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洞庭湖区黄鳝体内新棘衣棘头虫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文彬 曾伯平 +2 位作者 罗玉双 韩庆 王京仁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3-405,432,共4页
2002年6月至2003年5月,对洞庭湖周边6个县(市)不同水域环境黄鳝体内新棘衣棘头虫的流行病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2002年7、8月的感染率以岳阳点最高(93.6%),常德点次之(53.1%),华容点第3(36.2%),其余3个采样点的感染率都较低(20%以下)... 2002年6月至2003年5月,对洞庭湖周边6个县(市)不同水域环境黄鳝体内新棘衣棘头虫的流行病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2002年7、8月的感染率以岳阳点最高(93.6%),常德点次之(53.1%),华容点第3(36.2%),其余3个采样点的感染率都较低(20%以下);平均感染强度(个/尾)以岳阳点最高(13.7),湘阴点次之(6.3),岳阳点显著大于津市(1.3)、沅江(2.5)、华容(4.1)和常德点(5.9),华容点、常德点显著大于津市点.通过周年取样调查,发现常德点相同体长段(25~40cm)黄鳝在不同月份的感染有比较明显的季节变化,感染率在7月(51.1%)、10月(34.8%)、12月(31.0%)和翌年4月(61.8%)出现4个峰值,而在2月和3月感染率最低(6.0%以下);平均感染强度则在7月(6.2)、10月(7.4)和翌年1月(5.7)、5月(7.8)出现4个峰值,12月最低(1.9).表明不同采样点、不同月份之间感染的差异性,与所处水域环境的稳定程度、中间宿主——劳氏中剑水蚤的丰富度及其季节变化,以及终宿主——黄鳝的生活习性等因素相关.全部阳性宿主的频率呈正态分布,以体长30~35cm的阳性宿主最多(占29.6%),其次为体长25~30cm的宿主(占2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新棘衣棘头虫 感染率 感染强度 洞庭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鳝体内新棘衣棘头虫染色体核型及G-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唐琳 王文彬 +3 位作者 刘星辉 江妹 胡霞 曾伯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5-338,共4页
采用空气干燥和胰酶消化法,对黄鳝体内新棘衣棘头虫[Pallisentis(Neosentis)celatus]的染色体核型和G-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棘衣棘头虫由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组成,其中X染色体和1号、3号都为中着丝粒染色体,2号为亚中着丝粒染色... 采用空气干燥和胰酶消化法,对黄鳝体内新棘衣棘头虫[Pallisentis(Neosentis)celatus]的染色体核型和G-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棘衣棘头虫由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组成,其中X染色体和1号、3号都为中着丝粒染色体,2号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Y为端着丝粒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5m+2sm+1t;性别决定模式为XX-XY;每对染色体都有特定的G-带带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棘衣棘头虫 染色体核型 G-带 黄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