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学理探源——对“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有益成果的吸收 被引量:23
1
作者 郭若平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56,共7页
如同历史上经典理论起源都具有相应的学理基础和实践背景一样,新民主主义理论的起源也有其必要的前提,这个前提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层面:其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所提供的基本原则;其二,中国革命所提供的实践经验;其三,对20世纪20年代至30... 如同历史上经典理论起源都具有相应的学理基础和实践背景一样,新民主主义理论的起源也有其必要的前提,这个前提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层面:其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所提供的基本原则;其二,中国革命所提供的实践经验;其三,对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有益成果的吸收。在专门论及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的研究成果中,大都关注前两个层面,而对第三个层面的讨论,则较为鲜见。探究新民主主义理论起源,“论战”是不应绕过去的,因为“论战”有关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争论在基本理论分析、理论研究方法、最终争论结果等方面,都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最后形成,提供了宝贵的学理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理论 中国 社会性质 中国共产党 民主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理论与三四十年代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论争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勇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3-58,共6页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中国由被动现代化转为主动现代化时期的指导理论。要科学地描述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发展轨迹,必须将其放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与其他现代化思潮一起加以分析和考察。在吸收和批判其他现代化思潮的基础上,新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中国由被动现代化转为主动现代化时期的指导理论。要科学地描述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发展轨迹,必须将其放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与其他现代化思潮一起加以分析和考察。在吸收和批判其他现代化思潮的基础上,新民主主义理论变得更加丰富和完善。当然,由于受到同样的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新民主主义理论又不能不具有当时中国现代化思潮的一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理论 现代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理论框架内外的富农与富农经济 被引量:5
3
作者 江红英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55,84,共8页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保存富农和发展富农经济,中国共产党曾制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实践的结果与理论的逻辑之间却有偏差,富农难以保存,富农经济难以发展。究其具体原因,是党在一定时期内对于处理富农与富农经济问题,没有把握好...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保存富农和发展富农经济,中国共产党曾制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实践的结果与理论的逻辑之间却有偏差,富农难以保存,富农经济难以发展。究其具体原因,是党在一定时期内对于处理富农与富农经济问题,没有把握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区别界线,把原本设想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所做的事,提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来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理论 富农 富农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伟大贡献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蓉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0-64,共5页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社会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资产阶级专政 中国革命 国家学说 无产阶级 中国共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向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53,共4页
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从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发展历程,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轨迹,贯穿着一脉相承、与时俱... 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从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发展历程,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轨迹,贯穿着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研究方法之特点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明钢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1-84,共4页
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四个特点:强调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性质是研究中国革命理论的最基本的依据;综合运用纵向与横向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历史和逻辑的研究方法;广泛运用比较研究方法。
关键词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理论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抗战指向
7
作者 王文兵 郭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1,共4页
毛泽东之所以在抗日战争时期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有其复杂的历史背景、急迫的现实需要和明确的针对性,可以说其直接指向抗日战争。概而言之,其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出于中国共产党实现战略转变的理论需要;二是出于国共合作和... 毛泽东之所以在抗日战争时期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有其复杂的历史背景、急迫的现实需要和明确的针对性,可以说其直接指向抗日战争。概而言之,其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出于中国共产党实现战略转变的理论需要;二是出于国共合作和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理论需要;三是为了回应民族资产阶级等"中间力量"提出的所谓"中间路线"、"中间道路"的政治主张;四是为了回应中国思想界、学术界、社会舆论对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中国共产党的怀疑和责难。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重新思考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抗战指向,对于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和民族精神,继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仍然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理论 国共合作 抗日战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历史启迪
8
作者 王金磊 贺振玲 《湖湘论坛》 2010年第2期55-58,共4页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它以其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理论勇气给我们以深刻的历史启迪:一、要走历史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能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来实现;二、理论创...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它以其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理论勇气给我们以深刻的历史启迪:一、要走历史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能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来实现;二、理论创新要一以贯之,不可轻易放弃;三、科学对待资本主义,既不可忽略它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又要学习借鉴它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理论 历史启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时期是毛泽东坚持新民主主义理论和探索社会主义理论相统一的时期
9
作者 韩亚光 《理论月刊》 2002年第4期7-7,13,共2页
在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是坚持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而深刻的社会主义理论观点。过渡时期是毛泽东坚持新民主主义理论和探索社... 在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是坚持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而深刻的社会主义理论观点。过渡时期是毛泽东坚持新民主主义理论和探索社会主义理论相统一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时期 毛泽东 社会主义改造 新民主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理论 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核心——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
10
作者 辛志军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67-69,共3页
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看,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理论将人置于核心位置,以人为本,立足于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社会性的把握,明晰了社会主要矛盾,廓清了敌我关系,满足了人的需要性,树立了人民共同的价值目标,从而最大限度地凝聚了人心,并取得... 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看,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理论将人置于核心位置,以人为本,立足于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社会性的把握,明晰了社会主要矛盾,廓清了敌我关系,满足了人的需要性,树立了人民共同的价值目标,从而最大限度地凝聚了人心,并取得了革命胜利和新民主主义建设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人学 新民主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七大报告中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几处完善
11
作者 张树新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10期7-9,共3页
中共七大在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就新民主主义理论而言,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和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等方面都有极为重要的完善,并直接影响了从抗日战争的胜利到全国解放后的许多具体的政... 中共七大在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就新民主主义理论而言,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和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等方面都有极为重要的完善,并直接影响了从抗日战争的胜利到全国解放后的许多具体的政策和措施,为最终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七大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理论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静如 鲁振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9,共9页
列宁说:“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主义政党,因为革命理论能使一切社会主义者团结起来,他们从革命理论中能取得一切信念,他们能运用革命理论来确定斗争方法和活动方式。”(《我们的纲领》,《列宁全集》第1卷,第203页)... 列宁说:“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主义政党,因为革命理论能使一切社会主义者团结起来,他们从革命理论中能取得一切信念,他们能运用革命理论来确定斗争方法和活动方式。”(《我们的纲领》,《列宁全集》第1卷,第203页)“没有革命的理论也就不可能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理论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毛泽东 中国革命 对待资本主义 邓小平 革命理论 阶级斗争 民主革命 解放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理论在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发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鲁振祥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9-24,共6页
人们对于新民主主义理论发展史的考察,大多注意两个时期:一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及其准备时期,认为这个时期初步形成了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二是抗日战争时期,认为这个时期新民主主义理论达到了系统化、成熟化。这样的论述无... 人们对于新民主主义理论发展史的考察,大多注意两个时期:一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及其准备时期,认为这个时期初步形成了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二是抗日战争时期,认为这个时期新民主主义理论达到了系统化、成熟化。这样的论述无疑是正确的,恰当地估计了这两个时期在新民主主义理论发展史上所占的地位。但对另外两个时期,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及建国初,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总结与探索,也应给以足够的重视,作出应有的评价。本文仅就新民主主义理论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发展作一初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理论 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 毛泽东 农业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新民主主义经济 中国革命 人民民主专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民主主义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综述
14
作者 克勤 玉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6期105-106,30,共3页
为纪念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发表50周年,由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长春地质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等8所院校联合发起主办的;以“中国新民主主义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的,全国第三次中青年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学者学术研讨会,于1990年7月3... 为纪念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发表50周年,由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长春地质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等8所院校联合发起主办的;以“中国新民主主义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的,全国第三次中青年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学者学术研讨会,于1990年7月30日至8月4日在长春召开。会议共收到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130所高等院校和11个党史研究单位的191篇论文。到会学者120人。现将会议集中讨论的问题与提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理论 新民主主义 中国革命史 中共党史 党史研究 资本主义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理论对马列主义理论宝库的新贡献
15
作者 李思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8-15,共8页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结合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不断总结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逐步形成具有独创内容的、系统而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为马列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宝贵财富。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理论 马列主义理论 无产阶级革命 中国革命 毛泽东同志 帝国主义 资产阶级专政 民主革命 中国国情 社会主义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民主主义理论研究》读后
16
作者 李起民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9-109,共1页
关键词 书评 王桧林 <<中国新民主主义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民主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独创性贡献
17
作者 谢钟若 罗世钦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32-37,共6页
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革命理论.但是,在将它运用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时,却必须密切结合具体的实际,才能有效地指导革命.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一项根本原则,也是从无数胜利和失败中总结出来的一条根本经验.不管... 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革命理论.但是,在将它运用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时,却必须密切结合具体的实际,才能有效地指导革命.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一项根本原则,也是从无数胜利和失败中总结出来的一条根本经验.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共产党人如果能从本国实际出发去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使这个理论本国化、民族化,革命就会顺利发展.相反,如果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不问客观实际如何,到处机械搬用,革命事业就要遭到挫折和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理论 独创性贡献 马克思主义 人民民主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 列宁 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 俄国 民主革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立论原则和启示
18
作者 姜文湖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3年第1期25-32,共8页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站在时代前面指导革命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伟人。中国共产党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伟大事业中,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是他集中全党智慧进行大胆理论创造...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站在时代前面指导革命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伟人。中国共产党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伟大事业中,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是他集中全党智慧进行大胆理论创造的光辉成就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理论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立论 科学思想体系 中国革命 社会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伟大贡献——试论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19
作者 戴清亮 许良廷 《江淮论坛》 1981年第4期6-13,共8页
历史的发展从来就不是笔直的、单线的。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胜利于落后的俄国,又丰富、发展于更加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马克思主义传来中国。在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以毛泽东同... 历史的发展从来就不是笔直的、单线的。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胜利于落后的俄国,又丰富、发展于更加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马克思主义传来中国。在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具有独创性的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解决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革命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同志 伟大贡献 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中国革命 中国共产党人 十月革命 资本主义国家 新民主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 被引量:1
20
作者 竖松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27-33,57,共8页
我们祖国已经经历了三十年,这是既有过顺利的发展,又有过严重挫折的三十年。人们时常怀念建国初的八年,认为这是“黄金时代”,而这些美好的日子是在我党和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导下取得的。为了认真总结我国建... 我们祖国已经经历了三十年,这是既有过顺利的发展,又有过严重挫折的三十年。人们时常怀念建国初的八年,认为这是“黄金时代”,而这些美好的日子是在我党和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导下取得的。为了认真总结我国建国后革命实践的经验,用实践标准检验一切,重新学习、研究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理论 资本主义经济 向社会主义过渡 三十年代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建国初 列宁 建国后 新民主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