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思想和实践来源——纪念《新民主主义论》发表70周年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旭 李剑萍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23,共6页
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也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方针,标志着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正式提出。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是中国式的马克... 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也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方针,标志着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正式提出。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是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20世纪40年代与5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它的四大思想和实践来源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教育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教育实践特别是"大革命"时期领导的工农教育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教育和现代学校教育的批判继承,以及苏区和抗战初期根据地教育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方针 新民主主义教育 新民主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江隆基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薛晓旭 郝磊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9-80,共2页
江隆基曾长期在陕甘宁边区从事新民主主义教育的领导工作。在工作中,他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基本理念,提出教育必须为抗战服务的方针,并对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做出了创新性的阐述。江隆基的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与... 江隆基曾长期在陕甘宁边区从事新民主主义教育的领导工作。在工作中,他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基本理念,提出教育必须为抗战服务的方针,并对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做出了创新性的阐述。江隆基的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与解放区教育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产物,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展文化教育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建国以后新中国新教育的建设做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而且对确立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政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隆基 新民主主义教育 教育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宋荐戈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9年第3期38-43,共6页
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近代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萌芽于本世纪20年代;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通过总结苏区教育实践的经验奠定了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 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近代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萌芽于本世纪20年代;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通过总结苏区教育实践的经验奠定了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经过伟大的整风运动和党的“七大”以及全国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教育实践,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在丰富着和发展着。《共同纲领》中关于文化教育条款的制定和颁布,说明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不仅适用于革命战争时期的根据地教育,在新中国的和平建设时期也是同样适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 奠基 形成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教育思想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芹茂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7-14,共8页
毛泽东教育思想,是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无产阶级教育理论与政策的总称。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与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方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工作的指针。党领导的革命首先经过了新民主主义阶段,毛泽东... 毛泽东教育思想,是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无产阶级教育理论与政策的总称。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与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方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工作的指针。党领导的革命首先经过了新民主主义阶段,毛泽东教育思想,也首先是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教育实践中产生并得到丰富和发展,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学说中国化的历史任务,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学说民族化的优秀典型。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所创立的关于中国教育问题的理论,是整个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发展阶段和重要组成部分,要完整准确地领会和掌握毛泽东教育思想,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同志在这一时期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时期 文化教育 毛泽东同志 新民主主义文化 毛泽东教育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 新民主主义教育 知识分子问题 教育工作 相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的性质、任务和改革 被引量:5
5
作者 孙喜亭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8年第3期1-13,共13页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必然对教育产生重大影响。如何认识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特别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竞争机制与发展教育的关系,是教育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为此,本刊开辟'讨论:商品经济...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必然对教育产生重大影响。如何认识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特别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竞争机制与发展教育的关系,是教育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为此,本刊开辟'讨论:商品经济·竞争机制·教育改革'一栏,以促进深入研究。现以收到稿件的先后次序刊出。欢迎来稿,参加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学 教育事业 新民主主义教育 历史前提 发展社会 学校教育 经济发展 教育理论 道德品质 现代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结历史经验 振兴社会主义教育——《东北教育通史》序言
6
作者 王鸿宾 向南 孙孝恩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3,共3页
东北教育通史在中国教育史和东北地方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了解和研究东北教育发展的历史,对于填补中国教育史的空白,总结过去经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 东北教育通史在中国教育史和东北地方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了解和研究东北教育发展的历史,对于填补中国教育史的空白,总结过去经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中国是一个由多种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教育 通史 总结历史经验 社会主义教育 东北地区 序言 中原地区 教育历史 封建教育 新民主主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办好高等教育——读《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的一点体会
7
作者 李国拱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8,共4页
《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的出版,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里,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著作,是... 《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的出版,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里,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其中包括毛泽东教育学说。毛泽东教育学说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宝库增添了丰富的有中国特色的新内容,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选集》 教育学说 改造我们的学习 新民主主义教育 生产劳动相结合 思想政治工作 中国特色 教育内容 现代化建设 国际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的基本特征
8
作者 励雪琴 《黑龙江高教研究》 1988年第4期2-8,共7页
一、从历史起点看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特殊性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阶段呢?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 一、从历史起点看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特殊性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阶段呢?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法,不是“泛指”任何社会主义国家,而是“特指”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经过“初级阶段”,它突出地标明了我国现阶段在历史过程中所处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过程 特定阶段 十三大报告 新民主主义教育 不发达 历史时代 教育科学 历史进程 教育事业 中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四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历史反思 被引量:6
9
作者 金一鸣 袁振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9-18,共10页
建国伊始,在1949年12月23~31日召开的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就确定了今后教育工作的总方针: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为工农开门。翌年,钱俊瑞在《人民教育》创刊号《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的长文中,更明确地指出:'为工... 建国伊始,在1949年12月23~31日召开的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就确定了今后教育工作的总方针: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为工农开门。翌年,钱俊瑞在《人民教育》创刊号《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的长文中,更明确地指出:'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施现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时隔36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理论研究 新民主主义教育 教育建设 《人民教育 教育工作 钱俊 历史反思 凯洛夫 教育思想 社会主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教育的建设与成就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耀萍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84-88,共5页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教育的建设与成就李耀萍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所辖区域地处黄土高原,是个贫困地区。在国民党封建军阀和地主豪绅的统治压迫下,政治腐败,捐税繁重,加上自然环境恶劣,耕作粗放,农民终年难得温饱。文化教育...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教育的建设与成就李耀萍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所辖区域地处黄土高原,是个贫困地区。在国民党封建军阀和地主豪绅的统治压迫下,政治腐败,捐税繁重,加上自然环境恶劣,耕作粗放,农民终年难得温饱。文化教育就更为落后,除绥德、米脂有两所中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教育 抗战时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小学教育 新民主主义教育 教育方针 干部学校 边区政府 国防教育 师范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的先声: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的小学教育 被引量:3
11
作者 施克灿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19,共6页
革命根据地的小学教育在普及小学义务教育、课程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为新中国成立后新民主主义教育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基础。包括确立了以劳动人民子女为主要教育对象的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灵... 革命根据地的小学教育在普及小学义务教育、课程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为新中国成立后新民主主义教育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基础。包括确立了以劳动人民子女为主要教育对象的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坚持与政治斗争、生产劳动紧密联系,体现了强烈的政治性与实践性;注意发挥儿童的创造性,用民主的方法管理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党建 新民主主义教育体系 革命根据地教育 苏维埃文化教育 苏区小学教育 劳动人民子女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时期我党教育公平的实践及经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现平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0-126,129,共7页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不断推进社会公平,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在民主教育领域延伸,实现了教育的群众路线、权利平等和机会均等方面的理论创新以及一系列改革实践,所积累的丰富而宝贵经验为新民主主义"民...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不断推进社会公平,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在民主教育领域延伸,实现了教育的群众路线、权利平等和机会均等方面的理论创新以及一系列改革实践,所积累的丰富而宝贵经验为新民主主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教育公平 新民主主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晋绥边区党的基础教育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牛贯杰 秦天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2-182,共11页
抗战时期晋绥边区的小学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战时基础教育的重要历史实践。山西省兴县档案馆所藏晋绥边区档案及相关文献,反映了我党在晋绥边区推行基础教育的具体状况。通过对晋绥边区小学教育政策、教材出版、教育实践以及实际效果的历... 抗战时期晋绥边区的小学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战时基础教育的重要历史实践。山西省兴县档案馆所藏晋绥边区档案及相关文献,反映了我党在晋绥边区推行基础教育的具体状况。通过对晋绥边区小学教育政策、教材出版、教育实践以及实际效果的历史考察,能够展现这一时期我党对新民主主义教育道路的探索。晋绥边区的小学教育与战争、生产、社会、家庭紧密结合,最终走上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道路。它的成功实践和历史启示,对当前新形势下的基础教育工作亦不乏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晋绥边区 新民主主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甘宁边区高等教育史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廖才英 《现代大学教育》 1985年第2期19-24,共6页
近年来,关于探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材料,日益增多。学习这些可喜的成果,一个关于考察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高等教育情况的课题,在心中油然萌发。事实上,我国今天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也能从过去新民主主义教育中找到她的胎... 近年来,关于探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材料,日益增多。学习这些可喜的成果,一个关于考察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高等教育情况的课题,在心中油然萌发。事实上,我国今天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也能从过去新民主主义教育中找到她的胎元。忽视昨天,难以理解今天,更难把握未来,历史的珍贵价值正在这里。本文仅就新民主主义教育中一个片断进行一些考究,祈求重视我们自己的历史经验。中外教育史上的奇迹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国之内独立地并存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教育体系,一种是国统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一种是解放区的新民主主义教育。而根据地解放区的教育,是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历史经验 高等教育 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新民主主义教育 毛泽东 高等教育改革 自然科学 社会主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干部教育改革
15
作者 金林祥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5年第2期51-56,共6页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下,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一场深刻的教育改革。这场改革是从干部教育改革开始的。陕甘宁边区的干部教育,包括在职干部教育和学校干部教育两个方面。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为了夺取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下,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一场深刻的教育改革。这场改革是从干部教育改革开始的。陕甘宁边区的干部教育,包括在职干部教育和学校干部教育两个方面。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为了夺取战争的胜利,我们党把加强干部教育,提高干部水平,始终当作一个重大问题加以研究和解决。1938年10月,党在延安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改革 干部教育 抗日战争时期 干部学校 八路军军医学校 新民主主义教育 教育工作 中国革命史 革命干部 帝国主义侵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教育学的发展 被引量:18
16
作者 雷尧珠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4年第2期39-47,56,共10页
全国第二次教育科学规划会议,明确地提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科学体系,是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当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这个重要的课题,党的三中全会以后,许多同志从不同的角... 全国第二次教育科学规划会议,明确地提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科学体系,是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当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这个重要的课题,党的三中全会以后,许多同志从不同的角度在报刊杂志和座谈会上发表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但从我国教育学发展史的角度来加以探讨的,为数尚少。而一门科学或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总是与它过去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的。本文拟就这个侧面作一点粗略的论述,并对建立社会主义教育学谈一点个人的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原理 教育科学规划 教育观点 赫尔巴特 新民主主义教育 教育理论 凯洛夫 教育思想 中国特色 马克思主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国教育史的分期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华兴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26-132,共7页
依据基本的历史事实,将民国教育的演进,置于中国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全过程中进行分析,把民国教育的效应,放在中国社会由中世纪向现代化转型的大系统中加以衡定,是我们研究中华民国教育史,对它进行历史描述和价值评判的出发点与标... 依据基本的历史事实,将民国教育的演进,置于中国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全过程中进行分析,把民国教育的效应,放在中国社会由中世纪向现代化转型的大系统中加以衡定,是我们研究中华民国教育史,对它进行历史描述和价值评判的出发点与标尺。 新陈代谢是宇宙发展的普遍规律。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的无形的手。世界各国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行程无不表明:教育是人才的保证,人才是现代化的根本。只有以教育为立国之本,优先发展教育,形成教育——人才——现代化的良性循环,才能有效地、稳定地推进社会转型,合理地、健康地加快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教育 教育改革 国民党 南京国民政府 社会转型 民国时期 中国教育 新学制 新民主主义教育 教育宗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豫皖苏区教育的历史地位与作用述略 被引量:3
18
作者 霍文达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5期68-71,共4页
鄂豫皖苏区教育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大致可以概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鄂豫皖苏区教育为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起了极其重要作用。鄂豫皖苏区的创立有其自己的特点,在党的领导下,基本上是以大批革命知识分子出身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 鄂豫皖苏区教育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大致可以概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鄂豫皖苏区教育为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起了极其重要作用。鄂豫皖苏区的创立有其自己的特点,在党的领导下,基本上是以大批革命知识分子出身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主要骨干,广泛深入地发动、组织和领导农民暴动,建立革命武装,就地开展游击战争,实行武装割据,逐步建立和形成的革命根据地。在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过程中,鄂豫皖边区革命教育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豫皖苏区 教育的历史 苏区教育 地位与作用 列宁 文化教育 苏维埃政权 革命斗争 红军 新民主主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陶行知人民教育思想的发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笙 刘硕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3年第1期33-40,共8页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包罗了很广泛的内容,但有两个根本的问题:一是它的政治方向是什么?它为谁服务?二是怎样评价生活教育理论?这是两个互相联系又互有区别的问题。本文着重就前者谈一些粗浅的意见。长期以来对这一问题的一种看法...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包罗了很广泛的内容,但有两个根本的问题:一是它的政治方向是什么?它为谁服务?二是怎样评价生活教育理论?这是两个互相联系又互有区别的问题。本文着重就前者谈一些粗浅的意见。长期以来对这一问题的一种看法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始终没有摆脱超阶级、超政治的教育救国论,在他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一种资产阶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思想 教育救国论 生活教育理论 超阶级 乡村教育 晓庄学校 平民教育 新民主主义教育 战时教育 政治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苏区教育 被引量:2
20
作者 赖志奎 《当代教育科学》 1990年第4期68-71,共4页
苏区教育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个革命根据地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人民教育事业。它虽然是在革命战争的条件下,在经济和文化原来都很落后的地区破土发芽,教育的实践时间也很短,但它却把马列主义教育的基本原理和革命根据地的实际情况结... 苏区教育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个革命根据地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人民教育事业。它虽然是在革命战争的条件下,在经济和文化原来都很落后的地区破土发芽,教育的实践时间也很短,但它却把马列主义教育的基本原理和革命根据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制定正确的教育方针和政策,采取了切实的教育形式、内容和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区教育 革命根据地 苏维埃政权 新民主主义教育 中国教育 革命群众 革命干部 干部学校 教育事业 无产阶级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