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茶园土壤质量及新梢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耿赛攀 马立锋 +4 位作者 杨向德 方丽 姜艳艳 阮建云 郑健 《中国茶叶》 2021年第5期52-57,62,共7页
在浙江武义大宗绿茶采摘茶园采用化肥减施和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模式试验。试验设置4种施肥模式,分别为不施肥、农户施肥、茶树专用肥+菜籽饼肥、茶树专用肥+猪粪肥。在总养分减施43%,其中化肥减量60%,有机肥替代化肥29%条件下,开展了不... 在浙江武义大宗绿茶采摘茶园采用化肥减施和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模式试验。试验设置4种施肥模式,分别为不施肥、农户施肥、茶树专用肥+菜籽饼肥、茶树专用肥+猪粪肥。在总养分减施43%,其中化肥减量60%,有机肥替代化肥29%条件下,开展了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质量,新梢产量、品质、养分利用效率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宗绿茶采摘条件下,茶园化肥用量过大的情况下,化肥减施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模式,茶树对养分的吸收并没有明显改变,但明显提高了化肥利用率(2种有机肥替代化肥模式的化学N+P2O5+K2O肥料农学效率分别提高158.7%和154.3%),且有机肥的施用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小土壤容重,同时有减缓土壤酸化趋势,明显提升茶园土壤质量。在研究条件下,猪粪肥对改善土壤质量的效果要略好于菜籽饼肥;化肥减施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模式也有一定的增产效应,且不会改变新梢品质成分及成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宗绿茶采摘茶园 有机肥替代技术 土壤质量 养分利用率 新梢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施肥对茶叶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马立锋 吕闰强 +5 位作者 黄海涛 丁勇 周静峰 郑生宏 袁程晓 阮建云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3期391-395,402,共6页
利用农用耕作机械,在湖北恩施、浙江余杭、浙江绍兴、浙江丽水、安徽宣城、江苏无锡生产茶园,开展机械施肥对茶叶产量、品质成分、养分吸收和经济效益研究,评价机械施肥在茶园中的适用性。根据机械与人工进行不同施肥方式的组合设立4个... 利用农用耕作机械,在湖北恩施、浙江余杭、浙江绍兴、浙江丽水、安徽宣城、江苏无锡生产茶园,开展机械施肥对茶叶产量、品质成分、养分吸收和经济效益研究,评价机械施肥在茶园中的适用性。根据机械与人工进行不同施肥方式的组合设立4个处理,即人工开沟施肥(基肥、追肥,对照)、机械施基肥+人工开沟施追肥、机械施肥(基肥、追肥)、机械施基肥+人工撒施追肥。结果表明,人工开沟施肥、机械施肥、机械施基肥+人工开沟施追肥之间茶叶产量、品质成分(游离氨基酸总量、茶多酚含量、酚氨比)、营养元素吸收无显著差异,但人工撒施追肥会降低茶叶产量,影响茶树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相比人工开沟施肥,机械施肥每年667 m^2可增加纯收入350元,机械施基肥+人工开沟施追肥可增加纯收入137元。因此,茶园实施机械施肥,明显减少施肥的成本投入,增加茶农收入,适宜在茶园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机械施肥 人工施肥 新梢产量 品质成分 养分吸收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硝化抑制剂功能肥对白叶1号春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申瑞寒 马立锋 +3 位作者 王涛 王富斌 方丽 杨向德 《中国茶叶》 2022年第12期24-28,共5页
白叶1号是叶色白化茶树品种,由于长期以来缺少白化茶树施肥管理技术,白叶1号茶园投入氮肥用量相对少但流失多,使得原本氮肥不足的状况更加严重。文章通过对硝化抑制剂功能肥在白叶1号茶园中的使用效果研究,探索和完善叶色白化茶施肥新... 白叶1号是叶色白化茶树品种,由于长期以来缺少白化茶树施肥管理技术,白叶1号茶园投入氮肥用量相对少但流失多,使得原本氮肥不足的状况更加严重。文章通过对硝化抑制剂功能肥在白叶1号茶园中的使用效果研究,探索和完善叶色白化茶施肥新模式。通过4年研究表明,在叶色白化茶园中使用含硝化抑制剂功能肥不仅可以减少肥料的使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而且对茶叶产量、品质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在叶色白化茶园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叶1号 含硝化抑制剂功能肥 养分吸收 新梢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