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性别、传播与认同: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郑欣 张春琳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2-131,共10页
通过对长三角地区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进行实地调查,试图探讨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性别认同及其多重传播实践,旨在分析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性别意识的觉醒、性别角色的扮演,以及父权规范、大众媒介、城市交往等对其性别认同的影响... 通过对长三角地区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进行实地调查,试图探讨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性别认同及其多重传播实践,旨在分析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性别意识的觉醒、性别角色的扮演,以及父权规范、大众媒介、城市交往等对其性别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新生代女性农民工性别认同的构建过程可以解读为一系列以新生代女性农民工为主体,以大众传播、代际传播、人际传播为途径,以女性身体、角色、形象为内容,以抗争、想象、协商为表现形式的多层次、互动式的传播实践,从而建构了具有现代性、独立性的女性性别认同,以期能以更好的女性姿态进行城市"适应"与未来"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 性别认同 传播实践 城市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促进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唐芝 熊欢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38,共5页
以社会融入理论为基础,通过质性访谈法深入了解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生活和体育参与情况,旨在呈现这一女性群体主体经验的同时,从体育视角为她们的社会融入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研究发现,新生代女性农民工通过体育活动的参... 以社会融入理论为基础,通过质性访谈法深入了解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生活和体育参与情况,旨在呈现这一女性群体主体经验的同时,从体育视角为她们的社会融入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研究发现,新生代女性农民工通过体育活动的参与,可从"空间""网络""身份"和"形象"4个维度消解城市空间的隔离,拓展城市社交网络,构建积极的身份认同,改写群体刻板印象,进而在社会和文化心理两个层面推动自身的城市社会融入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社会学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 体育活动 社会融入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职业流动现状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方翰青 谭明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6期34-41,共8页
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职业流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职业流动比较频繁,并且多为水平流动和向上流动;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职业流动情况是其自身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社会关系网络以及相关的... 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职业流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职业流动比较频繁,并且多为水平流动和向上流动;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职业流动情况是其自身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社会关系网络以及相关的各种社会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就社会关系网来说,"强关系"与"弱关系"都是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职业流动过程中所利用的重要关系网络,但二者发挥作用的时间点和具体功能并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 职业流动 个人资本 社会关系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未婚先孕:婚姻过渡的个体化困境及秩序重建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小璐 王义燕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1-46,83,共7页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日益增多的未婚先孕现象,是社会流动背景下涌现出的新的社会问题。冀中某村未婚先孕女性农民工的个案,展现了未婚先孕的原因、后果及化解途径。研究发现,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未婚先孕是社会流动所引发的个体化困境...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日益增多的未婚先孕现象,是社会流动背景下涌现出的新的社会问题。冀中某村未婚先孕女性农民工的个案,展现了未婚先孕的原因、后果及化解途径。研究发现,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未婚先孕是社会流动所引发的个体化困境;同时,个体生命历程的逆序也与社会规范互构形成了反馈环路,使既有的社会秩序和规范受到冲击和影响。当前未婚先孕危机的化解主要有赖于家庭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调停与协商,但长久来看更需要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个体化进程给予家庭以外的关爱及社会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婚先孕 社会流动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 婚姻过渡 个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情感与关系: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组织嵌入与公民行为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凤荣 李佳聪 钱偏偏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9-84,共6页
组织嵌入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留住员工,提高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本文以抽样调查数据为依据,从工作、情感和关系网络三个方面,探讨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组织嵌入与公民行为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组织嵌入和组织公民行... 组织嵌入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留住员工,提高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本文以抽样调查数据为依据,从工作、情感和关系网络三个方面,探讨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组织嵌入与公民行为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组织嵌入和组织公民行为水平在年龄、学历和工作年限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组织嵌入及其包括的工作嵌入、情感嵌入和关系嵌入三个维度与组织公民行为各维度之间具有典型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 组织嵌入 组织公民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职业适应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徐放 谭明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42-47,共6页
主要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苏南地区581名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她们职业适应性的现状,分析各人口学变量之间的差异性,探究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职业心理特征,以达到提升其职业能力的目的。结果表明:(1)新生代女性农民工... 主要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苏南地区581名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她们职业适应性的现状,分析各人口学变量之间的差异性,探究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职业心理特征,以达到提升其职业能力的目的。结果表明:(1)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职业适应性位于一般水平,且各因子间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年龄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职业心态适应性、职业环境适应性、人际适应性、学习及技能适应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3)不同学历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职业选择适应性、职业心态适应性、职业环境适应性、人际适应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4)不同婚姻状况、工作年限、薪酬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职业选择适应性、职业心态适应性、职业环境适应性、学习及技能适应性、人际适应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 职业适应性 职业选择适应性 职业心态适应性 职业环境适应性 学习及技能适应性 人际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关系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徐放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9-64,共6页
采用《工作压力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对常州市592名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工作压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而且其在年龄、学历、婚姻状况和工作年限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薪酬上不存在显... 采用《工作压力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对常州市592名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工作压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而且其在年龄、学历、婚姻状况和工作年限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薪酬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职业倦怠总体处于中等水平,而且其在年龄、学历、婚姻状况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工作年限和薪酬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工作压力及其包括的工作本身、组织管理、职业发展和人际关系四个维度与职业倦怠均存在显著相关。职业发展和人际关系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职业倦怠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 工作压力 职业倦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陌生人到返乡者——女性新生代农民工择偶过程中的生活世界重构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杰 胡同娟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54,共7页
本研究从生活世界理论入手,运用陌生人和返乡者这两个范畴,分析女性新生代农民工如何通过择偶来重建生活世界的意义脉络,构建出双重意义系统"混杂"的生活世界,从而在看似社会结构和社会性别再生产的背后凸显出女性新生代农民... 本研究从生活世界理论入手,运用陌生人和返乡者这两个范畴,分析女性新生代农民工如何通过择偶来重建生活世界的意义脉络,构建出双重意义系统"混杂"的生活世界,从而在看似社会结构和社会性别再生产的背后凸显出女性新生代农民工作为能动者的主动选择与建构的一面。与此同时,研究也指出,作为返乡者的女性新生代农民工在面对乡村意义系统生产时,由于其可以运用的资源有限,其建构的双重意义系统的生活世界是不稳定的,从而陷入身份认同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新生代农民工 生活世界 陌生人 返乡者 混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