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论喜马拉雅后碰撞伸展期与新生代花岗岩相关的稀有−锡钨−铅锌−金锑成矿系统:以错那洞矿集区为例
1
作者 张志 李光明 +7 位作者 张林奎 焦彦杰 王艺云 马国桃 夏祥标 卿成实 董磊 杨毅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5-393,共19页
喜马拉雅后碰撞伸展期成矿作用是印−亚大陆碰撞成矿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该带已由传统的金锑铅锌带发展成为一条锂、铍、锡、钨、铅、锌、金、锑多金属成矿带。这些多金属成矿作用大部分产出于发育新生代高分异花岗岩的穹隆构造及... 喜马拉雅后碰撞伸展期成矿作用是印−亚大陆碰撞成矿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该带已由传统的金锑铅锌带发展成为一条锂、铍、锡、钨、铅、锌、金、锑多金属成矿带。这些多金属成矿作用大部分产出于发育新生代高分异花岗岩的穹隆构造及其外围,成矿时代集中于中新世,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晰。本文以喜马拉雅东段发育最全成矿作用的错那洞矿集区为例,初步建立喜马拉雅与新生代高分异花岗岩相关的稀有−锡钨−铅锌−金锑成矿系统模型。本文提出,喜马拉雅新生代高分异花岗岩及其相关的伟晶岩直接控制了稀有金属矿的产出,锡钨矿产出于岩体近端,铅锌矿产出于中远端,而金锑矿则产出于最外围,从而构成一个与岩浆活动相关的多金属热液成矿系统,并表现出明显的高温→中温→中低温的成矿元素分带。高分异花岗岩为稀有、锡钨及铅锌成矿作用提供了主要的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但可能仅为金锑成矿作用提供了热驱动或部分热液流体,并不提供成矿物质。因此,喜马拉雅与新生代高分异花岗岩相关的稀有−锡钨−铅锌−金锑成矿系统为同时不同物源的成矿系统,而基于围绕岩浆−穹隆构造的矿床分带就位规律,结合“缺位”找矿思想,可以作为喜马拉雅后碰撞伸展期区域找矿勘查与找矿预测的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花岗岩 成矿系统 元素分带 后碰撞 喜马拉雅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贡嘎山花岗岩中的流体包裹体面测试及其应力场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孙圣思 贾东 +5 位作者 胡潜伟 陈竹新 贾秋鹏 罗良 李一泉 邓飞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44-352,共9页
贡嘎山花岗岩侵位年代距今12.8±1.4Ma,是平行青藏高原东缘大型活动左旋走滑断裂——鲜水河断裂展布的同构造花岗岩。沿横穿岩体的川藏公路剖面和牦牛沟—塔公草原剖面采集了10个点的定向样品。利用费氏台测试统计的流体包裹体面(F... 贡嘎山花岗岩侵位年代距今12.8±1.4Ma,是平行青藏高原东缘大型活动左旋走滑断裂——鲜水河断裂展布的同构造花岗岩。沿横穿岩体的川藏公路剖面和牦牛沟—塔公草原剖面采集了10个点的定向样品。利用费氏台测试统计的流体包裹体面(FIP)产状数据显示,贡嘎岩体中的FIP主要是东西走向,倾角近于直立,推断贡嘎岩体遭受了近东西方向的水平挤压应力,这与鲜水河断裂的左行走滑相吻合。显微激光拉曼分析和冷热台测温数据表明,FIP中流体包裹体主要是NaCl-H2O包裹体,可以划分两种类型:A型冰点温度-9.0~-8.2℃(盐度11.9%~12.8%),均一温度为126.0~197.0℃;B型冰点温度为-4.7~-0.5℃(盐度0.9%~7.4%),均一温度144.0~314.6℃。贡嘎岩体中的FIP记录了两期地质流体的填充作用,两期流体都表现出由高温高盐度向低温低盐度演化的趋势。深入研究贡嘎山同构造岩浆作用及其与鲜水河断裂关系,对于认识青藏高原内部变形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水河断裂 新生代花岗岩 流体包裹体面(FIP) 古应力场 包裹体测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保山地块中-新生代岩浆作用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36
3
作者 董美玲 董国臣 +5 位作者 莫宣学 朱弟成 聂飞 于峻川 王鹏 罗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901-3913,共13页
保山地块上的中-新生代岩浆活动以蚌渺岩体和桦桃林岩体为代表,蚌渺岩体岩石类型为石英二长岩、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83~85Ma,桦桃林岩体为二云母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60~66 Ma,表明该地区在晚白垩世和古新世发生了两次不同的岩... 保山地块上的中-新生代岩浆活动以蚌渺岩体和桦桃林岩体为代表,蚌渺岩体岩石类型为石英二长岩、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83~85Ma,桦桃林岩体为二云母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60~66 Ma,表明该地区在晚白垩世和古新世发生了两次不同的岩浆作用。蚌渺岩体和桦桃林岩体都以全碱含量高为特征,K2O/Na2O>1,桦桃林岩体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蚌渺岩体更加倾向于钾玄岩系列。它们的铝饱和指数A/CNK的值均大于1.1,属铝过饱和系列。这两个岩体岩石总体上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Pb,亏损高场强元素。蚌渺岩体较桦桃林岩体明显富集轻稀土元素[(La/Yb)N=65.2~67.2],而桦桃林岩体较蚌渺岩体显示明显的负Eu异常(δEu=0.17~0.35)。2个岩体中3件样品41个测点的锆石εHf(t)值变化范围较大(-15.8^-1.1),蚌渺岩体和桦桃林岩体的H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分别集中于2.0~1.2Ga和2.0~1.5Ga。全岩锆饱和温度蚌渺高于桦桃林,说明这两个岩体源区岩石的熔融程度不同。这些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中-新生代花岗岩类为S型花岗岩,主要来源于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地壳物质的重熔,并不同程度地混入了幔源物质。保山地块、腾冲地块和拉萨地体在中-新生代存在几乎同期的岩浆活动,但保山地块与拉萨地体由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不同,不存在对比性,而与腾冲地块存在共同点。保山地块与腾冲地块上的中-新生代岩浆作用与新特提斯洋的闭合和印欧大陆的碰撞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生代花岗岩 地球化学 锆石HF同位素 保山地块 滇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