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若干问题(上) |
鲁振祥
|
《阵地与熔炉(北京)》
|
1992 |
1
|
|
|
2
|
继承与超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扬弃 |
王智
文红玉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5
|
|
|
3
|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不能成立 |
李伟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3
|
|
|
4
|
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与人民民主专政性质的认定 |
梅丽红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7
|
|
|
5
|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说法值得商榷 |
黄爱军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
6
|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历史地位 |
蒲国良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
2006 |
10
|
|
|
7
|
毛泽东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合作 |
王占阳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
8
|
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结束原因研究述论 |
黄爱军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
9
|
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重新认识 |
徐斌
周振飞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
10
|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放弃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早终结的原因 |
刘振清
|
《求实》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
11
|
试析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形成的实践条件 |
梅定国
刘世华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
12
|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不能成立说”的学术反思 |
任晓伟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
13
|
“巩固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的思想由来和伟大意义——纪念刘少奇诞生100周年 |
胡瑾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
|
|
|
14
|
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辨析 |
贺朝霞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
15
|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质的社会吗?——对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的论述的解读 |
李亮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
16
|
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若干争论的思考 |
梅定国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
17
|
毛泽东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关系新探 |
陈湘舸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2
|
|
|
18
|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确实存在——与李伟同志商榷 |
郝遥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
19
|
再论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确实存在 |
郝遥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
20
|
试析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历史命运的影响 |
吴茜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