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说法值得商榷 被引量:9
1
作者 黄爱军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2-177,共6页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被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但它却是后人杜撰出来的所谓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包含一个相对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所谓"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并没有形成一个可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被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但它却是后人杜撰出来的所谓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包含一个相对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所谓"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并没有形成一个可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并提的成熟的理论体系,"新民主主义社会论"论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步骤和前途,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论"不可或缺的内容。新民主主义理论服务于现实革命斗争需要的有关政策与策略,不能用"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来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新民主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重新认识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斌 周振飞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42,共5页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特征是保护和利用一切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组织形式,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物质基础。由于对资本主义认识的误区,这个理论被放弃,导致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的匆匆结束...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特征是保护和利用一切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组织形式,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物质基础。由于对资本主义认识的误区,这个理论被放弃,导致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的匆匆结束,为以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实践,造成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 本质特征 放弃 重新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辨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贺朝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60,共4页
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并不标志着毛泽东放弃了他所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二者有内在的一致性。毛泽东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时就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过渡时期,把应有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统一起来了;过... 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并不标志着毛泽东放弃了他所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二者有内在的一致性。毛泽东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时就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过渡时期,把应有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统一起来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强调以工业化为主体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以工业为基础思想的延伸和发展;过渡时期总路线所坚持的社会主义目标与九月会议后毛泽东所认为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即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 过渡时期总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历史命运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吴茜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3-158,共6页
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时是附加有前提条件的: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取得胜利,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牵引拉动东方落后国家实现社会形态的跨越式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传播... 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时是附加有前提条件的: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取得胜利,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牵引拉动东方落后国家实现社会形态的跨越式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列宁关于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两步走"策略、斯大林的"空地论"思想和共产国际对殖民地国家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不断革命"的"左"倾冒险主义政策,逐渐丢失了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上述前提条件,随之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是:建国后,毛泽东不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论和社会主义物质基础论,而是根据国内阶级力量对比形势,过急过快地要求消灭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在短期内从小农的社会直接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因此很快就放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建国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 理论嬗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 放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源与流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浩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4-27,共4页
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考源溯流,可知其有三大理论来源:活水源头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落后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历史渊源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如何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直接渊源是对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继承与超越。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 源与流 毛泽东 新三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关系新探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湘舸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22-28,共7页
毛泽东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关系新探陈湘舸在人类思想史上往往有这种现象:某个思想象提出某种理论,或者观点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变化与认识的深入,而又自我否定,放弃了它。例如,列宁先提出,而后又放弃了“军事共产主义”... 毛泽东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关系新探陈湘舸在人类思想史上往往有这种现象:某个思想象提出某种理论,或者观点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变化与认识的深入,而又自我否定,放弃了它。例如,列宁先提出,而后又放弃了“军事共产主义”政策,进而在“新经济政策”、合作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论 民主主义革命 过渡时期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民族资产阶级 农业合作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研究述评
7
作者 陈龙 《湖湘论坛》 2012年第3期35-40,70,共7页
近二十年来,学界围绕新民主主义社会论这一主题,对其形成和发展、结束的原因、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等方面多有探讨。实际上,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暗含了一个深层的理论背景,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近二十年来,学界围绕新民主主义社会论这一主题,对其形成和发展、结束的原因、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等方面多有探讨。实际上,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暗含了一个深层的理论背景,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理想与中国现实实际之间张力关系建构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 社会主义理想 中国现实实际 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历史命运的考察
8
作者 朱谐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61-66,共6页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50年代惟一可能将中国导向工业化、现代化的社会设计。新中国成立后这一理论得到大规模的实践。然而,在日益显示其价值之时,毛泽东却中断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和实践。究其原因是...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50年代惟一可能将中国导向工业化、现代化的社会设计。新中国成立后这一理论得到大规模的实践。然而,在日益显示其价值之时,毛泽东却中断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和实践。究其原因是由于毛泽东在思考中国社会主义前途时陷入了理论上的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过渡时期总路线 理论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历史贡献
9
作者 王敦琴 戴家隽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20-24,共5页
60年前 ,毛泽东构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虽然该理论仅实践了两三年 ,但其历史贡献是巨大的 ,不仅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独创精神 ,而且与民粹主义划清了界限 ,更为重要的是 ,它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源头和参照系 。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社会 政治理论 历史贡献 毛泽东 文化 政治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新民主主义社会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丽荣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6年第5期99-103,共5页
试析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王丽荣新民主主义社会论认为: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建成社会主义,中间必须经过一个较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个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阶段完成的工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和民主... 试析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王丽荣新民主主义社会论认为: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建成社会主义,中间必须经过一个较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个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阶段完成的工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和民主化,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过渡 社会论 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 “新经济政策” 阶级斗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理论 列宁过渡时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创制与历史贡献
11
作者 晏泽厚 《求实》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55-156,共2页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毛泽东 非资本主义前途 社会论 新民主主义社会 中国共产 中国革命 资本主义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和过渡时期总路线
12
作者 李乃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5期32-36,共5页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和过渡时期总路线李乃义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又是中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中间站。正确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内涵及其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关系...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和过渡时期总路线李乃义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又是中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中间站。正确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内涵及其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关系,对于正确理解中国为什么必然走上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工业化 社会主义改造 毛泽东 过渡时期总路线 资本主义工商业 社会论 社会主义过渡 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少奇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几个问题的考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鲁振祥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13-19,共7页
刘少奇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主要发挥者。 (一 )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和特征。刘少奇强调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同时多次使用“新民主主义阶段”的概念。这表明刘少奇的新民主主义观是过渡性与历史阶段性的统一 ,既把... 刘少奇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主要发挥者。 (一 )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和特征。刘少奇强调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同时多次使用“新民主主义阶段”的概念。这表明刘少奇的新民主主义观是过渡性与历史阶段性的统一 ,既把新民主主义社会看作过渡型的社会 ,又认为它是一个需要经过相当长时期的、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二 )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刘少奇最早提出并多次论证过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同时又多次以明确的语言指出经济建设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这实际上是把两者放在不同的问题层面或范畴加以确认的 ,因而形成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二重性。建国前夕 ,刘少奇曾不再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当作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矛盾 ,但二重性的问题依然存在。 (三 )关于怎样建设新民主主义经济。刘少奇论述了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基本经济方针、经济发展步骤、工业化与民主化的关系及利用外资等重要问题。 (四 )关于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刘少奇“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提法反映了全党长期以来的共识。关于刘少奇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思想 ,可以概括为 1 2个字 :长期准备 ,一步跨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少奇 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创立和失误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丽荣 严淑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93-95,共3页
浅析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创立和失误王丽荣严淑萍关键词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创立失误作者王丽荣,女,武汉化工学院社科系副教授;严淑萍,女,华中理工大学政法系副教授。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酝酿,始于本世纪... 浅析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创立和失误王丽荣严淑萍关键词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创立失误作者王丽荣,女,武汉化工学院社科系副教授;严淑萍,女,华中理工大学政法系副教授。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酝酿,始于本世纪30年代末。1939年5月毛泽东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论 创立失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承与超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扬弃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智 文红玉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82-86,共5页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文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改造 理论与实践 继承与超越 新时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共产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不能成立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伟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6,共13页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一直是我国思想界研究的热点。有人编造"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把它说成是毛泽东的。部分学人将其当作学术上的新发现和理论上的新观点加以宣传,欺骗了读者,毒化了学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一直是我国思想界研究的热点。有人编造"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把它说成是毛泽东的。部分学人将其当作学术上的新发现和理论上的新观点加以宣传,欺骗了读者,毒化了学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与毛泽东创造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性质根本不同和对立的两种思想体系。目前思想界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学术分野,已经转变成当代中国向何处去的一场斗争。"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不仅是国内某种政治力量用来否定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纲领,也是用来颠覆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纲领,理论上不能成立,政治上极为有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与人民民主专政性质的认定 被引量:7
17
作者 梅丽红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6-31,共6页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以及对人民民主专政性质的认定是有变化的,这两者间又有着复杂的联系。探讨这一关系的发展变化,是总结建国后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也是推动时代前进和...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以及对人民民主专政性质的认定是有变化的,这两者间又有着复杂的联系。探讨这一关系的发展变化,是总结建国后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也是推动时代前进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社会 人民民主专政 主要矛盾 民主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10
18
作者 蒲国良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6,共5页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推进了一大步;同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社会建设性纲领,它在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推进了一大步;同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社会建设性纲领,它在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滥觞,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探索提供了一笔巨大的可资借鉴的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合作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占阳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17,共3页
毛泽东认为,阶级利益的一致性,是阶级合作的基础。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各民主阶级的共同利益是第一位的,他们的不同利益则是第二位的。他们应当为了这种共同利益而实行阶级合作。他们的不同利益应当服从于他们的共同利益。他们的不同... 毛泽东认为,阶级利益的一致性,是阶级合作的基础。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各民主阶级的共同利益是第一位的,他们的不同利益则是第二位的。他们应当为了这种共同利益而实行阶级合作。他们的不同利益应当服从于他们的共同利益。他们的不同要求和他们之间的阶级矛盾,不会也不应该使之发展到超过共同要求之上。为了他们的共同利益和共同任务,应当和可以实行一种调节各阶级相互关系的恰当的政策。在这种政策调节之下,他们可以共同完成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各项建设任务。因此,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调节阶级关系,实行阶级合作,是第一位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则是第二位的。在这种阶级关系中,即使是劳资两大阶级的关系,也应当是通过实行"劳资两利"的政策,建立"劳资合作"的新型阶级关系,以使劳资双方共同为发展工业生产而努力。毛泽东的这一重要思想,至今仍对于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社会 阶级合作 劳资合作 劳资两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结束原因研究述论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爱军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6-91,共6页
新民主主义理论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组成。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基本观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我们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只有经过较长时期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在具备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之后,我们才能实... 新民主主义理论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组成。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基本观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我们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只有经过较长时期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在具备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之后,我们才能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社会矛盾 毛泽东 苏联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