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交往空间的建构与“新时期文学”的生成
1
作者 仲红卫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41,共5页
“新时期共识”是“新时期文学”的价值核心,而1980年代在广泛的文学活动领域内形成的具有公共领域幻象的新型交往空间,则是“新时期共识”生成的基础。文学刊物、文学社团和大学是建构新的文学交往空间的主要机制化领域。虽然在意识形... “新时期共识”是“新时期文学”的价值核心,而1980年代在广泛的文学活动领域内形成的具有公共领域幻象的新型交往空间,则是“新时期共识”生成的基础。文学刊物、文学社团和大学是建构新的文学交往空间的主要机制化领域。虽然在意识形态转型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因为缺乏成熟的市民社会作为基础,新生成的文学交往空间归根结底还是“被操纵的公共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期文学 新时期共识 文学交往空间 公共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性”的构造与共同体想象——以厚圃长篇小说《拖神》为中心 被引量:4
2
作者 王金胜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3-199,共7页
21世纪文学对地域、群体文化共同体的建构,不同于20世纪50至70年代文学以阶级、政治为核心依据的共同体,也不同于80年代建基于传统/现代、文明/野蛮、先进/落后架构之上的“现代化”想象共同体。它是90年代“新时期共识”之后,超越“个... 21世纪文学对地域、群体文化共同体的建构,不同于20世纪50至70年代文学以阶级、政治为核心依据的共同体,也不同于80年代建基于传统/现代、文明/野蛮、先进/落后架构之上的“现代化”想象共同体。它是90年代“新时期共识”之后,超越“个人”主体弥散状态、重建社群的努力,也是全球化时代国族共同体面临冲击却又重建自身合法性的实践。21世纪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这一共同体建构提供了宏大的历史背景、丰富的叙事资源和有力的话语支持与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共同体 叙事资源 想象共同体 共同体想象 新时期共识 地方性 历史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与选本编纂
3
作者 徐勇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3-108,共6页
20世纪80年代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与选本编纂之间是一种错位的关系。80年代中期以前,在现实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真正以现实主义命名的选本却不多见,现实主义文学思潮选本多出现在现实主义已如明日黄花之时。这样一种错位表明,当现实... 20世纪80年代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与选本编纂之间是一种错位的关系。80年代中期以前,在现实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真正以现实主义命名的选本却不多见,现实主义文学思潮选本多出现在现实主义已如明日黄花之时。这样一种错位表明,当现实主义思潮占据主流之时,现实主义并不成其为一个问题,故而无需特以现实主义之名命名选本。在这之前,虽无现实主义命名的文学选本,但大多选本所录作品很少不是现实主义之作。如此种种,与现实主义文学在80年代的命运及其同现代主义的复杂关系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20世纪80年代 选本编纂 新时期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