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构想及其思想转变评析
- 1
-
-
作者
侯西安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1-45,68,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 :0 3BKS0 19)
-
文摘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 ,建立一个持续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的新民主主义社会 ,汇聚全社会的资源、资金、技术和人才尽快地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这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在 2 0世纪 4 0年代前后就已经明确设定的社会发展目标。这一社会发展战略构想的确立 ,是符合当时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文化基本状况的。但是长期以来 ,我国学术界对毛泽东关于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构想的研究不够深入 ,还有继续研究的必要。
-
关键词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社会构想
思想转变
历史原因
-
Keywords
Mao Zedong
the society conception of New democracy Ideological transformation
historical reasons
-
分类号
A84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构想之现实的发展
- 2
-
-
作者
李境顺
-
机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史教研室
-
出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5年第3期34-38,23,共6页
-
文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方针经历了从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构想到实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转变。它是由中国革命历史的发展和当时国际国内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也是对原来"设想"基本精神的发展与进步,当然也有其历史的局限和不足。但是,一个时期以来有些论者把过渡时期总路线与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设想对立起来。认为由此犯了超越历史阶段的错误以致造成后来的失误。这是不符合实际的,值得讨论。一中国革命经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共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理论和实践。
-
关键词
过渡时期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社会构想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社会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人
向社会主义过渡
中国革命
新中国
国家资本主义
-
分类号
D61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若干问题(上)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鲁振祥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
出处
《阵地与熔炉(北京)》
1992年第5期29-33,共5页
-
文摘
《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一生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由这部著作所奠立、后来又得到发展的新民主主义学说,在1949年曾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政治基础”,或称新中国的“立国原理”。近年来不少论者把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划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两大部分进行研究,认为毛泽东不仅全面地阐述了中国式的特殊的新民主义革命理论,而且深刻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所没有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笔者完全赞同这样的观点和做法。按照这样的观点和做法,可以更全面地把握作为毛泽东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
-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社会构想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毛泽东思想
中国共产党领导
社会主义社会
非资本主义前途
民主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民主革命
-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