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0年代马华新生代散文的“越界”考察
1
作者 马淑贞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57,162,共8页
"越界"是1990年代马华新生代散文发展的重要特征,路径有二:其一是"跨文类",即打通散文与诗歌、小说诸体裁间的壁垒;另一是"次文类",即将文学与社会学、人类学诸学科间的界限打破,在散文内部形成各种微型... "越界"是1990年代马华新生代散文发展的重要特征,路径有二:其一是"跨文类",即打通散文与诗歌、小说诸体裁间的壁垒;另一是"次文类",即将文学与社会学、人类学诸学科间的界限打破,在散文内部形成各种微型文类。论文拟考察新生代"越界"的资源、过程,并辩证其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散文 “越界” “跨文类” “次文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生代散文的语言狂欢 被引量:1
2
作者 章妮 《当代文坛》 CSSCI 2005年第6期73-75,共3页
关键词 新生代散文 文学创作 语言陌生化 中国 当代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优雅的语体中飞翔——读新生代散文集《上升》
3
作者 高佳俊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9-10,49,共3页
一群年轻的鸟,拍晌翅膀,从跃动的海岸线上,从《上升》的涛声中翩翩起飞,阳光和空气因而显得激动不安。这是一个散文创作的青春群体,年轻的生命,弥满蓬涨的生机与创造的活力,他们率真的性情,无可抑制的冲动化而为《上升》(老愚主编,北方... 一群年轻的鸟,拍晌翅膀,从跃动的海岸线上,从《上升》的涛声中翩翩起飞,阳光和空气因而显得激动不安。这是一个散文创作的青春群体,年轻的生命,弥满蓬涨的生机与创造的活力,他们率真的性情,无可抑制的冲动化而为《上升》(老愚主编,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终于有了新生代的散文集!于是,散文的天宇里腾地升起一股青春的气息。 选择颇富含蕴、轻倩别致的当代书面语汇;以一种抒情性口语,随思而言,脱口而出;简洁爽朗、轻快自然的节律,婉转灵动的语调,构成一种优雅的语体。这是一种青春的语体。青春容不得束缚,青春的语体更不知拘谨。它没有定型的叙述模式,也不为抒情、议论的穿插费尽心机,全然显得随心所欲。无所谓开头、结尾,是怎样开头的就怎样开了头,兴尽收笔就算结尾,看不出有何“匠心”。请看两篇文章的开头,《极地》:“并不就唱挽歌,并不。”《相当漂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体 新生代散文 散文 语段 语言 语象 散句 书面语 语法变异 言语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者散文批评的维度
4
作者 王晖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1-132,共2页
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是文学发展的两翼,故探讨散文的发展,除了探讨散文创作本身 的问题外,也应反思散文发展的另一翼,这对于理论研究更为直接。所以,本刊自去年11期刊登“散文理 论研究的视域”笔谈后,又组织编发了这组“散文批评... 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是文学发展的两翼,故探讨散文的发展,除了探讨散文创作本身 的问题外,也应反思散文发展的另一翼,这对于理论研究更为直接。所以,本刊自去年11期刊登“散文理 论研究的视域”笔谈后,又组织编发了这组“散文批评研究”的笔谈,希望能对研究有直接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者散文 散文理论 散文研究 新生代散文 女性散文 散文创作 创作主体 高水平 批评 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命名”的繁荣:九十年代散文“零”状态描述
5
作者 吴惠兰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2-84,共3页
我们给一种创作现象、一个创作群体命名 ,即是对其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升华 ,从而达到整体、宏观的把握。命名者虽然还未能在学理的层面上对人文精神的深刻内涵进行把握与阐释 ,但也敏锐地探触到散文的精神内核与人文价值。命名于他们 ... 我们给一种创作现象、一个创作群体命名 ,即是对其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升华 ,从而达到整体、宏观的把握。命名者虽然还未能在学理的层面上对人文精神的深刻内涵进行把握与阐释 ,但也敏锐地探触到散文的精神内核与人文价值。命名于他们 ,不仅是一种手段、一种仪式 ,更是质询散文艺术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名 散文 文化散文 新生代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负太阳和大山的寻觅者——读罗强烈散文集《寻找格林先生》
6
作者 程宝林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5-27,共3页
罗强烈直到过了而立之年,仍然没能确切地弄清楚,自己的故乡究竟在哪里。这一点,即使对于一位新生代散文作家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故乡毕竟是、而且永远是散文创作的重要源泉和常新主题。他是在四川的古蔺县出生的,在贵州的仁怀接受... 罗强烈直到过了而立之年,仍然没能确切地弄清楚,自己的故乡究竟在哪里。这一点,即使对于一位新生代散文作家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故乡毕竟是、而且永远是散文创作的重要源泉和常新主题。他是在四川的古蔺县出生的,在贵州的仁怀接受人生最初的教育。在他多数的散文作品中都或飘逸或凝重、或清晰或朦胧地闪现着川黔交界处的大娄山的山影,闪现着那一条隐约可见的山径。在他新近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寻找格林先生》的开卷之作《山中的路》中,罗强烈其实已经说出了他对人生,对命运、对人类精神向往的全部理解,而他后来陆续写下的作品,不过是对这段灵魂自白的阐释、发挥、引伸,或换而言之罢了。他是这样用一种宁静而坚定的目光回顾身后的那条跟他的一生纠缠不清的山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 格林 太阳 小城 新生代散文 散文创作 散文作品 文字 精神家园 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书写”的起点:苇岸与1990年代散文
7
作者 刘晓钰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72,共8页
1990年代借“新生代散文”出场的苇岸在散文创作中凸显自然的母题,从游记到自然书写,苇岸的散文逐渐放逐主观情感,向自然世界靠拢。与同时代的生态文学在抽象的自然伦理下以“生态问题”的角度切入自然,依靠生态“破坏-重建”的内在叙... 1990年代借“新生代散文”出场的苇岸在散文创作中凸显自然的母题,从游记到自然书写,苇岸的散文逐渐放逐主观情感,向自然世界靠拢。与同时代的生态文学在抽象的自然伦理下以“生态问题”的角度切入自然,依靠生态“破坏-重建”的内在叙事结构结撰文本相比,苇岸的散文凭借对地方自然世界的悉心观察,提供了一种以自然事物为本体的“自然写真”,展现了自然观察者进入感官生态的境界,与自然建立起有效的情感链接的过程,标志着自然书写在中国的真正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苇岸 新生代散文 生态文学 自然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的困境与诗意的匮乏
8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12-113,共2页
文学的困境与诗意的匮乏王岳川在《山花》1997年第五期上撰文指出,当精神品质成为超出当代人需要的奢侈品甚至无用品时,诗意诗思诗情消逝,世界沦为了散文世界,这样,这个世界的散文火爆起来。首先是新艺术散文家,如刘烨园、周... 文学的困境与诗意的匮乏王岳川在《山花》1997年第五期上撰文指出,当精神品质成为超出当代人需要的奢侈品甚至无用品时,诗意诗思诗情消逝,世界沦为了散文世界,这样,这个世界的散文火爆起来。首先是新艺术散文家,如刘烨园、周佩红、黑孩等“新艺术散文”随之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语言 女性散文 文化散文 艺术散文 文学 新生代散文 文化精神 发展取向 文化匮乏 文化意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负太阳和大山的寻觅者──读罗强烈《寻找格林先生》
9
作者 程宝林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9-52,共4页
背负太阳和大山的寻觅者──读罗强烈《寻找格林先生》程宝林罗强烈直到过了而立之年,仍然没能确切地弄清楚,自己的故乡究竟在哪里。这一点,即使对于一位新生代散文作家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故乡毕竟是、而且永远是散文创作的... 背负太阳和大山的寻觅者──读罗强烈《寻找格林先生》程宝林罗强烈直到过了而立之年,仍然没能确切地弄清楚,自己的故乡究竟在哪里。这一点,即使对于一位新生代散文作家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故乡毕竟是、而且永远是散文创作的重要源泉和常新主题。他是在四川的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境界 太阳 精神家园 格林 散文创作 人生境界 第二人称 散文作品 人生历程 新生代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