n=107),选取与NRDS患儿BPD发病风险有关的高危因素,通过套索回归分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的方法优化NRDS患儿发生BPD风险预测模型的指标,最终缩减为4个与NRDS患儿BPD发病高度相关的指标,分别是:胎龄、出生体质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时间、有创机械通气(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IMV)时间;对这4个指标列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软件构建NRDS患儿发生BPD的Nomogram预测模型。对该列线图模型的内部验证采用Bootstrap方法,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该列线图的区分度、校准曲线评估其预测的准确度。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质量[比值比(odds ratio,OR)=0.998,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997~0.999]、CPAP时间(OR=1.128,95%CI=1.093~1.164)、IMV时间(OR=1.121,95%CI=1.056~1.090)是NRDS患儿发生BP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绘制ROC曲线与校准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906(95%CI=0.877~0.938);通过Bootstrap方法对样本进行1000次重抽样进行内部验证AUC=0.904(95%CI=0.807~1.000),本研究在校准曲线中显示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出生体质量、CPAP时间、IMV时间是NRDS患儿发生BPD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成功构建NRDS患儿发生BPD的Nomogram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危险因素 Nomogram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脏超声表现及评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杨汶铭 赵红敏 +2 位作者 郑旭 高龙臣 贾立杨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7-511,共5页
目的:探讨肺脏超声表现及评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124例NRDS患儿作为研究组,同期无肺疾病患儿124例作为对照组,均行肺脏超声检查,并分析超声表现及评分、氧合指数。结果:研... 目的:探讨肺脏超声表现及评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124例NRDS患儿作为研究组,同期无肺疾病患儿124例作为对照组,均行肺脏超声检查,并分析超声表现及评分、氧合指数。结果:研究组肺脏超声评分高于对照组,氧合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NRDS患儿超声表现及评分、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RDS患儿超声评分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肺部超声在NRDS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肺脏超声表现及评分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可用于指导临床诊断N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脏超声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超声评分 病情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81
5
作者 代苗英 李少兵 +2 位作者 胡金绘 查丽 武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44-648,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高危因素、并发症、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收治入院的156例RDS新生儿,依据胎龄分为早期早产儿组(出生胎龄〈34周)42例,晚期早产儿组(出生胎龄34~36周)52... 目的:比较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高危因素、并发症、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收治入院的156例RDS新生儿,依据胎龄分为早期早产儿组(出生胎龄〈34周)42例,晚期早产儿组(出生胎龄34~36周)52例,足月儿组(出生胎龄≥37周)62例。回顾性分析RDS新生儿的基本情况、围生期高危因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156例RDS新生儿中,男女比例2.25:1;3组新生儿均以男性比例为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3);发病时间和入院年龄随胎龄增加均有递增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新生儿高危因素分析,出生窒息、胎盘异常、多胎妊娠、胎膜早破,均以早期早产儿最多,晚期早产儿次之;足月儿剖宫产率最高;早期早产儿不明原因早产概率高于晚期早产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新生儿中,足月儿的肺表面活性物质(PS)应用率最低;早期早产儿X线分级Ⅱ级以上的比例最高,吸氧和住院时间最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早产儿合并肺部感染、颅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概率均为最高,足月儿合并气胸的比例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新生儿中,早期早产儿治愈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胎龄RDS新生儿的发病特点、高危因素、并发症及治疗反应均存在差异,因此在诊断和治疗的时候需考虑胎龄因素。对于足月儿要严格掌握择期剖宫产的指证,减少RDS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胎龄 高危因素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起始量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多中心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44
6
作者 廖翎帆 龚华 +5 位作者 易明 龙华 陈文 周利刚 钟晓云 罗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1-41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起始量的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疗效及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对照临床研究方法,按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三家... 目的探讨不同起始量的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疗效及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对照临床研究方法,按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三家医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143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且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商品名:珂立苏)治疗,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使用起始剂量为70 mg/kg和100 mg/kg的PS进行治疗,检测并记录使用PS前后不同时间血气分析结果、胸片结果、重复使用PS的次数、并发症的发生、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 1两组用药后需氧浓度、PaO_2、PaCO_2、胸片结果均较用药前有好转(P<0.05);2 PS100组应用PS后12、24、36 h较PS70组对氧的需求更低(P<0.05),PO_2及PCO_2改善更明显(P<0.05);3 PS100组应用PS后24 h,胸片情况较PS70组明显好转(P<0.05);4PS100组在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方面均低于PS70组(P<0.05)。结论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NRDS起始剂量为100 mg/kg的疗效优于7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时有效减少肺出血发生率的应用时限选择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禄全 余加林 +34 位作者 封志纯 史源 汪丽 陈盛 钟晓云 陈文 刘建红 刘向红 唐成和 杨卫红 郑军 王晓鹏 刘芳 杜志方 武彦秋 刘霞 周晓玉 胡毓华 张成元 李忠良 杨震英 龙博文 瞿运萍 吕红艳 吴素静 乔彦霞 王素敏 叶青青 卞洪亮 蔡志勇 谢俊英 马友凤 赵柏丽 黄水霞 黎瑞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03-1207,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制剂——牛肺表面活性物质(calf pulmonary surfactant,CPS,商品名: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时有效减少肺出血发生率的最... 目的探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制剂——牛肺表面活性物质(calf pulmonary surfactant,CPS,商品名: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时有效减少肺出血发生率的最终应用时限。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国内22家各级医院新生儿病房应用PS治疗NRDS的相关临床资料。NRDS患儿分为3组,第1组:重度NRDS采用常规机械通气(CMV)+CPS治疗;第2组:轻度NRDS采用CMV+CPS治疗;第3组:轻度NRDS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CPS治疗;将生后1、2、3、4、5、6、7、8 h作为时间界点,逐一比较在界点前后使用CPS的各组肺出血的发生率,并探讨NRDS严重程度相同的患儿在不同通气模式下肺出血发生率。结果对于重度NRDS患儿,以生后4、5、6、7、8 h作为使用CPS的时间界点时肺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轻度NRDS患儿,生后5 h内使用组肺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5 h后使用组(3.2%vs9.7%,P<0.05)。对于轻度NRDS患儿,以生后5 h为界点,第3组的肺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第2组(0.3%vs 6.5%,P<0.05)。结论生后5 h内使用CPS是治疗NRDS时有效降低肺出血发生率的最后时限,对于轻度NRDS,生后5 h内使用CPS联合nCPAP可明显减少肺出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出血 肺表面活性物质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SA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效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48
8
作者 徐芬 罗俊 +2 位作者 黎红平 黄艳 林鸿志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3-228,共6页
目的评价经微管气管内注入肺泡表面活性剂(LISA)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序贯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 目的评价经微管气管内注入肺泡表面活性剂(LISA)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序贯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查找所有LISA联合CPAP治疗RDS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分别比较胎龄<34周罹患RDS的早产儿中,LISA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以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视网膜病(ROP)、脑室内出血(IVH)、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共纳入5篇随机对照研究,含759例患儿。与对照组相比,LISA组患儿机械通气比率低(RR:0.32,95%CI:0.13~0.82);BPD发生率低(RR:0.61,95%CI:0.42~0.88);但两组患儿病死率、ROP、IVH、气胸及PVL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LISA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明显降低机械通气及BPD发生率,但对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微管注入肺表面活性剂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meta分析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应用BNCPAP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肖作源 陈国娟 +5 位作者 唐新意 张雪华 黄师菊 郭蕾 李晓峰 冯艳萍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8-81,87,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压力为8cmH2O的气泡式鼻塞持续正压通气(BNCPAP)预防及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56例胎龄27~37周、羊水泡沫实验(-~+)的早产儿,分为预防组31例(治疗前未出现呼吸窘迫);治疗组25例,(治疗前...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压力为8cmH2O的气泡式鼻塞持续正压通气(BNCPAP)预防及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56例胎龄27~37周、羊水泡沫实验(-~+)的早产儿,分为预防组31例(治疗前未出现呼吸窘迫);治疗组25例,(治疗前出现呼吸窘迫症状,胸片提示有不同程度NRDS改变)。均于生后半小时内应用压力为8cmH2O的BNCPAP预防和治疗NRDS。【结果】预防组31例中有27例未出现呼吸窘迫症状,预防成功率为87.1%。4例患儿4~6h后出现呼吸窘迫症状,其中2例(胸片为Ⅰ~Ⅱ级)继续治疗8h后症状逐渐改善;2例(胸片为Ⅲ~Ⅳ级)于生后8h行气管插管注入PS并改用机械通气,存活1例,死亡1例(为27周,死于大面积硬肿和感染性休克),死亡率为3.3%。治疗组25例中有24例治疗2h后血气改善,治疗6~8h后临床症状改善,BNCPAP治疗成功率为96%。1例在8h后呼吸困难加重行气管插管注入PS并改用机械通气最终存活。【结论】生后早期(半小时内)应用压力为8cmH2O的BNCPAP对于预防及治疗胎龄28周或以上早产儿NRDS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气泡式鼻塞持续正压通气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易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43
10
作者 曾凌空 李文斌 +4 位作者 潘睿 单瑞艳 周玉荣 张佳 常立文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诊断病例为病例组,并按1∶2比例收集胎龄和出生体重相匹配的无明显感染...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诊断病例为病例组,并按1∶2比例收集胎龄和出生体重相匹配的无明显感染症状早产儿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分析技术及基因测序技术检测SPB-18A/C及SPB1580C/T多态性,观察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并复习文献比较本研究汉族与其他种族人群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 2008至2010年NRDS组91例,对照组182名进入分析。①SPB-18A/C基因在NRDS组AA,A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1.0%、40.7%和48.4%,对照组分别为6.6%、31.3%和62.1%;两组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RDS组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1.3%vs22.3%)。②SPB1580C/T基因在NRDS组TT、TC和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5%、63.7%和45.1%,对照组分别为30.8%、6.6%和48.4%;两组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RDS组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9.1%vs70.9%)。③本研究汉族人、美国人、巴西人和丹麦人SPB1580等位基因C频率分别为79%、35%、41%和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日本人群等位基因C频率(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汉族人、巴西人、美国人和丹麦人SPB-18等位基因A频率分别为31%、58%、57%和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汉族人群SPB-18A/C及SPB1580C/T基因多态性是NRDS的危险因素。不同种族人群SPB1580C/T和SPB-18A/C基因多态性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 基因多态性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被引量:13
11
作者 黄师菊 秦秀群 +2 位作者 陈华丽 蔡珊 罗冰梅 《护理研究》 2002年第11期655-656,共2页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 NRDS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罗红芳 龙启煊 +1 位作者 张芹 宋志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53-354,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5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盐酸氨溴索、多巴胺、酚妥拉明,45例给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CPAP)吸氧,1例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结果:50例患儿经治疗46...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5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盐酸氨溴索、多巴胺、酚妥拉明,45例给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CPAP)吸氧,1例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结果:50例患儿经治疗46例治愈,4例死亡。结论:采用盐酸氨溴索和多巴胺、酚妥拉明联合CPAP治疗轻、中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持续气道正压 氨溴索 多巴胺 酚妥拉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氧混合气吸入联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雪 沈洁 +3 位作者 赵锦林 唐仕芳 胡章雪 史源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4期252-256,共5页
目的评价氦氧混合气吸入联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和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纳入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NICU住院的NRDS早产儿,随机分配进入试验组或对... 目的评价氦氧混合气吸入联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和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纳入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NICU住院的NRDS早产儿,随机分配进入试验组或对照组。试验组吸入氦氧混合气(70∶30),3h后更换气源为30%空氧混合气直至撤除NIPPV。对照组使用30%空氧混合气直至撤除NIPPV。在研究开始前(0h)和开始后1、2及3h测定经皮氧分压及经皮二氧化碳分压,于研究开始前(0h)和开始后3h留取血标本测定IL-6和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MB)水平,3h时点留取血标本测定炎症因子(丙二醛、髓过氧化物酶、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水平,于患儿撤除NIPPV后记录其呼吸机使用时间。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了新生儿的NIPPV使用时间(39.3hvs57.8h,P=0.02)。吸入后3h时点,两组新生儿的经皮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较吸入前均明显改善(P<0.001)。试验组CO2清除率显著优于对照组(10.39mmHgvs6.0mmHg,P=0.03)。两组3h时点IL-6、丙二醛、髓过氧化物酶、TNF-α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MB水平高于试验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NIPPV使用时间与基线IL-6水平呈正相关(r=0.474,P=0.006)。研究期间试验组未观察到低体温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氦氧混合气吸入联合NIPPV可提高NRDS早产儿的CO2清除率,缩短其NIPPV使用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氦氧混合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5
14
作者 程晨 包蕾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34-737,共4页
目的观察早产儿血清维生素A(VA)水平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生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入选166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VA水平下NRDS的患病率;以病例对照方法,根据不同胎龄分层时,比较NRDS及相匹配的非NRDS患... 目的观察早产儿血清维生素A(VA)水平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生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入选166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VA水平下NRDS的患病率;以病例对照方法,根据不同胎龄分层时,比较NRDS及相匹配的非NRDS患儿血清VA水平的差异;比较NRDS患儿中,胸片显示轻症与重症患儿血清VA水平的差异。结果在166例早产儿中,65例血清VA〈0.35μmol/L,其中14例患NRDS,NRDS患病率为21.54%;93例VA0.35-0.7μmol/L,15例患NRDS,患病率为16.13%;8例VA≥0.7μmol/L,1例患NRDS,患病率为12.5%,不同VA水平早产儿间NRDS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4-37周胎龄时,NRDS组血清V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RDS患儿中,胸片示轻症与重症者之间,VA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缺乏的晚期早产儿更容易发生N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维生素A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气胸2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辛玥 郑荣秀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合并气胸的临床特点及其防治要点。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入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并在病程中出现气胸的NRDS患儿共27例,对NRD...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合并气胸的临床特点及其防治要点。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入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并在病程中出现气胸的NRDS患儿共27例,对NRDS合并气胸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7例患儿均为早产儿,剖宫产娩出者24例,合并新生儿窒息者13例,合并胎粪吸入综合征者11例,接受正压通气复苏者9例,机械通气治疗中发生气胸者3例。共有25例患儿于出生72 h内发生气胸,其中生后第2天发病者最多,共12例。多数病例表现为呼吸窘迫突然较前加重或再次出现;19例患儿还出现心率增快;仅3例患儿有气胸体征。24例患儿采取保守治疗后气胸逐渐吸收,3例患儿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仅1例患儿家长放弃治疗自动出院,余例预后较好。结论 NRDS是引发早产儿气胸的主要疾患,深入了解NRDS并发气胸的发病机制,减少或避免其相关危险因素,是预防气胸的关键。在临床工作中需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有效控制患儿病情进展,提高早产儿救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气胸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喉罩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郑观荣 张志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6-296,共1页
传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治疗中,肺表面活性物质(PS)是通过气管插管送入新生儿肺中,但由于气管插管可导致口腔内软组织损伤、声门下水肿,新生儿缺氧时更易发生心跳骤停。故2009年1月起我院试行经喉罩气管内应用PS的方法治疗N... 传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治疗中,肺表面活性物质(PS)是通过气管插管送入新生儿肺中,但由于气管插管可导致口腔内软组织损伤、声门下水肿,新生儿缺氧时更易发生心跳骤停。故2009年1月起我院试行经喉罩气管内应用PS的方法治疗NRDS,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治疗 临床观察 应用 喉罩 气管插管 软组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双相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蒋丽芳 杨莲芳 朱璐卡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9期1042-1045,共4页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双相呼吸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氧交换指标的影响。方法:86例行BIPAP的NRDS患儿根据是否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分为对照组(未使用PS,35例)和观察组(使用PS,51例...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双相呼吸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氧交换指标的影响。方法:86例行BIPAP的NRDS患儿根据是否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分为对照组(未使用PS,35例)和观察组(使用PS,51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48h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与肺泡氧分压比值(PaO_2/PAO_2)、机械通气参数及存活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的存活率为94.1%,高于对照组的85.7%。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的PaO_2、PaCO_2、pH、PaO_2/FiO_2、PaO_2/PAO_2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在24、48h时各指标均较治疗前逐渐改善。观察组在治疗后各时间点的PaO_2、pH、PaO_2/FiO_2、PaO_2/PAO_2均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aCO_2降低明显(P<0.05)。治疗后,对照组呼气末正压(PEEP)呈升高趋势,观察组PEEP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各时间点的吸入氧浓度(FiO_2)、平均气道压力(MAP)、PEEP均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双相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NRDS,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肺通气功能,降低患儿病死率,减少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双相呼吸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AP联合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小娟 张西嫔 +2 位作者 赵智 雷宏涛 马小宁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113-1114,共2页
目的研究珂立苏联合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给予王可立苏联合CPAP治疗,对照组给予CPAP治疗。结果... 目的研究珂立苏联合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给予王可立苏联合CPAP治疗,对照组给予CPAP治疗。结果:从2d内各时间点的x线胸片结果看见:两组在接受治疗之后检查评分逐渐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3d内存活率:观察组93.5%,高于对照组的51.72%(P〈0.05)。结论:珂立苏联合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追综合征(RDS)疗效显著,可改善新生儿的肺通气功能,大大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RDS)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珂立苏 持续正压通气(CPAP)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I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无创呼吸机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郭锐 刘万琼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677-679,共3页
目的:观察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应用呼吸机无创辅助通气设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4例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舒... 目的:观察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应用呼吸机无创辅助通气设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4例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舒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CM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用机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氧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机无创辅助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发症少,且患儿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正压通气 无创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模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52
20
作者 杨一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34-1136,共3页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拔管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模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2年6月我院儿科NICU收治的82例NRDS患儿为本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31例...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拔管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模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2年6月我院儿科NICU收治的82例NRDS患儿为本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应用气管插管-给予PS-拔管后使用nCPAP治疗模式,对照组仅给予nCPAP治疗模式。对两组治疗前后的主要血气指标、气体交换常用指标、nCPAP辅助通气治疗后24 h所需压力、nCPAP辅助通气治疗时间、用氧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病情无好转或恶化的比例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浆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的比值(PaO2/FiO2)、动脉血氧分压与肺泡氧分压比值(PaO2/PAO2)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 h、24 h、48 h的pH、PaO2、PaCO2、PaO2/FiO2、PaO2/PA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 h nCPAP所需压力、nCPAP辅助通气治疗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氧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情无好转或恶化的患儿有11例(21.6%),对照组有17例(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PS-拔管后nCPAP治疗模式应用于NRDS的治疗,可迅速改善患儿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改善患儿的缺氧与代谢性和呼吸性酸中毒状态,从而大大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安全且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