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末“新小说”对域外新知的传播及其影响
1
作者 纪德君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1,共16页
清末,在新民救国思潮的影响下,以小说传播域外新知成为一种时代潮流。“新小说”家们以启蒙者的身份,通过译述域外小说、自撰新小说,借助五花八门的“新小说”类型,将政治制度、域外奇闻、科学幻想、侦探推理、实业救国、婚姻自主、女... 清末,在新民救国思潮的影响下,以小说传播域外新知成为一种时代潮流。“新小说”家们以启蒙者的身份,通过译述域外小说、自撰新小说,借助五花八门的“新小说”类型,将政治制度、域外奇闻、科学幻想、侦探推理、实业救国、婚姻自主、女权女学等这些陌生而新奇的知识,源源不断地传输给中国读者,不仅拓新了中国人的知识视野与知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与日常行为,助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而且沾溉了此后发生的新文化运动,成为五四运动“民主”与“科学”之声的前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小说 域外新知 开启民智 传播方式 新民救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启超“立人”思想简论 被引量:1
2
作者 方红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110-115,共6页
学界对梁启超“百年树人”的文化启蒙思想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其早年的新民理论,而忽视了梁氏思想的演化和向多角度发展的复杂性。通观梁氏一生,可以说,他的树人思想至少可在逻辑上表述为两个层次:为救国而新民和为立人而立人。而且,随着... 学界对梁启超“百年树人”的文化启蒙思想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其早年的新民理论,而忽视了梁氏思想的演化和向多角度发展的复杂性。通观梁氏一生,可以说,他的树人思想至少可在逻辑上表述为两个层次:为救国而新民和为立人而立人。而且,随着人生历程的展开,前一思路相对弱化,后一思路逐渐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救国新民 为立人而立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