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6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与乡土文化的传承 被引量:8
1
作者 吕效华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0-34,共5页
新生代农民工占流动人口中人数较多,到2011年已经达到约1亿人。这一特定群体在进城适应的市民化过程中,不断习得城市文化,同时也在不断地消解沉淀自己身上多年的乡土文化。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再社会化乡土文化载体——村... 新生代农民工占流动人口中人数较多,到2011年已经达到约1亿人。这一特定群体在进城适应的市民化过程中,不断习得城市文化,同时也在不断地消解沉淀自己身上多年的乡土文化。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再社会化乡土文化载体——村落共同体的消解、对乡土文化本体的改造和导致乡土文化传承主体的缺失等视角论述乡土文化传承所遇到的阻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市民化 再社会化 村庄共同体 乡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城市化”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明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8-69,共2页
新生代农民工是中国经济和社会转型期间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群体,但由于社会制度设计的缺陷和农民工个体能力缺失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在很大程度上仍属于市民化自觉意识缺乏群体,在融入城市和安守农村之间面临尴尬的境遇。因此... 新生代农民工是中国经济和社会转型期间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群体,但由于社会制度设计的缺陷和农民工个体能力缺失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在很大程度上仍属于市民化自觉意识缺乏群体,在融入城市和安守农村之间面临尴尬的境遇。因此,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仍处于"虚城市化"状态,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城市化” 新生代农民工 市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县域新生代农民工家庭的县域市民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钰 佴彩霞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21,共7页
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家庭如何在县城实现市民化是一个焦点议题。聚焦西南县域新生代农民工家庭的生活与生产实践,可洞察我国城乡社会转型之微观动态与深层逻辑。根据空间层面上不同家业关系,形成家业分工、家业兼顾和家... 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家庭如何在县城实现市民化是一个焦点议题。聚焦西南县域新生代农民工家庭的生活与生产实践,可洞察我国城乡社会转型之微观动态与深层逻辑。根据空间层面上不同家业关系,形成家业分工、家业兼顾和家业分离三种新生代农民工家庭县域市民化策略。从女性、儿童、老人角度审视其特征,研究发现,围绕子女教育以向上的社会流动为家庭发展之核心目标,县城共居并稳定就业是最理想的家庭县域市民化策略。如果缺乏在地化就业机会与稳定收入作为支撑,实现家庭县域市民化就会潜藏多重危机,因此发展县域特色产业推进住房与就业城镇化同步转型,是新生代农民工家庭扎根县城实现市民化与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应有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新生代农民工家庭 县域市民化 安家立业 县域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帮扶问题探究
4
作者 王李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92,共3页
通过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渗透与传导,能够有效带动城乡邻里的经济发展,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创业新生代农民工不仅面临资金周转的困难,更有创业能力不足等系列问题,此类问题的有效解决路径应从微观主体能力的角度予以关注... 通过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渗透与传导,能够有效带动城乡邻里的经济发展,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创业新生代农民工不仅面临资金周转的困难,更有创业能力不足等系列问题,此类问题的有效解决路径应从微观主体能力的角度予以关注,对创业新生代农民工这个特定群体开展能力帮扶,实质就是对其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实现“扶志+扶智+扶商”的“能力帮扶”,达到标本兼治助力新生代农民创业成功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创业 能力帮扶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际支持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方鸣 余娟清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141,共11页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绩效,对促进农民高质量就业、实现乡村振兴以及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选取Tobit模型,探讨代际支持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亲代经济...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绩效,对促进农民高质量就业、实现乡村振兴以及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选取Tobit模型,探讨代际支持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亲代经济支持与亲代家务支持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绩效具有显著提升效应;子代家务支持、子代经济支持和双向情感支持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绩效的影响不显著。(2)社会资本和自信心效应是代际支持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绩效的两条重要途径。(3)代际支持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绩效的影响在人力资本、居住安排及家庭收入状况等方面表现出明显异质性。研究结论可为推动返乡创业、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系统优化返乡创业扶持政策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代际支持 新生代农民工 返乡创业 创业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会提升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吗?——来自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楠 盛旻 蒋天朝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127,共14页
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是协同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举措。本文聚焦于农民工与迁入地户籍人口权利差距,借助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探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 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是协同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举措。本文聚焦于农民工与迁入地户籍人口权利差距,借助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探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显著提升农民工市民化意愿,这一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加强市民身份认同、提高个体收入水平两条路径提高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异质性分析表明,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提升作用显著,而子女教育服务均等化和就业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作用不显著;分样本回归结果表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显著促进了市辖区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但对县域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提升作用不明显。此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已婚、随迁家属较多的农民工群体的市民化意愿提升作用更强,对家庭拥有宅基地、新迁移的农民工群体的市民化意愿提升效果较弱。结合研究结论,本文建议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和县域综合承载力,进一步破除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农民工市民化 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零工就业加剧新生代农民工过度劳动了吗
7
作者 马红梅 毛德姿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0,共10页
基于2023年滇黔桂三省区的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平台零工就业对新生代农民工过度劳动的影响。区别于传统就业模式,文章以数字平台的零工经济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数字经济背景下的过度劳动问题。研究发现:平台零工... 基于2023年滇黔桂三省区的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平台零工就业对新生代农民工过度劳动的影响。区别于传统就业模式,文章以数字平台的零工经济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数字经济背景下的过度劳动问题。研究发现:平台零工就业显著提高了新生代农民工过度劳动概率,该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平台零工就业加剧过度劳动的影响更多存在于低家庭参与程度和低数字技能水平的个体中。机制分析显示,弹性工作和社会保障是平台零工就业加剧过度劳动的重要影响机制。进一步讨论发现,平台零工就业对新生代农民工过度劳动时间深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鉴于此,有必要制定针对性对策改善平台零工经济下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和福利待遇,以期促进平台零工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零工就业 过度劳动 新生代农民工 弹性工作 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耗抑或改善:平台灵活就业与新生代农民工健康——基于滇黔桂三省区的调查
8
作者 马红梅 尚嘉豪 《人口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101,共11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平台灵活就业迅速兴起,引发了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健康的关注。基于滇黔桂三省区的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内生处理效应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平台灵活就业对新生代农民工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平台灵活就业显著提... 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平台灵活就业迅速兴起,引发了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健康的关注。基于滇黔桂三省区的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内生处理效应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平台灵活就业对新生代农民工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平台灵活就业显著提高了农民工的健康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平台灵活就业的健康促进效应在省会城市、受教育程度较低及主动选择就业的农民工中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平台灵活就业通过收入提升效应、环境改善效应和工作平衡效应,提升农民工的健康状况。进一步分析显示,平台灵活就业对健康水平的影响呈上升趋势,但工作时间的增加会抑制平台灵活就业对健康的促进作用。研究据此提出了支持和规范发展平台灵活就业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灵活就业 新生代农民工健康 新就业形态 内生处理效应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容性发展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韦向阳 刘亮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101-109,共9页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关键,文章基于包容性发展的视角分析,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着政治、经济、文化及法治不包容的困境,应该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原则,通过逐步破除体制性障碍、优化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公...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关键,文章基于包容性发展的视角分析,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着政治、经济、文化及法治不包容的困境,应该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原则,通过逐步破除体制性障碍、优化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法律保障机制与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消除文化障碍等措施,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及早顺利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发展 城乡二元结构 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与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36
10
作者 张建丽 李雪铭 张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2-88,共7页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是当今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基于大连市300名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从外部环境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情况两方面,构建了市民化指标体系,修正了基于C-D函数的市民化进程模型,采用SPSS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是当今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基于大连市300名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从外部环境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情况两方面,构建了市民化指标体系,修正了基于C-D函数的市民化进程模型,采用SPSS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定量分析了大连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特点,运用MapInfo作出空间分异图,得出大连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空间分异特征:①市内四个主城区的市民化水平低于副城区;②市中心及其辐射地带市民化水平较低,城乡结合部市民化水平较高;③市民化指标与市民化水平空间分异不匹配。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制度环境处于阻碍阶段,城市居民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和接纳程度较好,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已经具备市民化的能力,城乡结合部和副城区(郊区)是其定居城市的最佳区域,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国家、社会应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一个平台,加快农民工到市民的转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市民化进程 定量分析 空间分异 C-D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问题初探 被引量:43
11
作者 马用浩 张登文 马昌伟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5-57,共3页
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对经济社会生活的作用和影响开始显现,已经成为塑造社会结构尤其是城市社会结构的日益重要的力量。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队伍中最有可能实现市民化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 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对经济社会生活的作用和影响开始显现,已经成为塑造社会结构尤其是城市社会结构的日益重要的力量。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队伍中最有可能实现市民化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顺利地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角色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三元社会结构 市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1
12
作者 姚植夫 薛建宏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7-112,共6页
本文基于242份样本数据,从资本和认知的视角出发,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对务工动机、农村生活、社会身份和城市生活境遇的认知显著影响其市民化意愿;同时,家庭非农劳动力个数、... 本文基于242份样本数据,从资本和认知的视角出发,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对务工动机、农村生活、社会身份和城市生活境遇的认知显著影响其市民化意愿;同时,家庭非农劳动力个数、家乡和家庭的经济水平也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有显著影响。因此,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家庭资本水平和追求个体发展的意识,改善其在城市的生存状况,对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市民化意愿 影响因素 资本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探析——基于生活满意度视角 被引量:48
13
作者 李丹 李玉凤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1-155,共5页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当前重大社会问题,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需求与驱动力对于促进其主动市民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就是其在城镇就业、定居进而构建并不断提高生活满意程度的过程,因而生...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当前重大社会问题,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需求与驱动力对于促进其主动市民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就是其在城镇就业、定居进而构建并不断提高生活满意程度的过程,因而生活满意度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实质驱动力。利用四川省成都市的实地调查数据与实证分析,基于296份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技术,探讨了经济收入、社会福利、社会地位及社会关系等对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具有追求平等、发展与融入城市的强烈愿望,其生活满意程度取决于经济收入、社会福利、社会地位及社会关系等方面与城市人的横向比较结果。最后提出了就业环境公平化、社会福利均等化及市民化教育等对策建议,从而有利于促进其从经济、社会到心理的城市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市民化 生活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职业教育培训策略 被引量:18
14
作者 马欣悦 陈春霞 吕航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8-50,共3页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呈现出市民化意愿强烈,但其市民化能力相对较弱,市民化成本相对较高等特点。提高人力资本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根本路径。据此,需要构建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提供适应多层次...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呈现出市民化意愿强烈,但其市民化能力相对较弱,市民化成本相对较高等特点。提高人力资本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根本路径。据此,需要构建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提供适应多层次需求的职业培训菜单;创新有助于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建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支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市民化 职业教育 职业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发展路径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景平 程燕子 汪锐 《西北人口》 CSSCI 2012年第4期18-22,共5页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在当下新生代农民工遇到的一个棘手难题是如何实现市民化,成为真正的"城市人"。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两个角度展开,提出新生...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在当下新生代农民工遇到的一个棘手难题是如何实现市民化,成为真正的"城市人"。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两个角度展开,提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可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和人文关怀、适当增加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和改变对农民工的片面认识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农民工 市民化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西北3省30个村的339位新生代农民工为例 被引量:51
16
作者 夏显力 张华 《西北人口》 CSSCI 2011年第2期43-46,51,共5页
论文以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和宁夏30个村的339位新生代农民工为例,对他们市民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归纳,并用logistic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深入探究了新生代农民工特征及其市民化意愿,研究结果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是否愿意... 论文以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和宁夏30个村的339位新生代农民工为例,对他们市民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归纳,并用logistic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深入探究了新生代农民工特征及其市民化意愿,研究结果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是否愿意实现市民化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做出的抉择。家庭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婚姻状况及配偶所在地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存在重大影响。月收入、性别、家庭抚养的小孩数及城市规模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因素;是否接受培训、家庭生活水平、受教育程度、当地经济水平及工龄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市民化意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广东省三市的调查 被引量:37
17
作者 张丽艳 陈余婷 《西北人口》 CSSCI 2012年第4期63-66,共4页
通过对广州、深圳、东莞三市外出务工人员的调查数据,运用理性选择理论,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月收入都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产生了影响;是否在城市购买住房、城市融入感... 通过对广州、深圳、东莞三市外出务工人员的调查数据,运用理性选择理论,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月收入都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产生了影响;是否在城市购买住房、城市融入感和自我身份认同也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决策;购买城市社会保险显著提高市民化意愿。而务农经历、婚姻状况和是否获得技术等级证书则未对其市民化意愿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化意愿 理性选择 影响因素 新生代农民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结构的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及其影响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15
18
作者 田新朝 张建武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2,共11页
新生代农民工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推进农民工及其家庭融入城市,享受与城市户籍居民身份统一、权利一致、地位平等的公共服务和权益保护,是促进我国城市化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条件。通过在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 新生代农民工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推进农民工及其家庭融入城市,享受与城市户籍居民身份统一、权利一致、地位平等的公共服务和权益保护,是促进我国城市化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条件。通过在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进行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1000余名农民工的调查问卷,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的个体结构与社会结构,研究了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提出了建立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增强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形成培训就业长效机制,增强农民工市民化能力,优化农民工市民化环境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农民工 市民化 社会结构 个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民化视角下统筹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转型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孟宪生 关凤利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46,共3页
实现由生存型就业状态向发展型就业状态的转化,是新生代农民工从根本上摆脱"青年进城—中年返乡"流动困境以及向城市中心阶层流动的物质支撑条件和重要载体。与中国城镇化、工业化以及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密切关联,决定了政... 实现由生存型就业状态向发展型就业状态的转化,是新生代农民工从根本上摆脱"青年进城—中年返乡"流动困境以及向城市中心阶层流动的物质支撑条件和重要载体。与中国城镇化、工业化以及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密切关联,决定了政府必须以统筹思路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转型 统筹 市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与制度安排 被引量:7
20
作者 严行 包志伟 熊邓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2431-12433,共3页
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战略意义,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对合理配置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城市化质量、促进城市社会与经济繁荣、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由于受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因素、经济因素、组织因素、体制因素等方面... 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战略意义,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对合理配置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城市化质量、促进城市社会与经济繁荣、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由于受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因素、经济因素、组织因素、体制因素等方面的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效率和效度较低,基于此,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安排:完善教育和培训制度、合理调控物价上涨幅度和工资制度、健全组织制度、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等,以此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提供良好的社会教育、经济、组织和体制环境,从而顺利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市民化 影响因素 制度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