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理学的人生哲学体系与“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境界--解读冯友兰先生的“贞元六书”
被引量:
2
1
作者
沈素珍
钱耕森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0-124,共5页
冯友兰先生从"照着讲"《中国哲学史》(两卷本)转向"接着讲""贞元六书",他以逻辑分析法诠释程朱理学,创新出"理"、"气"、"道体"、"大全"四个主要概念与"真...
冯友兰先生从"照着讲"《中国哲学史》(两卷本)转向"接着讲""贞元六书",他以逻辑分析法诠释程朱理学,创新出"理"、"气"、"道体"、"大全"四个主要概念与"真际"、"实际"两个世界,以及"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四种境界,以自己独创的形而上学说明了宇宙与人生的问题,构建出"新理学"的哲学体系。依据冯先生一以贯之地把"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作为哲学的功能与作用、目的与意义,以及把人生哲学作为"新理学"的起点、巅峰与归宿,本文特地把他的"新理学的哲学体系"新诠为"新理学的人生哲学体系"。冯先生创立"新理学"哲学体系的激情源于对抗战胜利的信心与对民族复兴的热望,其崇高的理想与精神境界则是"为万世开太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贞元六书
新
理学
的人生哲学
体系
“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负的方法”与“不可言说”——冯友兰新理学与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方法比较申论
2
作者
郑飞
《中州学刊》
CSSCI
2004年第6期148-150,共3页
如果说维特根斯坦和冯先生在运用逻辑分析法言说“可以言说者”方面保持一致的话,面对“不可言说者”的人生问题,两者则终归体现出“沉默”与“言说”的分野,这种分野又从一个侧面透射出中西哲学文化之间的深层差异——精神性的内省境...
如果说维特根斯坦和冯先生在运用逻辑分析法言说“可以言说者”方面保持一致的话,面对“不可言说者”的人生问题,两者则终归体现出“沉默”与“言说”的分野,这种分野又从一个侧面透射出中西哲学文化之间的深层差异——精神性的内省境界与外在性的科学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理学体系
维特根斯坦
正的方法
负的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冯友兰《新世训》新估
被引量:
1
3
作者
邓联合
《学海》
2002年第3期129-131,共3页
被冯友兰本人及众多学者忽视的《新世训》一书实质上在“贞元六书”构成的新理学体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该书一方面是此后的《新原人》的诱发性著作 。
关键词
冯友兰
新
世训
本体形上学
人生哲学
评价
新理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冯友兰的人生境界理论
被引量:
9
4
作者
邓联合
徐建科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2-117,共6页
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理论是其人生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但是这一理论却在两个方面发生了根本性迷失:由于主观觉解支撑起的境界实质上只是一种虚无的心灵体验,从而造成了主体内在精神境界与客观人生实践的脱节;由于冯氏对理、道体及宇宙...
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理论是其人生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但是这一理论却在两个方面发生了根本性迷失:由于主观觉解支撑起的境界实质上只是一种虚无的心灵体验,从而造成了主体内在精神境界与客观人生实践的脱节;由于冯氏对理、道体及宇宙等范畴中人性道德内涵的彻底抽空,又导致了其本体与境界的完全断裂。冯氏境界理论出现这两种迷失的症结,在于其新理学体系“空灵”化的形上旨趣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界理论
冯友兰
人生哲学思想
新理学体系
核心内容
心灵体验
人生实践
精神境界
道德内涵
根本性
迷失
虚无
觉解
主观
范畴
道体
追求
旨趣
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理学的人生哲学体系与“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境界--解读冯友兰先生的“贞元六书”
被引量:
2
1
作者
沈素珍
钱耕森
机构
安徽大学政治学系
安徽大学哲学系
黄山文化书院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0-124,共5页
文摘
冯友兰先生从"照着讲"《中国哲学史》(两卷本)转向"接着讲""贞元六书",他以逻辑分析法诠释程朱理学,创新出"理"、"气"、"道体"、"大全"四个主要概念与"真际"、"实际"两个世界,以及"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四种境界,以自己独创的形而上学说明了宇宙与人生的问题,构建出"新理学"的哲学体系。依据冯先生一以贯之地把"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作为哲学的功能与作用、目的与意义,以及把人生哲学作为"新理学"的起点、巅峰与归宿,本文特地把他的"新理学的哲学体系"新诠为"新理学的人生哲学体系"。冯先生创立"新理学"哲学体系的激情源于对抗战胜利的信心与对民族复兴的热望,其崇高的理想与精神境界则是"为万世开太平"。
关键词
冯友兰
贞元六书
新
理学
的人生哲学
体系
“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境界
分类号
B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负的方法”与“不可言说”——冯友兰新理学与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方法比较申论
2
作者
郑飞
机构
南开大学哲学系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2004年第6期148-150,共3页
文摘
如果说维特根斯坦和冯先生在运用逻辑分析法言说“可以言说者”方面保持一致的话,面对“不可言说者”的人生问题,两者则终归体现出“沉默”与“言说”的分野,这种分野又从一个侧面透射出中西哲学文化之间的深层差异——精神性的内省境界与外在性的科学认知。
关键词
新理学体系
维特根斯坦
正的方法
负的方法
分类号
B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冯友兰《新世训》新估
被引量:
1
3
作者
邓联合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
出处
《学海》
2002年第3期129-131,共3页
文摘
被冯友兰本人及众多学者忽视的《新世训》一书实质上在“贞元六书”构成的新理学体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该书一方面是此后的《新原人》的诱发性著作 。
关键词
冯友兰
新
世训
本体形上学
人生哲学
评价
新理学体系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冯友兰的人生境界理论
被引量:
9
4
作者
邓联合
徐建科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2-117,共6页
文摘
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理论是其人生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但是这一理论却在两个方面发生了根本性迷失:由于主观觉解支撑起的境界实质上只是一种虚无的心灵体验,从而造成了主体内在精神境界与客观人生实践的脱节;由于冯氏对理、道体及宇宙等范畴中人性道德内涵的彻底抽空,又导致了其本体与境界的完全断裂。冯氏境界理论出现这两种迷失的症结,在于其新理学体系“空灵”化的形上旨趣追求。
关键词
境界理论
冯友兰
人生哲学思想
新理学体系
核心内容
心灵体验
人生实践
精神境界
道德内涵
根本性
迷失
虚无
觉解
主观
范畴
道体
追求
旨趣
质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理学的人生哲学体系与“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境界--解读冯友兰先生的“贞元六书”
沈素珍
钱耕森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负的方法”与“不可言说”——冯友兰新理学与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方法比较申论
郑飞
《中州学刊》
CSSCI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冯友兰《新世训》新估
邓联合
《学海》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冯友兰的人生境界理论
邓联合
徐建科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