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东缘新构造与活动构造研究新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凤山 吴中海 +5 位作者 张岳桥 杨振宇 王书兵 张虎 仝亚博 李海龙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3-418,共16页
新构造运动与活动构造对人类的出现、演化、生存和发展都产生着深刻影响。近年来在青藏高原东缘部署开展的活动断裂调查与活动构造体系研究、川滇地块旋扭变形的古地磁学研究、西秦岭地区新构造与活动构造研究、滇西盆谷区的新构造幕划... 新构造运动与活动构造对人类的出现、演化、生存和发展都产生着深刻影响。近年来在青藏高原东缘部署开展的活动断裂调查与活动构造体系研究、川滇地块旋扭变形的古地磁学研究、西秦岭地区新构造与活动构造研究、滇西盆谷区的新构造幕划分、腾冲火山活动特征及其新构造背景调查等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与成果。这些成果对于深入认识和理解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现今地壳变形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和探索活动构造体系控震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该区的重大工程规划建设与国土规划利用的科学决策和城镇化发展等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新构造与活动构造 第四纪地质 构造地貌 古地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新构造:印欧碰撞远场效应与太平洋俯冲地幔上涌之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5
2
作者 张岳桥 施炜 董树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71-1001,共31页
作为大陆内部典型的伸展断陷区和强震活动区,华北地区处于东部太平洋板块俯冲构造和西部印欧大陆碰撞构造的双重大地构造背景之下,其新构造运动相当复杂:西部沿鄂尔多斯地块周缘两个地堑盆地系引张伸展断陷作用、中部太行山块体的局部... 作为大陆内部典型的伸展断陷区和强震活动区,华北地区处于东部太平洋板块俯冲构造和西部印欧大陆碰撞构造的双重大地构造背景之下,其新构造运动相当复杂:西部沿鄂尔多斯地块周缘两个地堑盆地系引张伸展断陷作用、中部太行山块体的局部断陷和整体隆升、东部华北平原区和渤海湾海域区的区域沉降,南缘沿秦岭构造带的左旋走滑拉张活动,东缘沿郯庐断裂带的右旋挤压走滑活动。这些不同类型的断裂构造在晚新生代的阶段性活动,产生了复杂的构造地貌组合特征。综合研究发现,华北晚新生代经历了3期伸展断陷-挤压隆升演化阶段:新近纪晚期(10~2.5 Ma)、早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以来。地壳引张应力方向或NW-SE、或NE-SW向;地块隆升导致湖盆的消亡,挤压应力方向为NE-SW至W-E向。研究认为,华北地区新构造受两个岩石圈构造过程的相互影响:印欧碰撞产生的远程效应和东部岩石圈地幔的上涌。一方面,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块的持续推挤及其构造应力向东的传递导致鄂尔多斯地块反时针旋转和秦岭山地的向东挤出逃逸,这个挤出构造动力学统治了华北地区晚新生代的引张伸展、斜张走滑和挤压变形。尤其是,新近纪晚期强烈的NW-SE向地壳伸展变形与青藏东缘挤出造山作用同步(10~9 Ma至4.2 Ma);上新世末期(约2.5 Ma)、晚更新世早期(约200~70 ka)和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约20 ka以来)3次构造挤压事件与青藏高原东缘构造事件基本对应。另一方面,岩石圈地幔上涌主导了华北东部平原区的区域地壳沉降,同时伴随着早、中更新世的5期幔源火山活动。这两个岩石圈构造作用力此消彼长,深刻统治着华北地区新构造与现今活动构造以及地震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构造与活动构造 地壳伸展 挤压走滑与伸展走滑 印欧碰撞远程效应 岩石圈地幔上涌 华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大坝站幅1:50 000地质图数据库 被引量:1
3
作者 施炜 张宇 +3 位作者 秦翔 王天宇 杨谦 赵子贤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3-31,共9页
宁夏大坝站幅(J48E012016)1:50 000地质图是"宁夏1:50 000红崖子(J48E011016)、大坝站(J48E012016)、青铜峡铝厂(J48E013016)三幅新构造与活动构造区填图试点"子项目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之一,属于"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试点... 宁夏大坝站幅(J48E012016)1:50 000地质图是"宁夏1:50 000红崖子(J48E011016)、大坝站(J48E012016)、青铜峡铝厂(J48E013016)三幅新构造与活动构造区填图试点"子项目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之一,属于"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试点"计划项目。大坝站幅1:50 000地质图是依据《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D2019-01)编制完成,在资料收集与数据准备、野外地质调查与填图成果过程中,均采用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系统(DGSS)和MapGIS 6.7系统完成,有效实现了地质填图数值化。依据《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标准》(DD 2006-06)等相关标准,在原始资料数据库基础上,建立了1:50 000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数据库有地质剖面(1:2 000)5条,钻孔6个,地质体156个,地质(界)线334条,产状340个,年代学样品41个,照片321个,素描图61个,河湖岸线与断层681个。数据容量约1.02 GB。本次地质图集中展示了测区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系统,填图工作探索了新构造-活动构造区地质填图思路、技术路线和成果表达方式,为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试点 新构造与活动构造 大坝站幅 1:50000 J48E012016 地质填图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石塘岭幅1:50 000地质图数据库
4
作者 李振宏 崔加伟 +4 位作者 董晓朋 杨勇 公王斌 黄婷 赵杨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59-68,共10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塘岭幅(J48E018017)1:50 000区域地质图数据库基于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建立,实现了设计地质图、野外地质填图、室内综合整理、最终成果表达的全程数字化,有效开展了对各类数据的一体化描述、存储、组织和利用。将沉积旋回...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塘岭幅(J48E018017)1:50 000区域地质图数据库基于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建立,实现了设计地质图、野外地质填图、室内综合整理、最终成果表达的全程数字化,有效开展了对各类数据的一体化描述、存储、组织和利用。将沉积旋回划分与年代学分析相结合,系统开展测区第四纪地层多重划分与对比,建立等时地层对比格架,恢复盆地沉积充填过程,查明断裂活动性;重新建立了测区古近纪-新近纪地层系统,划分出11个填图单元,并确立了新近纪彰恩堡组与干河沟组之间存在沉积间断,二者之间为不整合接触关系。本数据库共包含矢量化的地质图一幅,样品179件,素描图86件,图片253张,内容详实、可利用度高,为厘定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新近系-古近系地层序列及新构造–活动构造特征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性数据资料支撑;为总结新构造–活动构造发育区填图技术方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塘岭幅 J48E018017 1:50000 地质图 新构造与活动构造 区域地质调查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