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叶新植二烯的提取及热裂解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胡超 张玎婕 +4 位作者 胡志忠 宋凌勇 李志华 务文涛 张峻松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8-186,共9页
目的:明确新植二烯对烟叶或卷烟品质的影响。方法:利用索式提取法、层析柱法提取分离纯化烟末中的新植二烯,结合IR、1 H NMR及MS谱等技术证实其结构,并利用Py-GC/MS对不同条件下新植二烯的热裂解产物进行分析。结果:新植二烯在无氧、有... 目的:明确新植二烯对烟叶或卷烟品质的影响。方法:利用索式提取法、层析柱法提取分离纯化烟末中的新植二烯,结合IR、1 H NMR及MS谱等技术证实其结构,并利用Py-GC/MS对不同条件下新植二烯的热裂解产物进行分析。结果:新植二烯在无氧、有氧的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裂解热稳定性较好,在高温下仍可保持原态;新植二烯裂解产物种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无氧条件下裂解产物主要包括烷烃和烯烃,有氧条件下裂解主要产物除烷烃和烯烃外,还生成了大量醇、醛、酮、酯类、苯系物等其他类化合物;有氧条件下,新植二烯裂解生成的醇、醛、酮、酯类以及呋喃类等含有氧原子的化合物;裂解产物的形成主要源自于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新植二烯的一次反应以共轭双键的α键和β键断裂为主,其中二次反应相对复杂。结论:新植二烯对提高卷烟的燃吸品质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植二烯 烟叶 分离 结构鉴定 热裂解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栽培措施对烤烟新植二烯含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岳红 赵昶灵 +1 位作者 毛自朝 杨焕文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3期32-34,37,共4页
新植二烯是对烤烟香味贡献最大的关键成分之一,而栽培措施对烤烟新植二烯含量的影响很大。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垄作栽培,施肥(Zn、Mg、Mo,适量N、P、K、Cl及牛粪、芝麻饼肥、菜籽饼肥、绿肥、菌肥和生物肥等有机肥),化学控制(苹果酸和油酸... 新植二烯是对烤烟香味贡献最大的关键成分之一,而栽培措施对烤烟新植二烯含量的影响很大。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垄作栽培,施肥(Zn、Mg、Mo,适量N、P、K、Cl及牛粪、芝麻饼肥、菜籽饼肥、绿肥、菌肥和生物肥等有机肥),化学控制(苹果酸和油酸,脱落酸、水杨酸、赤霉素和乙烯利),以及打顶、适度灌溉、摘叶和遮光等控制措施均能提高烤烟的新植二烯含量,其中,植物生长物质的效果因植物生长物质的种类、浓度和施用时间而异;注水提高烤烟新植二烯含量的效果最佳,喷灌其次,沟灌最差;硝态氮有利于烤烟新植二烯积累。此外,连作、严重干旱、施N水平过低或过高和腐殖酸均会降低烤烟新植二烯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新植二烯含量 农作栽培措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快速测定初烤烟叶中的新植二烯 被引量:7
3
作者 杨盼盼 周文忠 +4 位作者 李佛琳 邱昌桂 高辉 赵龙庆 刘静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94-999,共6页
【目的】建立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初烤烟叶新植二烯含量快速测定方法并对定量测定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近红外技术结合光谱预处理(多元散射校正+二阶求导+Norris平滑)、异常样本的剔除(模群迭代奇异样本诊断... 【目的】建立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初烤烟叶新植二烯含量快速测定方法并对定量测定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近红外技术结合光谱预处理(多元散射校正+二阶求导+Norris平滑)、异常样本的剔除(模群迭代奇异样本诊断)、基于竞争自适应重加权(CARS)算法的波长优选、基于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的建模波长变量优选建立了初烤烟叶新植二烯含量近红外PLS校正模型,并从模型内部参数(校正模型的决定系数、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校正误差均方根)和外部验证集的预测误差均方根及其配对t检验结果对模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1)被优选出来建立校正模型的主要波长范围为:2 464.58~2 450.60 nm、1 962.7~1 959.74 nm、1 767.37~1 763.76 nm、1 687.98~1 681.41 nm、1 425.36~1 419.90 nm、1 412.93~1 409.86 nm、1 180.66~1 177.98 nm、1 174.78~1 173.18 nm、1 168.95~1 167.37 nm和1 156.44~1 154.38 nm;(2)初烤烟叶新植二烯近红外校正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882 7,最优主成分数为5,校正标准误差为18.602μg/g,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为18.488μg/g,预测范围为166.21~398.24μg/g;外部验证集的预测误差均方根为20.995,外部验证集样品(n=20)预测值和实测值在α=0.05显著水平下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研究建立的初烤烟叶新植二烯含量近红外校正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预测准确性。该方法能快速准确测定初烤烟叶新植二烯,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烤烟 新植二烯 近红外光谱技术 校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叶烘烤过程中烘烤工艺对新植二烯含量变化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韩翔雨 赵高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5期13729-1373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烘烤工艺下烟叶中新植二烯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从烘烤的角度,采用不同的烘烤工艺控制,对烤后烟叶中新植二烯进行分析检测,找出烟叶内的新植二烯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研究表明,采用充分分解充分合成、部分分解充分... [目的]探讨不同的烘烤工艺下烟叶中新植二烯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从烘烤的角度,采用不同的烘烤工艺控制,对烤后烟叶中新植二烯进行分析检测,找出烟叶内的新植二烯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研究表明,采用充分分解充分合成、部分分解充分合成、充分分解部分合成这3种烘烤工艺,可以分别提高烟叶中新植二烯的积累量。[结论]试验可为进一步研究烟叶中致香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烤 烟叶 烘烤工艺 变化 新植二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有机肥对陇东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初探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星 邱慧珍 +3 位作者 张文明 李亚娟 滕桂香 贾欢欢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9-86,共8页
针对陇东烤烟生产中存在的因长期连作和施肥不合理引起的烟叶致香物质含量较低、香气不足和商品特性下降等问题,本研究于2009年在甘肃省正宁县进行大田试验,研究施用微生物有机肥对烤烟叶片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 针对陇东烤烟生产中存在的因长期连作和施肥不合理引起的烟叶致香物质含量较低、香气不足和商品特性下降等问题,本研究于2009年在甘肃省正宁县进行大田试验,研究施用微生物有机肥对烤烟叶片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微生物有机肥处理(BIO)显著提高了烟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比对照(CK)增加了26.79%~134.33%;不同叶位的烟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对BIO的反应明显不同,上部叶的增幅最大,上、中、下部叶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34.33%,81.03%和26.79%。BIO处理改变了不同叶位中性致香物质总量的高低顺序,由CK处理的上部叶>下部叶>中部叶,改变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有利于提高烤烟生产的产值。正宁烤烟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以新植二烯为主,占中性致香物质总量的79.67%~89.43%;BIO处理各部位烟叶中新植二烯的含量,上、中、下部叶分别比CK增加157.33%,88.15%和31.17%。BIO处理促进了烟株的氮吸收,不仅提高了新植二烯的前体物质叶绿素的含量,而且将叶绿素含量的峰值推迟了约15d,从而延长了烟叶的成熟期;BIO处理在圆顶期叶片蔗糖转化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0.02%和13.42%,这些指标的提高为烟株的干物质积累、氮素的吸收、以及中性致香物质和叶绿素的合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微生物有机肥 中性致香物质 新植二烯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