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不能成立 |
李伟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3
|
|
|
2
|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放弃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早终结的原因 |
刘振清
|
《求实》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
3
|
试析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形成的实践条件 |
梅定国
刘世华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
4
|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不能成立说”的学术反思 |
任晓伟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
5
|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两个重要范畴的考析 |
梅定国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
6
|
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若干问题(上) |
鲁振祥
|
《阵地与熔炉(北京)》
|
1992 |
1
|
|
|
7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性——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历史命运的视角 |
周全华
姚鸿雁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
2010 |
0 |
|
|
8
|
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若干问题(下) |
鲁振祥
|
《阵地与熔炉(北京)》
|
1992 |
0 |
|
|
9
|
论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梅定国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
10
|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嬗变动因探析 |
李光和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
11
|
试析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形成 |
王永江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2007 |
1
|
|
|
12
|
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
杨熙曼
刘晶芳
陈果吉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
13
|
对建国初期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几个问题的考察 |
鲁振祥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3
|
|
|
14
|
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历史命运的考察 |
朱谐汉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0 |
|
|
15
|
超越资本主义阶段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
鲁振祥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3
|
|
|
16
|
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 |
王炳林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
17
|
毛泽东与50年代我国的社会发展道路 |
王炳林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2
|
|
|
18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总目录 |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
19
|
完整、准确地理解过渡时期的理论和路线 |
郭永钧
朱阳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0 |
|
|
20
|
’93毛泽东研究高潮年——访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局局长、研究员石仲泉 |
|
《新视野》
|
199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