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邓小平新时期德育思想
1
作者 殷修林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邓小平新时期德育思想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德育工作 精神文明 思想政治工作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爱国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 世界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新时期德育教育应体现人性化教育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虹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人性化教育 新时期德育教育 培养学生 学校德育工作 不断创 教师 模式教育 道德 班主任 老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新时期德育思想初探
3
作者 张桂珠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33-36,共4页
邓小平新时期的德育思想是: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注重理想教育,培养“四有”新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邓小平新时期的德育思想是: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注重理想教育,培养“四有”新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领导与服务的统一,自由与纪律统一的求实精神和辩证精神,是我们搞好德育工作的思想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新时期德育思想 实事求是 “四有” 尊重人才 两手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德育工作刍议
4
作者 岳德军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9-11,共3页
关键词 德育工作 新时期德育 思想政治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中学德育大纲》 健康心理教育 德育评估 家庭背景 行为规范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更新德育观念问题
5
作者 刘凤梧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3-26,10,共5页
当前我国教育战线正面临一个由传统的教育体系向现代化教育体系转变的过渡时期,正掀起一个长期的、全面的教育改革高潮。一切皆改,一切皆变。更新教育观念,这是时代的要求,变也得变,—不变也得变,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时代潮流。问... 当前我国教育战线正面临一个由传统的教育体系向现代化教育体系转变的过渡时期,正掀起一个长期的、全面的教育改革高潮。一切皆改,一切皆变。更新教育观念,这是时代的要求,变也得变,—不变也得变,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时代潮流。问题的关键在于应自觉地变、主动地变、自然地变,力求变得对,变得更好,而不要乱变。在德育观念更新的长河中,有的观念要变、能变、也应该变;有的观念则不要变、不能变,也不应该变(比如开展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这个观念就不能变)。现谈谈我们对有关德育观念更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观念 新时期德育 思想政治品德教育 观念 动态教育 行为规范教育 发展个性 中学生 全面发展 系统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波 张春侠 吕宝云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998年第4期15-16,共2页
《中共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 《中共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及道德观基本形成阶段,因此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而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除了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外,更要发挥基层学生辅导员的作用。因此,如何加强新时期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就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试对这一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科学文化素质 时期学校德育 思想道德 学生辅导员 青年学生 时期高校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探讨
7
作者 崔庆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995年第4期26-25,共2页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践线一百年不动摇,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在我国社会已经进入全面转型期的现阶段,面对新旧体制的转换,对外开放、国际的竞争、市场经济的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德育工作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科学文化素质 思想道德 时期学校德育 形势 转型期 价值观念 市场经济 21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特色
8
作者 王能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8年第6期22-23,共2页
邓小平德育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具有鲜明的特色。概括起来说,就是德育首位论、德育保证论、德育服务论、德育全方位建设论和德育发展论。 德育首位论 邓小平认为:“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德育的首要地... 邓小平德育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具有鲜明的特色。概括起来说,就是德育首位论、德育保证论、德育服务论、德育全方位建设论和德育发展论。 德育首位论 邓小平认为:“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德育的首要地位首先是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目的的内在要求。任何历史时期的学校首先要考虑的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这个根本问题。对这个问题,邓小平指出:“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德育思想 社会主义现代化 邓小平教育思想 德育首位 思想政治工作 新时期德育 经济建设 学校教育 价值取向 培养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之交的德育与社会环境刍议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红娟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4期61-63,共3页
世纪之交的德育与社会环境刍议张红娟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深入持久开展群众... 世纪之交的德育与社会环境刍议张红娟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深入持久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于德育工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环境 世纪之交 德育工作者 新时期德育 校园文化 德育客体 高校学生 家庭德育 思想品德 内部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育要适应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要求 被引量:7
10
作者 班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31-35,共5页
思想品德教育如何适应新时期的任务,这是德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思想品德教育与培养年青一代创造性的关系方面谈一些认识。1.德育目标要转到培养创造型人才上来新时期德育工怍的重点是什么,德育的目标是什么?这是德育改革的首... 思想品德教育如何适应新时期的任务,这是德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思想品德教育与培养年青一代创造性的关系方面谈一些认识。1.德育目标要转到培养创造型人才上来新时期德育工怍的重点是什么,德育的目标是什么?这是德育改革的首要问题,是德育沿着什么方向改革的问题。五十年代后期开始,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德育是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型人才 创造性 思想品德教育 新时期德育 创造能力 思想影响 首要问题 创造力 德育工作 教育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校德育的对策
11
作者 柳继东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德育活动 德育网络 培养学生 对策 技校生 根本任务 新时期德育 献身精神 德育观念 自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在德育工作中教师的重要性
12
作者 刘云龙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995年第3期30-31,25,共3页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强调在德育工作中“教师最关键”。一方面强调教师在德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强调加强...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强调在德育工作中“教师最关键”。一方面强调教师在德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强调加强教师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工作 重要性 教师 时期学校德育 自身修养 中共中央 学校德育工作 加强教师 战略 人生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教育学研究会成立
13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70-70,共1页
四月四日至八日,我省七十位教育学教师和研究工作者集会苏州,成立了江苏省教育学研究会。部分省、市兄弟院校四十位教育学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三十余篇。与会同志对新时期德育的任务,道德教育的过程,针对青少年的特点进行道德... 四月四日至八日,我省七十位教育学教师和研究工作者集会苏州,成立了江苏省教育学研究会。部分省、市兄弟院校四十位教育学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三十余篇。与会同志对新时期德育的任务,道德教育的过程,针对青少年的特点进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中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道德教育中教师的爱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教师 研究工作 道德教育 教育学研究 学校 交流 新时期德育 青少年 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