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报告文学论纲 被引量:3
1
作者 龚举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63-69,共7页
关键词 新时期报告文学 文学 唐山大地震 知识分子 作品 审美形态 报告文学作家 先锋性 现代文化品格 灵魂救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报告文学美学品格的多维形态 被引量:5
2
作者 龚举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2期111-118,131,共9页
本文认为新时期报告文学的美学品格,是当下报告文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文章立足于我国报告文学尤其是新时期以来报告文学的创作实践,系统深入地探讨了新时期报告文学的现实美、形象美、细节美、叙述美、诗意美。
关键词 新时期报告文学 美学品格 多维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展现神州大变革的历史性画卷──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发展巡礼
3
作者 尹均生 徐新民 《理论月刊》 CSSCI 1996年第3期21-24,255+26,共6页
展现神州大变革的历史性画卷──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发展巡礼尹均生,徐新民中国的纪实文学源远流长,从《左传》、《国语》、《战国策》,到煌煌巨著的《史记》,都为近代报告文学的产生提供了最初的源头和滋养。严格意义上的中国报告... 展现神州大变革的历史性画卷──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发展巡礼尹均生,徐新民中国的纪实文学源远流长,从《左传》、《国语》、《战国策》,到煌煌巨著的《史记》,都为近代报告文学的产生提供了最初的源头和滋养。严格意义上的中国报告文学产生于“五四”时期。反映伟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报告文学 文学发展 中国时期 中国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作品 大变革 报告文学作家 陈祖芬 唐山大地震 社会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开放:关于新时期报告文学发展态势的描述 被引量:5
4
作者 丁晓原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58-61,共4页
全面开放,是新时期报告文学发展的重要态势。七十年代末,中国社会开始从封闭中解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开放,为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在急剧变革的年代里,作家内在的诸种观念也发生着全新的变化。作家的思维呈... 全面开放,是新时期报告文学发展的重要态势。七十年代末,中国社会开始从封闭中解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开放,为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在急剧变革的年代里,作家内在的诸种观念也发生着全新的变化。作家的思维呈现出更多的开放性、系统性,由点的思维走向面的思维,由面的思维转为立体思维,由单向顺正思维化为可逆式的双向思维。由此,作品表现的视角也由单一、微观以至多维宏观。这种创作主体自身的新变化,是报告文学创作呈现大开放态势的主要内因。由于这种内外因条件的化合,使得新时期报告文学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格局;而开放的结果,又使报告文学的创作更趋活跃,更呈繁荣之景观。 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开放,主要表现为题材、表现视角和结构的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创作 大开放 作品的结构 报告文学作家 题材 发展态势 “块” 唐山大地震 陈祖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代的画卷 改革的足音——对新时期报告文学发展轨迹的认识和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远征 《中国文学研究》 1990年第2期91-97,共7页
在文学发展史上,一种文学体裁的兴起、繁荣,总是有其社会历史的根由。这种根由,除开文学发展自身所提供的可能性因素之外,时代特定的历史环境。时代特定的生活内容,以及时代特定的读者需求,具有更为重要的必然性意义。新时期以来报告文... 在文学发展史上,一种文学体裁的兴起、繁荣,总是有其社会历史的根由。这种根由,除开文学发展自身所提供的可能性因素之外,时代特定的历史环境。时代特定的生活内容,以及时代特定的读者需求,具有更为重要的必然性意义。新时期以来报告文学的发展轨迹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告文学作品 新时期报告文学 认识和思考 发展轨迹 画卷 陈祖芬 报告文学创作 阶段报告 社会主义 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展现神州大变革的历史性画卷──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发展巡礼
6
作者 尹均生 徐新民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36-40,49,共6页
展现神州大变革的历史性画卷──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发展巡礼尹均生,徐新民引言中国的纪实文学源远流长,从《左传》、《国语》、《战国策》,到煌煌巨著《史记》,都为近代报告文学的产生提供了最初的源头和滋养。严格意义上的中国报... 展现神州大变革的历史性画卷──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发展巡礼尹均生,徐新民引言中国的纪实文学源远流长,从《左传》、《国语》、《战国策》,到煌煌巨著《史记》,都为近代报告文学的产生提供了最初的源头和滋养。严格意义上的中国报告文学产生于“五四”时期。反映伟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报告文学 文学发展 中国时期 中国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作品 大变革 报告文学作家 陈祖芬 唐山大地震 哥德巴赫猜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崭新的文学典型——新时期报告文学新“质”试探之二
7
作者 叶素青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63-69,共7页
“典型”作为一个美学概念,一个文艺理论术语被介绍到我国,一共只有几十年历史。几度论辩,百家争鸣,同中存异。对于自身的归属向有争议,理论研究只是初创的年青的报告文学来说,谈论它的典型问题,当然更加众说纷纭。对报告文学典型问题... “典型”作为一个美学概念,一个文艺理论术语被介绍到我国,一共只有几十年历史。几度论辩,百家争鸣,同中存异。对于自身的归属向有争议,理论研究只是初创的年青的报告文学来说,谈论它的典型问题,当然更加众说纷纭。对报告文学典型问题的较集中的讨论,还是近几年的事。这是很自然的。理论总是来源于实践,而任何实践都在发展中。早在四十年代就有人引用高尔基的话说,我们是可以“逐渐给报告文学以‘高的艺术’形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报告文学 文学典型 文学样式 典型性 闻典型 审美价值 典型意义 理论研究 高尔基 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期报告文学的民族精神
8
作者 章罗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6期37-40,58,共5页
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包蕴着强烈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成了贯穿整个新时期报告文学的一根红线,它不仅是作品的有机部分,也是构成作品的内在风骨。民族精神使新时期报告文学在发挥自身真实性的同时,比小说、诗歌、散文等更贴近时代和人... 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包蕴着强烈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成了贯穿整个新时期报告文学的一根红线,它不仅是作品的有机部分,也是构成作品的内在风骨。民族精神使新时期报告文学在发挥自身真实性的同时,比小说、诗歌、散文等更贴近时代和人民,因而更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地位。它表现在知识分子题材、体育题材、有关记叙“两弹一星”的作品、改革题材中,甚至问题报告文学作为中国特定时代的产物,作为爱国精神的另一表现形式,也同样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报告文学 中华民族精神 知识分子题材 爱国精神 问题报告文学 作品 两弹一星 自强精神 原子弹 时代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新时期报告文学概观》
9
作者 张立国 孔繁英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125-126,共2页
评《新时期报告文学概观》张立国,孔繁英文学在沉寂,报告文学也在沉寂,沉寂是低谷,是滑坡,也是反思与积淀。事实上,沉寂期正是评论家们的黄金时期,这时才真正需要评论家们去总结、反思、探讨,用理性之光去透视那些曾经轰轰烈烈... 评《新时期报告文学概观》张立国,孔繁英文学在沉寂,报告文学也在沉寂,沉寂是低谷,是滑坡,也是反思与积淀。事实上,沉寂期正是评论家们的黄金时期,这时才真正需要评论家们去总结、反思、探讨,用理性之光去透视那些曾经轰轰烈烈的文学现象。然而,新时期报告文学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作品 知识分子 社会问题 理性精神 主旋律 大百科全书 问题报告文学 现实主义 干预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报告文学素描
10
作者 胡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65-68,共4页
11年前,徐迟以《哥德巴赫猜想》揭开了新时期10年报告文学的帷幕,进而名篇迭出、高于如云、大潮不衰,竟以每年干数篇之奇观蔚蔚然呼啸文坛,何等壮观!也许正由于这壮观,报告文学跌宕在一阵接一阵的强烈反响里,眼里溢出兴奋。
关键词 新时期报告文学 作品 文学 作家 时期文学 小说人物 社会生活 文坛 纪实文学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分子形象的重新发现——新时期报告文学研究
11
作者 张振金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1期113-118,共6页
关键词 知识分子形象 新时期报告文学 发现 哥德巴赫猜想 极左路线 知识分子题材 时期文学 “四人帮” 《人民文学 工人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报告文学中的“狂徒”现象
12
作者 叶素青 《东南学术》 CSSCI 1995年第2期61-65,共5页
关键词 报告文学 反传统 主人公 超长期天气预报 新时期报告文学 “狂” 传统文化心理 天文气象学 陈祖芬 报告文学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纪实文学与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
13
作者 章罗生 《中州学刊》 CSSCI 1998年第4期88-90,共3页
关键词 纪实文学 报告文学 世纪之交 文学 通俗文学 新时期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作品 理性精神 中国文学 报告文学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纪实文学与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
14
作者 章罗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51-54,共4页
关键词 报告文学 纪实文学 世纪之交 文学 通俗文学 深入生活 报告文学作品 理性精神 时期文学 新时期报告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李显福作品的社会参与意识
15
作者 韩云波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101-102,共2页
李显福是写报告文学的,他的《未婚同居者咏叹调》被列为新时期报告文学四大咏叹调之一,先后为30余种书刊选摘或转载.作为已经具有较大社会反响的报告文学作家,李显福所追求的已不再是早年初笔时所沉醉的美文,或怡情养性的潜移默化.在改... 李显福是写报告文学的,他的《未婚同居者咏叹调》被列为新时期报告文学四大咏叹调之一,先后为30余种书刊选摘或转载.作为已经具有较大社会反响的报告文学作家,李显福所追求的已不再是早年初笔时所沉醉的美文,或怡情养性的潜移默化.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大潮中,由于他主动积极地对社会直接参与,或令他激情涌动,或令他忧心如焚,使他在思想和艺术上日趋成熟起来.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到一种浓烈的社会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报告文学 社会参与意识 社会意识 作品 未婚同居 作家 改革 激情 社会反响 闻记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搏击时代风云的战歌——评陈祖芬的《解放》
16
作者 李焕仁 《江淮论坛》 1984年第6期96-101,共6页
一陈祖芬,这位崛起在新时期报告文学领域,不断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为当代报告文学作出贡献的女作家,现今,又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和饱含着激情的笔触,写出了报告文学新作《解放》。作品从奔涌着的生活洪流中选取富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
关键词 新时期报告文学 女作家 创造性劳动 政治热情 作品 笔触 战歌 改革者 思想感情 张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