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0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周恩来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
1
作者 周蕴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1期78-82,共5页
民主革命成功后,是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还是经过一个过渡时期再向社会主义转变?采取何种形式转变?这是当时摆在党中央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周恩来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有关理论,参照苏... 民主革命成功后,是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还是经过一个过渡时期再向社会主义转变?采取何种形式转变?这是当时摆在党中央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周恩来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有关理论,参照苏联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一系列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必须经过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才能向社会主义转变;二、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只能是和平过渡;三、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须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四、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要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 过渡阶段 和平过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战略的形成 被引量:1
2
作者 熊启珍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7年第3期103-108,共6页
抗日战争中期,毛泽东在研究中国革命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思想。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设想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新民主主义中国,经过长期... 抗日战争中期,毛泽东在研究中国革命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思想。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设想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新民主主义中国,经过长期的新民主主义建设,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成工业国,然后再发展到社会主义。这表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战略已初步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的前夜,毛泽东细致地分析了中国的具体情况,建构了和平地稳妥地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总战略。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 转变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必然性
3
作者 赵永宪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2期7-13,共7页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和发展中国,这本来是中国人民的共识。但近几年来,有人只看到资本主义的某些发展,并以此与我们前进中的一些失误作比较,认为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不应当向社会主义转变,而应当让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东欧某...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和发展中国,这本来是中国人民的共识。但近几年来,有人只看到资本主义的某些发展,并以此与我们前进中的一些失误作比较,认为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不应当向社会主义转变,而应当让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东欧某些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变化后,也有人一时间曾经很模糊,似乎认为中国也应当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发展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 资本主义工商业 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 向社会主义过渡 民主革命 中国人民 马克思主义 充分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几个问题
4
作者 岳从欣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10-112,共3页
新民主主义是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它的历史任务是为进入社会主义创造条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能否搞社会主义的论述为中国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合力作... 新民主主义是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它的历史任务是为进入社会主义创造条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能否搞社会主义的论述为中国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合力作用的结果。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是相互关联的历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转变 社会主义改造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问题上的思想认识轨迹
5
作者 胡茹葵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22,共5页
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根据当时中国国情 ,认为应先搞一段时间的新民主主义建设 ,条件成熟后才开始社会主义的全面改造 ,即向社会主义过渡。到 195 2年下半年 ,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毛泽东逐渐放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开始酝酿并... 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根据当时中国国情 ,认为应先搞一段时间的新民主主义建设 ,条件成熟后才开始社会主义的全面改造 ,即向社会主义过渡。到 195 2年下半年 ,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毛泽东逐渐放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开始酝酿并提出了立即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设想。探索毛泽东这一转变过程中的思想认识轨迹 ,对于我们今天坚持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国情 思想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与现实: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再思考
6
作者 覃雪源 《学术论坛》 2003年第2期9-12,共4页
建国初期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在实践中遇到了来自国内外的难以克服的压力 ,缺乏实现目标的条件 ,因而只能是一个理想的蓝图。选择向社会主义转变则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政策以及国际环境等各种因素融合为一个合力的结果 ,是在历... 建国初期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在实践中遇到了来自国内外的难以克服的压力 ,缺乏实现目标的条件 ,因而只能是一个理想的蓝图。选择向社会主义转变则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政策以及国际环境等各种因素融合为一个合力的结果 ,是在历史所已经准备好的现实条件范围内的选择 ,也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所提出的东方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 理想 现实 "卡夫丁峡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政治宣传画的先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时期(1949-1956)的政治宣传画艺术初探 被引量:6
7
作者 赵大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53,共6页
作为在20世纪中国政治宣传画的发展嬗变轨迹中具有分水岭标志的时期,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时期具有自己艺术特征和风貌。这种艺术特征表现在主题和题材的转变、画面形式的演变以及宣传画的创作队伍多元化的趋向。对转变时期政治... 作为在20世纪中国政治宣传画的发展嬗变轨迹中具有分水岭标志的时期,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时期具有自己艺术特征和风貌。这种艺术特征表现在主题和题材的转变、画面形式的演变以及宣传画的创作队伍多元化的趋向。对转变时期政治宣传画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社会政治、苏联、波兰宣传画艺术及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等的影响上。社会政治的需要一方面使这一时期的政治宣传画成为了造型艺术的先导,另一方面也成为了政治宣传画所要表现的主题和题材;苏联和波兰的宣传画艺术以及中国民族民间艺术更多地影响了这一时期政治宣传画的画面形式和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宣传画 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转变时期 艺术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辩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士军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6-28,共3页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大改造迅速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当时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20余年中,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波折,其主要原因不在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而在于我们错误地理解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大改造迅速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当时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20余年中,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波折,其主要原因不在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而在于我们错误地理解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再经过改革开放转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合乎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 计划 市场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9
作者 曾景忠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42-48,共7页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下以简称《决议》)指出:“从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一九五六年,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正确理解《决议》...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下以简称《决议》)指出:“从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一九五六年,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正确理解《决议》的这一论断,对于我们弄清有关我国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中的一些问题(包括转变的时间和标志、建国初期我国是否经历过新民主主义社会等有争论的问题)无疑具有极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如何正确理解我国“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谈谈自己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 社会主义社会 革命转变 社会主义革命 民主革命 正确理解 社会主义改造 私人资本主义 建国初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承与超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扬弃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智 文红玉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82-86,共5页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文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改造 理论与实践 继承与超越 新时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共产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的支点 被引量:2
11
作者 汪中华 彭涌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 文化观 中国 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建国初期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几个问题的考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鲁振祥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58-64,共7页
“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即第一步建设新民主主义,第二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曾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建国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是党经过多年奋斗、探索而确立起来的,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的体现。但是,在1953年,首... “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即第一步建设新民主主义,第二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曾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建国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是党经过多年奋斗、探索而确立起来的,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的体现。但是,在1953年,首先对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思想发生了变化,被立即但要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所代替,接着,立即过渡的思想又变成急于完成过渡的行动,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考察这一发展过程,是研究共和国史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其中的几个具体问题谈些粗浅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制度 毛泽东 向社会主义过渡 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改造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刘少奇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被引量:33
13
作者 龚育之 《中共党史研究》 1988年第1期14-27,共14页
一、问题的提出在党的十三大的准备过程中,在十三大报告发表以后,理论界广泛地开展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研究和讨论。新民主主义、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几个历史阶段的区别在哪里,联... 一、问题的提出在党的十三大的准备过程中,在十三大报告发表以后,理论界广泛地开展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研究和讨论。新民主主义、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几个历史阶段的区别在哪里,联系又如何,是讨论中的一个热点。不少干部和群众,对这个问题也有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过渡时期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著作 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改造 民族资产阶级 私人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毛泽东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理论及过渡时期总路线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冬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9-77,共9页
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底,中国成功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一历史性转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以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相继写入党章。
关键词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转变理论 “三个代表”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要矛盾 社会性质 过渡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民主主义国营经济到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关于毛泽东新中国国营经济性质思想演变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占阳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3-61,共9页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在中国共产党只是掌握了中国革命的部分领导权的特殊历史背景下提出的。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掌握了中国革命的全部领导权。由此,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也就转变成为初级社会主义理论。作为这一理...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在中国共产党只是掌握了中国革命的部分领导权的特殊历史背景下提出的。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掌握了中国革命的全部领导权。由此,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也就转变成为初级社会主义理论。作为这一理论转型的中心环节之一,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提出的新民主主义国营经济理论,这时也转变为西柏坡时期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理论。按照毛泽东的真实想法,我国建国初期将实行的,实际上并不是延安时期所设想的以新民主主义国营经济为主导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制度,而是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主导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初级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但毛泽东出于策略上的考虑,还是称之为“新民主主义经济”。这就是近半个世纪来人们普遍地误认为这种经济制度就是所谓“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理论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国营经济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补新民主主义的课——论我国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方恭温 《南方经济》 1998年第3期12-14,共3页
我国的私营企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要实现十五大规定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新民主主义 私营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恩来关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鲁振祥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1期1-8,共8页
以往人们对中国共产党关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思想的研究,很少论及周恩来的贡献。其实,周恩来对这个问题有大量而系统的论述,并具有许多独到之处。开国之初,针对党内急于消灭资本主义的思想情绪和社会上"何时搞社会主... 以往人们对中国共产党关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思想的研究,很少论及周恩来的贡献。其实,周恩来对这个问题有大量而系统的论述,并具有许多独到之处。开国之初,针对党内急于消灭资本主义的思想情绪和社会上"何时搞社会主义"的疑虑,周恩来从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指出:"不经过新民主主义就不能达到社会主义","今天只有巩固与发展新民主主义,才能早日实现社会主义"。他还强调,"按照《共同纲领》不折不扣地做下去,社会主义的条件就会逐步具备和成熟。"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后,他自觉地担负起宣传解释总路线的任务,但他没有把新的过渡思想与过去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思想对立起来,而是力图使两者相衔接,强调"过渡时期"就是"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过渡时期总路线就是《共同纲领》路线的进一步明确化。他还是较早主张经由国家资本主义改造私人资本主义企业的领导入之一。三大改造即将基本完成之时,他力主"绝不要提出提早完成工业化的口号",认为为完成所有制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样"两个过渡",过渡时期还是长一点好。揭示周恩来这些思想理论上的贡献,有助于深入研究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历史和认识周恩来在中共理论发展史上的地位,对今天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 过渡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民主主义论》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江丹林 《学术界》 CSSCI 1998年第2期13-18,共6页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社会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文化 新民主主义论》 毛泽东著作 资本主义 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专政 中国革命 经济纲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向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53,共4页
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从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发展历程,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轨迹,贯穿着一脉相承、与时俱... 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从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发展历程,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轨迹,贯穿着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余维法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1-44,共4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是中国处在特殊的历史条件、历史阶段和国际历史背景条件下产生的理论体系;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都始终坚持生产力标准,是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是中国处在特殊的历史条件、历史阶段和国际历史背景条件下产生的理论体系;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都始终坚持生产力标准,是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生产力标准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