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白先勇的“昆曲新美学”
被引量:8
- 1
-
-
作者
丁盛
-
机构
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研究所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43,共7页
-
基金
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项目编号:SH1510GFXK]成果之一
-
文摘
白先勇在青春版《牡丹亭》与新版《玉簪记》的创作实践中提出了"昆曲新美学"的概念,其目标是"让昆曲的古典美学与现代剧场接轨",核心是"古典为体,现代为用"。"昆曲新美学"主导下的几部作品,体现了很高的制作水准,获得官方与学界盛赞的同时,也引发了戏迷的质疑。本文从白先勇"昆曲新美学"的理论内涵与创作实践着手,结合多方观点分析后认为,"昆曲新美学"是一种创作观念,而不是新的昆曲美学,如果要提到美学的高度来认识它,可以视为一种舞台美学,不仅适用于昆曲,也适用于其他戏曲剧种。
-
关键词
白先勇
昆曲新美学
青春版《牡丹亭》
新版《玉簪记》
-
Keywords
Pal Hsien-yung
new aesthetics of Kunqu Opera
Story of Jade Hairpin and therefore applies to Kunqu Opera and other operas as well. Youth Version of The Peony Pavilion
New Version of The
-
分类号
J82
[艺术—戏剧戏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